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部落格文末抽獎贈書 2 本
你知道現在職場上最關鍵的隱藏技能是什麼嗎?你知道可以不說一句話就讓合作機會找上門嗎?你知道如何在充滿雜訊和紛擾的年代脫穎而出嗎?答案就是,學會寫作。寫作一直都是關鍵的技能,只是它的重要性在時代的演變之下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你或許會問,為什麼要寫作?如何寫作?寫些什麼?我想透過這篇文章回答你。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writing-as-weapo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作者是中國知名的寫作教育培訓教練師北宸,曾任鳳凰網科技頻道前主編和中國 LinkedIn 公關部門,現為《紐約時報》中文版專欄作家。他將在線下寫作課面對無數學員的教學經驗,搭配眾多的寫作案例,彙整成這本談寫作的書。
這本書裡面談的重點偏重於寫作的「心態」和「心法」,強調從建立內心的基本功先做起,先理解寫作會帶來的好處,然後認識一個好的寫作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最後才是如何寫作的「技巧」和作者本身的經驗分享。
所以,如果你期待的是一本充滿了「寫作技巧」的操作手冊,這本書或許不適合你。如果你從來不曾覺得寫作很重要、想要了解寫作真正能帶來的好處、想知道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那麼這本書是初次接觸「寫作」的你很好的起點。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用容易理解的方式總結這本書的一些重點跟你分享。
.
【為什麼要寫作?】
#無形之間行銷自己
作者認為,把自己「行銷」出去,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做的事情。在求職履歷上做自我介紹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職場能力。在向上級提案做預算企劃時,是在行銷自己的策劃能力。在寫給隔壁部門的會議結論和待辦任務時,是在行銷自己的跨部門合作能力。我們無時無刻都在行銷自己。
矽谷創業公司 37 signal 的創辦人傑生.佛里德(Jason Fried)曾經分享他如何挑選一個職位的最適合人選,他說:「要招募就招那個寫作最厲害的」。因為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會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且他們懂得表達和溝通,他們讓事情更容易被理解,也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
無論對管理階層、行銷人、設計師、程式開發人員,寫作技巧都非常重要,一個優秀寫作者的特質,也是雇主想在任何求職者身上看到的特質。透過寫作,我們可以培養和精進自己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內心的想法有組織、有脈絡地付諸文字之上,讓別人從文章裡進一步認識你這個人。
.
#內向者的社交利器
我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身為一個內向者所能擁有最好的武器,就是寫作。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用這句話傳達總結了這個觀念:「好文章自己會走路。對於內向的人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的社交方式。」對於不擅長在社交場合中侃侃而談的內向者而言,寫作是一個非常值得建立的技能。
作者進一步說明:「內向的人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以自我為中心,孤僻而不愛交際的。事實上,性格內向的人往往更能聚焦於內在世界,有更強的感受和反思能力,這反而能幫助內向的人更好地理解外部世界。」內向者在旁人看來孤僻不善社交的缺點,反而在寫作的時候得以發揮優勢。
在另一本寫給內向者的《安靜,就是力量》書中有一段是這麼說的:「內向者聽得多講得少,並且比較容易從寫作、而不是從對話中表達自己的意思。他們不喜歡衝突。他們很討厭閒談瞎扯,但是喜歡有意義的討論。」好的文章不但會自己走路,還會幫你說話。
.
