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花本身並非醫療相關人員,僅以同為患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昨晚花花收到了一封網友的來信,內文主要詢問我現在是否還有在服藥,並且想了解思覺失調是否有遺傳的可能,因為網友與他的家人都有同樣的疾病。
=======
就我目前所吸收到的資訊來看,精神疾病有沒有直接遺傳的可能還不能夠肯定,可以知道的是家族中若有人出現精神疾病,其他家人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也會比較高,且越近親罹患的機率就越高。
但,並非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就一定會生下有精神疾病的子女,有研究指出,有精神疾病的父母生下的同卵雙胞胎,其中一人有發病另一名則沒有,因此精神疾病不能夠完全用基因來解釋。
我在十八、九歲時被診斷出罹患思覺失調與憂鬱症(後來演變成躁鬱症),直到我二十八歲的這十年間,陸陸續續都有為了治療疾病而尋求醫療的協助,從精神科到腦神經內科皆有我的就診記錄。
不論是哪一位醫師給我的說明與解方都大同小異,大概都是血清素濃度太低、多巴胺無法正常分泌因此我會容易感覺情緒低落,前額葉的功能異常因此會出現幻聽、幻覺等思覺失調的症狀。
:「醫師,這個藥我得吃多久病才會好?」
:「這些藥是用來控制妳的症狀的,什麼時候能停藥得看妳的反應;但也有很多患者停藥之後症狀又惡化,所以通常都還是建議一直吃下去避免復發。」
跟許多人一樣,我也曾經以為精神疾病就如同感冒,只要投藥把病毒殺光後就會痊癒並且產生抗體;結果精神疾病就跟唇皰疹一樣難纏,平常看似沒事了,但某天醒來時就發現嘴角又出現潰瘍。
"殺不死妳,但也不會放過妳。"
=======
看過自傳的讀者們都知道,使我對生存感到絕望的並非我的精神疾病,而是我一整個荒謬的人生;我多次嘗試自殺並不是想結束疾病帶給我的困擾,而是想停止我這場名為人生的鬧劇。
在多次嘗試自殺最終卻都失敗之下,我才正式接觸了改變我生命風格的 #個體心理學 (又稱 #阿德勒心理學) ,廣為人知的代表作品就是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
當然,並不是看完書後我的病就好了這麼戲劇化,看書是一回事,吸收內容並且實踐又是另一回事了。實踐個體心理學的過程並不輕鬆,也很難堅持下去,不過這不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改天有機會再講。
針對來信網友的問題“思覺失調會不會遺傳”以及"停藥後會不會復發",我以停藥並且實踐三年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回答。
一、精神疾病是後天造成的。
二、停藥後確實還是會復發。
=======
由於我本身是生父母不詳出生後被領養的小孩,因此我無法得知我的親生父母是否有精神疾病,不過我本身有生育兩名孩子,在他們身上也確實都有精神疾病的影子,他們兩個同時也都被確診ADHD。
在長子還很年幼的時候,我就能夠感覺到他是個多愁善感的孩子,我曾經很自責自己將精神疾病遺傳給他,直到我開始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明白,長子是被我一手帶大的(直到離婚之前),因此在他身上會看見我的影子非常正常。
"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這種家庭中變成模範和榜樣的作用,孩子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而然就把這些卑劣的行徑,比如竊盜,當成一種謀生手段。"(談犯罪性格是否與生俱來)《走出孤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的教育,阿德勒認為個體大約在四五歲大的時候,他的性格就已經成型,而往後的人生也會遵循他的性格走出對應的人生型態。
在缺乏適當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但性格往“不安”、“多疑”等方向發展,長大後將會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發展出精神疾病。而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正是影響孩子性格發展的重要關鍵,若照顧者本身很情緒化,孩子也很難發展出正面樂觀的性格。
=======
與其說我把精神疾病的基因遺傳給我的孩子們,更合理的說法是,我把精神病患的生活型態,教給了我的孩子們,使他們習得這樣的生存模式,並且發展出會被社會認定為 #精神病患 的性格。
因此,即便罹患精神疾病,只要能夠提供給孩子穩定、安心且正向的成長環境,患者的孩子也可能終生都不會出現精神疾病。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才會被診斷為精神病患,既然如此又怎麼能夠在教養孩子上,做到完全不情緒化呢?
