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山姆大叔姓什麼?耶穌的中間名是H ?!】#本日冷知識1559
大家好,今天的冷知識比較像是趣聞,由一雙無法單獨成篇的冷梗組成。如果標題還不明顯,第二則含有宗教戲謔,不能接受就不要看謝謝。by 科宅
■1. 山姆大叔(Uncle Sam)是北美合眾國的人性化象徵,但山姆大叔姓什麼?腦筋動得快的同學可能會回答:大概是某個 A 開頭的字吧。畢竟要湊就湊齊 USA 是不?
不是耶。總之答案來——山姆大叔姓「威爾森」。本名是 Samuel Wilson,是一位實際存在的人物。欸欸~驚,第一次聽過山姆大叔是以真人為本。
是這樣,威爾森出生於 1766 年,曾在獨立戰爭中擔任軍隊中的肉品擔當,就是看顧獸欄裡的肉牛然後屠宰打包的小夥的工作。戰後威爾森在上紐約州的 Troy 立業成家,除了肉之外也賣當地黏土燒成的磚頭。
講到 Troy 順帶一提,在上紐約州,伊利運河一帶有許多地名來自希臘羅馬典故,例如 Ithaca(奧德修斯故鄉)、Syracuse(阿基米德故鄉),也有 Rome, Athens, Greece 等不俗的地名 XD 不知道當初是誰那麼古典。
威爾森事業有成,Troy 市的開基祖級的人物,他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是老鄉都認得的一位有力人士。而在 1812 年戰爭中,威爾森重操舊業,負責供應美國陸軍 3000 桶牛肉。故事說,來自紐約 Troy 的士兵開玩笑表示裝牛肉的木桶上寫的「U.S.」是「老鄉山姆大叔熱情贊助」的意思,名號便從此流傳下來。
*1812年戰爭中,美國人妄想解放加拿大而對英宣戰,結果被反殺,甚至 1814 年白宮、國會都被燒掉惹。那是美國首都唯一一次遭敵軍入侵。說來更是美國第一次入侵他國的嘗試。看來 3000 桶牛肉沒能提供戰力 Buff 效果啊。
這故事非常軼聞+年代久遠難考據。有人仔細搜尋「山姆大叔=合眾國」的形象出現在白紙黑字,年代似乎比 1812 年晚許多。但是又何奈,其實美國國會在 1961 年通過一條法案,正式追認了上述的故事,就是說 #官方設定 從此以後山姆大叔就姓威爾森無誤了 XD。
■2. 耶穌基督的中間名是H,全名 Jesus H. Christ ?!
說過了這則是很俚俗的玩笑,也是在新大陸獨有的。以下搞笑故事:
話說馬克吐溫小時候(也是山姆,本名 Samuel Clemens,而且小時候吐溫和他筆下的湯姆一樣是個紅髮小子)在印刷廠當學徒,那時一位有名的傳道家(Evangelist)來到 Hannibal 鎮上,要將講道的手稿排版印刷。一位比山姆資深的學徒排版排排排,為了要塞進一些添加的字,就必須絞盡腦汁挪空間,他就很皮的把 Jesus Christ 縮寫成了 J.C.。
傳道家收到排版印出的草稿,親自校對時發現了這手腳,整個人暴怒衝進印刷廠,找到老學徒把他釘在牆上,破口大罵道:「你好大膽,竟把救主的名號玷汙縮短!給我加回去,全部!」
最後在印製的版本上確實完整加上了全名,但......多了奇怪的東西混進去,印著「Jesus H. Christ」。到底是有多皮啊這位學長,又或者,那是因為需要把整個版拆掉重排很累,而發出的惡搞抗議吧。
有好事之徒頓悟,說其實 H 是 Harold 的意思,因為主禱文裡有寫:Harold be thy name. 其名哈洛 ← 其實原文是音近的 Hallowed,其名神聖。這是西方超老梗冷笑話之一。
當然中間名什麼的耶穌是不太可能有,西方姓名的慣例是逐漸形成的,遠古人若非顯赫不會有家名或姓氏。只會冠以家鄉辨識,例如「大數的掃羅」就表示其人來自 Tarsus 這地方。同理,耶穌的「全名」可能就是類似的「拿撒勒人耶穌」。而姓氏的另一個來源是顯示其職業,例如 Miller/Muller 表示磨坊主。逐漸表示其出身或職業的增辨用字,變成父子相傳的姓氏。
而歐洲人喜歡沿用前人的名字、並不避諱,導致大家都叫 John Miller 有點困擾,才在中間加幾個名字、字母以免搞混。
Epic Rap Battle 表示: George RR Martin vs John RR Tolkien!
