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次連續參加多個鼓手講座的觀後感是:我覺得台灣人應該要多點文化素養。我的意思是如果想了解一個鼓手(或是任何東西),就多做一點功課去看看他以前打過哪些團、創作背景是什麼、從哪裡出來等等,上次Eric Moore講座的時候一連串講了超多老中青三代黑人鼓手很多人應該一個都沒聽過,講到他之前打了八年的團Suicidal Tendencies更是只有我一個人叫出來全場完全沒人知道,這團是將近40年歷史的加州經典Hardcore Punk/Thrash樂隊,超多大咖鼓手Brooks Wackerman(現任A7X)、Thomas Pridgen都打過,目前是Slayer原始鼓手Dave Lombardo在打,Metallica現任Bass手Robert Trujillo也彈過幾年。
再來上次Ludwig請來神人Nate Smith講座時被問到他最擅長的laid back打法俗稱Dilla Beat應該也很少人知道,大家只知道這種聽起來有點不準的感覺叫"laid back"卻不知道這風格其實是來自90年代中期知名的Hip-Hop製作人J Dilla所做的音樂,他隸屬的Stones Throw Records是很重要的嘻哈音樂廠牌,前幾年的紀錄電影"Our Vinyl Weighs a Ton"詳細的介紹了該廠牌的歷史,幾乎可說是影響了整個嘻哈音樂的發展。
再來說到大家都很熟悉的Justin Bieber鼓手狂派Gospel Chops魔人Devon Taylor最近在小賈巡迴結束後打了一個名叫PARTYNEXTDOOR的R&B歌手,目前擔任美國最紅的妹仔也是G-Eazy女友Halsey體育館巡迴開場。這個名為隔壁派對的歌手隸屬於Drake的自創廠牌OVO Sound旗下,該廠牌是Drake企圖向全世界展現加拿大音樂人才華的媒介,其中多組藝人Majid Jordan、dvsn也都出現過Drake專輯中或是擔任巡迴暖場,曲風偏向較電子的R&B、Soul。
講了這麼多我並不是要賣弄自己的音樂知識,這些東西都是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找得到,端看個人有沒有心要研究而已,想了解黑人的打鼓習慣就多聽黑人音樂,想知道什麼樂風怎麼打、怎麼呈現出適當感覺就多聽那種樂風,很多問題都可以在找尋的過程中獲得解答,我自己也仍然每天都在經歷這個過程,當中得到的東西都是自己的任何人都帶不走,活到老學到老,共勉。
(附上一張Eric Moore講座鼓組照搭配本文服用)
suicidal意思 在 小小兔大戰情緒怪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精神病是一種疾病,不是選擇>>
聽了一位抑鬱症患者題爲「抑鬱的社會禁忌」的演講,内心經歷了很多。雖然只有十六分鐘但是它卻比我從前在大學聽過的課裏面最發人深省的。她每一句都觸動著我的心靈,讓我快速地重新經歷了自己的過去多一遍。
我經歷到,很深的傷害、被誤解、被拒絕、被不公平對待、被無端責駡。我們病倒了已經很辛苦了,爲什麽還要我們承受多一些?我的心很痛,第一次聽演講聽到哭了。
講者拿癌症和身體其它疾病跟抑鬱比較。有人跌斷了腿要打石膏,衆人會一擁而上在石膏上簽名。但是爲社麽在聽到有人有精神病以後,就會對患者敬而遠之?精神病是一種疾病,不是選擇。(' Mental illness is an illness, not a choice. ' )不幸得到它並不是我們的錯!!!
你們知道爲什麽有這麽多抑鬱病患者自殺嗎?遠因是因爲疾病本身,近因則是社會對他們的標簽,這樣他們本來已經很差的精神狀況下變得更加自我懷疑,更加不能忍受。
不要說是普羅大衆,就算是從事輔導的專業人員,有些都對情緒病很不瞭解,態度也不很友善!例如,我曾經被輔導員用一整節問及爲何前陣子心情這麽差,我説沒有原因,心想:難道你不知道抑鬱是沒有原因的嗎?她堅持事必有因,我唯有保持沉默。
然後,她又問我當天的心情,我説我感受不到任何情緒,她怎也不肯放過我。到最後,我答了一個她很滿意的答案,以求離開。離開過後,我的心情比見她前更差,更自我反問:「到底我是不是真的這麽差?爲什麽就連心理學家也這樣說我?」這樣的傷害,比家人更大。
抑鬱要面對最差的就是要面對抑鬱和自殺(但是它們都不是出於自私的)。這是終生的戰爭,你將要面對無盡的掙扎和考驗。(' Being depressed and suicidal is the worst (it's not selfish). This is a lifelong battle and endless struggle. ')
想到將來,很多時也覺得很大壓力、很絕望、很想放棄。但是神提醒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34)這句話安慰了我度過很多個無眠的晚上。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同路人都像你和我一樣,都想透過不同的途徑(謝謝你們每天都看這麽多字,哈哈!)來讓別人更加瞭解我們的世界,也鼓勵同路人繼續努力,因爲我們並不孤單。只是,就算別人不理解我們,就算這是一場硬仗也不要緊,最重要的一定是:「自己接納自己」,不要被別人的曲解影響到。
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做英雄,我們都可以重新站起來當勝利者。(' It's a world when anyone can be proved to be a hero. It is a world when anyone can stand up and be a winner. ')癌症病人可以,精神病患者也可以!
就讓我以講者的一個願望作結。她説她希望有一天,打電話給你的醫生和打電話給你的精神科醫師變得不再有分別。(' …... no social distinction made between calling the doctor and your psychiatrist. ' )上天要我們經歷,一定有祂的意思。你和我都要努力地加入這個行列,知道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xT2HssjI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