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台灣微菌聯盟國際研討會]
一整個早上都是大師們的醍醐灌頂,尤其是感謝大會邀請國際知名期刊《Gut》主編Emad El-Omar教授帶來的演講,本次會議綜觀了微菌研究這幾年來的整理跟對未來的展望,目前已知腸道菌構成了人類的免疫系統網,影響營養的吸收、內分泌新陳代謝、對食物毒物藥物的反應、情緒跟神經系統還與多種癌症和疾病相關,目前腸道菌相關研究由五大主軸延伸,有60幾個進行中的聯合計畫:
#癌症相關:
一個理想的菌相(Microbiome)是增強系統跟抗癌的免疫機制,包括近年來討論熱烈的癌症新治療藥物Anti-PD-1(註:免疫系統的T淋巴細胞之所以無法殲滅癌細胞,是因為上面有個抓耙仔叫PD-1,當他跟被癌細胞表面一個叫做PDL-1的蛋白質裡應外合,T細胞殺死癌細胞的功能就會被抑制,而這個新藥就是要箝制住抓耙仔啊!)跟腸道菌的關係有幾項發現:
*對於轉移性黑色素細胞癌的治療效果,在腸道中有瘤胃球菌(Ruminococcaceae)的患者,免疫療法治癒率高。
*對於肺癌、腎臟癌的治療效果,在免疫治療期間有使用過抗生素的比沒使用過的存活率變短,推斷是抗生素造成腸相混亂,影響療效。
*身上的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被抗生素殺死的小鼠,對於免疫療法會失效,無法有效對抗腫瘤。
#婦女跟孩子的健康議題:
*寶寶的免疫從胎兒開始建構:人類腸道菌的發展從母親懷孕開始,有腸躁症的母親生下來的寶寶觀察到有後天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異常的狀況,也就是來自媽媽給的被動免疫會受影響。再來就是母親到懷孕後期若體重增加太多造成腸道菌異常(主要是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增加,其他主要菌種減少),產生胰島素抗性,寶寶的菌相也會傾向胰島素抗性體質,跟第一型糖尿病或未來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有相關。
*出生開始腸道菌的組成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不斷改變,包括經陰道/剖腹產給予的菌種不同、母奶/配方奶的成分不同、家中寵物、兄弟姊妹等等所有外在環境的接觸,都讓寶寶的腸道菌(免疫系統)組成激烈變化直到三歲前穩定,所以三歲前打底很重要,成年後的腸道菌要翻轉就沒那麼容易。
#感染/免疫/發炎相關疾病(包括代謝、肥胖這類慢性發炎疾病:
*腸道菌的失衡和發炎反應是個複雜的公式很難釐清因果關係,不管是飲食運動、身心壓力、酒精抽菸、醫源性介入(藥物跟手術)、感染等等都會造成腸道的通透性改變(腸漏症),使細菌跟抗原從腸道經血液擴散到身體各處引不同部位的免疫發炎反應,如何從腸道菌的食物來影響特定菌產生特定代謝產物,活化不同器官的接受器來啟動一連串生化反應,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造成失衡的關鍵還有食品加工業當中的乳化劑跟人造甜味劑。
#心理健康/腦神經科學(腸腦軸:
*非抗生素藥物中,影響腸道菌相最多的藥物包括抗精神病用藥、胃食道逆流或胃潰瘍常用的氫離子幫補阻斷劑(PPI)、嗎啡類藥物。腸道菌目前已知跟憂鬱、焦慮症、自閉症、精神分裂症、失智症有關,因此這類疾病的藥物也會帶來菌相的改變。
*過去《Science》雜誌有報導,嗎啡類止痛藥長期使用會增加病患對疼痛的敏感度,而這個研究在最近發現是跟嗎啡造成的糞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增生有關。
#重症疾病照護:
當身體遭受嚴重傷害(例如重度燒傷)使腸道上皮細胞大量壞死跟改變通透性,使細菌經血液到肺部造成腸相的失衡而影響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的發生,故腸道菌應用在重症治療也是未來的目標。
另外一個給我的啟發,就是即使腸道菌移植(FMT)是治療的手段,但有些人的腸道黏膜對於菌叢的定居是有抗性的(就像地球人無法在火星生存,環境不適合),所以個人覺得最保險理想的方式,或許就是在火星上備有充分的食物(益生源),加上益生菌軍團(讓他們能繁殖)跟腸道菌代謝產物三者,或許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另外也期待所謂腸道菌的「超級捐贈者」的誕生,畢竟何謂「最健康的人類腸相」,到目前還沒有個定論,只知道基因數量越多,生態系越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菌相是比較健康的。
今天收穫滿滿,鼓起勇氣舉手發問還得到發了好幾篇腸道菌paper的大師El-Omar教授本人親自回答,覺得心滿意足😊
#superdoner養成計劃聽起來很像某種超人養成計畫😆
#Tammy Wang會為人們的健康腸相改造計畫繼續努力
#腸道菌時代來臨
#Newrevolution
#若說人類的新興疾病是薩諾斯的天命使然
#那微菌聯盟就是復仇者聯盟的角色了
「ppi類藥物」的推薦目錄:
- 關於ppi類藥物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pi類藥物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pi類藥物 在 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pi類藥物 在 潘懷宗- 看到PPI類藥物的諸多副作用,也許會覺得恐慌 的評價
- 關於ppi類藥物 在 ppi藥物有哪些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ppi類藥物 在 ppi藥物有哪些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ppi類藥物 在 胃藥副作用和影響有哪些!胃食道逆流恐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 ... 的評價
ppi類藥物 在 小小藥罐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期繼續有藥罐子在大銀跟大家講藥~😁😁😁
?送藥宜忌:餐前 vs 餐後?
