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日文家教in台灣】學了好久日文卻永遠複習50音,你需要👉【日檢聽解滿分老師】
想像一下明年的現在你能說日語,生活會增加幾種可能💪
你是不是已經通過了日文檢定,遇到說日文的場合,卻一句話都說不出口?
跟日本人學習說日文,讓你自然地習慣說日語!
還排斥線上課程?越來越多學生告訴我『線上上課好方便,跟平常面對面學習效果一樣』👍
⭕目錄
1. 個人資料
2. 教學特色
3. 學生的感想
4. 教學經驗
5. 適合學習的人
6. 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
7. 上課時間
8. 全勤獎制度
9. 收費方式
10. 線上教學提醒&授課地區
⭕個人資料
姓名:Yusuke
出生:日本京都嵐山
教學經驗:6年 / 教過100位以上的台灣籍學生(到2020年5月為止)
工作經驗:4年在台台企旅遊業,2年在日仲介業,2年在日貿易業
留學:北京清華大學,蘇州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澳洲跟宿霧的英文語言學校
證照:通過中國政府認定的中文能力檢定最高級(新HSK6級)
⭕教學特色
針對不同日文程度的同學給予個別的學習方式:
例)學生提供自己想表達的故事(聽完學生日文表達後提供修正的文字及錄音檔)。
若從零開始學習的同學,可以用中文表達,協助翻譯後,提供文字及錄音檔給同學練習。
我的上一份工作,需要協助日本企業招募台灣人才的關係,所以我也能夠教學關於履歷表撰寫及面試技巧等等。
另外,老師還蠻喜歡聽別人的有的沒的話題!給身邊朋友講不出煩惱的人,或是跟日本企業工作感到很煩的社會人士,還是感到自己溝通能力沒有自信的朋友,可以找會說中文的日本人的老師用中文發洩壓力🤣跟自己的生活圈無關的外國人,會是最佳傾訴煩惱的對象喲!
⭕學生的感想
可以參考Facebook粉絲頁【日文家教with日本人in台北】的相片
https://www.facebook.com/tw.japanese/photos/?tab=album&album_id=2111355445782267
教授過的學生2020年12月N2至N5聽解都滿分💯
⭕教學經驗
教過100位以上的學生(到2020年5月為止),目前已協助有以下需求的學生
・預計前往日本打工度假
・即將到日本企業上班
・日本市場推廣的在台專員
・在台日企的秘書
・考日文能力檢定
・在台外籍人士
・短期:面試、出差或報告準備
・2~18歲小朋友
・翻譯漫畫
・日系建築公司的施工報告
・針對日本客人的客服
・口譯
・日文面試訓練
・興趣學
...等等
⭕適合學習的人
有興趣學習日文,卻不知道從何學習?
或是想要提升聽力和會話能力,訂定下一個學習目標?
還是人生太無聊,想要跟會說中文的日本人溝通耍廢?
提供各位同學10-15分鐘的簡單面談(線上)或試教(收費),來決定是否接受我的家教課程喔
歡迎發訊息詢問😊
⭕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師
1.想要考日檢的話,建議找通過N1的台籍老師上課
原因:可以短時間了解考試重點及方法
2.如果你希望提升口語能力,跟會講流利的中文的日籍老師
原因1:可以像新生兒一樣模仿老師的講話自然的學習
原因2:學過中文的日籍老師,因為有學習外語的過程更能針對中日文的差異給予正確的指導,翻譯方面可以更正確的表達
⭕上課時間
1個月1次起都可以教學。1個月上4堂課以上,可以安排每週固定時段上課。
如果1個月上不到4堂課,每個月底會預排下個月的上課時間。
平日晚上和週末才能上課,目前有20位左右的學生,歡迎詢問是否有適合的時段!
⭕全勤獎制度
1整年沒有遲到也沒有請假的學生,老師幫你出當年報名日文檢定費用!
如果不需要考日檢的學生,老師發紅包給你~
*全勤獎對象:1個月上4堂課以上的學生
⭕收費方式
【線上課學費】
・1人 1堂課 1.5小時 1200元
・2人 1堂課 1.5小時 1人750元
【面課學費】
・1人 1堂課 1.5小時 1500元
・2人 1堂課 1.5小時 1人1000元
⭕線上教學提醒
・通常在線上課程使用視訊軟體Google Meet
*有Google Meet的使用教學給您參考,其實很簡單不用排斥線上課程喔!