當然不可能完全不情緒化,正是因為有不同的情緒變化才能稱為人,不然跟機器又有什麼不同呢?
不論父母有無精神疾病,許多家庭的教養只會停留在情緒失控打罵孩子就結束;孩子犯錯是一回事,但父母打罵孩子也同樣不該發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只會習得避免在父母面前犯錯,同時也會變得無法認同自己。
在還沒有獨力生存的能力之前,孩子必須仰賴照顧者才能夠得以活下去,因此照顧者對自己的評價會變成一種影響一生的自我認同。
經常被父母嘲笑、批評、否定或忽略的孩子,長大就容易變成缺乏自信、沒有主見以及疑心病重的大人,嚴重者就會演變成精神疾病,不論家族是否有出現過病史都一樣。
在教養孩子上難免會有沮喪無力、憤怒痛心的情況,與孩子間的爭執也在所難免,但只要在每一次的失控後,誠心地為自己的情緒失控向孩子道歉,並且跟對方說明自己為什麼會為此抓狂,孩子會明白是人都會有犯錯與失控的時候。
重點在於是否能夠從中獲得讓彼此變得更好的經驗。
=======
接下來,說說關於停藥後又復發的問題吧。
精神疾病是後天所造成的,在個體心理學中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精神疾病是個體自己所選擇的生存模式」,也就是說我會患病是我自己所選的,既冷血又荒謬是吧?改天再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接受這個理論的。
雖然是自己選擇患病,但患病之後對生理上造成的傷害也是真實且不可逆的;醫療研究證實缺乏適當生長環境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展會遠低於同齡的孩子,甚至會出現萎縮的情形。
大多數的生物都是在發育得差不多了才會出生,黑猩猩出生後不久就有活動能力,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抓住母猩猩,以及尋找奶頭自主進食;人類大概是所有生物當中最脆弱的一種,出生後不僅沒有任何生存能力,連大腦都只有成人的三成不到。
五歲大的孩子性格已經成型,這個理論並非阿德勒瞎掰出來的;剛出生的寶寶大腦雖然小,但是發展卻非常的快速,也因此出生後頭幾年的環境對大腦發展的影響才會如此大。
缺乏適當環境成長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無法得以健康的發展,甚至會停止發展造成一些永久性的傷害,這也是為什麼精神病患停藥後又會容易再復發的原因。
如果可以選擇,相信大家都會想要有個健康的腦袋,不過我相信在現今的世界上,不論哪個國家的人,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健康」的。
這些年來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我已經不會再執著於自己到底有沒有康復的一天這樣的念頭;正常或健康與否,都是人自己訂出來的標準,但這個標準的依據又是從何而來?
=======
與其稱之為「精神疾病」,我偏向於認為這是「個人特質」。認為是疾病就會想要去治療、去消滅;但若是個人特質,那就是怎麼去接受與面對的問題了。
停藥後的我,經常還是會出現情緒低落,或是躁症期間過度亢奮,去年剛接回兒子們後,暴漲的壓力也讓我的幻聽又多次重新出現;我明白服藥並不是為了治療這個病,而是像麻醉藥一樣,讓這個症狀暫時變得不活躍,但那不表示症狀已經不存在了。
學習個體心理學後也讓我明白,情緒的變化是我難以靠自己控制的,因為我的大腦負責控制情緒的部分,早在成長期間就已經受到不可逆的傷害;但大腦控制行為的部分顯然還算健康,因為我不會出現身體不聽大腦使喚的情形。
我指的並不是什麼情緒失控而打人這種不聽使喚,而是像妥瑞氏症那樣,因為大腦不正常放電而出現無法控制的肢體行為;情緒失控而出現的行為,實際上仍舊還是自己能控制的。
因此我能夠做到情緒歸情緒;行為歸行為。
當下的情緒低落是真的,也確實讓我很難受,但那並不會影響我去做該做的事情;如果我因為情緒低落而無法做任何事,在個體心理學的說法會是:
「為了不做某某事而不斷放大自己情緒低落的問題。」
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或許處理事情的效率與品質都會比較差,但我們也只是生存在一大群同物種間,在不傷害他人同時也不傷害自己為前提,讓自己過得好好的這樣就夠了,何必一定要達到完美才肯做?
