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冷冰冰,民心暖呼呼
即便各家民調公司目前已經針對四年前民調失靈的現象進行調整,但Politico認為,這次的民調還是可能失準,川普贏得選舉人票的機會還是很大。
「我們活在一個人們會對自己會計師、醫師說謊的國家,有什麼理由相信他們會對民調訪問誠實?」
https://www.politico.com/news/magazine/2020/10/29/2020-polls-trump-biden-prediction-accurate-2016-433619?fbclid=IwAR3lN6M-Y-P0lMO39Ke2fhIdIEjzzb4sb-IWpJZTB00E37Ucdd6TwPo0Kz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852郵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politico magazine」的推薦目錄:
- 關於politico magazine 在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Insight Po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olitico magazine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olitico magazine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olitico magazine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olitico magazine 在 POLITICO Magazine -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politico magazine 在 POLITICO Magazine's launch event (Full video) - YouTube 的評價
politico magazine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影響】美國人積極避孕真相
一般民間經驗認為,人們在無所事事的情況下就會做愛,被稱為「停電生娃理論」(blackout babies theory)。這種理論常在災難發生後出現,但理應由此引發的嬰兒潮卻從未出現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曾催生有關預測,認為居家令最終會帶來一波嬰兒潮。然而美國人預期孩子的數量並非比平時多得多,而是少得多。
事實將證明,在美國各地的睡房裡,夫妻們正在作出的決定,其重要性如同政府政策制定者的決策,對我們經濟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今天的孩子數量越來越少,意味著將來的消費者、上班族和納稅人也越來越少。換句話說,經濟規模將會減少——當然,環境足跡也會減少,這也是一種好處。
聽起來平淡無奇,規劃一個家庭是否需要增加成員人數,需要考慮準媽媽的年齡、負擔到照顧子女的費用與否、完成大學課程費用、收入和職業穩定性等多種因素。與經濟大蕭條相比,在如今這個疫情所造成的經濟危機中,為人父母的好處已不再具有吸引力。古特馬赫研究所(Guttmacher Institute)在4月底、5月初對大約2000名美國婦女進行了調查,發現34%的人因疫情想推遲懷孕或減少生兒育女,表示很快就會要孩子或想生更多孩子的比例只有17%。
而且,避孕產品供應商報告說,疫情之下,他們的銷售出現增長,因為人們為防範供應短缺而開始囤貨。一些消息來源也表示,市場對長效避孕產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美國醫療保健公司Pill Club發現,在6月份,人們對Annovera子宮環的需求增長了65%(Annovera的避孕效果長達一年)。在美國,一般需要避孕的人都可以得到避孕服務,與貧窮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情況相反。在那些國家,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4月份的估算,無法獲得避孕服務可能會在半年內導致多達700萬宗的意外懷孕。
美國計劃生育協會(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PPFA)醫療服務高級總監迪安(Gillian Dean)博士說,該公司墮胎藥的市場需求有所增加。她說,有幾名婦女向她求助,以終止懷孕,「若非疫情影響經濟環境,她們本來希望將孩子生下來。」
即使疫情結束,許多降低美國生育率的因素也仍然存在,例如因生育孩子而對婦女的職業生涯造成的傷害,以及較高的托兒、教育和健康保險費用等。古佐說,托兒服務對已經有了孩子的夫婦尤為重要,因為他們更能意識到這是有問題的:「在某些州份,托兒費比上大學學費還貴。」密西根大學經濟學家史蒂文森(Betsey Stevenson)告訴《政客雜誌》(Politico Magazine),與托兒服務一樣重要的是,聯邦政府撥給該領域的疫情救助要少於對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的救助。——Peter Coy、Alexander Tanzi、Maeve Sheehey;譯 永年
#生育率下降 #避孕 #經濟衰退 #新型冠狀病毒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201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方法
網站:www.bbwhk.com
電郵: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
politico magazine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清醒吧!富豪想要繼續紙醉金迷,最好積極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
我們富人都被學校教育和社會的肯定騙了,自以為是工作機會的提供者。這完全是錯誤的觀念。 只靠超級有錢人是無法支撐美國經濟的。
我賺的錢大約是一般美國人的 1000 倍,可是沒有辦法購買 1000 倍的東西。我的家人過去幾年來買了 3 輛車,而不是三千輛。我一年只買幾件褲子和襯衫,像一般美國男人一樣。
三代過去了,我仍然從中獲利。後來我很幸運得認識了一個夥伴 Bezos,帶我搭上了網路時代的列車。我看著路上的人們,心想「若不是 Jeff 的功勞,我可能也跟你們一樣」。"
https://buzzorange.com/2014/08/04/pitchfork/
politico magazine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politico magazine 在 POLITICO Magazine's launch event (Full video)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POLITICO Magazine Launch Event (Full) ... <看更多>
politico magazine 在 POLITICO Magazine -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POLITICO Magazine. 114014 likes · 38 talking about this. Featuring hard-hitting reporting and original ideas about the stories that matter most i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