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 兒童的身體活動/體適能 和 腦部發育
上週一個神經內科的朋友問我,為什麼幫小朋友排那麼多體能活動?是不是為了幫助他們腦部發育?
在她問我之前,根本沒想過這個問題耶!所以趁週末的空檔,念了一些文獻,來了解一下,現在也分享給大家。
※ 其實我也沒排很多體能活動吧?除了學校本來就有的體育課之外,一路以來學過的有體操、桌球、網球、羽球、游泳,假日會帶去爬山、攀岩館、游泳池、騎單車等等。
以下就是偷懶看的兩篇文章:都是review paper (看別人整理好的比較快一點)
Chaddock L, Pontifex MB, Hillman CH, Kramer AF. A review of the relation of aerobic fitness and physical activity to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children. J Int Neuropsychol Soc. 2011 Nov;17(6):975-85. doi: 10.1017/S1355617711000567. PMID: 22040896.
Khan NA, Hillman CH. The relation of childhood physical activity and aerobic fitness to brain function and cognition: a review. Pediatr Exerc Sci. 2014 May;26(2):138-46. doi: 10.1123/pes.2013-0125. Epub 2014 Apr 10. PMID: 24722921.
其實兩篇的結論都很類似,就是身體的活動或是有氧適能,會讓腦部的結構和功能 (特別是認知功能) 較好;人的大腦要到三十歲左右才完全發育,青春期前是大腦結構和功能改變的重要時刻,所以快帶你的孩子出去動一動!
※ 大家應該還記得兒童及青少年,活動量的建議吧?
一週內每天「平均」60分鐘以上,中到高強度的運動,並以有氧運動為主。
新來的朋友,可以去回顧一下之前的文章
https://www.facebook.com/FMOMdoctor/posts/2937191343178586?__tn__=%2CO*F
最後,一定會有人問到你腦長好了,不代表學業成績會不錯呀!特別是台灣還是以學業成績為導向,把時間拿去運動,不就課業一落千丈?
其實我也很好奇,不過目前沒看到東方人的研究結果;比較完整的研究報告是美國疾管署 (CDC) 的文章,還有一篇系統性回顧的文獻。
https://www.cdc.gov/healthyyouth/health_and_academics/pdf/pa-pe_paper.pdf
Rasberry, Catherine N.,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chool-based physical activity, includ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reventive medicine 52 (2011): S10-S20.
結果就是體能活動和學業表現是有正相關的,但還沒達到統計學上的意義。就看大家信或不信囉?
總之我是信了,在課業壓力不大的幼兒園、國小階段,能讓他們多接觸一些不同的體能活動,進而培養出運動的習慣,應該是現階段我能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吧?而且能受用一生。
#其實是自己愛往外跑
「pes醫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pes醫學 在 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pes醫學 在 Akrofitness 健身部落格 x 健人健智 Talks with Kev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pes醫學 在 竹子的體育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pes醫學 在 pes醫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pes醫學 在 pes醫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pes醫學 在 Nasm Pes 06/15-18 台北場-美國國家運動醫學院提升運動表現 ... 的評價
- 關於pes醫學 在 PES-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 飛比價格 的評價
- 關於pes醫學 在 PES-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 飛比價格 的評價
- 關於pes醫學 在 營養診斷手冊pes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pes醫學 在 營養診斷手冊pes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pes醫學 在 PES 2021 交流- 足球板 的評價
pes醫學 在 Akrofitness 健身部落格 x 健人健智 Talks with Kev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回顧一下 Coach HANK 的知識文,讓你訓練更到位。充分休息=更多的訓練量 =更好的肌肥大效果!