【送藥宜忌:餐前 vs 餐後】
文:小小藥罐子
服藥跟進餐有甚麼關係呢?藥罐子先列舉一些跟進食相關的服藥指示,幫助說明!
一、餐前服用
「餐前」指「餐前一小時、餐後兩小時」,即是:
1) 服藥後,至少一小時後才進食。
2) 進食後,至少兩小時後才服藥。
餐前服藥,主要為了避免藥物與食物同時進入消化系統,在消化道相遇,影響藥物吸收。餐前服藥的原因可細分成三個:藥物會跟食物的成分結合,減低藥物吸收,削弱療效,如骨質疏鬆藥雙磷酸鹽(Bisphosphonate); 藥物對酸性敏感,進食會刺激胃壁分泌胃酸,讓胃部偏向酸性,藥物會被分解,削弱療效,如胃藥質子泵抑制劑(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 藥物與食物同服會增加藥物吸收,加強療效, 但藥效愈大,副作用愈大。一些毒性較強的藥物,如治療癌症的標靶藥Erlotinib,餐前服用能減少副作用出現。
二、餐前15分鐘(或者30分鐘)服用
有些藥物會明確指示餐前服藥的實際時間,目的在讓藥物在進食後,立刻發揮藥效,達到最佳效果。
舉例說Domperidone,這種藥適用於治療餐後的消化不良症狀,例如積滯(俗稱「飽飽滯滯」),餐前服藥能讓藥物在餐後發揮藥效,迅速紓緩不適。理論上,餐前15至30分鐘服用,藥物可達到最高濃度,發揮最大藥效。
三、餐後服用
「餐後」指「餐後半小時至一小時」。
有些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或會刺激腸胃、削弱胃壁的自我保護機制,破壞胃壁的黏膜,增加胃潰瘍、胃出血的風險。餐後服用可減少這類藥物對胃部的刺激,降低對胃壁的傷害,減少令腸胃不適的副作用。
四、隨餐服用
「隨餐服用」指「進食的時候,同時服藥。」主要為了配合藥物作用原理。
例如減肥藥奧利司他(Orlistat),其作用原理在抑制消化道裡的胰臟脂肪酶(Pancreatic Lipase),抑制脂肪分解成脂肪酸(Fatty Acid)、單酸甘油酯(Monoglyceride),阻止脂肪在腸道被消化和吸收,減少熱量攝取,從而減輕體重。
不難想像,奧利司他要發揮藥效,必須擁有作用對象——脂肪!說到脂肪,自然離不開食物。所以沒有進食,就不用服藥。一言以蔽之,「隨餐服用」就是「吃飯,吃藥;不吃飯,不吃藥」。
五、進食第一口食物後立刻服藥
這種服法也是為了配合藥物作用原理。
例如血糖藥阿卡波糖(Acarbose),其作用原理在延緩碳水化合物消化、水解成葡萄糖,減慢葡萄糖吸收,減低血糖升幅,拉平血糖水平,幫助穩定血糖。在開始進食時服藥,可在消化食物過程中發揮藥效,達到理想療效。
最後:「如果沒有特別服藥指示,應該在甚麼時候服藥呢?」
大部分藥物可以餐後服藥,相較餐前,餐後服藥的藥物吸收一般較佳。
----------
關於小小藥罐子
註冊藥劑師,致力推廣藥物教育與宣揚用藥知識。
想知道更多藥事知識,請看倌到各大書局購買小小藥罐子的著作:
《藥事知多D》:www.starrynight.com.hk/book/2
《用藥知多D》:www.starrynight.com.hk/book/8
《藥房事件簿》:www.starrynight.com.hk/book/32
ppi類藥物 在 張振榕醫師的健康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吃藥方法不對也會讓你胸口痛痛的哦!!]】
胸悶、胸痛不一定是胃食道逆流或心臟病~~
最近門診連續來了幾位捧油,主訴都是突然發生不明原因的胸痛、胸悶或吞嚥疼痛,懷疑自己是食道或喉嚨長了東西或者是胃食道逆流發作。這些朋友其實平時都沒有任何腸胃狀況,問診時也沒有其他跟腸胃病有關的症狀。這個時候,有經驗的醫師就會注意到,病人是否最近因為身體不適而服用一些新的藥物,引起所謂【藥物性食道炎】的現象。
-----
【什麼是藥物性食道炎】