【例如1】學生在唸錯日文的時候,老師會指導正確的日文發音並打字給學生看
【例如2】老師直接分享畫面(課本、網頁等)請學生唸日文
*需要穩定的網路環境確保通話品質
⭕授課地區
捷運大坪林站附近的咖啡廳、摩斯漢堡等快餐店
⭕聯絡方式
Messenger或LINE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Yiling Chang 以琳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請輸入信箱與姓名,系統會把講義寄給你: http://user6851.psee.io/3j886t 時間註記: 10:37 正式內容開始:多益閱讀解題策略的意義 12:17 多益閱讀速度修煉課 14:20 多益單字文法句型重複率很高 14:50 如何不用邊翻譯直接讀懂英文文章 18:17 為...
「中文姓名翻譯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日文家教with日本人in台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Yiling Chang 以琳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大麻煩翻譯組Jack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大麻煩翻譯組Jack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Re: [請益] 馬修麥康納的中文翻譯少一個音沒人發現? -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姓名翻譯學問大】... - 臺師大翻譯所NTNU GITI 的評價
- 關於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要出國留學或工作的同學,護照上英文名字不要再加"-" 啦! 的評價
- 關於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請益] 馬修麥康納的中文翻譯少一個音沒人發現? - movie 的評價
- 關於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年少有為If I Were Young (華納Official HD 官方MV) - YouTube 的評價
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雷司紀的小道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華爾街日報> 開箱實測一個月心得】
「如何迅速成為一名投資邊緣人?」
https://rayskyinvest.org.in/雷司紀X華爾街日報聯名VVIP專案
對我來說,看國外新聞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因為這是做美股投資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不是說台灣的新聞不好,但畢竟是經過翻譯的第二手、第三手資訊了,偶爾會遇到翻譯的品質不好、或者記者斷章取義的狀況,對投資人來說資訊判讀錯誤的風險其實很大,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我往常的習慣是,當聽到一個新資訊/消息後,再 google 國外的新聞作原文吸收,然後相互比較過濾,留下正確的資訊。
前些日子, 風傳媒 找上門來,詢問我願不願意體驗一下完整訂閱版的<華爾街日報>?
事實上,過去的我幾乎不會花錢在這類付費專欄/媒體上,畢竟我對自己查證資料、過濾雜訊、媒體識讀的能力有信心,不太需要花錢請別人幫忙整理,不過現在免費的都送上門來了,到嘴的肉不吃白不吃,當然說好!
科普一下:<華爾街日報>(WSJ) 創立於 1889 年,是美國著重在金融、商業領域的龍頭報導,目前由道瓊集團(就是推出道瓊工業指數的那個)所擁有。在媒體界以精實嚴肅的報導風格聞名,業界給予的評論是:「其調查型報導,往往保持著高度品質和挖掘精神」,目前由道瓊集團(就是推出道瓊工業指數的那個)所持有,在美國是重量級的金融經濟報紙。
-
直接說結論:「華爾街日報的品質真的挺高的!」
其英文文章相當嚴謹,行文流暢,讀起來暢快絕頂。在這段時間的體驗中,我的英文能力真的有提升,並且也認識到過去沒留意過的專有名詞。單就英文學習的角度來說,算是很不錯的教材資源,同時又可以增長金融、國際時事等知識。
我還滿喜歡「Opinion (名家解讀)」專欄的,由數十位的華爾街日報編輯/特約作家會定期撰寫特定領域的專業新聞。這些人平常就深耕於此,關注於世界各地大小事,然後以流暢的文筆撰寫出客觀資訊及主觀思維。對我來說,看文章除了吸收資訊,若能從中學習思維會更好,而這些名家解讀的文章確實相當不錯,以下點出幾位名家,理解一下在上面撰寫專欄作家等級是怎麼樣:
