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一天要喝多少水?
楊醫師來解答!
狗狗一天所需的水量每公斤約60-80mL
例如:10公斤的狗狗一天所需的水量大約為600-800mL
每日飲水量多寡的調整,沒有絕對的標準,依據環境氣溫、
運動量、飲食種類(乾飼料或濕食)、年紀、肥胖程度、個體疾病有很大的關係
可以先根據狗狗有沒有脫水來判斷是否需要增加飲水量
1.拉皮測試:拉起身體體表皮膚,測試彈回原本位置的速度,
可以請教自己的獸醫師怎麼實施測試
(注意拉皮測試在老年動物、肥胖動物是不準確的)
2.口腔黏膜的濕潤度
3.眼眶的凹陷程度
如何增進狗狗喝水的意願呢?
1.保持水碗乾淨、水源新鮮
2.在家多放幾個水盆,走到哪都可以方便喝水
3.在水中增加些許狗狗喜歡的味道,像是肉泥、凍乾或是肉湯等等,但加味後的水容易酸敗,如果半小時之後沒有喝光就應該倒掉,不可以將舔過的水冰回冰箱之後再喝
4.以乾飼料為主食的狗狗可以增加濕食的比例,
不建議乾飼料加水後馬上給動物吃,可能造成腸胃敏感的狗狗不舒服
不要做的小叮嚀當然也有囉!
1.不要給狗狗喝礦泉水或是運動飲料,裡面的電解質可能高於狗狗身體所需,造成疾病
2.不要因為覺得狗狗尿尿很多就限制飲水量,拉肚子更不可以,會變相造成狗狗脫水
(僅有極少數疾病需要控制每日進水量,需要與獸醫師溝通並遵循指示)
現在是炎熱的夏天,大家一定也要注意飲水的量喔!
#包旺家最關心你
大家下次見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腦霧退散 #腦霧 #brainfog 來襲,#喝水 退散!你知道自己喝夠水嗎?分享簡單方法觀察尿液!喝水除了提升工作效率,竟然還可以......?一杯水,居然比傑克還神奇!讓筱薇跟俐彣邊喝水,邊告訴大家吧! 🔜🔜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 🎬🎬這個影...
脫水 要喝多少水 在 黃曉彤 營養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喝水,是我每天睡醒做的第一件事情。
再怎麼睡眼惺忪我還是能瞇著眼找到我的水杯喝上第一口水(是有多累😂
其實水份與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被列為六大營養素,能促進新陳代謝,對於維持健康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人可以好幾週不進食依然能存活(依脂肪存量大小而定),但只要幾天不喝水就會死亡
由此可見,水對我們而言有多麽的重要。
📌每天要喝多少水才足夠?
非常簡單!只要用體重乘上35毫升~40毫升就是一天該喝的水量。
舉例來說,若體重為50公斤,則50 x 40=2000毫升的水
建議把每日要喝的飲水量裝進大瓶子裡並放在看得見的地方,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記得喝水。
📌缺水會帶來什麼影響?
口渴是人體脫水的第一個警訊❗
當人失去體重的1~2%的水份時,就會開始感到口渴;
流失4%的水份時,會出現疲勞、情緒不穩、步伐遲緩等現象
嚴重至20%時,會為生命帶來危險
因此,當你感到口渴的時候,要趕緊補充水份喔!
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來自日本熊本縣的【日本名水13℃】💧
喝起來非常滑順,口感甘甜細緻,完全愛上!😍
我還拿來泡茶,喝完感覺更能帶出茶葉的層次感,滋味更豐富
愛喝咖啡的人也可以試試看,因為我不喝咖啡所以不知道會不會有差XD
日本名水13℃屬於天然的弱鹼性軟水,除了富含鈉、鎂、鈣、鉀、鐵,還蘊藏著鍺、鍶、鉬、釩等微量礦物質,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調節生理機能,讓人元氣滿滿!!