簡單說,就是在服用藥物的時候,因為喝水量不夠或者吃藥後馬上平躺(例如午睡或晚上睡前服藥),造成藥物卡在食道並且融化,引起食道的腐蝕性傷害,導致食道發炎及潰瘍產生。吃東西的時候,因為食道潰瀾了,所以只要做吞嚥食物的動作,就會感到胸口不適、胸悶或胸痛。
-----
【哪些藥物容易造成藥物性食道炎】
造成藥物性食道炎常見的藥品種類如下:
1. 抗生素:皮膚科用藥中,治療青春痘常用的四環黴素。
此類抗生素,是我在臨床上最常見造成藥物性食道炎
的,例如Doxycycline。其他像clindamycin等抗生素
也很容易引起。
2.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俗稱NSAID):這類藥物,感冒、筋
骨痠痛、或發炎時醫師很常開立給你吃,也要特別小心。
3. 骨質疏鬆藥物:例如含有Aledronate成分的藥物。
4. 其他用膠囊劑型的藥物:因為膠囊容易在食道粘住,所以
只要使用膠囊藥物沒有喝足夠的水都可能引起這個疾病。
-----
【怎麼診斷藥物性食道炎】
有經驗的醫師用問診的方式大概就可以抓到這個問題了。如果要百分之百確定診斷,則必須接受胃鏡檢查。胃鏡檢查時,可以看到在食道中段會有多個類似藥物膠囊大小的局部潰瘍,這樣就可以確定診斷。
-----
【如何治療藥物性食道炎】
1. 質子幫浦阻斷劑 (俗稱PPI)、抗組織胺接受體抑制劑(H2
blocker)、傳統制酸劑都可以用來治療藥物性食道炎。個人
覺得PPI及H2 blocker的效果比較好。
2. Sucralfate:這是一種含硫化多糖的特殊化合物,是一種黏
膜保護劑。Sucralfate會與潰瘍表面上的蛋白質形成鏈結,
覆蓋在潰瘍表面並形成一層保護薄膜,讓潰瘍慢慢復原。
這個藥物我常常建議病人在治療的前3-7天使用,可以加強
治療,效果很好。
-----
【怎麼預防藥物性食道炎】
1. 吃藥後一定要多喝水,確定有把藥物都吞下去。許多朋友
吃藥後就配一小口水,難怪會吞不下去。
2. 吃藥後至少保持30分鐘直立的姿勢,切勿在吃藥後馬上平
躺或睡覺。
-----
【藥物性食道炎有什麼併發症或後遺症嗎?】
大部份的藥物性食道炎都很容易治療好,而且不會有後遺症。極為少數的人可能會併發食道出血、穿孔或狹窄。
(照片來源:bgr.com)
#藥物性食道炎
#胸痛胸悶不一定是胃食道逆流
#吃藥一定要多喝水吃藥後不要立刻平躺
ppi類藥物 在 ppi藥物有哪些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PPI 又叫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先进的一类药物,它通过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达到快速治愈溃疡的目的。 ... 质子泵抑制剂是 ... 胃食道逆流 ... ... <看更多>
ppi類藥物 在 ppi藥物有哪些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PPI 又叫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先进的一类药物,它通过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达到快速治愈溃疡的目的。 ... 质子泵抑制剂是 ... 胃食道逆流 ... ... <看更多>
ppi類藥物 在 潘懷宗- 看到PPI類藥物的諸多副作用,也許會覺得恐慌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PPI類藥物的諸多副作用,也許會覺得恐慌,但是實際上,只要是在醫師監控下服用的藥物 ... 當發現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時,除了醫師開立的藥物,還應該注意哪些生活細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