#自我精進的武器
你身處的環境決定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開始寫作,可以讓你沉浸在一個持續精進的環境裡面。作者他舉自己為例,一開始他的英文特別差,但是他試著把自己浸泡在《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高品質英文媒體環境裡,也訂閱了上百家科技媒體的文章大量閱讀。
此後,他一篇又一篇的翻譯優質的文章,不但提升了英文能力,也打下了撰寫科技文章的深厚基礎,造就他後來踏上媒體主編和寫作教練的道路。他調侃道自己開始寫作的時候就像是「群體裡面最差的人」,從寫作新手開始出發的他,等於無時無刻都要向更優秀的寫作者學習,讓自已沉浸在比自己的知識和視野更高的環境,才能不斷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我認為,高品質的文章本身就是一個「資訊含量充沛」而且容易「重複閱讀和賞味」的資訊載體,而且你很容易可以「照著寫寫看」。不同於影音之類的媒體,你要照著做的成本和門檻相對比較高。從高手的文章模仿寫作,挑選框架來給自己用,相對而言都是更簡單可上手的方式。學習寫作同時也會帶來自我精進,讓自己沉浸在好文章的環境之下,是一個跟高手的思維不斷靠近的過程。
.
【該如何寫作?】
#善用萬能的框架
在這本書裡,作者沒有教你一百種寫作技巧,而是只教你「一個」寫作技巧,那就是「萬能寫作法」。這是一個無論在什麼情境都可以運用的框架,簡單、易懂、好執行。無論是單一模組使用,或者是擴大成更大的框架,甚至是大框架包小框架,都可以有各種運用的方式。
萬能寫作法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觀點」,指的是有價值導向的主觀論點,或描述的客觀事實。第二個是「案例」,引用軼聞趣事、實驗案例、研究數據來輔助說明你的觀點。第三個是「總結」,回顧主題,用一句話、一個段落,總結核心觀點。
以下引用一個我自己的寫作範例給你參考。我在分享《與成功有約》這本書的讀書心得時,分別說明了書中提到的七個高效人士習慣,其中第一個習慣「主動積極」的說明我是這麼寫的:
前半段是「觀點」:第一個是「主動積極」,意思是不要把自己的行為歸咎環境或他人;待人接物是根據本身原則與價值觀,做出有意識的選擇。
中段則是「案例」:史蒂芬引述《活出意義來》 作者法蘭柯的說法:「刺激與回應之間始終有段距離,而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利用這段距離。」法蘭柯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經歷過所有身外之物、僅有的尊嚴和身體自由完全被剝奪,身旁盡是絕望與痛苦的氛圍。
後半段是「總結」:他體悟到儘管外在環境再怎樣無法忍受、不受自己控制,人的內心卻仍可保有「人類終極的自由」,也就是選擇如何回應生命意義的自由。積極,是一種選擇。
善用這種萬能寫作法的框架,你就可以把任何想要表達的觀點,用你想要引用的案例來說明,最後再透過總結來加深讀者的記憶。你可以把這樣一個段落當成是一個「模組」,一篇文章就是好幾個模組的組合。如同作者所說:「寫作之道,大道至簡」,掌握這個寫法,你可以應用在無限種不同的場景裡面。
.
#閱讀高品質資訊
要練就一身好的寫作本領就要注意自己吸收的資訊品質。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就是你吃進去的東西。」意思是你如果常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就會養成不健康的身體。嚮往健康的人們很在乎自己攝取的卡路里是否超標,也傾向選擇健康的食物。可是,我們對大腦「吃進去的食物」是否也有同樣程度的關注?
我們要去買新鮮和頂級的食材,需要付出相對高昂的成本;但是閱讀頂級的精神糧食,卻不一定要付出多麼高昂的代價。你攝取的資訊,決定了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如同《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中提倡要攝取「慢媒體」的原因是「 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自己很推薦從《華爾街日報》之類的優質新聞來源去吸收資訊,這通常會比看八卦小報和農場新聞的文章來得更好。
就很像做數據分析的科學家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垃圾進、垃圾出」,如果一個人總是吸收劣質和低廉的資訊來源,那些資訊就會影響他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因此,我們要慎選資訊來源,為自己營造出一個高品質的資訊環境。一個寫作者首先要有好的輸入,才可能有更好的輸出。
.