離題講個有名典故:杜魯門總統的中間名 Harry S. Truman 的 S 就代表字母 S。只因當初取名時拿不定主意紀念兩位名為 S 的長輩中的誰,乾脆折衷只寫個 S。然而杜魯門簽名時,還是會在 S 後面打上表示略縮的點點。
話題回到字母 H,為什麼耶穌基督和 H 有關係,幽默在哪?因是民間自發文化,沒有很肯定的答案。
或許 H 的戲謔之處在於重音抑揚令人想到英文「句中插入的咒罵話」(Expletive interjection),最常用的咒罵,像英式的 bloody 或更直白粗俗的 frigging 或 f*cking,都有人放在別人全名的中間來加強語氣囧。但你給耶穌中間加 H 嚴格說並不是髒話,別人無奈你何。而換成其他字母比較不彈牙順口~大概ㄅ
另一個比較有學問的猜想來自久遠的基督教文化。我們知道早期基督徒使用的是通用希臘語(koine Greek),直到四世紀聖耶柔米才翻譯出拉丁文版的聖經,利於向羅馬平民傳教——所以聖耶柔米是翻譯師的主保聖人。
但總之,早期在信徒之間發明了一些出於希臘語的秘密符號以象徵耶穌。其中就包含有名的魚 ἸΧΘΥΣ,寫成魚但其實是縮寫,讀成耶穌基督神子救主。也有把基督 ΧΡΙΣΤΟΣ 的前兩個字母寫在一起的 chi rho 符號,君士坦丁表示畫在盾牌上戰無不勝。
然後,另一個神聖縮寫是 ΙΗς,看起來像拉丁字母 IHC,卻是希臘字母 iota-eta-sigma。是耶穌 ΙΗΣΟΥΣ 的前三個字母,現代 J 開頭的字在希臘拉丁語則是 I 開頭,而 ς 是 σ 字母在結尾時的彎彎寫法。
但在沒幾人識得古希臘語的近代,或許那古老的神祕符號就被美國老鄉解讀成了拉丁字母 JHC。J.C. 就如一開始的故事,是 Jesus Christ 很好懂,但多個 H 是怎麼?這時有人開玩笑說不定 H 是耶穌的中間名。或許謎底是這樣無厘頭吧。蘭登教授表示:
好ㄌ,這篇不是很營養的雙拼大Guy是John 😁
謝謝你我們下次見。
by 科宅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拜登政府登場後,大家都在估算會否重回七十年代前國務卿基辛格主催的「engagement policy」,同中共回復夥伴關係。因為民主黨人的外交思維,一直都是跟隨基辛格提倡的多邊主義及多極均勢、平衡穩定。奧巴馬任內的重返亞洲政策,也用上「再平衡」rebalancing這字眼。 究竟基辛格的均勢理論思...
「1812年戰爭」的推薦目錄:
- 關於1812年戰爭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812年戰爭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812年戰爭 在 海獅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812年戰爭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812年戰爭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812年戰爭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812年戰爭 在 Re: [問題] [十月主題] The War of 1812 - 看板Warfare 的評價
- 關於1812年戰爭 在 1968年電影《戰爭與和平》中的1812年博羅金諾之戰,此役是 ... 的評價
- 關於1812年戰爭 在 美国为什么没有吞并加拿大?1812年战争让美国人看清楚一件 ... 的評價
- 關於1812年戰爭 在 [問卦] 有沒有1812年戰爭的八卦? -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1812年戰爭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侵侵雖然下了台,但仍然會纏住拜登!
