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放手讓孩子去追求】
最近,一個媽媽和我聊起最近公共電視即將播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這是由去年的一個真實新聞事件「北一女的孩子跳樓自殺」的事件改編而來的。
媽媽說,她看得心裡很感慨,覺得作父母的,一定要好好聽孩子說話才行,一定要從中學取教訓,不要等到事情發生,後悔莫及。
媽媽又提及這部電視劇開播前,還有邀請新聞事件的媽媽前來觀看,看完後,事件中北一女的媽媽,依舊不明白自己究竟哪裡做錯了,究竟女兒是為了什麼原因自殺?對她而言,至今仍是迷團。
媽媽幾番感慨,她說:
「這個北一女的孩子,本來想去讀師大附中,這樣壓力不會太大,但爸媽覺得既然都考到北一女,當然要讀北一女,就這樣,這孩子敵不過壓力,只好跳樓。
「真希望藉由這些事件,我們作父母的,應該都有反省。當然,我自己也有反省,我決定要認真的傾聽孩子的聲音。
「像昨天,我的孩子和她的姑姑用視訊通話,當時的時間已經到了吃飯時間,我女兒掛電話之前,跟姑姑說,她要去吃飯。
「她的姑姑隨口提了句:那我們可以去你家吃飯嗎?
「沒想到我女兒居然很兇的回她姑姑說:不行!然後就掛斷電話了。
「女兒的反應,讓我嚇壞了。
「後來我就問女兒,怎麼會這樣說話呢?
「結果我女兒就說:ㄟ,你們大人很奇怪捏,你們自己都能開玩笑,卻不允許小孩開玩笑,我剛剛只是在開玩笑!」
媽媽說,她當時聽到,覺得好慶幸自己有問孩子的想法,不然她永遠不知道這是孩子獨特開玩笑的方式。
媽媽又說,當她知道女兒的想法以後,鬆了一口氣後,趕緊又撥電話給女兒的姑姑,跟姑姑解釋,剛剛女兒只是在開玩笑,沒有別的用意,請姑姑見諒。姑姑聽到後,也放下心裡的石頭,不然本來她也很困惑,覺得女兒怎麼突然變成這樣。
我看著媽媽,覺得她真是個認真學習的母親。
然而,從北一女跳樓的新聞事件中,我們真的學習到理解孩子、傾聽孩子的真諦了嗎?
我向這位母親,提出了一個疑問,我問媽媽:「妳在得知女兒是開玩笑的訊息後,急忙的跑去打電話給姑姑解釋女兒的行徑,這個行為背後的目的,究竟是為了女兒,還是……是為了妳自己的面子?」
媽媽被我的提問嚇到了,她沈浸在問題裡,久久不能反應。
我最後再問:「萬一,妳的孩子真的跟你說,她是認真不想要姑姑過來家裡吃飯,妳能接受嗎?她有拒絕的權力嗎?」
這個問題,迴盪在我們之間,好久好久。
北一女資優生跳樓,是個令人惋惜的行為,然而行為背後,往往牽連著親子關係的互動和應對的因果關係。父母除了要傾聽聽孩子說話,更重要的關鍵是,當孩子說了自己想說的話之後,我們究竟用什麼態度回應?
是繼續壓抑孩子原本的想望?
強迫孩子改變成我們覺得好的模樣?
還是,我們能廣闊的接納孩子,包容孩子的獨特?
如果是前者,那麼這個新聞事件的發生,就只會個小小漣漪,甚是可惜。
如果是後者,那麼父母的改變,將挽救更多走在邊緣的孩子,以寬廣無邊無際的臂膀,將她們輕輕的攬住,讓她們墜落在永恆且溫暖的愛裡,終將不會感覺孤獨。
=====================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與溝通工作坊】
課程總表https://ez2o.com/54ZfT
課表:
1. 一秒讀懂孩子的情緒(非語言訊息):理解冰山理論
2. 三步驟解決親子&手足衝突: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
3. 五分鐘學會親子對話引導術: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4. 教養最終極的核心:建立孩子自我價值
【一日工作坊】
1. 台北場:2018/11/18(日)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6
2. 高雄場:2018/12/15(六)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5
【二日工作坊】
1. 台北場:9/15~9/16 https://ez2o.co/1APEi / 長耳兔主辦
【親子講座】(台北/2hr)
1. 早場:11/11「從依附關係到擺盪的重要」 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7
2. 午場:11/11「改變孩子的五大方法」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8
北一女課表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請放手讓孩子去追求】
最近,一個媽媽和我聊起最近公共電視即將播映「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這是由去年的一個真實新聞事件「北一女的孩子跳樓自殺」的事件改編而來的。
媽媽說,她看得心裡很感慨,覺得作父母的,一定要好好聽孩子說話才行,一定要從中學取教訓,不要等到事情發生,後悔莫及。
媽媽又提及這部電視劇開播前,還有邀請新聞事件的媽媽前來觀看,看完後,事件中北一女的媽媽,依舊不明白自己究竟哪裡做錯了,究竟女兒是為了什麼原因自殺?對她而言,至今仍是迷團。
媽媽幾番感慨,她說:
「這個北一女的孩子,本來想去讀師大附中,這樣壓力不會太大,但爸媽覺得既然都考到北一女,當然要讀北一女,就這樣,這孩子敵不過壓力,只好跳樓。
「真希望藉由這些事件,我們作父母的,應該都有反省。當然,我自己也有反省,我決定要認真的傾聽孩子的聲音。
「像昨天,我的孩子和她的姑姑用視訊通話,當時的時間已經到了吃飯時間,我女兒掛電話之前,跟姑姑說,她要去吃飯。
「她的姑姑隨口提了句:那我們可以去你家吃飯嗎?
