【關於人體的平衡系統】
分享一下人體平衡系統如何工作,以及我們如何能夠簡單的訓練他們。
人體的平衡主要由三個系統共同合作完成。
1 前庭系統 (節錄自wiki)
前庭系統(英文:Vestibular system),是負責人體自身平衡感和空間感的感覺系統,對於人的運動和平衡能力起關鍵性的作用。在大部分哺乳動物中,前庭系統和耳蝸(負責聽覺)是內耳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二者一起構成了內耳迷路。
前庭系統連接前庭神經,發送神經信號給控制眼球運動的中樞神經系統,保證我們在移動時也能擁有清晰的視覺;也發送信號給肌肉相關的神經結構,使我們保持直立。
由於人的運動由旋轉和平移兩種方式組成,前庭系統也由兩個部分組成:半規管(感知旋轉動作)、耳石(感知直線加速)。
前庭系統在解剖學上由半規管和耳前庭構成,後者在結構上位於半規管和耳蝸之間,包含了耳石,與中耳的聽小骨相連。
而當前庭系統出問題,常見症狀之一是BPPV,全名為良性陣發性姿勢變換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發生的原因可能為耳石剝離,其碎屑落入半規管中,大多為後半規管。當頭部轉動至某些位置時,這些碎屑發生位移並改變半規管內淋巴液的流動,而導致頭昏、暈眩以及眼球震顛等症狀。
此類問題最好求助專業的醫師或物理治療師。
2 視覺系統
主要透過眼睛的輸入,了解我們周遭環境的相對位置,進而幫助我們保持平衡。當然視覺的不平衡與缺陷也會影響到平衡,這也需要諮詢專業的醫療人員比較恰當。
3 本體覺系統
本體覺簡單來說,就是感受我們自己身體處在空間中的相對位置,包含在哪裡,要往哪裡去,以及速度,身體上有非常多的感覺受器可以幫助我們偵測身體的移動,透過這些訊息的輸入,我們身體才能夠自然的產生回饋而平衡。
Homunculus 皮質小人
為對應著大腦中負責該部位運動與感官功能的區域的大小,進而繪製人體的特殊方式。
基本上會發現頭,舌頭,手掌,以及腳相對占比大。換句話說,比例越大代表該處感覺受器越密集。
這個比較有機會透過良好設計的訓練而改善。
以上三個系統中,至少要有兩個能夠運作正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才能保持平衡。
我們如何透過訓練強化人體的平衡系統?
1 本體覺強化
就如同皮質小人的敘述,透過四足支撐類型的練習,我們可以把身體本體感覺受器豐富的部分與地板接觸,不管是靜態的穩定或動態的移動轉換,我們都在刺激身體的本體感覺活化,練習平衡,像是 Animal Flow 類型的練習,其實真的是非常好的開始。
2 站姿穩定
透過髖膝踝,甚至赤足訓練,實踐在單腿站,分腿蹲,深蹲等等,我們在肌肉骨骼系統跟動作控制做訓練,一樣可以強化站姿的穩定能力。
3 視覺的挑戰
在良好的動作控制基礎下,我們可以嘗試閉眼睛做動作,在SFMA的SLS,也有閉眼睛的測試版本,同樣也是強調沒有視覺輔助下,我們其他兩個系統合作的表現是否正常。
經典的影集像是夜魔俠,他沒有視覺的幫助,卻開發出更強大的本體感覺,才能夠打擊犯罪。
而這些都是人體動作的重要基礎,分享給大家。
#平衡系統
#前庭覺 #視覺 #本體覺
#kensyoga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Snow Sense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整天宅在家,看著自己原本結實的肌肉線條, 就如季末的POWPOW那般逐漸消失,這怎麼能夠忍受? 快快拿出平衡板,跟著Sensei一起動ㄘ動! 這一回,SnowSensei迎來了新的合作夥伴——樂橙物理治療所! 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傳授我們幾招妙法 即使足不出戶,只要手邊有一張Vew-Do平衡板 就能...