最近因為疫情大爆發,提醒大家要盡量少出門,需要購買生活用品的話也可以多多利用網路購物喔
想要更了解【日本名水13℃】往這裡➡️ https://www.jkkwater.com.tw/
【#1+3比手勢活動-活動辦法】
1. 自拍一張手握 #日本名水 +「比出OK手勢」的照片,臉書/IG設定公開
2. 至少 @ 2位好友,寫下對疫情結束後,未來新生活的期許
3. 上傳前加上 #日本名水13度C #世界會OK起來 等 2 個 tag,也可以加上自創的 tag 哦!
~不限人數入鏡,越有創意,獲獎機會越大~
📍活動獎品:總值近15萬台幣!
📍還有普獎:讓你每天都能喝到 #日本名水💧
📍活動時間:即日起 - 2021/06/30
📍得獎公布:2021/07/07
📍請進一步參照活動須知:https://lihi1.com/rxcY2/suan
快@你第1到第300個好友,逗陣來參加!
脫水 要喝多少水 在 紫丁香婦幼關懷協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幾天天氣實在太冷,大家注意保暖之餘,跟粉絲朋友們分享提升生命能量的飲食養生術!~(喜歡請多分享喔^3<)
【食療養生提升能量】
講師:榮新診所 李婉萍營養師
飲食的重要性,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吃已經不是填飽肚子那麼簡單了,吃什麼,怎麼吃才是人們所關心的。提升生命能量的飲食養生術,是現今社會需要的重視的一塊。
我國行政院衛生署,於2018年發表新版每日飲食指南 (成人),除了每日要攝取6大類食物外,還要多運動和多喝水,已取代傳統的梅花圖與金字塔圖,成為新趨勢。根據研究指出,有鑒於傳統的2000c.c.,多喝水要喝多少水??才能幫助人體正常的代謝呢??水份建議量為體重35~45c.c./kg,有些長輩怕麻煩不喜歡喝水,就可能造成脫水現象或感染的現象,建議還是要多喝水,喝的可以其中一半是白開水,另一半是無糖無熱量的液體,例如:台南黑豆茶、花蓮油菊花茶、金萱茶、黑咖啡、綠茶或、紅棗枸杞黃耆茶等等。在攝取水分的同時,要兼顧運動和每日膳食,依據衛生署新出的飲食指南,將食物6大類飲食建議份數進一步圖像化,使民眾依比例攝取,選擇在地、原態、多樣化的食物,就可以滿足營養的需求,推出「我的餐盤—聰明吃,營養跟著來」。
我的餐盤中,顯示成人每天早晚應該喝一杯牛奶(或奶製品),同時,每餐皆具備一顆全頭大的水果,還有重於水果的蔬菜,儘量挑選當季且深色的,接著,在主食的部分,飯應該要和蔬菜一樣的量,並且至少1/3為為精製全穀雜糧之主食,然後加上一掌心的豆魚蛋肉類,豆類優於魚類優於蛋類更優於肉類,最後加上一茶匙的堅果種子類,對於身體的代謝與營養的補充更加充足,目前國健署有推出相關的「我的餐盤」針對成人和銀髮族的影片和介紹於官網和YouTube上,同時,也會定期更新相關的營養保健資訊,可以追蹤訂閱及觀看,定期更新對身體有益的相關資訊。
除了吃甚麼是則學問外,吃的方式也會影響到我們的營養吸收和健康。因此,可以遵循「均衡飲食三步驟」,進食三步驟:蔬菜類、蛋白質、澱粉類應該要如何吃比較好呢?以65~75歲銀髮族來說,優先攝取蛋白質,再來蔬菜類,最後澱粉類;75歲以上銀髮族,則依照蛋白質、澱粉類、蔬菜類的順序來進食,如果有腸胃道的相關疾病亦或是正在節食減肥中者的民眾,用蔬菜類、蛋白質、澱粉類的順序來食用,可以改變吃的方式,更有助益於改善問題,例如:胃食道逆流的患者,可以先食用蛋白質,接著搭配蔬菜類,最後再攝取澱粉類,而減肥者以蔬菜為大宗,採用蔬菜類、蛋白質、澱粉類的順序來食用。