「沒想到我女兒居然很兇的回她姑姑說:不行!然後就掛斷電話了。
「女兒的反應,讓我嚇壞了。
「後來我就問女兒,怎麼會這樣說話呢?
「結果我女兒就說:ㄟ,你們大人很奇怪捏,你們自己都能開玩笑,卻不允許小孩開玩笑,我剛剛只是在開玩笑!」
媽媽說,她當時聽到,覺得好慶幸自己有問孩子的想法,不然她永遠不知道這是孩子獨特開玩笑的方式。
媽媽又說,當她知道女兒的想法以後,鬆了一口氣後,趕緊又撥電話給女兒的姑姑,跟姑姑解釋,剛剛女兒只是在開玩笑,沒有別的用意,請姑姑見諒。姑姑聽到後,也放下心裡的石頭,不然本來她也很困惑,覺得女兒怎麼突然變成這樣。
我看著媽媽,覺得她真是個認真學習的母親。
然而,從北一女跳樓的新聞事件中,我們真的學習到理解孩子、傾聽孩子的真諦了嗎?
我向這位母親,提出了一個疑問,我問媽媽:「妳在得知女兒是開玩笑的訊息後,急忙的跑去打電話給姑姑解釋女兒的行徑,這個行為背後的目的,究竟是為了女兒,還是……是為了妳自己的面子?」
媽媽被我的提問嚇到了,她沈浸在問題裡,久久不能反應。
我最後再問:「萬一,妳的孩子真的跟你說,她是認真不想要姑姑過來家裡吃飯,妳能接受嗎?她有拒絕的權力嗎?」
這個問題,迴盪在我們之間,好久好久。
北一女資優生跳樓,是個令人惋惜的行為,然而行為背後,往往牽連著親子關係的互動和應對的因果關係。父母除了要傾聽聽孩子說話,更重要的關鍵是,當孩子說了自己想說的話之後,我們究竟用什麼態度回應?
是繼續壓抑孩子原本的想望?
強迫孩子改變成我們覺得好的模樣?
還是,我們能廣闊的接納孩子,包容孩子的獨特?
如果是前者,那麼這個新聞事件的發生,就只會個小小漣漪,甚是可惜。
如果是後者,那麼父母的改變,將挽救更多走在邊緣的孩子,以寬廣無邊無際的臂膀,將她們輕輕的攬住,讓她們墜落在永恆且溫暖的愛裡,終將不會感覺孤獨。
=====================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與溝通工作坊】
課程總表https://ez2o.com/54ZfT
課表:
1. 一秒讀懂孩子的情緒(非語言訊息):理解冰山理論
2. 三步驟解決親子&手足衝突:薩提爾模式的應對姿態
3. 五分鐘學會親子對話引導術: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4. 教養最終極的核心:建立孩子自我價值
【一日工作坊】
1. 台北場:2018/11/18(日)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6
2. 高雄場:2018/12/15(六)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5
【二日工作坊】
1. 台北場:9/15~9/16 https://ez2o.co/1APEi / 長耳兔主辦
【親子講座】(台北/2hr)
1. 早場:11/11「從依附關係到擺盪的重要」 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7
2. 午場:11/11「改變孩子的五大方法」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8
北一女課表 在 李儀婷的薩提爾教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傾聽與核對:你們從來沒聽我說!】
日前,一名北一女的孩子跳樓自殺,這則新聞,震盪我內心許久,雖然這類的新聞,不是首例:資優生的孩子面對高壓的環境,選擇結束生命。然而衝擊我內心的,卻是北一女的女孩,在出發走上歸途之前,曾經發出呼喊聲,告訴她的父母,她不想進北一女,怕好學校的壓力太大,因此她想降讀第二志願。
父母對女孩有期許,好不容易女孩考上了第一志願,他們看到了希望,自然鼓勵孩子要勇於嘗試挑戰,沒有迎向挑戰就退縮的人生,不是他們期望女孩有的特質。
女孩就這樣,走進了充滿黑洞的恐懼與想像中了。
父母其實沒有錯,面對挑戰,要求孩子要勇敢面對,怎麼會錯呢?
女孩也沒有錯,面對恐懼,自知自己能力,因此提出自己的渴望與聲音,希望父母能聽得見她的內心想法,何錯之有?
那麼,造成這場悲傷的結果,究竟是誰?
