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圳路灌溉萬千頃田,奔流臺灣歷代農業風華】
最近公視的史詩大劇 #斯卡羅 蔚為話題,引起國內追尋臺灣本土歷史的熱度。其實先民遺留給我們的不只是精神與記憶,還有許多即使是現在來看也是劃時代的建設,至今都還在造福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與農人的生活及耕作息息相關的就是水圳了,遍布臺灣各地的古圳,300多年來,日復一日地引水流淌,灌溉廣袤的田地,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
臺灣最早的水利灌溉系統,可以追溯到荷治時期。我們的祖先在臺南建造三筊埤古水道引官田溪水,比八田與一建設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還早了2百多年。三筊埤古水道工程範圍南北長達92公里、東西長32公里,一直到1920年代都還具有灌溉功能。總說臺灣以農立國,正是先民的智慧,讓「農」可以成為臺灣的國本。
進入清治時期,由於人口增加,米價上升,對於農田生產力的需求也提高,因此這個階段臺灣各地陸續開發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圳路,讓水田總面積增加到超過20萬公頃。其中較為知名的有嘉義的將軍圳、道爺圳(現整併為道將圳);新竹的隆恩圳;彰化的八堡圳;臺中的葫蘆墩圳;臺北的瑠公圳及高雄的曹公圳。這些圳路的建設,每一條都為臺灣創造了一座糧倉,讓原本空有肥沃卻看天吃飯的土地,化為百年餵養的良田。
日治時期建設最有名的要屬每一個臺灣人都耳熟能詳的「嘉南大圳」了。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是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八田與一技師十年鑿一圳,嘉南平原15萬甲阡陌,從此不再是看天田,至今都是臺灣最重要的糧食生產重鎮。其他像是屏東二峰圳、桃園大圳以及臺中白冷圳,都是當時最尖端的水利技術結晶。
300多年來,生活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摩頂放踵,踏遍島嶼的每一個角落,貫通的圳路何止百條,為臺灣的農業發展扎下深厚的基礎,即使放眼整個東亞,我們的農田水利史也步步都是傲人的足跡。百年圳水就像臺灣人的意志一樣連綿不絕,潺潺流過農人的額間變成辛勤的汗水、從粗黝的指尖滴下化為豐收的稻穗。這圳水還會繼續奔流到未來,承載臺灣永續的農業,生生不滅。
葫 洲 里 人口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郁芬質詢、政策落實📣
YouBike 2.0開始啟用啦🎉
過去,我常常被問「為什麼要設置YouBike站點這麼難?」
以前YouBike1.0要設站點的話,空間要夠大、台電還有來牽電線供電,牽線經過私有地的話更是繁雜的浩大工程😭
尤其在士林北投有許多歷史發展較早的在地聚落、人口稠密的住宅區,都因為YouBike1.0的限制,使得 #站點沒辦法深入社區、去與大眾運輸的互相配合,失去了弭平交通資源落差、完善回家最後一哩路的意義。
而台北市政府提出YouBike 2.0規畫,因為是一柱一車、可以轉向,讓設置所需要的空間更小, #設站更緊密;也不用挖路埋管線,設站可以 #更快速,我就知道這是改善士林北投大眾運輸路網,不可或缺的關鍵一步!
所以我也在議會多次與柯文哲市長溝通,成功爭取到 #士林北投優先增設YouBike 2.0,減緩轉型陣痛期。
很開心看到柯文哲市長從善如流、履行承諾,從我們北投、士林地區新增設站點,我也和許多里長們一起努力, #新爭取了18個站點🚲
今天、現在、此刻,包含試營運期的103站、跟新設置的160站,全台北市共有263站YouBike 2.0開始啟用囉!
非常感謝交通局與相關局處、在地里長、施工廠商們的共同努力,一同促成台北公共自行車的新一個世代,真的是太感動了🙇🏻♀️
歡迎大家騎完跟我分享心得🚲
我也會 #持續爭取設置站點、讓士林北投YouBike 2.0路網更完整!
如果大家有覺得哪裡還可以增設站點、或是有任何建議,也歡迎隨時跟我說喔!
📢YouBike2.0好在哪裡📢
👉🏻更直覺:有別於YouBike 1.0刷卡借還的提示,是顯示數字在車柱上,還要一個一個號碼對,生怕自己沒把車好好停進車柱內,YouBike 2.0的借還提示也改為文字,一目瞭然!
👉🏻更方便:除了刷悠遊卡借還之外,更增加讓掃QR Code的方式,不帶卡、也能借,騎乘更方便!
👉🏻更好停:臨時停車免繞前輪、免保管鑰匙,出外更輕鬆!
📣郁芬爭取YouBike2.0質詢大事紀📣
🚲成功爭取士林與北投優先進行YouBike 2.0汰換與新設
https://bit.ly/3vOKZEt
🚲成功爭取YouBike 2.0調降最低椅墊高度,矮個子騎乘更安心
https://bit.ly/2Q3RFzy
🚲提案要求檢討YouBike費率並研議調度優惠制度
https://bit.ly/3tuBRTQ
🚲#郁芬youbike地圖 陸續設置中💪🏻
📍關渡工業區:https://bit.ly/3ba554g
📍福興聖誕公園:https://bit.ly/2QTyuZL
📍承德路七段:https://bit.ly/2PXfUiG
📍立農公園:https://bit.ly/3f0bnVk
📍葫蘆堵:https://bit.ly/3exejtD
📍芝山岩:https://bit.ly/2R1aUdq
📍泉源公園:https://bit.ly/3bbzoHF
📍洲美公宅:https://bit.ly/3twYWW6
葫 洲 里 人口 在 游淑慧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何才能要北捷能百分百自償,不虧損?55元要變147元
我也曾好奇請北捷試算,答案讓我下巴掉下來,然後深深感受小確幸。
如同許多網友所言,相較我們臨近的香港與日本,台北捷運真是「便宜到銅板價」,幾乎始終維持20年前價格,這中間香港都漲了四倍。
按捷運公司給我的試算,如果北捷運費能自償,運價率將由每人公里2.86元提高至7.65元(漲2.67倍)。
#那麼估計平均票價提高至62.78元。
例如,若從內湖.葫洲站至忠孝復興站:最短路徑里程10.5公里,依市府核定單程票價為30元。
但若以每公里7.65計算,票價將大幅成長為80元。30元~~80元,驚嚇嗎?😰😰
而如以板南線的首站頂埔到終站南港展覽館,也可能從55元變成147元。
現在北捷能維持低票價的原因有三
1、7843億的興建費用,並沒有完全納入在票價計算上。
2、 廣告收入。(下次搭捷運請多看兩眼廣告吧)
3、沒有市長和民代敢提漲價。
柯市長也不敢談「捷運100%自償」
雙北的捷運系統,自捷運初期路網至環狀線第一階段總建設經費已高達為7,843.1億元。
雖然經費龐大,但捷運帶來的便捷省時、環保節碳和人口疏解,我認為是難以估計的。
#珍惜台北捷運系統!
#市政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