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開團預告留言抽獎活動
獎品:麗克特最新款藍色調理機一台,抽1名
我可是生活家留言
恭喜(請得獎者參考圖像做確認):
Ellen Hsiang
2021.8月【我可是生活家 ✕ 森森采食】
獎品:特級冷壓初榨橄欖油(100ml),抽10名(1人1瓶)
我可是生活家、減醣好好買留言
恭喜(請得獎者參考圖像做確認):
1. Elsa Lin
2. Milk Yen
3. 應正青
4. Shin Yam Bi
5. MinChu Lu
6. Emily Chen
7.林慧貞
8. Shu Smith
9. Jane Lin
10. Mayaw Tu
恭喜以上所有幸運得主請私訊你的收件姓名、地址及聯絡電話給 我可是生活家 會搜集完所有資訊後統一請廠商寄出贈品,得獎者收件資訊請於2021.9.10(五)前提供,獎品逾期恕無法再寄送,感謝。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Jingyi 漫步生活,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槟城除了姓周桥,还有姓陈桥、姓李桥! 这一集影片带你去看看姓周桥后 再去个文青咖啡馆坐坐喝个下午茶 这里的松饼真的超级赞的哟~~ 爱吃甜品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了 =) ☆槟城半日遊☆ 0:13 姓李橋 1:42 姓陳橋 1:53 姓周橋 3:36 The Warung 臥龍號 14...
yam姓 在 Girl's Monda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開獎開獎了🎉🎉恭喜中獎的朋友們🎈
沒抽到的別氣餒🙉🙉下次說不定就是你啦🙏
幸運中獎的各位請截圖畫圈圈標記你是誰,
私訊小編🙏➡️並提供中獎人的"姓名電話地址"➡️
或是有未出貨的訂單也可以提供(只限中獎商品,已下單完成之訂單恕無法修改折扣碼)
⚡️領獎時間:到下週的週五中午12:00前截止⚡️,
❌逾時領取恕不接受喔❌最後恭喜大家啦💸💸💸
🏆5/3
01051919 MIT 滾邊上衣包裙套裝
Pei Ling
🏆5/4
01044087 POLO領側綁結短洋裝(不挑色)
vivian lee
抽訂單贈未來新品-210504000434
Venus Yam
🏆5/5
02031028不對稱大小波點百褶長裙(不挑色)
Mei Mei
🏆5/6
01012270素面羅紋針織削肩背心+ 02010870 質感簡約後鬆緊西裝短褲(不挑色)
紀米魯
抽訂單贈未來新品-210506000472
Belle Wong
🏆5/6【晚場】01012270素面羅紋針織削肩背心+ 02010870 質感簡約後鬆緊西裝短褲(不挑色)
Ying-Tung Juan
🏆5/7
01044099泡泡袖排釦牛仔洋裝
Connir Connie
yam姓 在 葉漢浩 Alex I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老生常談EP6 - 任卓賢博士 Colten Yam:「走在德國神學路上的樂與悲」
主持:Ronald(MDiv 1)、Fanny(MDiv 1)
本集請來我們的新老師 - 任卓賢博士 (Colten) 分享在德國讀神學的樂與悲。為何要選擇在德國留學,由神學生成位神學老師,當中的心路歷程是又如何?Colten 老師對希望繼續深造神學的同學有何勸勉?
如果喜歡我哋嘅影片,請CLS !
C: Comment
L: Like
S: Share and Subscribe
**********
《老生常談》
我們是2020年崇基學院神學院步行籌款籌備委員會的學生!
因疫情關係,今年的步行籌款不得不由3月8日延期至5月31日,更需要取消部份活動。
在這段期間,我們希望用其他方法,繼續為神學院的「崇基神學教育基金」籌款,所以決定設立《老生常談》頻道。
顧名思義,《老生常談》是「老」師、學「生」日「常」對「談」之意。我們會邀請老師分享,與信徒一同思考神學與當前處境之關聯,也希望讓你了解崇基神學教育。
如果你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我們,可以瀏覽以下網頁:
2020年步行籌款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scccwalkathon/
2020年步行籌款:https://www.theology.cuhk.edu.hk/walk...
「崇基神學教育基金」:https://www.theology.cuhk.edu.hk/…/th...
