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怕生壞命,至怕改壞名。如今豪宅林列的港島衛信道,半百年前的改名過程,曾發生蝦碌插曲。幸而鬧出笑話之前,公眾幫忙參與街道命名。
1961年,英政府曾命名渣甸山近谷柏道一段新路為Lookout Road,以符合渣甸山英文名「Jardine's Lookout」。Lookout Road 譯音是「碌溝道」, 問題何在?相信不言而喻了。當時在港口工程處任工程師的方鎮男,代表公務員合作社致函市政局反對命名。由於當時很多道路都以前工務司命名,方鎮男遂提議改名「Wilson Road」,以紀念1865年的量地官Wilberforce Wilson。其時,市政局秘書TSD Whitley 接納了提議,亦得到華民政務司署的贊成,並建議翻譯成衛信道,取「衛」的保衛,和「信」的忠心、忠誠之意。衛信道之名因此得來。
儘管往後的諮詢和譯名工作,政府有聽從民意,甚至接納地區團體對街名的提議和更改建議,以完善街道名稱,但當中不時發生自相矛盾、未能準確跟從街名命名指引的尷尬情況,但民眾與政府就街道命名互相提點、討論的官民互動過程,到了今天,仍是值得借鑑的經驗。
參考書籍:
《香港工程考 II --三十一條以工程師命名的街道》
馬冠堯著
#街道命名故事 #衛信道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