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t Potato marshmallow tart✨✨
天氣漸漸清涼,每天送小小孩上學的時候,吹著陣陣秋風,總覺神清氣爽,心情也漸漸轉晴。
走到樓下的超市閒逛,想起整個夏季都沒有好好做過一個像樣的甜點,連小小孩都開始投訴,真有點歉疚。可是超市並不容易找到做甜點的食材,四處逛逛拼拼湊湊,望到貨架上的綿花糖,想起小小孩瘋狂愛上的模樣,就決定用它作主角,用簡單的撻殼來盛載吧。
綿花糖的絕配,是香蕉和朱古力,真是百吃不厭。可是香蕉和蘋果一樣,不耐放不耐煮又易變色,並不是容易控制的食材。弄得不好就會霉爛,賣相非常醜陋。而且只用香蕉或是朱古力做filling的話,甜度會高得很可怕。轉念一想,如果用軟糯的蕃薯蓉做filling,質感和味道和香蕉相似,可以稍稍欺騙一下味蕾,邪惡度也可以大大降低。好吧,就此敲定整個撻的結構了。
真的很久沒有做過sweet dough和tart lining,望著枱面上的雞蛋麵粉牛油的一刻,還真有點猶疑,生怕手藝生疏。但從焗爐拿出tart shell那一刻,看見焗盤內兩隻自然脫模卻依然工整的撻殼,還是有點感動。當日在學校無論rolling、lining、resting、甚至連搽牛油都被挑剔過的我,直到現在做每個步驟的時候,都好像隱約聽見耳邊響起的責罵聲,真是畢生難忘。我想這份很難言喻的感覺,只有同期捱苦的同學們,才會感受得到吧?
接著要處理蕃薯蓉。蕃薯很可愛,只要蒸得夠透徹,就很易壓成軟滑的薯蓉。我這次使用日本甜薯,已經好夠甜,不想再用糖水調整稠杰度。轉用了oat milk,效果也非常不俗。接著將72度的朱古力融化,還將香蕉切片,一切材料準備就緒,就是組合的時候。
先塗一層朱古力在撻殼上,然後填入蕃薯蓉掃平,再塗上另一層朱古力,然後加入切片香蕉。將綿花糖密鋪在表面後,輕輕用火槍燒至微焦。然後再唧一圈蕃薯蓉作裝飾,可愛的綿花糖批便正式完成。
一口氣做了兩隻,一隻送給小小孩,另一隻是請Jan老師吃的。小小孩見到綿花糖已經大大興奮,不停快樂地吃著;Jan老師切開這個批,看見內部結構如此工整漂亮,不禁微微一怔。甫吃下去立即發現,這個貌似濃甜的配搭,竟然是一個輕盈微甜的版本,每種味道巧妙地融合,還配合香脆的撻殼,實在有點驚訝。
「怎麼竟將如此傳統的美國粗獷味道,做出如此法式的精緻細膩?」
我但笑不語。
因為我一直接受的訓練,就是講求精細巧妙啊。
-\-\-\-\-\-\-\-\-\-\-\-\-\-\-\-\-\-\-\-\-\-\-\-\-\-\-\-\-\-\-\-\-\-\-\-\-\-\-\-\-\-\-\-\-\-\-\-\
🍠詳細的圖文食譜,已附於留言內。
-\-\-\-\-\-\-\-\-\-\-\-\-\-\-\-\-\-\-\-\-\-\-\-\-\-\-\-\-\-\-\-\-\-\-\-\-\-\-\-\-\-\-\-\-\-\-\-\
shell投訴 在 Starry Starry Tearo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Sweet Potato marshmallow tart✨✨
天氣漸漸清涼,每天送小小孩上學的時候,吹著陣陣秋風,總覺神清氣爽,心情也漸漸轉晴。
走到樓下的超市閒逛,想起整個夏季都沒有好好做過一個像樣的甜點,連小小孩都開始投訴,真有點歉疚。可是超市並不容易找到做甜點的食材,四處逛逛拼拼湊湊,望到貨架上的綿花糖,想起小小孩瘋狂愛上的模樣,就決定用它作主角,用簡單的撻殼來盛載吧。
綿花糖的絕配,是香蕉和朱古力,真是百吃不厭。可是香蕉和蘋果一樣,不耐放不耐煮又易變色,並不是容易控制的食材。弄得不好就會霉爛,賣相非常醜陋。而且只用香蕉或是朱古力做filling的話,甜度會高得很可怕。轉念一想,如果用軟糯的蕃薯蓉做filling,質感和味道和香蕉相似,可以稍稍欺騙一下味蕾,邪惡度也可以大大降低。好吧,就此敲定整個撻的結構了。
真的很久沒有做過sweet dough和tart lining,望著枱面上的雞蛋麵粉牛油的一刻,還真有點猶疑,生怕手藝生疏。但從焗爐拿出tart shell那一刻,看見焗盤內兩隻自然脫模卻依然工整的撻殼,還是有點感動。當日在學校無論rolling、lining、resting、甚至連搽牛油都被挑剔過的我,直到現在做每個步驟的時候,都好像隱約聽見耳邊響起的責罵聲,真是畢生難忘。我想這份很難言喻的感覺,只有同期捱苦的同學們,才會感受得到吧?