歡迎支持「崇基神學教育基金」
如蒙捐獻,劃線支票請寫抬頭「崇基學院」或 “The Trustees of Chung Chi College”。
或可經網上銀行轉帳:把捐獻款項存入恒生銀行戶口 (帳號: 283-174001-001) ,儲存或截圖轉帳紀錄。
請把支票/轉帳紀錄連同捐款者姓名、聯絡電話及覆函地址寄至本院(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總辦公室),信封註明 「支持崇基神學教育基金」。奉獻港幣一百元以上可獲發收據作免稅用途。感謝支持與禱告。
上載網上銀行轉帳: https://www.theology.cuhk.edu.hk/walkathon2020
yam姓 在 Jingyi 漫步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槟城除了姓周桥,还有姓陈桥、姓李桥!
这一集影片带你去看看姓周桥后
再去个文青咖啡馆坐坐喝个下午茶
这里的松饼真的超级赞的哟~~
爱吃甜品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了 =)
☆槟城半日遊☆
0:13 姓李橋
1:42 姓陳橋
1:53 姓周橋
3:36 The Warung 臥龍號
145, Lebuh Victoria, Penang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Airbnb訂房的朋友
透過此連結註冊「airbnb會員」
可以獲得「RM147」的折扣還有其他更多的優惠!
► https://abnb.me/e/X2qXhZOxrZ
透過此連結參與首次「Klook」活動,
可享有RM13.30的優惠折扣!
► https://www.klook.com/invite/3806S?c=MYR
☆追踪謹荑/聯絡我☆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herylkc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cherylkcy/
Hotmail: cherylkhor915@hotmail.com

yam姓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 KFBG(Kadoorie Farm and Botanic Garden -KFBG)前稱嘉道理農業輔助會,是香港一個環境保育教育中心及植物園,位於新界大埔區大帽山北坡和山麓,林錦公路近林村白牛石以及元朗觀音山一帶,佔地148公頃,範圍橫跨了大埔區和元朗區。1949年,大量中國大陸難民湧入當時的英國殖民地香港。猶太裔的羅蘭士勳爵及賀理士爵士兄弟在1951年聯同胡禮先生(Mr. Norman Wright)和胡挺生先生攜手創立「嘉道理農業輔助會」(簡稱「KAAA」),研究及開發農業技術,讓這些中國難民務農維生。賀理士爵士偶然在大帽山的高嶺發現一株無人料理的橘樹,當時一般相信香港的高嶺地勢太陡峭而氣候潮濕,不適宜種植柑橘屬樹木,然而山上那株橘樹仍能生長,由此萌生開設嘉道理農場的主意。五年後的1956年獲政府批租現址的土地並以「嘉道理試驗及推廣農場」名稱營運,示範高效能及有利可圖的耕種和畜牧方法,同時致力改善牲口的品種及培訓香港農民和駐港的啹喀兵。隨著香港的農業日漸式微,於1995年1月立法局通過「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公司條例」,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KFBG)正式成為非牟利及慈善機構,把重點轉移至自然保護及教育方面。KFBG雖然是一所公眾公司,但其資金和管理由私人經營,經由「嘉道理基金」信託人委任的董事局獨立管理。嘉道理農場每年開支約為8000萬港元,由「嘉道理基金」撥出,而佔地148公頃的KFBG,部份屬政府租地,其他為機構擁有。KFBG與多個政府組織、大學和非政府機構進行多個合作項目。員工數目約230人(80多人為專家,硏究及行政人員,例如蝙蝠、爬蟲類,哺乳類,蘭花、鳥類, 淡水魚類, 樹木, DNA 研究等) 。 2016年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成立60週年紀念。