「平衡板物理治療」的推薦目錄: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Snow Sense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物理治療師親身示範】家居運動#平衡訓練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居家抗疫動起來! Vew-Do平衡板肢體訓練-下肢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腳踝扭傷怎麼辦?平衡訓練幫你改善!|詹珞瑤物理治療師 ... 的評價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平衡板運動方式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物理復健治療]訓練站姿平衡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居家抗疫動起來! Vew-Do平衡板肢體訓練-下肢篇| 非雪季訓練 ... 的評價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鍛練核心可以來學這招「野獸出閘」! 物理治療師鄭仕宏,上 ... 的評價
- 關於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短板物理治療師- 高階平衡訓練: 單腳站在不穩定的平台上, 接著 ... 的評價
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文慎入]
這是關於作為一個傷殘運動員的有感而發
可能因為最近奧運氣氛熱烈再加上睇完
《媽媽的神奇小子》所以有好多感受想記錄低
但我知道好多人都唔習慣睇咁多字
都係果句 有興趣了解我多啲就睇啦
好少會講到啲內心嘅陰暗面
文章原本寫離係放係八月Deluxe既網誌
但由於嗰邊都話會暫時停止運作
所以呢一篇將會係最後一篇
既然都寫左 咁唯有post係呢度啦
由於IG都唔俾我放一篇3680字嘅文章
所以唯有分開兩個post
辛苦你地要禁離禁去睇喇
《傷殘運動員也是運動員》 下篇🧷
這幾年時間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打進殘奧。從來沒有心力和時間想過以後的事。可惜人生永遠也不是平鋪直順,至少我的不是。這幾年,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出現。在經歷多次的傷患後,令我更沒安全感。也提醒了我要開始在想退役後的事。這樣令我更沒不安。難道打到要退役的時候,應該重新去投入另一行業,從零開始嗎?
在2019年,在爭取東京奧運的第二站杜拜計分賽,比賽途中我跌倒了。一個跳躍動作使我膝蓋的韌帶即時斷裂。回到香港,醫生抽取了我大腿中一部份的根,駁到膝蓋前十字韌帶的位置。雖然說是康復了,但我的腳不如以往可以無憂慮地球場靈活跑動。以往我只需要照顧換了金屬臂的左手,防止因動作太激烈而甩骹,平衡協調對我來說一向也有難道,現在更要顧慮重建了韌帶的左腳。每一下揮板落地動作,也令我擔心會再一次掉在地上。
羽毛球比較多轉動、急停、跳躍、落地的動作,對膝蓋的使用率是非常高,消耗也更加大,要特別小心處理。從拿着拐杖學走路、慢跑、鍛煉已萎縮的肌肉、物理治療、韌帶穩固後的步法練習、直至重返球場訓練,從物理治療室來來回回無數次,我用了一年多時間,才可以真真正正回到球場做到些有質素的訓練。但計分賽其實已經進行了一大半。但我說過「個波一日未落地,我也不會放棄。」即使只有微乎其微的機會,我也會努力去嘗試,未到最後可能奇蹟會發生呢!
康復的路程上,我從來也沒有學習過要怎樣去拿捏。物理治療師跟你說,感到痛楚就要停下來!教練又說,物理治療師當然會叫你停,但運動員不可能每次等到最佳狀態才去練習,有時少少痛楚你就要忍過去,不要那麼懦弱!
