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網域小故事】
#本日冷知識1563
大家好,我是Mr Holiday。
之前在 #本日冷知識1561 跟大家介紹過科技公司用的網域,今天要跟大家介紹其他有趣的網域。
.
1. 批踢踢的網域
知名線上言論空間「批踢踢實業坊」(PTT)的網址是 ptt.cc,但是 .cc 是哪裡啊?
他其實是一個澳洲海外領地,叫做🇨🇨「科科斯基林群島」(Cocos Keeling Islands)。這個只有不足 700 人的群島,雖然隸屬於澳洲,但是大部分人都是馬來人,並且信奉伊斯蘭,澳洲給予這個群島高度自治。
.
2. 電視公司的網域
電視的英文 Television 縮寫為 tv ,然而就有一個國家以 .tv 為網域的國家,也就是我們的邦交國🇹🇻吐瓦魯(Tuvalu)。據說在 2000 年的時候,他光是賣網域就賺了該國收入的 8 %。
.
3. 斯堪地那維亞喜歡用的網域
在🇳🇴挪威、🇸🇪瑞典、🇩🇰丹麥、🇧🇪🇳🇱荷蘭語中,「現在」(Now)的寫法是 Nu,就那麼剛好有一個 .nu 的網域,他就是太平洋島國🇳🇺「紐埃」(Niue)的網域。在網頁後面加上「現在」,有種希望消費者立刻消費,或是網頁顯示的是最新資訊的感覺,所以會變成北歐網站網域選擇,當然紐埃也可以從中獲利啦!
.
4. 隨著國家分裂而結束的網域
1989 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FR Yugoslavia),開始使用 .yu 的網域。但是 1990 年代一連串的內戰,先是🇭🇷克羅埃西亞(.hr)跟🇸🇮斯洛維尼亞(.si)的獨立,隨著越來越多聯邦共和國獨立,最後只剩🇷🇸塞爾維亞跟🇲🇪黑山共和國(或「蒙特內哥羅」)組成的聯邦繼續使用 .yu 的網域。
.
但是到了2006年,連黑山共和國都公投要離開聯邦,等於聯邦裡面只剩塞爾維亞一個國家,南斯拉夫聯邦正式結束,也就不能再用 .yu 網域。
🇷🇸塞爾維亞申請 .rs 網域名(國名 Republika Srbija 的簡寫),而🇲🇪黑山共和國申請 .me 網域名(me又是英文的「我」很適合當作個人網站名),.yu 終於在 2010 年 3 月 30 日走入歷史。
.
5. 獨立了卻沒有網域
🇽🇰科索沃自從 2008 年宣布獨立之後,但是卻沒有自己的網域,數位外交行動計畫 Digital Diplomacy,就有個專案就是要協助科索沃爭取自己的網域,希望他們在國際的網路社會上,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塊領域。
.
如果讀者還有知道其他網域的小故事,歡迎在下面留言區跟我們分享!我們下次見!
.
[Mr Holiday]
.
#MrHoliday #DailyCold #CocosKeelingIslands #Tuvalu #Niue #Yugoslavia #Kosovo #webdomain #網域 #每日一冷 #吐瓦魯 #紐埃 #南斯拉夫 #科索沃
參考資料:
島國Tuvalu光靠.tv頂級網域名稱就賺進國家收入的8%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35108
.
圖片來源:
Photo by Ilya Pavlov on Unsplash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PJ大俠愛旅行深活 PJ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起浪跡天涯吧! 【PJ粉絲團Facebook】 https://pse.is/J8RVH 【PJ部落格 Blog】https://bit.ly/32gc7OT 【PJ Instagram】https://pse.is/HPC5T 【PJ信箱Email】[email protected] 【PJ頻...
