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管線災害預防,共同守護你我的安全🙆♀️
一旦發生 #工業管線災害,將很有可能成為一個重大的公共事件⚠,因此為了健全防救體系,有效執行預防整備、災害搶救、事故應變處理、災情勘查,以及善後處置、復原重建等相關事宜,經濟部訂定「📝#工業管線災害防救業務計畫」,並每兩年進行滾動式修正更新。
另外為了強化災害發生時的疏散避難措施,去年度特別納入 #弱勢及婦女公共參與機制,邀請女性及弱勢相關代表參與事故演練,並透過演練過程持續滾動檢討評估,以利災害發生時能有效進行撤離💪
想知道更多有關工業管線的防救資訊嗎?
跟著我們動動手指一起下載
👉https://bit.ly/3fJXuLk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的網紅洪宗熠委員國會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災害防救業務計畫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高雄經不起二次傷害
#強化工業管線風險控管
#石化業者社會成本應內部化
#工業管線全面退出市區
上星期五前鎮區翠亨北路在未知的狀態下封閉,後來才被媒體拼湊出是工業管線外洩乙烯的緣故,所幸在陳市長及市府同仁努力下未釀成災害,但也顯示出對於工業管線風險控管能力的不足,包括從異味通報出現到確認氣體種類,再到封鎖道路進行緊急應變,整整花了3天的時間。
但除了市府在緊急應變流程未臻完善之外,石化業者將社會成本外部化也是一大主因,扛著創造就業機會與產業需求的大旗,卻排放致癌性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造成空氣污染,並且針對穿越市區、易燃性有爆炸風險的工業管線,未善盡監控管理與防災整備的責任,把所有健康風險與氣爆風險丟給高雄市民,這是任何一個高雄市民都無法接受的。
我也在此對工業管線問題的六大面向提出一點想法,包括: #氣體外洩即時定位偵漏、 #風險控管與治理、 #災情即時發布與社區防災演練、 #管線監理檢查費妥適運用、 #全面檢討高雄市工業管線災害防救計畫、 #產業轉型與循環經濟,希望高雄市政府能徹底落實災前風險控管、檢討緊急應變程序,也期望石化業廠商能扛起應該擔負的企業社會責任。
#氣體外洩即時定位偵漏
整起事件起於從9日接獲異味通報,一開始是由環保局前往檢測,隔天確認氣體樣本為乙烯,但直到第3天才啟動管線安全辦公室(OPS)的緊急應變流程,橫向聯繫不足與危機意識不足表漏無疑。
事實上,國際上的石化大廠多早已裝設「LDS即時洩漏定位監測系統」,能迅速在3-5分鐘以內偵測出洩漏位置並發出警報,但高雄市目前72條工業管線(備註1),卻僅不到10條工業管線有進行加裝,將市民直接暴露在爆炸風險之中。
對此,我希望市府應依《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管理維護辦法》第十條強制要求管線業者要在2020年10月底前提交的「管線維運計畫」內承諾加裝LDS系統,並在1年內裝設完成,爭取防災的黃金時間,做不到就直接廢管。
#風險控管與治理
這次發生在前鎮區的乙烯外洩事件,屬於工業管線的第3管束,4條乙烯管線的管徑只有4-8吋之間,但另一條穿越鳳山區的第7管束,該條乙烯管線(id114)卻有18吋之寬,這條乙烯管線途經2所國中、7所國小、1間特教學校、2間郵局、捷運橘線鳳山西站、未來的捷運黃線鳥松站(備註2)。
但至今為止,不僅沿線沒有設置告示牌、也未註明管線輸送物質及風險,且管線教育宣導及緊急應變訓練場次嚴重不足,導致許多市民至今仍蒙在鼓裡,而沒有危機意識,另外,市府未對管線沿線區域的異味通報提高警覺,並即時啟動OPS緊急應變流程,更是這次前鎮區從異味通報到封路整整拖了3天的主因。
#災情即時發布與社區防災演練
這次乙烯外洩會引起恐慌的另一項原因,就是市府從當天3點左右確認是乙烯外洩後,卻直到5點多才發布封路的訊息,且未說明封路原因,引起多加揣測,最後甚至是靠媒體的警覺與拼湊才發現竟然是工業管線氣體洩漏,頓時譁然,期望市府記取教訓,未來應搶在第一時間就公開透明,讓市民有所警覺事情的嚴重性並加以迴避。
與災情發布環環相扣的,自然就是社區防災演練,剛剛提到雖然經發局近年有舉辦管線教育宣導及避難演練,但場次不足及社區宣導不足,都導致市民仍未具有危機意識,希望未來市府能持續強化教育宣導,尤其是針對第一線的管線沿線居民,落實所有的災前整備工作。
#管線監理檢查費妥適運用
《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第六條規定廠商每年應繳納「管線監理檢查費」,並在第七條規定應專款專用作為管線監理檢查及防災應變工作,但事實上這項經費的運用成效始終令人質疑。
2014年氣爆發生以後,高雄市政府曾經全面比對圖資清查地下箱涵,避免未來工業管線有穿越箱涵導致氣體洩漏擴散的可能,但令人驚訝的是,去年3月再次發現大寮區的過路暗溝仍有工業管線懸空穿越(備註3),顯見圖資缺漏情形嚴重,清查工作仍不徹底。