那段時間,差不多每一天落到球場,身體總有一個部位會痛,不是膝蓋、就是小腿大腿還有手臂關節,膊頭、手踭、手腕可能因為從小便單手使用過度,其實勞損得也滿厲害。所以一向的我也是習慣忽略那些痛楚。不然365天訓練,可能我只可以練到65天。但每個人承受痛楚的程度也不一樣,什麼叫做少少痛,我已經搞不清楚,反正練習是必須的,忍得到的我都會忍。
在增加訓練量的月份,除了球場的訓練之外,場外的跑步訓練也隨之而增加。身體可能不適應大大的訓練量。導致雙腿的小腿肌也開始發炎,持續了好幾星期也沒有好轉。物理治療師也有再三叮囑教練,說了我的情況,若不停止就會疲勞性骨裂。但教練都在心急追趕訓練的進度,我亦得不到教練的同意可以休息,也只好一直跑下去。做運動員的,就是要安照計劃,若然教練覺得你可以,你就要捱過去。加上在球場上,我需要100%信任教練,亦很想證明給他看,也不甘心自己的能力只到於此。現在回想會覺得很傻,身體是自己的,教練又怎會知道你是有多痛。
又不知道是否因為做過化療的關係,我好像不能夠像其他人一樣正正常常地練習,訓練強度一旦增加,我的身體就好像一直發出一些警號給我。踏在跑步機上的每一步,感覺小腿骨頭都有被刀插下的感覺,而且痛楚一星期比一星期更強烈。有次,每跑一步就連心臟也感受得到被刀一下一下地插下。我開始意識到不可以再這樣下去。最終去了照M R I,看到小腿骨頭開始有撕裂的痕跡。然後復康治療的道路又要再開始,但不幸的事還沒完結,在治療期間,因為一次失敗的針灸治療,針灸擊中了我的右腳腳腕的神經線,導致腳腕及腳板麻痹、刺痛、無知覺。就連走路也不能夠整塊腳板接觸地面。最終要看神經科,暫停了三個月的訓練才可以回到球場。
因為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傷患,無力感非常重。人生總是不停面對着重重的考驗。但即使變得遍體鱗傷,我也願意繼續為這個夢而犧牲,認真去看待這個職業。
我要說這樣多,因為仍然有些人會覺得傷殘運動員是玩玩下,做運動只是興趣,參加興趣班一樣。我們有肢體障礙的限制,外觀上可能你會覺得不夠好看。但我們每一個傷殘運動員,同樣要接受嚴格的專業訓練,同樣每星期要訓練2/30小時。我們一直努力讓身體繞過殘障的限制,學習運用至該項運動的最高的水平。其實我們付出的汗水沒有比健全運動員少。我盡了最大的努力,付出了我的所有,期望也會得到你們的回應。
傷殘運動員肢體有缺陷,運動方面可能比一般人更難克服和面對。但我們不是需要得到特別的關心和對待,只是想跟你們一樣,得到公平的待遇。殘奧要開始了。你們會跟支持健全運動員一樣,支持他們24位傷殘運動員嗎?
「我知道我起步慢,但這就是我要去衝的原因,跟我的命一樣,我就是要從後面追上來!」———媽媽的神奇小子
「上篇請去另一post🧷」
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只要看見選手在運動場上發光發熱的時刻
更要看見運動員日常訓練的困境與需求
#東京奧運 結束了,國手在奧運舞台上拼搏、力戰到最後一刻的身影,感動了所有台灣人;而國手的堅持與努力、以及政府這幾年對於體育的用心,共同造就了這次奧運的好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就算目前體壇的環境有了改善,但這並不是終點。
這兩天陸續有越來越人在討論台灣運動環境與待遇的問題:
先是義務指導台灣韻律體操選手、為韻律體操盡心盡力的瑞莎 Larisa,發文指出台灣韻律體操界的不合理之處,更直言「#台北和新北沒場地練, 我真的很想要努力發展韻律體操......現在很謝謝我們選手們每一天願意從台北坐車去桃園, 但開始上學後我真的好擔心」。
而今天臺灣女子足球員工會也發出聲明指出,亞洲盃女子足球賽資格賽將於九月在高雄舉辦,國家女足代表隊好不容易可以進駐國訓中心訓練,卻得在凹陷、坑洞的草地練習,更因國訓中心的「防疫需求」,而無法使用國訓中心重訓室、物理治療室、醫療資源等內部設施,就連室內廁所都不能用,#只能使用狹小簡陋的流動廁所。
資深足球球評「左盃」石明謹曾跟我提到,今年的亞洲盃女子足球賽資格賽,會是 #台灣女子足球進軍世界盃最好的機會;現在卻看到他們只能在簡陋、更可能有衛生疑慮的室外流動廁所,光用想的就覺得無法理解。
防疫固然重要,但只要國訓中心有心協助、女足代表團可以配合,獨立動線、團進團出、加強清消、配合快篩、確認有打疫苗,就可以大幅降低疫情風險。
這些都不是做不到的事情,只是願不願意做而已。希望大家共同來關注,也希望在九月中資格賽開始前,中央能夠有所回應、有所改變。
.