✍️ Gerard Baker:華爾街日報總編輯
✍️ Andy Kessler:《一個投資分析師的告白-華爾街牛肉場》的作者
✍️ Peggy Noonan:《被遺忘的人: 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新史》作者
✍️ Mary Anastasia O'Grady:專門撰寫拉丁美洲的新聞資訊
除此之外,還有「World(國際專區)」,專門整理各大洲/國家的資訊。
舉例來說,上面有 China (中國),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到和中國的投資資訊。更重要的是,會從美國人的觀點/思維角度來看!像最近中概股鬧得沸沸揚揚,我一方面從中國媒體看看大陸的觀點,同時也從華爾街日報上看看美國的觀點,其實會發現有趣的異同之處。
還有最近八月中鬧得沸沸揚揚的阿富汗事件,華爾街日報上有 Middle East (中東) 的專欄做一系列的完整報導,我是直接在上面吸收,算是最完整也最第一手的資料。台灣媒體雖然有報導這件事,但幾乎 99% 都是翻譯來的,更糟的是還東翻一篇、西翻一篇,資訊零零散散。在阿富汗這件事上,先看完華爾街日報後,再來看台灣媒體的整理,資訊吸收的體驗上真的差滿多的。(廢話,人家可是要付費訂閱的 XD)
如果你對自己的英文沒信心,上面也有提供中文翻譯跟日文翻譯的版本可以切換。但我還是建議看英文版的會最好,資訊最完整也最清楚,並搭配 Google 翻譯來協助閱讀。
-
以投資的角度來說,完整版的<華爾街日報>有許多市面上找不到的文章及私密資訊,挺對我的胃口。
當你能取得別人拿不到的資料時,就更容易站到「少數人」那一邊。
平常多數台灣人都在看差不多的資料,都在討論差不多的事情,很難會有什麼競爭力。
因此我更寧可成為少數 1% 的邊緣人,去看多數人都沒在看的文章,吸收更第一手完整的資訊,這樣才能凝聚出與眾不同的 insights (洞見)。
在投資這件事上,我挺喜歡成為邊緣人、站在少數那邊。
-
我常把腦袋想像成一片夜空,
每一個資訊都是一顆星星。
我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吸收新的資訊,
把新的星星掛在這片夜空中,讓它越來越璀璨。
有的時候,在掛上新的星星時,
會突然發現和其他星星似乎串聯了起來,形成一幅星圖。
星星本身沒有意義,但星圖卻有,
指引出我做下一筆投資的方向。
-
因此在這次體驗完後,
我答應和<華爾街日報>聯名,推出雷司紀專屬的 VVIP 專案:
👉 https://rayskyinvest.org.in/雷司紀X華爾街日報聯名VVIP專案
訂閱一年只要 3988 元 (原價 13996 元),等於打了 2.8 折!
同時,我還談到 CoffeeMart 咖啡市集 的贊助,訂閱即送高級精品濾掛式 10 包入 (口味隨機,市價500元),同時加碼提供我和團隊精心整理的全球產業 ETF 大全 (PDF 檔)。
換言之,當你訂閱雷司紀的 VVIP 專案,可以獲得以下東西:
🍀 【華爾街日報】 直接打到見骨的 2.8 折!(讓你瞬間在投資上成為邊緣人、站在少數那一邊)
🍀 【咖啡市集】 精品濾掛式咖啡十包入,市值 500 元,口味隨機 (讓你一邊享受高檔咖啡一邊醒腦,做好投資!)
🍀 【雷司紀小道投資】 全球產業 ETF 大全,PDF 檔 (原本只在我和團隊之間流通的私密文件)
-
這樣算算,加上贈品的價值,一天平均花不到 10 元。
今天一杯 120 元的星巴克,可以滋潤你一下午的活力;
今天一份 120 元十二天的華爾街日報,則可以充實你一輩子金融財商的眼界。
現在疫情當道,去咖啡廳裝文青也是危險。
不如就在家一邊看<華爾街日報>、一邊學英文、一邊做好投資,一邊享用世界頂級風味的精品咖啡吧!
-
⚠️ 注意事項 ⚠️
1️⃣ 請確認訂購頁面推薦碼為 RSIWSJ,以避免權益受損,拿不到後續贈品。
2️⃣ 訂閱時,請務必填寫正確的姓名與Email;若您留的資料不正確,將導致無法收到後續聯繫贈品寄送的通知。
3️⃣ 咖啡市集的精品咖啡濾掛套組需要地址資訊,因此當您訂閱會員成功後,會由風傳媒後續確認贈品的收件地址,以 Email 通知。若十五天內沒收到相關通知信,可以直接聯繫本粉絲專頁提供後續協助!
https://rayskyinvest.org.in/雷司紀X華爾街日報聯名VVIP專案
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標籤機 #開學必備 ##藍芽款
🔶開團連結:https://mami.pops.tw/lljgs
🔶詳細心得:https://bigv.com.tw/epson/
標籤機就是入手後會讓人搥胸相見恨晚的好物之一。
不只能客製化標籤,收納定位,生活紀錄,不用動口傷感情提醒隊友,升級好媳婦送維他命藥物附上食用方法,孩子教材適時使用不怕過了最佳時機點,加上幼兒園大大小小要貼的標籤族繁不及備載~要我怎麼不推坑!