同時,推薦一般沒有腎臟病、不需要限制蛋白質攝取的民眾可以獲取優良營養的選項,在豆魚蛋肉類,建議攝取自己體重除以十位數數字家再加2的份量(如圖表:一日蛋白質分量建議表),雞蛋是最易被吸收的優質蛋白質,魚肉富含鎂,有助強化骨骼,白蝦低脂低熱量,亦是個好選擇,也可以考量豆漿、天貝等;再者,最重要的觀念在於,蔬菜要比水果多,其中,像是青椒、苦瓜、草莓和鳳梨可以提供豐富的維他命C,調節身體的必要元素;此外,如正在節食減肥中,其實仍必需要攝取適量的澱粉類,才能更好的達到效果;在油脂與堅果類,核桃、腰果和杏仁果其實對於營養素的補充皆十分優良,適量的食用,可以更好的控制熱量,研究指出,酪梨雖然高脂,但有益於血脂,熟成後更美味,可以嘗試多做一些相關的料理,另外,黑芝麻油是抗氧護膚的好油脂,芝麻多酚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對於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是非常好的,可以試著和每日飲食結合。
最後,綜合上述,食療養生旨在提升能量,6大類和水及運動是缺一不可的。蛋白質提供建造與修補作用,生生不息,蔬菜水果、全榖雜糧提供植化素、礦物質、維他命,增強機能且抗氧化,同時,以飯為主食,適量油脂增添美味與潤滑,以達到健康身體和良好的情緒。
#紫丁香109年度婦女培力課程「後疫時代-助人亦自助」
#食療養生提升能量
--------------------------------------
更多文章與新知~請上紫丁香官網:
https://new.lilac.org.tw/
脫水 要喝多少水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腦霧退散 #腦霧 #brainfog 來襲,#喝水 退散!你知道自己喝夠水嗎?分享簡單方法觀察尿液!喝水除了提升工作效率,竟然還可以......?一杯水,居然比傑克還神奇!讓筱薇跟俐彣邊喝水,邊告訴大家吧! 🔜🔜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 一天要喝多少水才夠?
🔸 水喝不夠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 喝水還有哪些功效?
#點影片右下方HD開啟高畫質 #記得開聲音
------------------------
#影片大綱
🔸脫水對人體的影響 - 大腦代謝下降,疲倦、情緒不穩、誘發疼痛
🔸喝水對人體的好處
1.解決宿醉及宿便
2.維持身體及大腦的正常運作及代謝
3.降低疼痛敏感度
4.增加飽足感、提升基礎代謝力及肌膚彈性
5.預防泌尿道感染及腎結石
🔸喝多少水才夠?
1.公式計算法
2.觀察排尿頻率及尿液顏色
------------------------
主講 :楊筱薇。汪俐彣
內容腳本 :楊筱薇。汪俐彣
導演:汪雅惠。賴宜婷
後製剪輯:汪俐彣。謝劭玟。 鄭淳予。 賴通䇇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的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
有三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SoundCloud 音頻 ▶ https://goo.gl/8Tigkr
🎧 喜馬拉雅FM音頻 ▶ https://goo.gl/uAf3ab
🎧 Apple Podcast音頻 ▶ https://goo.gl/sGiwZN
--------------------------------
**追蹤「神經很有事團隊」
🔹鄭淳予醫師:https://goo.gl/NSdFdL
🔹汪雅惠護理長:https://goo.gl/TkbTXg
🔹謝劭玟物理治療師:https://goo.gl/mzmcoe
🔹賴宜婷護理師:https://goo.gl/RM7gg9
🔹楊筱薇護理師:https://goo.gl/25KxZ9
🔹汪俐彣事務長:https://goo.gl/d22Aat
🔹賴通䇇視覺工程師:https://goo.gl/rXxuYe
.
#喝水 #多喝水 #沒事多喝水 #腦霧 #brainfog #腦霧自我快篩量表 #腦霧小測驗 #脫水 #宿醉 #解宿醉 #宿便 #解宿便 #減肥 #代謝促進 #代謝 #尿道炎 #腎結石 #鄭淳予醫師 #神經很有事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