接著要處理蕃薯蓉。蕃薯很可愛,只要蒸得夠透徹,就很易壓成軟滑的薯蓉。我這次使用日本甜薯,已經好夠甜,不想再用糖水調整稠杰度。轉用了oat milk,效果也非常不俗。接著將72度的朱古力融化,還將香蕉切片,一切材料準備就緒,就是組合的時候。
先塗一層朱古力在撻殼上,然後填入蕃薯蓉掃平,再塗上另一層朱古力,然後加入切片香蕉。將綿花糖密鋪在表面後,輕輕用火槍燒至微焦。然後再唧一圈蕃薯蓉作裝飾,可愛的綿花糖批便正式完成。
一口氣做了兩隻,一隻送給小小孩,另一隻是請Jan老師吃的。小小孩見到綿花糖已經大大興奮,不停快樂地吃著;Jan老師切開這個批,看見內部結構如此工整漂亮,不禁微微一怔。甫吃下去立即發現,這個貌似濃甜的配搭,竟然是一個輕盈微甜的版本,每種味道巧妙地融合,還配合香脆的撻殼,實在有點驚訝。
「怎麼竟將如此傳統的美國粗獷味道,做出如此法式的精緻細膩?」
我但笑不語。
因為我一直接受的訓練,就是講求精細巧妙啊。
------------------------------------------------
🍠詳細的圖文食譜,已附於留言內。
------------------------------------------------
shell投訴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網友請注意!澳洲的牙醫師朋友提醒,這個澳洲產品最近在台灣大打廣告,唬爛說是「醫療級」,但澳洲並沒有任何醫學會對這個產品背書。最誇張的是,業者在每個留言中都回答民眾,這個產品可以「強化琺瑯質」,但實際上這類美白產品除非是僅清除牙齒以外的髒污,否則都會某種程度傷害到琺瑯質,業者真的是在亂講一通。
以下是牙醫跟團隊醫師討論後分析如下:
雖然業者沒有標出全成分,但網站上提到的成分有
bentonite (乳化、安定、增稠劑功能)
lemon myrtle (香精成分)
100% Organic Coconut Shell Activated Charcoal (活性碳,吸附髒污)
牙醫評估後,認為主要功能是透過刷牙過程中,透過活性碳顆粒摩擦、打磨、拋光牙齒表面的髒污達到所謂的牙齒美白效果。如果是敏感性牙齒的人,並不適合使用這類產品,因為琺瑯質可能被進一步傷害。但業者宣稱這產品可以「強化琺瑯質」,真的是非常誇大的說法。
另外業者宣稱這個產品可以「消除牙齦紅腫、牙菌斑、牙齦炎」,但其實正確刷牙、使用牙線、半年一次的口腔評估才是處理牙周問題的不二法門,而非買這類的產品就可以有效治療牙周疾病。
我們就不貼上這產品的澳洲網站跟台灣廣告連結,避免幫他們增加點擊了。這類的誇大宣稱也不只這家,只是這家廣告打很大,還宣稱是澳洲進口的「醫療級」產品,讓澳洲的牙醫師很不爽覺得丟臉來投訴。
琺瑯質是個很棒的東西,不要隨隨便便拿粗糙的東西把它磨掉。一但產生敏感性牙齒,保證你後悔莫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