在開學前夕正在趕工標籤時,Z先生說反正內褲穿在裡面沒人看得到,用奇異筆寫就好了~
一時心動嘗試了兩件後,噢~no!寫太小會暈在一起,太大又很醜最後還是乖乖縫標籤🤦♀
市面上許多物品不符合小小孩尺寸,我常為了蒙特梭利理念~手作手帕、抹布或是圍裙給亮亮,加上客製化標籤精美度up!緞帶做成小耳朵~尺寸拉長後孩子更好掛取。
💡變壓器是否要購買呢?
如果不想要用電池要加購喔!但是用電池很久很久才會沒電欸,我習慣帶著邊收納邊打標,用電池對我來說比較方便。我應該還沒換過電池喔(?)
💡買美妝機還是藍芽機?
你們一定會問我,要買哪一個型號好呢?是買美妝機還是藍芽機?
我自己兩種都用過,覺得要看你們使用的場合而定,如果只是要順手打一下標籤,或做個姓名貼,那美妝機比較適合你的需求,只要按按就好,就不用一直拿起手機連藍牙及操作App。
藍芽機適合需要大量製作標籤時候,他可以快速完成,另外還有個優點是手機打得出來的字就都可以印,所以日文,韓文也都可以,不會有難字的問題。
App還有一個很方便的功能,可以透過拍照擷取文字 直接即掃即印,不用自己打字,如果要製作英文繪本的中文翻譯,就可以使用這項功能,非常方便啊!
📌文章內還有各種實作,我的日常生活也常出現標籤蹤跡,歡迎跟著我聰明生活
⚠️姓名有難字請留言我幫你確認能否輸入
🎁 標籤帶 超值購 ↗ 任選 三捲(含)以上 8折
📢 加碼活動 : 前30名完成下單&付款, 並「有購買標籤機」的消費者, 可再加送1捲 標籤帶18mm(市價$419)
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Yiling Chang 以琳老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請輸入信箱與姓名,系統會把講義寄給你:
http://user6851.psee.io/3j886t
時間註記:
10:37 正式內容開始:多益閱讀解題策略的意義
12:17 多益閱讀速度修煉課
14:20 多益單字文法句型重複率很高
14:50 如何不用邊翻譯直接讀懂英文文章
18:17 為什麼不要仰賴解題技巧
19:51 直播大綱
21:42 多益閱讀改制後的重點
24:52 多益閱讀建議的答題順序
30:22 有些擅長主題的題目可以先拿下
31:45 建議的時間分配,時間分配的迷思?
33:32 你更需要的是發揮100%實力的作答節奏
35:10 Part5,6單字文法題及句子選填題的作答策略
37:42 Part5 作答示範
42:11 學單字不要用中文翻譯,效果超爛
45:45 簡單拆解一下Part5題目
48:52 Part6 句子選填作答示範
52:00 Part7的長篇閱讀跟句子插入題作答策略
52:44 為什麼字數多、篇幅長不要先看題目?
55:30 三個步驟精煉長篇閱讀文章
56:41 第一步驟:抓出全局走向
59:57 第二三步驟:看題目預測答案位置、直接抓出答案
1:13:28 解釋精準預測答案位置的原理
1:15:15 單篇閱讀句子插入題作答策略與示範
1:19:40 單篇預測答案位置示範
1:21:10 多益閱讀題目作答總結:英文的溝通思維
1:24:26 多益閱讀實話實說:能夠快看完整篇是最保險的
1:25:23 培養真正的閱讀速度跟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1:25:28 多益閱讀速度修煉課
1:33:35 閱讀速度修煉課程系統畫面
1:41:05 試閱影片開放
1:41:19 課程如何精細拆解每一句英文

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大麻煩翻譯組Jack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Skullgirls #BigBand #Story
Skullgirls是一款2D平面格鬥遊戲,故事圍繞在Skull Heart(骷髏之心)這項神奇的物品上,有許願的功能,但只要許願的人心不夠純潔,願望則會扭曲,遊戲中講述各角色自己,以及與Skullgirl所發生的故事
影片中許多部分並未完全照英文字面意思翻譯,為了能盡量淺顯易懂,並傳達本作故事的劇情與要素,會在一些地方稍做調整讓[中文]看起來能夠更加流暢
並且 所有遊戲內的特殊名詞與姓名皆不翻譯
為了保留最原始的發音
並使觀眾能更清楚辨識哪些是遊戲裡有其他含意的特殊詞
所有特殊名詞與姓名皆保留英文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告知
-----名詞與註解-----
Big Band講話總有種老式偵探片的主角自白的感覺XD
有很多說法都很少見,卻也超有味道的,大家可以特別去留意看看喔!
