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美
雖然我的名字是“MAY”
但其實我的中文名是沒有一個“美”字的~🤷♀️🤷♀️🤷♀️🤷♀️🤷♀️
美字原來是真的有靚的意味﹣﹣>
甲骨文「美」字下像人形,上像羽飾(篆文作羊),古人以此為美,故有美義~
而秦簡文字已定形為從羊、從大,篆文本「羊大為美」...然後原屬於視覺之美轉為味覺之美,構形也由合體象形轉為異文會意。
每次查一個字的起源時,心裡都不自覺讚嘆繁體字背後的文化!
而也只有繁體字,才能夠體現這種演變而來的內涵。
*****
《 立體書法揮春預定/自訂 》即日至2月5日止。
想要非傳統的揮春嗎?現在開始接受預定!
由即日至2月5日內,可以預定的 立體書法揮春有"大吉""福""招財喵"",要自訂的也可,但會貴少少。
由於製作每個都是人手做的,都需要時間,我會在2月5號 前落的order一並送出,所以要在農曆前收到就要盡快話我知。
而呢個專頁內的follower有8折,只要PM問資料時 cap番like左呢度的圖比我就可以。
想支持我繼續創作或學線上化妝的話,請訂閱我的patreon
www.patreon.com/maysum
#artist #hkartist #hkillustrator
#maysum
#書法 #中文書法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書法教學創作吳啟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以西至於堆,莫,眉,井,邑,田,自,桹......
大篆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微冷 當我們談論簡體字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中文的歷史久遠,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時期,後來經歷過各種變化:大篆、小篆、隸書、楷書等。過去中國各地都有各自的方言,然而透過共同的文字系統,至少可以進行書面的交流。
話雖如此,在各地獨特的歷史演變中,不同的字也衍伸出各種不同的寫法,也就是各種異體。以高中國文課本中常見課文〈孔乙己〉文中提到的回字來說,就分別有回、囘、囬、[1]。
簡體字和簡化字都是將中文字的筆劃簡化以後的字體版本,不過兩者還是有所差別。
簡體字大多是使用者長期以來在書寫的歷史中自然形成的,教育部曾在1935年8月曾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一共收有324字簡體字,這其實比較像是在整理當時通行的簡體字。《第一批簡體字表》,有三條選字原則:述而不作、優先採用社會上較通行的簡體字、原字筆畫甚簡的不再求簡。不過,這個政策在公布以後便獲得了一些反彈,1936年2月就暫緩推行簡體字了。
而簡化字則是加入了政府系統性創造的成分。中國在1956年公布的《漢字簡化方案》,但因為缺乏系統性,1964年再次提出《簡化字總表》,1977年《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不過第二次簡化方案在試用以後中止。1986年才再次修訂公布了《簡化字總表》。現行的簡化字當中有一大部分出自1935年國民政府的簡體字,不過也有其他簡化的辦法,包括採用古文、取自草書、省去部分形體、以符號代替、更換聲符等,這些簡化辦法讓簡化字和簡體字產生了更大的出入。
總而言之,簡體字和簡化字是不同歷史脈絡下的產物,兩者是有所區別的。
附圖是當年1935年公告簡體字表的一部分。
大篆 在 漢子媽 Gin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八阿哥 】
某程式設計師對書法十分有興趣,
退休後決定在這方面有所建樹,
花重金購買了上等的文房四寶。
一日,
程式設計師遇上了程式撰寫方面問題,
回到家後,
心情依舊煩悶,
提起毛筆卻寫了三個字……,
「八阿哥 ( bug )」。
#書法 | #大篆 | #篆書 | #文房四寶
大篆 在 先秦大篆石鼓文-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草堂筆記 #先秦大篆石鼓文. 中國人使用毛筆的歷史非常久遠。在河南安陽出土的陶片上,有類似沾有顏料的毛筆線條,可見三千年前的人們已經使用類似現在毛筆的工具書寫 ... ... <看更多>
大篆 在 大篆-PTT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8月|飛比價格 的推薦與評價
大篆 在PTT討論與高評價商品,周邊大賺一筆、大賺3億的股市獲利投資術、大同10人份不鏽鋼電鍋在露天、蝦皮優惠價格,找大篆就來飛比.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