馬來人英文 在 李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陣子我以系列英文投書,投稿外媒 #9DASHLINE (九段線),這是一個討論亞洲時事與外交事務的網站。
最新刊出的一篇文章,詳細討論馬祖獨特的文化和地區認同,以及如何以「群島家園」概念,將台澎金馬視為多元文化的共同體,挑戰傳統的單一族群國族主義觀念。
【連假期間來翻譯半學術性質長文囉......文長慎入】
🌊🌊🌊
🔺《馬祖列島:挑戰「單一族群國族主義」》2021.3.25
Challenging Ethno-nationalism from the Matsu Islands
https://tinyurl.com/zfcf9va4
🖊️中譯全文如下
馬祖地理位置橫跨台灣和中國之間的政治斷層,長期以來,發展出獨特的在地認同,挑戰傳統的(單一)族群國族主義觀念。
【註:ethno-nationalism 指傳統的國族主義觀念,主張基於共同的血統與文化,由單一族群建立統一國家。】
儘管馬祖由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管轄,作為一個離島縣,其「前線」位置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到20公里。這也代表,馬祖與福建擁有長期的歷史與文化連結。
距離戰地政務解除將近29年,今天馬祖的發展案例讓人更了解,台灣和離島之間所共享的民主制度,如何跨越歷史文化差異。
同時,馬祖愈加成熟的民主與選舉政治,也形同對「中華」文化內涵提出了不同的詮釋,有別於北京當局所採取的觀點。
然而,馬祖並不是唯一的案例。因為中華民國/台灣本身就存在多元的族群與區域認同。台灣本島與離島澎湖、金門及馬祖之間的歷史軌跡,也大不相同。台灣南部及東部外海的離島,也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甚至是語言。
就如同世界各地許多國家邊境地區,馬祖列島的案例提醒我們,在複雜的現實世界中,文化與政治邊界往往無法完全吻合。
這同時也促使台灣持續提出對於國家認同內涵的新觀念:把區域多元性視為優勢,而非劣勢。
【強烈的中華民國認同】
馬祖和台灣本島最大的差異,首先在於歷史發展。台灣從1895到1945年是日本殖民地,至於離島金門馬祖則是從中華民國於1911年以來就是其領土。由於日本殖民歷史經驗,往往被視為傳統「台灣認同」重要的元素,而金門、馬祖則是傾向強調「中華民國認同」,以及中華民國所引含的中華文化認同。
認同議題,其實也反映在過去的政治傾向。民主化以來,馬祖展現對國民黨的高度支持。過去幾次總統大選,馬祖是全國支持國民黨比例最高的選區。馬祖「深藍」的傾向,只有同是離島的金門縣可以媲美。
另一方面,國民黨主要的政治對手民進黨,持續在金馬地區緩慢但穩定成長。民進黨從1996年以來已有顯著進步,當時的總統候選人彭明敏,在金門馬祖分別獲得1.66%及1.33%選票。相較之下,蔡英文總統在2020大選中,在金門獲得21.77%、馬祖獲得19.81%。
在台灣全國政治的層次,過去以「中華認同」或「台灣認同」的國家認同議題,作為傳統的政黨政治分歧。許多人認為,這是離島政治立場傾向泛藍的原因。其他原因包括,「前線」的島嶼因為害怕戰爭排斥台灣獨立;甚或有些人,抱持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台灣獨立支持者對於未來國家領土的想像,不包括金馬。
以馬祖來說,獨特的區域文化認同也跟語言有關,因為馬祖列島講福州話(在馬祖又稱馬祖話)。這表示馬祖當地語言,與台灣多數族群所講的母語無法相通。台灣話相近於閩南語言,而福州話則屬於閩東語。這讓馬祖在全國具有獨特性,因為台灣閩南語是台灣本島最大族群福佬人的母語(佔人口約70%),其他兩個離島縣澎湖和金門也講閩南語––儘管彼此間也有區域差異。
馬祖在語言上的獨特性,也有獲得對岸民眾的關注。網路上,縣議會用福州話進行辯論答詢的影片下方,即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網友大量留言。
有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留言寫道:「我是福建人,第一次觉得民主离我好近」。
【民主價值與民進黨在馬祖的成長】
蔡英文總統和民進黨在馬祖的選票成長,具有重大的象徵意涵,代表民進黨在傳統支持者之外,獲得成長。以我個人而言,決定在2020年參選馬祖立委,即是深信必須跨越歷史藩籬,不分族群地域,讓更多人支持守護主權及民主價值的理念。
雖然我們在這場被稱為「不可能的選戰」中,未能取得勝利,但是民進黨達成顯著的成長。距離上次提名立委候選人,已經超過十年前。這鼓勵我們的團隊,在2020年七月設立馬祖黨部,讓馬祖成為民進黨最後一個設立地方黨部的縣市,也成為民進黨全國觸及率的「最後一塊拼圖」。