0:38 "be on the take" 是有收賄或貪污的意思喔
1:43 "lit(light) up like a Christmas tree" 是一種還蠻有畫面的比喻方式
「像顆點亮的聖誕樹一樣」,聖誕樹很閃亮嘛~所以這個比喻是指光彩奪目的東西
或用來形容一個人笑得燦爛,表現出開心的樣子等等
2:02 Big Band說 "maybe catch a show"
"catch a show" 算是蠻普遍的說法,就是去找場表演看
動詞用catch(抓住)所以沒聽過的人可能會覺得蠻新奇的
那對應下一句
Cerebella說 "The show caught you!"
就是在反過來用Big Band的說詞回嗆他
Cere知道Big Band只是在找借口隨便忽悠,所以才反嗆說我抓到你想搞事了
這種恰好對應到特殊說法的回嗆在Skullgirls裡面還蠻常見的
例如Valentine戰鬥開場的嗆聲"Time for your physical." 就有機會觸發Cerebella的"Time for your curtain call." (押韻
2:21 Big Band說的"This just ain't my scene." 這種說法Eliza在她的個人劇情裡面也講過
簡單來說就是「這不是我的場」,看當下情境來解讀,可以是「我不參與這種場的」或是「我不是要找這個」等意思
3:58 "One-man band? More like one-man army!"
Big Band的身體被改造成包含許多樂器的武器,所以說Big Band是一人樂隊完全正確XD
One-man army是指那種像超人一樣的戰鬥人員,一人抵一支軍隊
在「降士神通」這部卡通裡,就有人說裡面的「愛和大將軍」覺醒後有如一人大軍(英文版用的是一樣的說法
4:24 我稍微解釋一下為啥Big Band會說這是圈套
因為當初他會來調查賭場就是因為Theonite訊號,顯然這龐大的訊號肯定是人為的
因為數據上來說這種程度的訊號天然的來源一定是Skullgirl,但他被調虎離山了
4:55 從台詞可以看出Double知道Big Band是曾經差點死掉的人被改造成的半機械兵器
5:03 之所以沒有直接翻譯成「變身成你的樣子」是為了配合原文,Double說 "cloaked in your form."
cloak是斗篷,當動詞通常是指披上某樣東西,所以Double的說法其實更接近是「披著偽裝成你的外皮」
6:05 很棒的嗆聲OuOb,我們在畫面上註解了
8:30 Peacock說的"exit stage left"是一種很少見又很有趣的說法
就是「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偷偷溜走」的概念,蠻俏皮的,很符合Peacock的人設跟說話方式
9:49 Peacock本身就是個很神奇的人,雖然她也是改造士兵,但她自己把自己的攻擊方式變得非常卡通化,詳細可以去看我們的Peacock個人劇情翻譯
所以這裡她才這麼說
(Peacock真正的能力其實只有打開空間傳送跟手上的眼睛雷射,其他花樣都是她自己延伸發明的)
10:37 從這裡可以看出Big Band其實很想退出第一線了,更可以從他片尾的自述聽出這點
10:58 "can't swing a dead cat in 某地點 without hitting 某事物"
沒辦法在某個地方甩一隻死掉的貓咪而不去打到...,這種說法最一開始的典故只是用來形容空間很狹小
例如巷子這類的地方,如果有其他人在你沒辦法甩一隻死貓而不去碰到其他人,所以後來被拿來抽換詞面就是形容很容易碰見... 或是空間很小
11:05 Tinman(錫人)其實就是綠野仙蹤那個錫人沒錯,這個名詞後來常常被拿來說機器人或是外表有金屬的人
外貌上來說Big Band確實蠻金屬外皮的
之所以會被誤會也可能是因為Medici底下的怪人也不少... Medici跟Labs底下的改造士兵都還蠻奇特的... 可以說是能輕鬆看出來
13:01 Irvin說的"spare you the song and dance." 就是不跟你長篇大論或是細細解釋了
13:55 又是個少見的說法,"Can it"其實就是類似好了閉嘴的意思
15:17 Skullgirls是少女在向Skull Heart許願完畢之後會變成的東西,隨著當事人逐漸失去自我意識,Skullgirl就會越強
19:10 ~ 19:15
"IS here" 跟 "WAS here"
非常棒的英文口語例子,只有一個字的時態改變就能非常棒的呈現出整體意思
這在英文裡面非常常見喔!