#寫作時必須誠實
在這本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深深觸動了我的心,作者他說:「讀者不需要你完美,但他們需要你誠實。」起初我在練習寫作,並且鼓起勇氣公發表的時候,時常會在乎自己寫出來的東西,會不會被人嘲笑太淺、太無聊。有時候想著想著,乾脆就不寫了,至今回想起來,也錯失了暢談許多主題的機會。那些自己還未臻成熟的想法、還不夠完美的表現,時常會在害怕和自我質疑的時候偷偷藏起來。
作者認為,人們之所以「不敢誠實」有一個主要原因,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的缺點後,看不起、看不上自己。但是這種「害怕」,其實是對別人的不信任。一個作者如果不敢誠實,等於是不信任自己的讀者。真正支持你的讀者,會理解和體諒你,並且和你站在一起。如果一個作者不敢信任讀者,那麼讀者也難以信任作者。如果要寫出更好的文章,必須對自己的不完美更誠實,而且不要害怕公開自己的誠實。
.
【可以寫些什麼?】
#總是勤做筆記
在這本書中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作者提到他在寫作訓練營裡面,總結給學員們的最重要的經驗:第一,找到你這個行業最好的資料並努力深挖。第二,一定要做筆記,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想到的、有價值的內容通通記下來。如果要讓寫下的文章自己會走路,就公開分享出來。
作者提到他寫筆記的方式是從紙本筆記,轉變成電子筆記,再變成電子和紙本,到最後全部轉為紙本筆記。只要是對他有幫助的、他感興趣的、未來寫作主題可能會用到的,他一定毫不猶豫全部記錄下來。只是很可惜的是,書中說了很多他寫筆記的原因,但是對寫筆記具體的「方法」卻著墨甚少。
我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懷疑,純紙本筆記真的比較好嗎?因為我本身習慣用數位的 Notion 筆記 App 和紙本的子彈筆記,數位筆記利於搜尋,紙本筆記利於激發思考。稍做比較之後,我還沒有作者這般把「所有」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的習慣,這點倒是值得每個寫作者持續探究的主題。
.
#寫日記週記總結
除了作筆記之外,我們還能寫些什麼?作者提供了三個很有意思的寫作練習方法,很適合每個想學習寫作的人開始提筆。分別是每天寫日記,每週寫複盤週記,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
首先,每天寫日記。作者認為最好的寫日記時段,是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小時。如同我在《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寫下:「早晨醒來的時候,精神品質和心情都處在清空的最佳狀態」,在起床後開始寫點東西,是最好的起床儀式之一。寫日記可以帶來五個好處:
1. 計畫性:可以做好一天的準備。
2. 忠實性:可以準確寫出昨天發生的事情。
3. 中立性:冷靜思考前一天的事情,可以中立地看待事情。
4. 持續性:對於大部分午餐和晚餐都奉獻給工作的上班族來說,早上是自己最自由自在的時間,不會讓寫日記的習慣被中斷。
5. 活用性:可以將過去的寶貴經驗運用在當天。
寫日記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承諾和一致性」。《影響力》這本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類有一種天性:「人們一旦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做出承諾,就會努力保持言行一致。」善用這種天性,利用日記來驅策自己完成每天早上對自己做出的承諾。
其次,每週寫複盤週記。作者認為定期整理筆記可以帶來去蕪存菁的效果,他每週會重新對筆記大掃除,把無意義和不重要的扔掉,留下那些可以強化現在和未來的有意義的筆記。複盤的時候,他也會思考自己當週哪裡做得不好,並思考改善的方式。用寫作的方法來複盤,可以讓你更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也方便日後回顧自己的轉變歷程。
最後,嘗試對事情做出總結。作者舉工作為例,有些工作出現的頻率只佔 2%,卻可能影響你 90% 的工作績效,這件工作就是成果總結。所以平常期間,我們就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完成的事情,透過有主題性、系列性的方式做出總結。總結是屬於平時練習的少,可是卻很重要的工作。
.