所以,我的精神疾病從來就沒有真的康復過,我只是找到了和平共處的方式罷了。
⚠️補充說明:開始鑽研個體心理學時我還在服藥期間,當時我是在醫師的許可下漸進式停藥,身心狀況嚴重者切勿擅自停藥。
妥瑞氏症診斷標準 在 大醫院小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知道什麼是妥瑞氏症嗎?快來跟小編「醫普」一下吧 😊
【妥瑞氏症教我成為我夢寐以求的好老師】
「叫我第一名」是一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電影,主角布萊德是一位妥瑞氏症患者,從小因為妥瑞氏症狀,不自主地發出怪聲和扭動,被認為是問題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飽受旁人嘲弄,長大後在求職路上也遭到刁難,即便成績優異,面試24次都被拒絕,直到第25次面試,他終於達成自己的夢想:成為一位老師。
妥瑞氏症是一種身心障礙嗎?「是妥瑞氏症教我成為我夢寐以求的好老師」,主角在電影裡這麼說。
《什麼是妥瑞氏症?》
妥瑞氏症最常見的是不斷反覆出現的小動作,稱為「tic」,例如眨眼睛、轉動眼球、撅嘴、聳肩膀或是搖頭晃腦等等,好發年齡為三歲到九歲,這些動作經常是不自主且難以控制的,容易被旁人以為是在做鬼臉或是惡作劇,另外,像是反覆發出怪聲音、無意識地重複某些動作(例如用手指敲桌子),模仿他人或重複自己說過的話,也可能是tic的表現。除了tic之外,妥瑞氏症患者經常合併其他行為或情緒管理的問題,如強迫症、過動症、情緒失調等等。
《為什麼會得妥瑞氏症?》
目前的醫學認為妥瑞氏症的發生,是由於腦內多巴胺活性過高,簡單來說,就是大腦的內分泌失調。雖然尚未有明確的證據,但有部分研究顯示,妥瑞症和遺傳有關,更合理的解釋是:某些妥瑞氏症是偶發性(sporadic)的,某些則是遺傳性的。
《如何診斷妥瑞氏症?》
目前診斷妥瑞氏症的方式以臨床症狀為主,根據2013年DSM-5的診斷標準,排除其他因素(如藥物)造成的影響,妥瑞氏症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 18歲以前發病
2) 同時出現聲音及動作的症狀(tic,詳見《什麼是妥瑞氏症?》)
3) 抽動症狀持續出現,超過一年
《如何照顧家中妥瑞氏症的孩子?》
對於症狀明顯影響到社交與學習的孩子,可能會需要藥物介入治療,然而,除了服藥外,有耐心地引導妥瑞氏寶寶並提供溫暖有包容性的成長環境,透過活動、心理支持或是認知行為調整,例如運動、唱歌、樂器等等,也是必要的。另外,不了解妥瑞氏症的照顧者可能會想透過處罰來讓患者「學習」停止妥瑞氏的症狀(tic),但是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因為患者無法透過大腦控制tic,在不自主的情況下,處罰不但無法抑制tic,反而可能因為給予孩子更大的壓力而誘發更高頻率的tic。
所有疾患的照顧者都是辛苦的。家長最迫切想知道的是:「妥瑞氏症會好嗎?」進入青春期後,有1/3的妥瑞兒會痊癒,不再出現tic,另外1/3則是症狀減輕,但仍有1/3的妥瑞兒的症狀會一直持續到成年。令人感到慶幸的是,絕大多數的妥瑞氏症症狀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改善。
文/ Patty Chou x 馬卡龍小姐
圖/ Flickr cc授權
妥瑞氏症診斷標準 在 妥瑞氏症診斷標準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妥瑞氏症診斷標準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妥瑞氏症診斷標準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妥瑞氏症診斷標準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 ... ... <看更多>
妥瑞氏症診斷標準 在 不自主抽動症就是妥瑞嗎?抽動症會演變成妥瑞症?壓力源有 ... 的推薦與評價
抽動症一直以來都被家長誤以為是 妥瑞 症而把孩子送進醫院以 妥瑞 症治療,但其實要 診斷 是 妥瑞 症是需要一些 標準 的,今天我們就來討論到底要有那些 症狀 才能 ... ... <看更多>
妥瑞氏症診斷標準 在 妥瑞氏症診斷標準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妥瑞氏症診斷標準 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妥瑞氏症診斷標準在2022年該注意什麼?妥瑞氏症診斷標準在2023的熱門內容就在年度社群熱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