以前,捍衛台灣主權的傳統論點,往往強調台灣與中國之間的文化差異。但是在馬祖,我們可以採取不同的論述,捍衛主權並非因為台澎金馬擁有共同的文化,而是因為台灣與離島享有共同價值理念,包括共同支持民主、反對威權。
如此,便能建立一個寬廣的聯合陣線,結合了傳統的台灣獨立支持者,並團結聯合泛華人世界中,因民主理念反對中共併吞的民眾(反共的中華文化認同者)。
除了在馬祖,後者包括許多台灣本島及其他離島的民眾,這些民眾或許喜愛「中華」文化或文明,但又同時堅定反對共產主義。從這種「挺民主」的立場出發,也能夠與更多海外使用中文的族群進行對話。
或許,有些人先入為主認為,由於離島在文化與歷史上與福建相近,代表當地民眾就一定不會批判中國共產黨,因為共產黨現在號稱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事實上,這種觀點過於簡化,混淆了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中國共產黨想要告訴全世界,如果一個人認同中華文化,就必須支持中共,把兩者綁在一起。然而我們現在在馬祖看到的,特別是在年輕世代,一個人可以同時對中華文化(或閩東文化)感到自豪,同時也反對威權專制。
「中華民國認同」隨著時間演進,一方面對傳統中華文化保有好感,卻又在台澎金馬持續在地化。於是,「中華民國認同」成為台灣國家認同的其中一種版本,這種觀點與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同」不同,卻並不排斥傳統中華文化或歷史傳承等遺產,包括不排斥既有的國旗、國歌等其他符號。
【尊重區域認同:群島家園】
對台灣來說,尊重文化與區域多元性至關重要,特別是當台灣希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治理模式上,有所區別。相較於中共威權主義企圖打造同質性的國家認同,台灣可以擁抱更具細緻的國家團結觀念,避免忽視國內少數族群的文化。
當台灣逐漸凝聚自身獨特的國家認同,我們所提出的國族論述,是否能避免抹滅離島獨特的認同?目前,中共試圖在國家邊疆,大動作剷除區域文化認同,包括香港、西藏、東突(新疆)等地。
相較之下,台灣對於少數族群或具有歷史特殊性的地區提出政策時,必須採取不同的治理模式。畢竟,如果台灣無法正視自己國內的文化與區域多元性,我們便犯了跟中共一樣的錯誤。
從金門與馬祖獨特的案例來看,如果以文化同質性高的傳統「族群國族主義」觀念,將無法建立完整的共同體論述。歸根究柢,關鍵取決於台灣是否能提出較接近「公民國族主義」的願景,讓國家的想像,涵蓋各種擁有不同文化與區域認同的群體。
一般來說,東亞國家諸如中國、日本與南韓,並不見長於營造多元族群的環境。但是台灣可以參考歐洲或東南亞的案例,思考鼓勵多元區域認同的可行路徑。
儘管很難有完美的案例,其他國家的做法或許值得讓台灣借鏡,讓台灣更能夠擁抱自身的文化與區域多元性。舉例來說,強烈的巴伐利亞區域認同,不必然與德國國家認同衝突。而馬來西亞的多重族群社會,也在馬來西亞的國族敘事中,也有一定的空間讓馬來人、華人與印度人發展各自的文化主體性。
去年,民進黨新成立的馬祖黨部推出一張地圖,圖中除了台灣本島,也把離島放大,包括澎金馬三離島縣,以及三離島鄉:蘭嶼、綠島、小琉球。
這張地圖稱為「群島家園」,從海洋觀點出發,並將台灣視為西太平洋上多重島嶼組成的國家:文化多元歧異,卻因民主價值團結在一起。
🔺【延伸閱讀】
另一篇英文投書討論金馬所面臨的「非軍事」威脅,包括海洋環境等:
《民主的邊緣:中國對台灣「前線」島嶼的影響措施》2021.1.25
Edge of Democracy: China’s Influence on Taiwan’s ‘Frontline’ Islands
https://tinyurl.com/26uw8dfu
馬來人英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類學家Barth曾經在他關於族群研究的討論中提到,他認為族群之間的邊界是複雜多元的,因此邊界實際上形成自族群間的長時間互動。簡單來說,Barth採取一種動態形成的態度來看待族群邊界。那麼,我們如果帶著Barth的觀點來重新看待南洋的「峇峇娘惹」,就會發現它一開始是一個外國人看待南洋男性(峇峇)與女性(娘惹),然後指涉的是南洋的土生華人(由華人移民與當地女性聯姻的下一代),最後是一個基於前述歷史記憶、認同情感而形成的南洋文化混合體。實際上,「峇峇娘惹」一詞本身就標示著某群特殊南洋人群與不同群體互動的歷史與文化融合之結果。那麼,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峇峇娘惹」是不是有著固定、清楚的文化判准機制呢?還是依據血緣來進行族群邊界的判斷與認定?