#持續寫任何東西都好
很多人會以為寫作的時候,要有很多的「靈感」才寫得出來。但這是對寫作的根本誤解。作者提醒,無論是寫什麼,寫就對了。就像知名的高產出作家村上村樹和史蒂芬.金(Stephen King)都是以持續且規律的方式在寫作。
我很喜歡美國畫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曾經說過的這句話:「靈感是給業餘人士用的,我們其他的人就只是每天出現並投入工作。如果你等著烏雲散去,或等著一道閃電擊中你的大腦,你就不會做出很多工作。所有最好的想法都來自於過程;它們來自於工作本身。」
因此,不要相信靈感,不要期待一個不會天天憑空出現的東西。寫作這個行為的本身,一定要養成習慣。你可以參考《彈性習慣》這本書提到的核心觀念,你想養成的習慣不能太困難,必須要可以在你狀況最差的那一天照樣能夠執行。重點不是去拼靈感爆發,而是建立能維持規律寫作的方式。
.
【後記:寫作永不嫌遲】
從《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的閱讀過程之中,令我收穫最豐富的就是「讀者要看的不是你的文筆,他們要的是真實的你」這個觀念。作者希望我們擺脫寫作就是要文筆優美的老舊觀念,而更強調寫作對生活和職涯可以帶來的具體好處,以及如何建立正確的寫作心態。
這本書有點像是學習寫作的心靈雞湯,而不是技巧工具箱。如果你想學習除了「萬能寫作法」框架之外的技巧,我很推薦《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有著豐富寫作框架和步驟的書,其作者劉奕酉對使用框架是這麼評論的:「使用框架是為了跳脫框架,發展出自我的思考脈絡。」說得真好。
我也很慶幸自己曾經紀錄下來當初學習寫作的一些心路歷程,現在回味起來真的別有一番滋味。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參考我在《學得更好》這篇讀後感分享過的六種學習寫作步驟,以及我在《心流》這篇讀後感分享透過寫作進入心流的方法。我透過這種書寫練習找到了自己寫作的意義。
最後,寫作真的會「讓機會自動找上你」。最近「生鮮時書」就找上瓦基一起合作,即將要開一堂「化輸入為輸出」的線上課程(早鳥問卷調查和優惠),我會淬鍊自己經營部落格兩年多來的經驗,分享有效輸入、高效輸出的實戰本領,教你如何在資訊紛擾的時代靠優質的文章內容脫穎而出。
寫作可以幫你達成自我行銷、提升職場形象、加深社交品質的功效,寫作也是最好的自我成長和精進的方式。或許,你也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啟自己的寫作練習,不妨在留言寫下你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法上的改變和收穫吧。開始寫作,永不嫌遲。
.
瓦基的第一堂線上課程「化輸入為輸出」早鳥問券和優惠進行中
https://user134068.psee.io/3jdfxx
.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mcN0ZK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WRITE
使用期限:8/22~8/29
.
感謝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translat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93年にカプコンが発売したアクション作品であり、ロックマンのSFCに於ける新シリーズ第一作目。初代作と違い、近未来のロボットが"自らの意思"を持ち反乱を起こしてしまうという、哀愁を漂わせつつも硬派なストーリーで描いている。 エリアクリアの状況如何で変化するギミック、ライフ最大値を上げるアイテム"...