答案是:家庭內溝通的系統不完善。
溝通,包含了「傾聽」與「核對」。
「傾聽」人人都懂,就是對方的訊息,聽者要用心聆聽。
「核對」則概念模糊了些,容我用個小例子說明。
我想起不久前,我開著車,帶著二女兒川川上學,二女兒坐在後座,我們漫無目的的閒聊著,有時聊聊天氣,有時聊聊天空的藍度,有時則聊聊盤旋的老鷹。有那麼一瞬間,我看見路邊有隻黃色小蝶,在我等紅綠燈時,從我車前翩翩飛過。
川川突然問我:「媽,蝴蝶是怎麼做的?」
讓我們先停在這個問題一會兒。
面對這個問題,你想到的是什麼?
如果你心中有了答案,那麼,請牢牢記住你的答案。
面對這一個問題,我腦子裡第一瞬間飄過去的畫面是:毛毛蟲蛻變成蝴蝶的樣子,所以蝴蝶是毛毛蟲做的?這是什麼怪問題?
再仔細一想,川川的意思應該不是這個,應該是……腦子裡出現的另一畫面是:用紙折出蝴蝶的樣子!
面對這兩個答案,我內在突然湧出不耐煩,覺得川川這傢伙幹嘛在這時候出難題,是想叫我做一隻蝴蝶給她嗎?她不知道我在開車嗎?
內在的不耐煩是我的慣性應對姿態,當我沒辦法解決或處理的時候,我習慣抗拒,這和我自己過往的經驗累積而成冰山有關,冰山的層次在觀點和感受來回的運作著,因此當我即將脫口而出我的不耐煩時,我覺察到自己的狀態了,於是我在那一刻做了小小的停頓,然後我不覺莞爾的笑了,笑自己幹嘛為了這種小事不耐煩。
因為實在不知道川川的問題該怎麼回答,於是我把問題丟回去給川川:毛毛蟲是怎麼做的,你的意思是?
川川很可愛的展出她的雙手,伸長手臂,告訴我:「就是我忘記要怎麼用手做出蝴蝶的樣子阿!」原來川川是想用手掌做出一隻飛舞的蝴蝶呀!
「啊!」聽見川川的回答,我忍不住在內心叫了一聲,我差點誤解了孩子的意思而胡亂發脾氣了呢。
如果面對川川的問題,如果只有傾聽,而沒有核對,以我的「觀點」產生出「不好的感受」,因此出現爭執,那麼這樣的傾聽,算傾聽麼?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由此可知核對在溝通的過程中,是遠比傾聽更重要的呀!
昨日去婦女寫作班上課,課後和一群前輩媽媽們(奶奶級)吃飯,餐桌上,一個前輩聽了我對親子教養的關鍵「期待」的詮釋與看法後,非常有感觸的說:「我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前輩說,她的大兒子考大學時,她和先生對醫生有崇景,因此當兒子考到牙醫系,她和先生高興極了!兒子去讀了一學期,回家跟父母說:牙醫好像不是我想要的,我想休學。
父母一聽,不停的說服他,繼續堅持下去,要讀完才知道有趣的地方在哪裡。
此後,每半個學期,兒子回家都會稟告父母,他想休學,而身為母親的她,總是不停的安撫他,在讀一陣子試試看,以後會更好!
前輩說,當時她的心態是,這麼好的科系怎麼能放棄,所以每學期都希望趕快開學,趕快把兒子趕回去,藉由各式各樣的藉口把兒子說服甚至呼龍過去。
就這樣,四年過去了,正當她覺得一切就要熬過去的時候,學校寄來一張退學通知書,她這才驚覺兒子瞞著他們不去上課,不去考試,盡一切力氣,只要能退學的動作,他都全力去做,最後終於得到一張父母都無法挽回的退學信。
她和丈夫質問兒子,做這些事前,為什麼不跟他們商量?兒子說:我和你們商量過了呀?但你們沒有一個人想聽阿?全都是叫我回去讀書,但我就不想一輩子被困在黑黑臭臭的黑洞(蛀牙)裡呀!都沒人理解我!
父母總是拒絕接受孩子發出來的訊息,總希望孩子只要聽他們說的話去做就好,以致於當孩子用行動作出激烈的反應時,父母還茫然的問孩子:「當初你怎麼不說呢?」
事實上,孩子們都說了他們的渴望,是我們一直拒絕聆聽,拒絕核對孩子真正的內心世界。
======================
【親子溝通vs.教養】(台北場、台中場)
課程總表:https://goo.gl/GAW4Tp
一、【親子講座】台北場‧平日
●11/9(四):下午13:00-15:00
報名表單:https://www.accupass.com/go/familly3
ps.限額30人,額滿即關閉活動
二【一日工作坊】(內含台北場、台中場)
1. 「台北場」:11/11(六)
報名表單:https://old.accupass.com/go/familly
2. 「台中場」:11/25(六)
報名表單:https://old.accupass.com/go/family2
課表:
1. 一秒讀懂孩子的情緒(非語言訊息):理解冰山理論
2. 三步驟解決親子&手足衝突:常見的四種應對姿態
3. 五分鐘學會親子對話引導術:一致性的溝通姿態
4. 教養最終極的核心:建立孩子自我價值
#李儀婷的親子教養部落格:https://goo.gl/Xftz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