----------------
上世紀5、60年代,娘惹是個電影題材,譬如芳艷芬《檳城艷》(1954)、林鳳《榴蓮飄香》(1959)、陳寶珠《娘惹之戀》(1969)、李麗華《娘惹與峇峇》(1956)、莊雪芳《馬來娘惹》(1959,廈語片)等都通過巨星來凸顯娘惹的風姿。
最近有人將這些昔日港片放上YouTube,冠狀病毒疫情阻斷措施期間,我陸續看了好些。影片中昔日新馬純樸的美景就像娥眉淡掃,對比之下如今則有些濃妝豔抹感。
我在水仙門居住的時候,隔壁數間店屋都有常穿娘惹裝出入的女子。當時並不知道她們是娘惹,只覺得她們的語言穿著都很特別。
娘惹指的是女性,半個世紀前外國人眼中南洋女子的化身。年紀小的女子稱為小娘惹,年紀大的尊稱為「bibik」,就像今日稱呼「auntie」一樣。至於男生,無論老幼都稱為峇峇。
峇峇娘惹是個複雜的詞彙。首先,他們也稱為土生華人。所謂「三代成峇」,第一代移民漂洋過海,到南洋落地生根,多少保留著家鄉的信仰與習俗。第二代吸收更多的在地元素,第三代已經完全融合於在地社會,文化語言等難免帶有當地色彩,因此形成峇峇文化(或娘惹文化)。
19世紀的土生華人能以中文、英文與馬來文溝通。到了20世紀,為了跟殖民地政府打工或做生意,他們的後裔多數進入英校唸書,逐漸失去以中文溝通的能力。
土生華人一般會說英語和峇峇馬來話(Baba Malay),那是一種摻雜馬來語和福建話的語言。打個比方,「Satu orang duduk tia, itu orang gua punya tia-tia」的意思是「有一個人坐在客廳,那個人是我的父親。」tia是福建話的廳,也是福建話的爹爹;gua是福建話的我。
此外,峇峇亦特別指早期華人移民族群,也就是當下的馬六甲,以及新馬獨立前在檳城和新加坡的峇峇。他們受到下南洋的「新客」的「威脅」,為了區別自己的年資與身份地位,以「Peranakan」或「僑生」自稱。簡單地說,峇峇是土生的,新客則是新移民,兩者的生活習慣和政治意識並不一樣。
雖然「peranakan」多數指土生華人,但也有土生印度人(仄迪人,Chitty),土生爪夷人(Jawi Peranakans),土生歐亞人( Eurasian Peranakans)等。我們在馬六甲葡萄牙村見到的土生歐亞人講的是kristang,一種混雜著葡萄牙語、馬來話和福建話的語言。據當地的土生歐亞人的說法,他們的先民來自16至18世紀間,屬於葡萄牙先民跟亞裔通婚的後代。土生華人在塑造現代新加坡扮演過重要的角色。譬如陳金聲捐錢建蓄水池,陳篤生捐錢建醫院,林文慶創建學校與為平民謀福利,李珠娘成為新加坡第一位婦產科女醫生,李光耀、吳慶瑞、杜進才等都是建國的中堅人物等。1831年,36位來自馬六甲的商人創建慶德會(Keng Teck Whay) ,那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土生華人互助式社團。慶德會是個完全封閉管理,不對外開放會員資格的協會,至今仍僅限於原始創會人的後代,目前只剩下22名會員。此外,1900年本地成立土生華人協會(The Peranakan Association Singapore),1910年成立戲劇協會(Gunong Sayang Association)。這些峇峇娘惹代表性組織依然存在。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8739?fbclid=IwAR227DBBUcS5LBq1w0pjV2h9nwOd3tg_7xp3mlTyJswT3UPZcMHuwwVb9ws
馬來人英文 在 PJ大俠愛旅行深活 PJ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起浪跡天涯吧!