「weapon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weapon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weapon意思 在 誠實大叔 張誠博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weapon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weapon意思 在 translat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weapon意思 在 Maria Chen 陳霽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weapon意思 在 FU LOV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weapon意思 在 [討論] 王力宏的weapon - 看板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weapon意思 在 weapon發音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INTERES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weapon意思 在 weapon發音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PINTEREST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weapon意思 在 Taylor Swift - Mean - YouTube 的評價
weapon意思 在 誠實大叔 張誠博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競技場測試_是_地面測試 的意思
(補充新聞沒說的事)
飛彈的地面測試,通常不是全功能測試。
飛彈系統主要由火箭段、導控段、武裝段組成。
武裝段分成二部分:引信(引爆裝置)、爆炸主體(weapon)。
「競技場測試」是地面測試(arena test),新聞中提到,[AGM-183A在地面做「彈頭保險與引爆測試」],也就是做引信測試。
有些飛彈的引信是近炸引信,依據與目標距離而決定引爆。有些飛彈的引信是碰炸引信,碰炸引信要在承受飛彈主體與目標物撞擊之震動及破壞後,仍能正常運作,特別是鑽地彈的引信。除了機械式引信,電子引信可以賦予引信智慧,例如:可調式延遲引信。
先做分段測試,再做系統組合測試。
在地面的「引爆裝置測試」之後,要在地面先做武裝段引爆裝置與爆炸主體(weapon)的組合測試,再將武裝段與火箭段、導控段整合,以飛行方式做飛彈全功能測試。
中科院武裝段的研發能量,主要在第四研究所。
(延伸閱讀)
美AGM-183A極音速武器 完成「競技場測試」里程碑
https://www.ydn.com.tw/news/newsInsidePage?chapterID=1424301
weapon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回應 TIME 和日本人的期待】(修訂版)
1.
5月下旬的時候,TIME 雜誌登了篇報導,標題是「自我感覺良好的安全感錯覺加上摸摸茶,如何擊破了台灣對COVID-19的防疫」。
這篇報導很全面又很詳細地寫出了台灣成功防疫了一年多之後如何產生破口的,從3+11 事件到萬華的摸摸茶到疫苗短缺,該探討的都談到了。不過台灣許多人引用這篇報導的時候都著重在標題上,好像國際在看台灣的好戲,卻很少人提到這篇報導的結尾是怎麼寫的。
最後一段的小標題是「從世界各國犯過的錯中取經」(Learning from the world’s mistakes)。
這一段的開頭先講了政府隨著疫情的嚴峻而快速採取種種措施。然後講了很有意思的一句話:「不過台灣對抗COVID-19 疫情最有效的武器可能還是人民本身。」(But Taiwan’s most effective weapon in fighting COVID-19 may be its people.)
接著寫了民間各種立即自發的行動,並描述一位28歲女速記員在疫情中的生活,引用她的話而結束:「如何盡可能趕快減緩疫情的蔓延,她覺得像是自己的責任。『我知道我們現在所經歷的其實都是國際上一年前就經歷過的。』她說,『只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並遵守相關政策,我們會渡過這個難關的。』」
TIME說台灣防疫最有效的武器可能還是人民本身,又如此結束這篇報導,對台灣是十分溫暖又充滿期待的。
2.
今天看日本駐台代表泉裕泰說的一番話,他的情深意切是很容易體會的,但不知道是否有注意到他講的這句話:「現在,對抗病毒除了需要疫苗,日本也希望給台灣朋友帶來信心。」
是的,對抗病毒,需要疫苗,也需要信心。
而目前我們缺少疫苗,顯然也有許多人缺少信心。
不可否認的,今天台灣確實是有一些人是在被操弄下想要借機鬧事、設法讓台灣自亂陣腳;但也有許多人只是對國家憂心,不免急切。
除去那些別有用心的人不談,我覺得如果我們相信TIME 雜誌所說,台灣最有力的防疫武器本來就是人民而不是政府;如果我們接受日本駐台代表所說,防疫不只需要疫苗也需要信心,那我們每個人都還有可以做的事。
如果由我來說還有什麼事可以做,我會說是讓自己保持平靜。平靜地工作、平靜地保護自己、平靜地觀察情況,也盡可能平靜地發言。
只有平靜,在危險中才不會再誤闖絕地;
只有平靜,才不會無謂地耗費額外的能量;
只有平靜,才能在眾聲喧嘩中不迷失方向;
只有平靜,才能從世界各國犯過的錯中取經;
只有平靜,才能產生疫苗之外我們所需要的信心。
平靜和信心是一體兩面。信心會產生平靜,平靜也會產生信心。
我們應該用平靜和信心來回應 TIME 雜誌和日本人對我們的期待。
別的國家靠國君的權威和力量去戰勝疫情,我們卻可以靠人民的平靜和信心來渡過險關,多cool!