觀音山海拔546公尺高 ( 英語:Kwun Yam Shan ) 是香港新界元朗區東北部的一座山,位於大帽山以北近嘉道理農場一帶,海拔546公尺高。據清代《新安縣志》記載,觀音山因其峰頂建有觀音廟,因而得名,現時峰頂仍有一尊魚籃觀音像,而觀音像旁的熱氣洞(溫泉眼)更會排出暖氣。每年春天都有大量遊人前往嘉道理農場觀賞山櫻花及櫻桃花,前往觀音山山頂的園內車票迅即完售。傳說觀音菩薩得道之後,便化作普通百姓,深入下層人民,對他們進行教化。有一次,觀音得知東海之濱住著很多化外之民,不懂禮儀,不諳教化,於是便化妝成一名漁婦來到東海之濱一個小鎮。正趕是小鎮的集市很熱鬧,便提著一隻竹藍,竹籃裏裝著兩尾魚,便混迹在那一群賣魚人當中。衆人忽然看見一個很漂亮的漁婦來賣魚,便一擁而上,紛紛搶著買魚。可是漁婦卻問他們:“你們買魚作什麽用呢?”衆人都說:“當然是回去做菜吃。”漁婦卻微笑著說:“我這魚呀,不能賣給你們做菜,只能賣給你們放生。”衆人一聽,都不願意,誰也不想花錢買條魚又放了。結果漁婦站了一天,兩尾魚都沒有買出去。第二天早上,漁婦又來了,仍然堅持只能賣給他們放生,結果還是沒有人願意買。只是有個馬郎的人卻開始注意漁婦他發現那漁婦賣的還是昨天那兩尾魚,可是那魚離開了水整整兩天還是活蹦亂跳,實在有點小可思議,可又實在看不出什麽名堂。不久,金沙灘上的漁民,特別是那微單身漢,見漁婦長得實在漂亮,於是便紛紛跑來說親,爭著想娶她爲妻。漁婦笑著說:“你們這麽多人,叫我嫁給准呢? 這樣吧,我教你們頌經,你們誰先在一天之內學會,我就嫁給誰。”大家一聽,都覺得可行,於是便答應了。漁婦便教他們念頌《普門品》,結果一天之後,有半數的人背會了。漁婦又說:“還是不行,《普門品》還不能最後分出勝負,我再教你們念《金剛經》,誰一夜之間念會,我就嫁給誰。”十多個人都同意了。於是漁婦又教他們念《金剛經》,第二天,能完全背會的,只有三四個人,其他人只好怏怏地走了。 漁婦又對剩下的幾個人說: “先別急,最後的勝負還沒有分出來,我這裏還有一部大乘寶藏《法華經》,誰能在三天之內背會,我一定嫁給他。”結果三天之後,只有馬郎一個人背會了。於是漁婦便答應嫁給馬郎。可是新娘那天,新娘卻無緣無故地死了,而且屍體很快就腐爛了。馬郎很是難過,可又沒有辦法,雖然心中奇怪,也只好將屍體掩埋了。此後,馬郎經常沒事的時候便念頌漁婦教給他的三部經,念來念去竟也悟出點道理。觀音菩薩脫身離去之後,經過段時間的觀察,發現馬郎已經開始悟道,於是便又變成一個老和尚,前去點化馬郎,跟他談經論道,指點迷津。後來又告訴他,原來他以前娶的那個漁婦是觀音菩薩變的,不信可以掘開墳幕看看。馬郎將信將疑,果真跑去掘開了墳墓,裏面真的沒有屍體,卻只有一副黃金鎖子骨。那老和尚說:“現在相信了吧。菩薩化身漁婦是爲了點化你。她既然教給你三部經書,你就應該宣揚佛法,切莫辜負菩薩一片度化之心,”馬郎聽了,連連點頭,忽然那和尚就不見了。馬郎知道肯定又是菩薩在點化他,於是回去之後,便把自己三間草屋變成庵堂,又塑了菩薩的神像供奉起來,仍然是漁婦的模樣,人們便稱之爲“魚籃觀音”。

yam姓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三棟屋是典型的客家圍村,一九八七年修繕後,成為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博物館,供公眾人士參觀。三棟屋於一七八六年由陳姓客家人建立,陳氏家族於十八世紀中期從廣東移居本港,擇居荃灣,並且填平沿海的土地作耕種之用。三棟屋原先只有三列房舍,由族長陳任盛所建,他的後人先後在村的兩旁及後面加建房子。位於中軸線上的正廳,擺放了陳氏先祖的神位,面向正門,正門石楣上刻有「陳氏家祠」四字。
Sam Tung Uk Village is a Hakka walled village restored in 1987 and opened to the public as a museum of the 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artment. It was built by the Chan clan in 1786. The Chan clan moved from Guangdong in the 1750s, and settled in Tsuen Wan, where they reclaimed land along the seashore for cultivation. Chan Yam-shing, a clan leader, first constructed three rows of village houses on the site. His descendants later built annex houses to the sides and at the back of the village house. The family ancestral altar was placed in the main hall lying on the central axis facing the entrance. The four Chinese characters signifying 'Chan' Family Ancestral Hall', were engraved on the granite lintel above the door fra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