未來應妥善運用這筆經費,不只是前鎮區、小港區、林園區需要進行地下工業管線3D建模,包括我剛剛提到穿越鳳山區的中油乙烯管線(id114),甚至是7大管束都應排定時程,依序進行3D建模以完善圖資系統,並藉由建模過程的現地勘查重新確保再無地下箱涵。
#全面檢討高雄市工業管線災害防救計畫
2014年高雄氣爆事件發生後,經濟部2015年便在中央災害防救會報核定通過了《工業管線災害防救業務計畫》,作為各縣市工業管線相關防災計畫的指引,不到兩個星期後高雄市議會也通過《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管理自治條例》,2016年更通過《高雄市地區災害防救計畫》的「工業管線災害」篇章。
整個章節90頁點出不少當時檢討過的問題,不外乎是定期檢測、清查地下箱涵、管束聯防管理、災前整備與緊急應變措施等,但經過這次事件後,發現4年前的問題多半都再次發生,原因還是在於沒有徹底執行計劃內容,過度輕忽細節的重要性,希望日後高雄市政府可以徹底檢視當初寫好的計劃,該落實的落實,該檢討的檢討,以最慎重的態度來保障市民安全。
#產業轉型與循環經濟
最後也是最大的課題,莫過於高雄的產業轉型問題,高雄到底要不要接納石化產業。
我們曾經享受石化業帶來的工作機會與繁榮,卻也在數十年間葬送掉我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高雄市民的平均餘命為六都最低,整整少了台北市5年,而存在爆炸風險的工業管線依舊穿越市中心與住宅區,環伺市區的石化工業區每天排放致癌性的揮發性有毒氣體,而這些都是高雄人的負累。
產業轉型是一項大工程,我期許新市府要有這樣的遠見與魄力,帶領高雄脫離重工業城市的宿命,並逐步落實「#工業管線全面退出市區」,以未來要發展的循環產業園區來說,希望能真正做到副產物循環利用,達到廢氣、廢水零排放,而不是只有半調子,變成另一個無法進行區內循環的工業區。
高雄人沒有必要繼續承受工業管線的爆炸風險,也沒有必要承受額外的健康風險,今天 大社環境守護聯盟 及 地球公民基金會 也前往監察院遞交陳情書,希望經濟部信守27年前的承諾,如期讓大社工業區降編為乙種工業區,免於石化業空污的荼毒,希望所有高雄人一同為他們打氣,並持續關注此事,我們都是高雄人!
備註1:工業管線主要分為7大管束,總計72條,共計941公里,第七管束穿越鳳山區(18吋管)。
備註2:鳳陽國小、太平國小、明義國中、明義國小、過埤國小、忠孝國小、青年國中、中山國小、登發國小、仁武特殊學校、鳥松郵局、仁雄郵局。
備註3:2019年仍查到工業管線在大寮區有穿越地下箱涵的情形。
災害防救業務計畫 在 林淑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會想要知道社區附近有哪些爆炸的致災因子嗎?】
依據內政部提報「爆炸災害防救業務計畫」,
#統計自80至104年底為止重大爆炸災害案件,
#有6成發生在工廠作業場所,
都顯示著除了天然災害以外,
政府不能忽視人為因素的潛藏災害,
人民更有知的權利,
因為知道風險才能做好防災、救災準備!
依法內政部應針對風災、火災及爆炸災害辦理「災害潛勢、危險度、境況模擬與風險評出之調查分析,及適時公布其結果。」
也就是說,
政府有責任告訴人民,
人民的生活周遭究竟會有那些致災因子,
有多高的風險程度。
但是,內政部卻於104年修訂辦法,
將火災及爆炸災害改成,「得」不公開災害潛勢資料。
修正理由為,
「火災及爆炸災害屬於人為災害、不具特定災害區域及發生潛勢,難以分析潛勢區域。」
令人不解,
就人為災害而言,輻射核災、毒性化學物質等都有可能是人為因素致災,卻同樣必須製作潛勢資料分析,並適時公開。
但為何火災、爆炸災害不用?
然而,
依據「爆炸災害防救業務計畫」(p.9)應變機制之建立,
第3點內政部應依潛勢資料公開辦法建置爆炸災害潛勢資料庫,
國防部、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衛福部、環保署、勞動部、地方政府等應配合提供資料。
顯然,該資料庫有各機關應管制爆炸致災因子清單,
究竟內政部是有資料未辦理災害潛勢調查分析?
還是有調查分析卻不公布?
不公布的考量又是什麼?
查了2011年一份關於潛勢資料庫建置先期規劃報告,
#評估爆炸災害潛勢資料庫公開的影響─#易影響房價地價。
大家也認同這種說法嗎?
房價或地價會比社區知情權,建立防災意識更重要嗎?
或許科學定義上,
災害潛勢圖有分析嚴謹性,
這可以再討論公開爆炸潛勢資料的內容要有多細,
但不應成為政府卸責的藉口。
#淑芬已要求內政部消防署立即檢討辦理如下:
#1應檢討修正風災震災火災及爆炸災害潛勢資料公開辦法。
#2內政部消防署應依災害防救業務計畫,
#將既有各機關申報資料以圖資化公開,#以方便民眾閱讀資訊。
災害防救業務計畫 在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宣傳影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