20:01 "The Last Hope"的更多資訊可以看我們頻道的Skullgirls Mobile Valentine Origin劇情影片
那個影片也有解釋為何Valentine選擇叛變
23:13 "Nothing personal" 這個說法我也很推薦大家記一下,非常常見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沒有私事」,很適合撂狠話的時候說「我就公事公辦而已喔」的概念
25:33 又是一個很棒的雙關梗,因為當下必須看懂才有趣所以我補在螢幕上了
26:19 同上
26:42 同上上
27:39 這句話真的超有老式電影自白的味道的
"It's not what it used to be, but neither am I."「這裡不再是以往的樣子,但我也一樣」
27:46
感謝Bilibili的觀眾「及川黑阿婆」告知
Peacock是說"Defective Comics" (殘缺人士漫畫集)
(因為Peacock跟Big Band其實都有損失身體器官並被機械取代)
這樣一來後面Big Band說我不想搶妳風頭的玩笑就更有意思了
影片內容非一人完成,十分感謝與我一同製作此影片的朋友們
遊戲官方網站:
http://skullgirls.com/
Skullgirls Steam網站: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245170/Skullgirls/
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們翻譯組!
訂閱頻道追蹤更多我們的影片!
IG看我們的日常與製作進度: weed99coco1
關於我們翻譯組: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035888
動畫與額外翻譯的網誌:https://weedtrouble.blogspot.com/
我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TransWeed

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大麻煩翻譯組Jack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kullgirls #Double #Story
Skullgirls是一款2D平面格鬥遊戲,故事圍繞在Skull Heart(骷髏之心)這項神奇的物品上,有許願的功能,但只要許願的人心不夠純潔,願望則會扭曲,遊戲中講述各角色自己,以及與Skullgirl所發生的故事
影片中許多部分並未完全照英文字面意思翻譯,為了能盡量淺顯易懂,並傳達本作故事的劇情與要素,會在一些地方稍做調整讓[中文]看起來能夠更加流暢
並且 所有遊戲內的特殊名詞與姓名皆不翻譯
為了保留最原始的發音
並使觀眾能更清楚辨識哪些是遊戲裡有其他含意的特殊詞
所有特殊名詞與姓名皆保留英文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告知
-----名詞與註解-----
0:26 前面的三女神石像就是這款遊戲中的主信仰
The Trinity(聖三一) 三位女神遊戲後面會出現, 在我們的Valentine劇情翻譯影片最後也有註解
2:21 以往這種名詞我都不會附上中文
但這次因為這串太長了(?) 以名詞而言我怕會有人看不懂
所以還是附上了中文 這個Lab 8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了
就是遊戲中Peacock和Bigband隸屬的那個實驗室
Lab 0~8 的總和就是Anti-Skullgirl Lab (專門處理、消滅骷髏少女的實驗室)
3:04 Double會特別報告這點是因為
歷代的Skullgirl 都是許完願後很快就變成無自我意識 只會殺人與破壞世界的怪物
但Marie撐特久 她已經許完願很久了 但她不是無理頭亂破壞亂殺
她一直特別在追殺Medici黑幫的人(這也是她當初許願的原因就是了, 她就是為了獲得向Medici復仇的力量才許願的)
然而這點讓Skull Heart背後的意識很不滿意, 因為Skull Heart本身就是一個「想摧毀世界的亂源」
Marie不能隨她們控制的到處殺人放火讓她們很不開心
8:57 如上
Marie真的撐很久
不過其他諸多角色都有說(詳情請看其他角色的劇情最後打Marie的地方)
她們都看的出來Marie再撐也撐不久了, 最後總會被控制過去的
10:16
Venus的語調與說話內容可以看出
她原本不知道"joystick"是什麼
所以我這裡故意翻成「你說這東西叫 joy(樂趣) stick(棒)?」
「叫這種名字(因為是個stick形狀可是名字裡有joy的物品) 應該玩起來更刺激才對」
(是說我怎麼感覺官方在這裡想開車........... 什麼字不選偏偏要雙關joy stick跟exiting)
11:01 背景這坨亂七八糟的東西還可以看到Skullgirls官方搞笑的同人作品
甚至還有一開始她們兩位就在打Skullgirls遊戲這點
這個地方可以說是一個打破第四道牆的上帝房間, 可是! 她們這房間也是遊戲裡的一部份!