【特朗普懟中國式制裁 現在竟還治其身!】https://bit.ly/3nYIf3d
【「拜登須面對更自信的中國」 美國德國傳媒異口同聲】https://bit.ly/3p8T2Jw
1812年戰爭 在 海獅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說到1812年戰爭,我在大學時聽過這樣一個古人八卦:
.
在1776年獨立戰爭時,英軍是紅色制服、大陸軍穿的是藍色制服
因此大陸軍就跑到樹林裡作戰,結果英國的紅軍服在樹林裡簡直就像被打了spotlight
.
想當然,英軍很快就打輸了
戰勝的美軍非常開心,心想:好!就照這樣把所有英國佬趕出北美洲吧!!
英國人嚇得嫑嫑的,就在這時
.
楓葉紅了......
.
然後楓葉就變成加拿大的國花惹.....
.
到底是真的假的呢?我也沒研究啦
但反正在我心中,這就是加拿大國花的由來了😆😆
1812年戰爭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拜登政府登場後,大家都在估算會否重回七十年代前國務卿基辛格主催的「engagement policy」,同中共回復夥伴關係。因為民主黨人的外交思維,一直都是跟隨基辛格提倡的多邊主義及多極均勢、平衡穩定。奧巴馬任內的重返亞洲政策,也用上「再平衡」rebalancing這字眼。
究竟基辛格的均勢理論思想從何而來呢?原來由五十年代他在哈佛大學攻讀博士開始,這篇被稱為哈佛史上最長論文是研究歐洲十九世紀外交史,分析法國革命、拿破崙戰爭後,歐洲在英國外相卡蘇里及奧地利外相梅特湼推動下,召開維也納會議並建立了均勢格局,在英、俄、普(普魯士)、奧、法五大新舊強國之間找到利益平衡點,由此為歐洲奠下了百年和平基礎。基辛格的論文最後出版成書,名叫《A World Restored: Metternich, Castlereagh and the Problems of Peace 1812-22》,他對維也納會議推崇,是因為梅特湼、卡蘇里等用聰明的方法去解決問題,「令人驚奇的不是解決辦法有甚麼缺點,而是這些方法是十分明智;也不在於解決方法如何『反動』,而在於如何取得均衡。他也許沒能夠滿足充滿理想的那一代人的全部願望,但它總算給了那一代人一種可能更寶貴的東西:一個沒有大規模戰爭,沒有持續不斷革命的情況下去達成願望的穩定時期。」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129/EE3YBY5IFZGW3NMKSDNHRV2G3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拜登 #奧巴馬 #中國 #劉細良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1812年戰爭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經典西式甜品 尖沙嘴酒店$75件435層拿破崙蛋糕 酥脆有牛油香 有坑紋方便切
拿破崙蛋糕的法文叫Mille-feuille,即是有一千層酥皮的意思。它的英文名又叫Napoleon,名字來源眾說紛紜。有人說因為她跟意大利拿坡里一種酥皮(Napolitain)的名字很相似,被人誤寫為Napoleon。亦有人說在1812年,俄羅斯為了慶祝在俄法戰爭擊敗拿破崙一百周年,所以創造了以拿破崙命名的甜品。雖然她的名字有一千層酥皮的意思,但其實是由三塊酥皮及兩層忌廉製作而成。
Butterfly Patisserie
地址: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8號香港瑰麗酒店2樓
電話:3891 8732
營業時間:11am-11pm
詳情︰https://bit.ly/2PR61PK
足本訪問: https://bit.ly/34ONmgc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相關影片:
【生命鬥士】值得鄭秀文都讚 前女歌手車禍癱足27年 靠聲控製花椒辣椒油:即使手腳不能動 腦袋仍可很靈活(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gREGjaLELTg)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問問日本人】點樣分辨中國人VS香港人中國旅客經常大聲說話? (果籽)(https://youtu.be/MaMNuX7464I)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的士急色男女】 男女車廂纏綿全城睇晒 業界轟放片者累死同行 20200712 (壹週刊) https://youtu.be/qCtU5Lc07Sg
#拿破崙蛋糕 #瑰麗酒店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1812年戰爭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演奏:奧地利維也納愛樂樂團 Play: Wiener Philharmoniker
指揮:(印度)祖賓•梅塔 Conductor: Mr.Zubin Mehta
1.(奧)約翰•施特勞斯 - 維也納的血統 J. Strauss - Wiener Blut (Waltz)
2.(俄)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 1812序曲 Peter Ilitch Tchai–kovsky - Overture 1812
3.(英)愛德華•威廉•埃爾加 - 尼洛德慢板 (選自《謎語變奏曲》) Edward William Elgar - Nimrod Adagio (Variations on an Original Theme “Enigma”)
1.圓舞曲之王,小約翰·施特勞斯(Johann Strauss 1825-1899),寫了一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 Wiener Blut waltz ,這個Blut 英文是Blood,如果照字面翻譯應是血液,血統等意思,這裡翻譯成氣質實在太妙,和希臘醫生的體液造就性情的說法相吻合,還有把氣質這個詞還原為人的本性,特點,再不要被裝腔作勢來混餚視聽。1837年,奧地利的維也納發生了極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各企業公司紛紛倒閉,失業人數大大增加。為了讓人們振作起來,走出對命運和生活悲觀失望的情緒,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像一陣清新的風,像一股熱血的暖流,告訴維也納人們,振作血液裡與生俱來的樂觀和堅強,困難必將過去,光明必將來臨。由七首風格各不相同的圓舞曲組成了這首非凡的“維也納氣質”。是美泉宮(Schloss Schönbrunn)音樂會必演的曲目。說起愛國的樂曲,蕭邦和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是夜不能寐,有家不能歸的思念和悲天憫人。西貝柳斯在《芬蘭頌》裡展現的是莊嚴壯闊,神聖的感情。我們引以為傲的《黃河》更多的是洶湧澎拜,一瀉千里的氣魄。而這首《維也納氣質圓舞曲》卻處處流露出骨子裡的優越,高貴,自豪。
2.《1812序曲》(降E大調序曲「1812」,作品第49號)是柴科夫斯基於1880年創作的一部管弦樂作品。為了紀念1812年庫圖佐夫帶領俄國人民擊退拿破崙大軍的入侵,贏得俄法戰爭的勝利。該作品以曲中的炮火聲聞名,在一些演出中——尤其是戶外演出——曾起用真的大炮。該序曲於1882年8月20日在莫斯科救世主大教堂首演。在「2005 Classical Spectacular」的演出中,《1812序曲》最後一段的場景。
曲目開始時出現一個深廣的主題,代表著俄羅斯廣袤的領土和無限風光。後來樂曲進入發展部,一個侵略性的主題代表著法軍的入侵。再次轉到一個進行曲,表達的是俄羅斯人武裝上前線,準備抵抗侵略者。後來激烈的主體衝突描繪了殘酷的戰爭。裡面被扭曲的馬賽曲代表著法軍。後來,俄國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俄國國歌在炮聲鐘聲中把樂曲推至最高潮。