運動員的培養與職涯發展、運動場地的完善設置、運動風氣的提升、運動習慣的養成,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的。我們除了看見國手在奧運會場上發光發熱的時刻之外,更必須進一步 #看見運動員日常的困境與需求。
就以足球為例,就是處在一個基層足球運動風氣強盛、但足球場地遠遠跟不上需求的不平衡狀態。
有許多支持小朋友踢足球的爸爸媽媽,最苦惱的,就是 #根本找不到地方可以踢足球。攤開台北市公園內的各類運動場地列表,可以發現,足球場地的數量是0,只要討論到孩子要去哪裡踢足球,大家都是愁眉苦臉。
河濱足球場地不是交通不便、就是根本租不到,就算帶個簡易空氣小球門、幾個三角錐去公園草地踢踢球,也不可以,因為會有違反〈臺北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中、公園場地不能放桌椅與板架的規定。
我來回跟公園處討論好多次,公園處一直卡在這條規定,而當我問起那為什麼民眾就可以鋪野餐墊、放折疊椅在公園野餐,他們也說不出這其中的差別,為什麼野餐的器具可以、孩子踢球就不行。
公園本來就是屬於所有市民的,必須回應市民的期待,而如何讓公園的使用更貼近民眾的需求、 #讓公園草地可以有多元的可能性、讓孩子們可以有個安心踢球玩樂的空間,我也仍在努力。
這些案例都只是冰山一角。
只有看見需求、提供足夠的運動場地,才能提升運動風氣、培養孩子的運動習慣,也才能 #讓這些孩子有選擇以運動為志業的可能性,讓台灣透過體育被國際看見。
環環相扣的問題,需要從最基層解決,而這就要靠所有人的關注、發聲、#分享,才有辦法讓一切有所轉變。
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Snow Sense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整天宅在家,看著自己原本結實的肌肉線條,
就如季末的POWPOW那般逐漸消失,這怎麼能夠忍受?
快快拿出平衡板,跟著Sensei一起動ㄘ動!
這一回,SnowSensei迎來了新的合作夥伴——樂橙物理治療所!
讓專業的物理治療師傳授我們幾招妙法
即使足不出戶,只要手邊有一張Vew-Do平衡板
就能持續提升肌力,並保持肢體的柔軟性
這是系列影片的第一集「下肢訓練」
核心及上肢部分的訓練影片也將陸續推出,別錯過了唷!
對了,大家想必發現了,這次搭配使用的是Vew-Do的另一款平衡板:Zone
不同於較貼近板類運動腳感,主打提高動態平衡能力的Flow
Zone這張板子的特點,在於它能夠與各種健身訓練動作、居家健身器材做完美的搭配,對於全身性的肌力與協調訓練都適用
有意入手的同學,歡迎移駕前往SnowSensei選物商城:
https://snowsensei.backme.tw/shops/1661?locale=zh-TW
#SnowSensei #滑雪老司機 #滑雪 #滑雪教學
#Snowboard #Ski #單板 #雙板 #滑雪場
#滑雪特技 #特技 #自由式滑雪
___________________
追蹤我們 Follow Us
▲Facebook 粉絲專頁: http://bit.ly/2CNo5WK
▲Facebook 討論區: http://bit.ly/2RTCghi
-
▲SnowSensei IG: https://bit.ly/2yjFRgs
-
▲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com/c/TheSnowSensei
-
▲SnowSensei選物商城: https://bit.ly/3t7nIfh
-
▲Bilibili頻道: http://bit.ly/2t6muYu
-
▲淘宝店: http://Snowsensei.taobao.com
-
▲微信店&微信討論群組: thesnowsensei
-
▲微信公眾號: snowsensei
-
▲微博: http://weibo.cn/snowsensei
-
合作諮詢: info@snowsensei.net

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腦癒力:最強大的大腦神經功能鍛鍊術
」介紹
訪問作者:李政家
內容簡介:
重啟弱化老化的腦神經功能,
消除疾病與焦慮,增強記憶力、預防失智症
•脖子一碰到衣服標籤就靜不下來、坐不住,代表大腦發展出問題!
•手腳冰冷、整天昏昏沉沉、爬沒幾階樓梯就氣喘吁吁,是大腦缺氧缺糖警訊!
•眼睛發癢、容易有痰、鼻塞、有慢性過敏,是大腦發炎的反應!
•消化不良、坐不住或成人背部怕癢,長期容易導致脊椎側彎、腰痛!