weapon意思 在 translat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93年にカプコンが発売したアクション作品であり、ロックマンのSFCに於ける新シリーズ第一作目。初代作と違い、近未来のロボットが"自らの意思"を持ち反乱を起こしてしまうという、哀愁を漂わせつつも硬派なストーリーで描いている。
エリアクリアの状況如何で変化するギミック、ライフ最大値を上げるアイテム"ライフアップ"の導入、体に装着する"強化パーツ"が追加、通常弾の溜め撃ちが可能、そして本作を不朽の名作たらしめた「壁蹴り」と「ダッシュ」の導入等の変更点がある。
BGMは山本氏を中心とした複数の作曲家が担当、ロック調で統一された楽曲群は近未来を背景にロボットバトルを華々しく彩るが、EDは物悲しく、エックスの救われることのない心境を表している。
本作は国内で47万本、海外を含めると約116万本の売上を記録していて、Xシリーズの最高記録を樹立した。
作曲:竹原裕子さん、山本節生氏、友澤眞氏、岩井由紀さん、堀山俊彦氏
Year: 1993.12.17(J),1993.12.20(U),1994.01.01(EU)
Manufacture: capcom
Hardware: spc700
computer: super famicom
composer: Yuko Takehara,Setsuo Yamamoto,Makoto Tomozawa,Yuki Iwai,Toshihiko Horiyama
------------------------------------------------------------------------------------------------------------------------
00:00 01.Capcom Logo (カプコンロゴ)
00:04 02.Title (タイトル)
00:31 03.Pass Word (パスワード)
01:55 04.Opening Stage (オープニングステージ)
03:34 05.Vava 1 (ヴァヴァ 1/元イレギュラーハンター)
03:59 06.Vava 2 (ヴァヴァ 2)
05:02 07.Zero (ゼロ/特A級ハンター)
05:43 08.Demo (デモ)
06:54 09.Stage Select 1 (ステージセレクト 1)
07:51 10.Stage Start (ステージスタート)
07:59 11.Launcher Octopuld Stage (深海の武装将軍 ランチャー・オクトパルド)
09:49 12.Icy Penguigo Stage (雪原の皇帝 アイシー・ペンギーゴ)
11:21 13.Burnin' Noumander Stage (灼熱のオイルタンク バーニン・ナウマンダー)
13:20 14.Boomer Kuwanger Stage (時空の斬鉄鬼 ブーメル・クワンガー)
15:36 15.Sting Chameleao Stage (幽林の妖撃手 スティング・カメリーオ)
16:50 16.Spark Mandriller Stage (豪速拳の雷王 スパーク・マンドリラー)
18:38 17.Storm Eagleed Stage (天空の貴公子 ストーム・イーグリード)
19:52 18.Armored Armadillo Stage (鋼鉄の甲弾闘士 アーマー・アルマージ)
21:52 19.Boss 1 (ボス 1)
22:13 20.Boss 2 (ボス 2)
23:23 21.Stage Clear (ステージクリア)
23:32 22.Get a Weapon (武器入手)
23:57 23.Stage Select 2 (ステージセレクト 2)
24:41 24.Sigma Stage 1 (シグマステージ 1)
26:54 25.Sigma Stage 2 (シグマステージ 2)
29:06 26.Sigma Stage 3 (シグマステージ 3)
30:55 27.Sigma Stage 4 (シグマステージ 4)
31:42 28.Sigma 1st (シグマ第1形態)
32:25 29.Sigma Rebirth (シグマ復活)
32:34 30.Sigma 2nd (シグマ最終形態)
34:31 31.Dr.Right (ライト博士)
35:10 32.Ending (エンディング)
36:59 33.Cast Roll (キャストロール)
38:56 34.Staff Roll (スタッフロール)
40:46 35.Test Track (テストトラック)
------------------------------------------------------------------------------------------------------------------------

weapon意思 在 Maria Chen 陳霽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Ultralif 是什麼 0:39
開箱 1:12
HIFU是什麼 1:47
如何操作 3:03
Tips 6:33
【?限時折扣優惠?】
抽不到獎也毋須氣餒,由即日起至4月30日,只要like我的Facebook Maria Chen 陳霽平 及Ultralif3家用Hifu機開箱片,到指定百老匯買購買Attibe Ultralif3家用Hifu機,即減HKD500,更可獲升級贈品!