3.回顧十七世紀起的音樂發展,自普賽爾(Henry Purcell, 1659-95)之後,英國幾乎沒有其他舉足輕重的作曲家;直到艾爾加(Edward Elgar, 1857-1934)的出現,才為英國在十九、二十世紀的音樂發展增添了燦爛丰采。艾爾加出生於英國鄉間小城,父親在當地開了一間音樂店。由於環境使然,艾爾加從小對於音樂就很有興趣,能夠演奏鋼琴,小提琴,還能吹低音管與作曲。艾爾加並沒有受過正式的音樂教育,但依靠自學,他努力地開啟自己的音樂創作大門。1899年創作的《謎語變奏曲》(Enigma Variations, Op. 36),讓這位作曲家首獲極大的成功。
1812年戰爭 在 1968年電影《戰爭與和平》中的1812年博羅金諾之戰,此役是 ... 的推薦與評價
1968年電影《 戰爭 與和平》中的 1812年 博羅金諾之戰,此役是拿破崙 戰爭 中最大和最血腥的單日戰鬥,超過二十五萬士兵投進了戰場,造成至少七萬人死傷。 ... <看更多>
1812年戰爭 在 美国为什么没有吞并加拿大?1812年战争让美国人看清楚一件 ... 的推薦與評價
庄也脱口秀: 新奥尔良战役,英军损失惨重,安德鲁.杰克逊一战封神! 为什么安德鲁.杰克逊肖像将被从20美元钞票上撤下? 1812年战争 最全面总结! ... <看更多>
1812年戰爭 在 Re: [問題] [十月主題] The War of 1812 - 看板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1812年英美戰爭是一場發生在1812年至1815年的戰爭.雖然雙方在1814年簽約談和,
但實際戰鬥卻打到1815年.雙方爭奪的重點是英屬北美洲殖民地(British North
America,簡稱BNA),也就是今天的加拿大.
美國原先打算趁英國在歐洲忙於拿破崙戰爭,無力照顧海外殖民地的時候,將BNA迅速
奪取下來.一來是因為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國攻佔魁北克的企圖失敗,所以想要雪恥
之外,二來美國想要完全排除英國勢力,才能保證美國永久獨立,不在陸上受英國威脅.
當然,除此之外,英美在陸上的邊界衝突,英國海軍在海上騷擾美國商船,以及英國殖民
地政府武裝跟美國敵對的北美洲原住民部落等等新仇舊恨,當然也是戰爭爆發的主因.
雙方戰鬥過程互有勝敗,美國在1812年進軍BNA失敗,並在當地陷入泥沼;於此同時,因
美國海軍在海上大肆劫掠英國船隻,所以沿岸遭到英國海軍封鎖.當然,美國海軍也小
有所獲,雖然沒辦法讓英國覺得痛,但起碼有能力讓英國覺得很煩.
1814年,拿破崙戰爭暫時結束,英國調軍西征,分別登陸美國南北兩地.在北方,因為新
英格蘭各州大多表示"中立",不想跟英國作戰,所以英軍很不費力的攻下華盛頓特區,
並焚燒白宮.但是在南方,英軍卻踢到鐵板,遭遇到美軍與民兵的激烈反抗,屢屢戰敗.
當然,正當南方努力"抗戰"的時候,美國政府卻正在緊鑼密鼓的跟英國談和,雙方遂在
1814年12月24日,於歐洲法蘭德斯地區(今比利時)的Ghent城簽訂Ghent條約,宣佈雙
方"回復戰前狀態(status quo ante bellum)".可是地理上的遙遠與通訊技術不良等
等因素,英美兩軍還在美國南方的奧爾良城一帶苦戰,一直打到2月12日得到消息,知
道英美停戰才鬆手.
這場戰爭的勝敗嘛,英美加與原住民都有不同的看法:
英國:美國意圖吃下加拿大,結果被我方強大的兵力以戰迫和,所以英國贏了.
美國:這場戰爭讓英國尊重美國是個與英國地位平等的國家,所以美國贏了.
加拿大:這場戰爭展現了加拿大人不分英法後裔與原住民努力抗戰的精神!所以是英國
與加拿大的偉大勝利!
原住民:如果是住在今天加拿大境內,或許覺得與有榮焉;可是住在今天美國境內的呢?
在這場戰爭之中,英國人利用我們跟美國作戰;在這場戰爭之後,我們因為協助英國而
遭到美國當局的驅逐與屠殺,所以我們是從頭到尾都是戰敗的那一方.
--
https://gps.wolflord.com/
歡迎大家參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5.12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