【PJ粉絲團Facebook】 https://pse.is/J8RVH
【PJ部落格 Blog】https://bit.ly/32gc7OT
【PJ Instagram】https://pse.is/HPC5T
【PJ信箱Email】q8819@hotmail.com
【PJ頻道訂閱Subscribe】 https://bit.ly/2oA9Z1O
►自助旅遊小幫手/工具
【Skyscanner找便宜機票】 https://bit.ly/2M7EJoL
【Agoda訂房優惠網站】 https://pros.is/J5SQ9
【客路KLOOK找當地優惠行程】https://pse.is/G7GXQ
【新加坡優惠行程】 https://bit.ly/2NEZg5i
PJ整理的新加坡自助旅遊行前準備
類似為旅人提供精簡版小小行前說明會
分享當地應注意的眉眉角角,像是
0:28 須知1.新加坡交通資訊,如機場出入境、搭乘地鐵、計程車
2:21 須知2.旅遊基本資訊、當地氣候、禁忌
4:19 須知3.景點與飲食資訊
5:29 須知4.花費估計清單(如交通費用、景點門票、飲食費用)
詳細行前準備 PJ文章 請點這→
http://pj20120619.pixnet.net/blog/post/144727004
詳細花費清單 PJ文章 請點這 →
http://pj20120619.pixnet.net/blog/post/220912257
重要說明:
影片2:58的馬來人,英文應為Malays,盡請見諒
【優惠行程預訂】
濱海灣花園優惠電子門票 點這 → https://bit.ly/2xzkxDi
環球影城免排隊電子門票 點這 → https://bit.ly/2O7O3tk
S.E.A海洋館優惠門票 點這 → https://bit.ly/2zqzI2J
夜間野生動物園優惠門票 點這 → https://bit.ly/2MZOssW
克拉碼頭優惠船票 點這 → https://bit.ly/2NylC8i
更多新加坡相關行程活動 點這 → https://bit.ly/2NEZg5i
********************************
►PJ其他系列影片
【 自由行教學錦囊】https://bit.ly/2xB9TeN
【香港澳門自由行懶人包 】https://bit.ly/2Jwz5bP
【埃及旅遊】 https://bit.ly/30slhpL
【菲律賓自由行懶人包】https://pse.is/H4BPU
【PJ所有影片分類 】https://bit.ly/2NGuVUd
新加坡系列影片
【4天3夜懶人包】https://bit.ly/2Qp7CyY
【行前準備】https://bit.ly/2Eq9fpK
【10大美食】https://bit.ly/2zQbyPh
【10大景點】 https://bit.ly/2ROhBe6
【環球影城】https://bit.ly/2BaKE4e
***************************
註:感謝Youtube音樂,出場依序如下:
1.About That Oldie by Vibe Tracks YouTube音樂庫: https://www.youtube.com/audiolibrary_... 作者其他背景音樂作品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
2.Hit My Soul by Silent Partner YouTube音樂庫: https://www.youtube.com/audiolibrary_...
作者其他背景音樂作品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rz0...
3.Bitters At The Saloon by Bird Creek YouTube音樂庫: https://www.youtube.com/audiolibrary_...
作者其他背景音樂作品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BVu...

馬來人英文 在 窩大馬Malaysia Wooo - 有種華語叫「摻摻」 生長在單一民族 ... 的推薦與評價
從中國各省份下大馬開墾事業的祖先,各自操著不同的方言。傳統思祖的大馬人會將語言傳習給子孫以免失傳,又再加上馬來、印度、華人三大種族共聚。 這一句話就變得更加複雜 ... ... <看更多>
馬來人英文 在 [問題] 馬來西亞人的英文和中文哪個好? - 看板Malaysia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大大好:
因為我最近受邀去馬來西亞辦一些講座和活動
但無奈我的英文很普通
說和聽都蠻弱的
但又很不願意放棄這個賺錢的機會
不知道一般馬來西亞人的語文學習有哪些
如果都講中文的話可以溝通嗎?
他們的英文程度怎麼樣呢?
要怎麼溝通會比較好?
懇請了解馬來西亞語言狀況的鄉民回答
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40.22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