☉「功能神經學」不使用藥物和侵入性治療
在台灣,「功能神經學」對許多人來說還相當陌生,生病了,只能求助傳統西醫的治療,但許多慢性病及文明病,實際上是科技進步與生活形態的改變,例如電磁波、藍光、加工食品、環境荷爾蒙等,使大腦無法獲得有效率休息及深層修復,導致大腦失衡進而弱化人體的自癒能力。
其實在國外,「功能神經學」已經有一套全人理論與實際作法,是融會大腦神經科學的獨特醫學,有助於避免大腦退化,同時活化大腦。換句話說,當大腦平衡了,疾病就會遠離你。
「功能神經學」主要是透過各種外在的刺激方式或特定的功能性復健運動,活化病人的大腦神經迴路,因而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也因為不使用藥物和侵入性的治療方式,因此著重在早期預防找出問題的根源。除了刺激活化、復健運動,還須配合改善日常生活環境和各種生活習慣,例如避免飲食、污染源、電磁波、光照、日常用品中的有毒物質等等。
☉大腦第一怕缺氧、第二怕缺糖
李政家博士指出,「氧氣」和「葡萄糖」是腦細胞所需要的基本養分,但過多或過少都不行!常見的手腳冰冷、正餐前感到焦慮恐慌、飢餓時會身體發抖,甚至貧血、睡眠呼吸中止症、氣喘等,都是大腦缺氧缺糖的警訊。
由於大腦和身體四肢都屬於身體的末稍,如果你有手腳冰冷的現象,將導致血管內血糖和胰島素過高,表示此時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進入身體的末端,包括你的大腦。
一旦葡萄糖供應不足,便會分解釋放出大量蛋白質,並且堆積在附近的大腦神經元,更多的腦細胞因此相繼死亡,於是造成大腦退化。同樣的,末稍循環不良會導致細胞氧氣供應不足,直接影響了大腦的功能,加速細胞退化。
☉隨時給大腦新刺激、攝取好油、排除干擾因子
身為青壯年的大腦,退化速度比起上一代情況更嚴重;青少年甚至更小的兒童,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已經是他們生活的必需品,造成情緒障礙、過動的孩子比率變得很高,這真可說是一種文明的代價。想要讓大腦回春、活化,務必將維持大腦系統健康的三大要素牢記在心。
●要素1:持續的外界刺激活化→例如減少依賴衞星導航和通訊軟體,練習使用地圖促進方向感,增加實際人際溝通互動的頻率,甚至要營造特定的環境,像是多去大自然走走。
●要素2:攝取好油,提供大腦神經細胞所需要的養分→像是夏威夷豆、胡桃等堅果,以及富含Omega-3的魚油,能抑制發炎反應,對於促進大腦的成長和修復受損的大腦具有關鍵效果。
●要素3:排除生活中干擾大腦細胞的各種因子→包括食物中的人工色素、阿斯巴甜、味精、裝潢或家具常見的甲醛,以及生活中不知不覺接觸到的重金屬等,都隱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分分秒秒影響大腦。
☉對衣服標籤敏感、怕癢,代表大腦發展出問題
大腦分為左右兩邊,左腦屬於邏輯、細節、理性、智商;右邊屬於藝術、創造力、感性、人際關係,雖然右腦具有控制身體兩側的能力,但左腦只具備右側身體的能力。
左右腦各自有發展的關鍵時期,例如0~3歲是右腦發展時期,大肌肉的運動、非語言的人際互動,都是強化右腦發展的活動;3~7歲是左腦發展時期,小肌肉的精細動作、語言學習、邏輯的訓練等。左右腦的發展有如爬樓梯般,必須一階一階、循序漸進。當大腦出現問題時,將導致身體肌肉張力異常,並且會伴隨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影響內臟正常功能的運作
「功能神經學」提供幾個簡單的原始反射,來測試身體肌肉張力變化的形態,就能得知大腦發展時程是否完整,例如:戴手環或手錶時會坐立難安、對衣服標籤敏感坐不住、背部怕癢……等,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長期容易導致脊椎側彎、腰痛等脊椎問題。
作者簡介:李政家
旅美行醫20年,除了國內外完整醫學訓練外,還領有美國脊骨神經醫學博士學位。執業期間,融會脊骨神經學、功能神經學、免疫預防醫學和量子自然醫學,以及多年臨床經驗,不間斷地探索生活中的過敏原、干擾因子和環境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同時並且從細胞粒線體產生能量的角度切入,探究如何透過充分的細胞能量供給達到活化細胞的目的,以期能不開刀、不吃藥,靠著一些非侵入性的復健治療與生活習慣的改變,幫助提高人體自癒力,並推廣正確的健康新思維。
學歷
• 中山醫學大學復健醫學系