指定百老匯門市:
銅鑼灣百德新街恒隆中心地庫
尖沙嘴海港城海洋中心三樓341號舖
旺角西洋菜南街80號地下至三樓
【有獎遊戲在FB】英文中有一句說話叫no pain, no gain, 意思是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Pain從字面解是痛苦、痛楚的意思,在這句裏則解作努力、辛苦,就是指辛勞地付出努力才會得到成果。我倒覺得這句話有點誤導,過程中付出努力,並不等於與「苦」掛勾,「苦」與「樂」從來都是人類為事件冠以戲劇效果的形容詞。我相信當每件事都用心去做、去經歷,無論那一刻是順流或逆流,你的生命都必有所得。
說到痛,倒是女人之間經常聊到的話題,除了生理期或生育之痛,我發現女人最多談及的痛,大都與醫美療程有關,當中又以「HIFU痛唔痛」被討論得最多!最近我試用了一部家用HIFU機,那是我至今用過的家用美容儀器之中最work的,而且是無痛!同樣是利用聚焦超聲波技術,Ultralif3 將能量打進2.5mm真皮層以重建膠原蛋白。這部由韓國著名醫美儀器生產商研發及製造的家用HIFU機,通過了很多安全測試及擁有醫學認證,始終是家用,安全性當然最重要。效果呢?臨床實驗證明有效緊緻毛孔、 減淡皺紋、提升臉部、鞏固皮膚密度。而我是用了一次就發現虎紋明顯減淡了,這為我解決了我最concern的下垂問題!而身邊的人都問我為何瘦了,其實我沒有瘦,只是臉龐緊緻、提升了,所以看起來面也瘦了。這部家用的HIFU機,已成為我的beauty weapon!
--------
Subscribe我的channel,能第一時間看到我的新video!
https://www.youtube.com/mariachenmc?sub_confirmation=1
--------
instagram: @ladyladymc
facebook: Maria Chen 陳霽平
--------
5個標準的fashion品牌讀音
#Hermes #SaintLaurent #LouisVuitton #Chanel #ChristianDior
https://youtu.be/eAWwhshZHjA
5個標準的fashion品牌讀音II
#Givenchy #Balenciaga #Loewe #Versace #Gucci
https://youtu.be/hurEp5idi6A

weapon意思 在 FU LOV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家好!歡迎你們跟我一起學英文 :) 今天的字是 "Bomb"。Bomb 的意思就是 "炸彈/做的一塌糊塗/呢超讚的/你超棒的。很多種方法可以使用。
Hey everyone! It's English party time :) Word of the day is bomb. The dictionary definition of "bomb" is: an explosive weapon detonated by impact, proximity to an object, a timing mechanism, or other means. Bomb can also be used to describe how awful or wonderful something/someone is.
Ex. 例子:
I bombed it.
是我炸的/ 我做的一塌糊塗
That's so bomb!
呢超讚的!
You're the bomb!
你超棒的!
Enjo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pcoxjm6LnI&feature=youtu.be
Move Forward by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weapon意思 在 [討論] 王力宏的weapon - 看板C_Cha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