她們似乎在一個「還在遊戲裡」但「跳脫時間、空間軸的地方」
一般來說只有上帝會卡在這種地方, 啊她們剛好是The Trinity三女神, 合理
但Aeon最後有說, 即使是她們三女神, 也是遊戲時間軸的一部份
(詳情請看我們的Eliza翻譯劇情, Double被聖母附身那段好像有皆露, 她們三女神本來也只是凡人)
影片內容非一人完成,十分感謝與我一同製作此影片的朋友們
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們翻譯組!
訂閱頻道追蹤更多我們的影片!
關於我們翻譯組: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035888
動畫與額外翻譯的網誌:https://weedtrouble.blogspot.com/
我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TransWeed
遊戲官方網站:
http://skullgirls.com/
Skullgirls Steam網站: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245170/Skullgirls/

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姓名翻譯學問大】... - 臺師大翻譯所NTNU GITI 的推薦與評價
而中文姓名英譯,早年習慣按照英文將姓放在名後面,不過基本上自教育部於100年頒布【中文譯音原則】以來,越來越多按照中文排列,外國媒體近年來在提到華人的場合,也多 ... ... <看更多>
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要出國留學或工作的同學,護照上英文名字不要再加"-" 啦!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私底下大家會取英文名字Mike, Nancy or David,但護照上一般都用中文名英譯。在出國後,試想若是在學校、就醫、銀行、Starbucks (suhang on PTT)、打 ... ... <看更多>
中文姓名翻譯英文 在 Re: [請益] 馬修麥康納的中文翻譯少一個音沒人發現? -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那應該都是故意的吧
我覺得不要把翻譯當成他們很白癡 說真的譯名翻出來公司不會看嗎?
我想那絕對是為了行銷
其實外國人很多姓名都有重覆 就跟老外看我們一堆姓CHEN的一樣
如果完全照原音去翻 有些人的名字聽起來 會給人奇怪的感覺
像是太冗長 或是聽起來就很不紅 或是讓人不想看
所以這些影星的名字在翻譯裡 我們這邊會故意弄得厲害一點
有時會縮減發音 有時會改
傑克葛倫霍我覺得就是個好例子 或許是我先入為主 可是我總覺得
叫傑克吉倫霍 好像沒有葛倫霍好聽
瓦昆菲尼克斯跟華金菲尼克斯應該也是一樣的感覺
我覺得有些字眼 在翻譯的眼中 或是市場的眼裡
就不像可以大賣的樣子
所以他們甚至會迴避某些用字 吉這個字應該就是一個 黑應該也是
馬修麥康納 跟 馬修麥康納黑 或馬修麥康黑
你覺得呢??
其實外國這種狀況同樣很常見
如果是法國名字或義大利名字一些特殊發音的時候怎麼辦
法文的Henry H不發音 實際上念作昂利或安里
可是老美是會照念亨利的
像西文的JOSE 我們跟對岸都會翻成何塞 可是如果你真要用音去完全翻
叫做侯塞比較接近 是猴賽哩嗎?? 這多智障阿
所以不要認為對岸或香港翻譯就一定正確
香港就不用提了 他們的翻譯方式是先把英文轉成他們的粵語發音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音會改變或消失
然後再用港字再轉一次
所以就會出現碧咸 與 朗拿度 朗拿甸奴 梅西也變成美斯 你說這正確嗎?
但是香港這樣就OK阿
而且他們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混亂 因為他們自己會找繁中翻譯 腦內轉換
他們香港本身就是粵語 中文 英文 三者並行的社會 大部份人都知道怎麼做
實際上電影代理商應該徵得美方那邊同意就可以翻了吧(我不確定)
外國人是尊重其他國家文化這點的
我們這邊就算真的被問到 實際上一定也是告訴對方
"黑"這個字在我們這一邊是BLACK的意思 有不吉利的感覺
所以將黑省略成為馬修麥康納
老外肯定會接受
請問如果你的電影要銷到某國 對方代理商跟你說你的名字如果完全照音翻譯
裡面有個發音 是大便 或陽具 的意思 你會不會同意對方改掉??