• 美國南加州健康科學大學 脊骨神經醫學博士(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Doctor of Chiropractic)
• 運用量子醫學(Applied Kinesiology應用肌肉動力學)300小時訓練,開課單位:ICAK-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Kinesiology
• 臨床量子心理學(Neuro Emotional Technique-NET)80小時,開課單位:AHHA-American Holistic Health Association
• 食物酵素療法(Loomis Enzyme Therapy)150小時,授課單位:Food Enzyme Institute
• 人體反射點療法(Total Body Modification-TBM)100小時,開課單位:courses by Dr. Victor Frank
• 南氏去過敏療法(NAMBUDRIPAD’S ALLERGY ELIMINATION TECHNIQUES-NAET)300小時訓練,授課單位:NAET Training Institute
• 功能醫學課程(Functional Medicine) 2010-至今,授課單位:Functional Medicine University
執照
• 美國加州脊骨神經科醫生、加州物理治療師(Karl C. Li, DC, PT)
• 台灣物理治療師
作者粉絲頁: 李政家 醫學博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小腿抽筋 #自救預防 最近天氣好冷,不知道大家在睡覺時,有沒有突然發生抽筋的狀況呢?抽筋發生當下,多半感到無助,只能忍耐疼痛到懷疑人生!難道我們只能束手無策嗎?今天物理治療師劭玟和詠荃就要教大家「簡單自救」舒緩小腿抽筋的方法,以及平時要怎麼預防抽筋!小腿容易痠緊脹的人做也很好!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什麼樣的狀況容易發生抽筋?
🔸抽筋時,自救三招緩解方法!
🔸平時如何降低抽筋的發生機率?!
#影片大綱
🔸什麼樣的狀況下容易發生抽筋
1.天氣氣溫較低。
2.運動過程,如:暖身不足或肌肉過於緊繃或疲勞。
3.身體不適,如體內電解質不平衡時。
🔸小腿發生抽筋時,自救三招
▫患側腳板回勾動作:當小腿發生抽筋時,可將腳板往身體方向回勾,降低疼痛症狀。若疼痛比較嚴重而無法自己施作時,可以請身旁親友協助喔!
▫利用毛巾放鬆緊繃小腿肌肉:可以拿一條毛巾,穿過腳底板,往身體的方向回拉,直到小腿肚感覺緊緊痠痠時,停住10秒保持呼吸,重複5到10次。
▫採弓箭步方式,放鬆緊繃小腿:可以將緊繃小腿往後跨一步,記得五個腳趾頭都要朝前,腳後跟往下踩,緊貼地板,維持10秒保持呼吸,重複5到10次。
🔸預防勝於治療,平時該怎麼做?
▫熱敷:每日可以1到2次,熱敷約15-20分鐘。
▫容易抽筋者,可以穿長褲或襪子,維持小腿肌肉柔軟度及溫度。
▫加強運動前的暖身及運動後的伸展。
#抽筋 #預防 #自救三招 #熱敷 #小腿緊繃 #姿勢+ #運動不足 #氣溫降低 #電解質 #神經很有事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居家抗疫動起來! Vew-Do平衡板肢體訓練-下肢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一回,SnowSensei迎來了新的合作夥伴——樂橙 物理治療 所!讓專業的 物理治療 師傳授我們幾招妙法即使足不出戶,只要手邊有一張Vew-Do 平衡板 就能持續提升 ... ... <看更多>
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腳踝扭傷怎麼辦?平衡訓練幫你改善!|詹珞瑤物理治療師 ... 的推薦與評價

腳踝扭傷怎麼辦? 平衡 訓練幫你改善!|詹珞瑤 物理治療 師Veronica Rehab.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 <看更多>
平衡板物理治療 在 【物理治療師親身示範】家居運動#平衡訓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下肢的肌肉力量及 平衡 能力,從而大大減少跌倒的機會。社康註冊 物理治療 師為大家示範在家裡都練習到的 平衡 訓練,有效改善 平衡 力及減低跌倒受傷風險。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