然後再加上一個意見 怎麼怎麼翻 是很酷的意思 聽起來就像帥哥
這樣你同不同意把黑拿掉??
我想這就是我們譯名很少被抗議或事後改掉的原因
而且我們的片名動不動就神鬼 終極 人家片商從來沒抗議過
根本就跟原名完全不同 其實就是 那片名如果完全照翻
說真的會讓人很不想看
神鬼認證如果照原名翻會怎樣? 你們可以自己試試看
在片名裡加上包恩 聽起來就很像食物
對岸的翻譯常常都是完全直譯
人名就已經這樣了 你可以把台灣片名打在豆瓣上
跳出來的片名會很有趣 但他們才是符合片名原意的 可是那又怎麼樣??
你知道對岸其實常常在用我們台灣的翻譯嗎? 漫畫跟劇裡面更明顯
因為他們也很清楚 我們的繁體中文形成的思考 以及這種翻譯方式
會讓劇名跟台詞更有深度
而且外國文化 如果我們不用我們的思考方式去翻譯 完全直譯的話
再精彩的劇情看起來可能會變成完全沒有感覺
我就看過這種東西
翻譯真正要做的 不是把文字轉過來 而是同時要把文化轉過來
讓不同文化的人對於該段文字的理解 可以接近原來的英文 或法文 日文版本
就是台灣人看到的感覺 要像美國人看到英文時的感受
最好是感覺更強 而不是更弱 不然誰想看電影?
如果只要直譯就好 那以後翻譯全部開除
都用電腦來翻就好了 就AI嘛 這其實就是AI不能取代的東西阿
那是感覺 是人的感覺
反正我聽到馬修麥康納黑 就是會覺得很怪啦
馬修哥如果真的有意見 他其實一定可以提要求正名
之所以沒有正名 其實原因不就很清楚嗎 沒有必要啦 正名後比較難聽吧
※ 引述《LeoDiCaprio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之銘言:
: 其實我是想補充一些電影公司或媒體沒確認好的英文名
: 直接照英文隨便翻中文而積非成是的英文翻譯名:
: Jake Gyllenhaal
: (o) 吉倫霍
: (x) 葛
: Joaquin Phoenix
: (o) 瓦金菲尼克斯
: (x) 華昆
: Cillian Murphy
: (o) 奇利安莫菲 (要發ki的音)
: (x) 西
: Ewan McGregor
: (o) 尤恩麥奎格
: (x) 伊旺
: Simon Pegg
: (o) 賽門佩格
: (x) 吉
: Saoirse Ronan 後來都有正名翻成瑟夏羅南
: 至於少翻音的像是 Charlize Theron
: ^^
: 這種少一個音的感覺就還好了
: ※ 引述《l81311i ()》之銘言:
: : Matthew McConaughey
: : 中文翻譯為 馬修‧麥康納
: : Google發音
: : https://reurl.cc/XlnELj
: : 奧斯卡獲得影帝獎影片
: : 第33跟45秒
: : https://reurl.cc/0xN1EY
: : 很明顯"納"這個發音後面還有個"黑"的發音
: : 但台灣翻譯完全漏掉
: : 且長達20幾年都沒人發現?
: : 這不是連音導致的翻譯習慣不同
: : 像是安海瑟薇的中國翻譯是安妮海瑟薇
: : 雖然會覺得那個"妮"完全是多此一舉
: : 但並不會無法理解
: : 納跟黑就是完全不同的發音
: : 且"黑"的發音明顯無法忽略
: : 台灣二十幾年一直錯誤翻譯他的名字
: : 實在是很不尊重他本人
: : Matthew McConaughey可能會很生氣他的中文名被誤譯成Matthew McConaugh
: : 查了對岸兩地的翻譯
: : 中國跟台灣的翻譯一樣
: : 香港則是翻成"馬修‧麥康納西"
: : 雖說是粵語翻譯
: : 但香港果真還是海峽兩岸最國際化的地方
: : 人名翻譯這可是要很慎重的
: : 香港有尊重他本人如實把每個音節翻譯出來
: : 這點台灣要好好學習
: : 建議大家以後正確稱呼馬修麥康納黑
: : 媒體不改是他們的問題
: : 就像J.J Abrams
: : 明明是艾布蘭
: : 錯誤翻譯成聖經名字亞伯拉罕
: : 講了好幾年媒體還是不改
: : 我們閱聽人可以選擇不要被媒體誤導與錯誤影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11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38691830.A.0F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