以往對於肌肥大訓練的組間休息時間常見的建議是:30秒-2分鐘的短促組間休息,例如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NSCA)建議是30秒-1.5分鐘、美國國家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建議是1分鐘-2分鐘、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 NASM)建議是45秒-1.5分鐘。短促的、尚未充分休息的組間休息時間,設計目的是讓身體快速累積大量的代謝壓力(Metabolic stress)以及合成型激素如:睪固酮(Testosterone)、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等來提升肌肥大表現。
但是近年來大部份的文獻支持:『充分休息能促進更多的肌肥大反應。』
一、合成型激素增加可能不會促進更多的蛋白質合成
未完全恢復的短促組間休息、稍高的反覆次數、使用力竭技術等創造肌肉缺氧環境都能輕易誘發合成型激素的分泌,但是即便訓練後發現身體內有高濃度激素反應,蛋白質合成能力卻沒有因此增加。
這也顯示短促的組間休息比起充分的組間休息能創造更佳的合成型激素反應,但似乎與肌肥大沒有明顯相關性,訓練後的激素增加,不能做為發展肌肥大的參考指標。
二、代謝壓力可能不是肌肥大的主要發展機制
肌肥大的三個發展機制:機械壓力(Mechanical tension)、代謝壓力(Metabolic stress)、肌肉損傷(Muscle damage)。機械張力是身體在大重量的刺激下逐步累積訓練總量來提升肌肥大效果,代謝壓力透過力竭、不完全恢復等創造身體缺氧、疲勞情境來誘發肌肥大效果,以上兩者均能造成肌肉損傷 ,肌肉損傷是訓練後會促使肌肉細微組織的破壞並產生組織重塑來達到肌肥大的目的。
短促的組間休息時間迫使肌肉在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即進行下一組訓練,在肌肉缺氧的環境下迅速累積乳酸,使代謝壓力水準急速升高。即便短促休息在代謝壓力上佔優勢,但充分的組間休息反而有較多的肌肥大反應,這可能是因為休息不足使身體過度疲勞將使訓練強度下降進而使訓練總量伴隨下降。
充分的組間休息能使訓練強度不下降而累積可觀的機械張力與訓練總量,也造就更好的肌肥大表現,意味著訓練總量提升來自對訓練強度的依存關係,也顯示機械張力是肌肥大發展的主要機制,代謝壓力為次要機制。
三、充分休息獲得較佳的肌肥大效果
多關節訓練比起單關節訓練需要更多的組間休息,訓練越接近力竭需要越多的組間休息,訓練的保留次數越趨近於零需要較多的組間休息,肌力水準較差的人與肌力水準較佳的人一起使用同樣強度進行訓練時需要更多的組間休息。
為了維持訓練組數的動作技術品質以及強度、訓練總量的維持,組間休息時間應大於1分鐘,建議休息3-5分鐘或更多。
四、小結
1.合成型激素增加不一定伴隨蛋白質合成增加。
2.機械張力是肌肥大主要發展機制而非代謝壓力。
3.充分休息比起短促休息獲得更多肌肥大效果。
五、建議
1.不論肌肥大或最大肌力期訓練均採用充分休息的策略,修改肌肥大採短促休息、最大肌力採充分休息的常見做法。
2.組間休息時間採取浮動調整策略,當組數增加或疲勞逐漸累積時,漸進增加組間休息時間是維持訓練品質的良好策略,修改以往鎖定特定組間休息秒數的常見作法。
撰文者:
前勁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Hank
台灣師大體研所-運動生物力學組
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NSCA-CSCS)
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院-運動表現專家(NASM-PES)
pes醫學 在 竹子的體育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運動】嗯~很帥
以往對於肌肥大訓練的組間休息時間常見的建議是:30秒-2分鐘的短促組間休息,例如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NSCA)建議是30秒-1.5分鐘(1)、美國國家運動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建議是1分鐘-2分鐘(2)、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Sports Medicine, NASM)建議是45秒-1.5分鐘(3)。短促的、尚未充分休息的組間休息時間,設計目的是讓身體快速累積大量的代謝壓力(Metabolic stress)以及合成型激素如:睪固酮(Testosterone)、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等來提升肌肥大表現。
但是近年來大部份的文獻支持:『充分休息能促進更多的肌肥大反應。』(7)(8)(9)(10)(11)(12)
一、合成型激素增加可能不會促進更多的蛋白質合成
未完全恢復的短促組間休息、稍高的反覆次數、使用力竭技術等創造肌肉缺氧環境都能輕易誘發合成型激素的分泌,但是即便訓練後發現身體內有高濃度激素反應,蛋白質合成能力卻沒有因此增加。
這也顯示短促的組間休息比起充分的組間休息能創造更佳的合成型激素反應,但似乎與肌肥大沒有明顯相關性,訓練後的激素增加,不能做為發展肌肥大的參考指標(4)(5)(6)(7)(9)(10)。
二、代謝壓力可能不是肌肥大的主要發展機制
肌肥大的三個發展機制:機械壓力(Mechanical tension)、代謝壓力(Metabolic stress)、肌肉損傷(Muscle damage)。機械張力是身體在大重量的刺激下逐步累積訓練總量來提升肌肥大效果,代謝壓力透過力竭、不完全恢復等創造身體缺氧、疲勞情境來誘發肌肥大效果,以上兩者均能造成肌肉損傷 ,肌肉損傷是訓練後會促使肌肉細微組織的破壞並產生組織重塑來達到肌肥大的目的。
短促的組間休息時間迫使肌肉在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即進行下一組訓練,在肌肉缺氧的環境下迅速累積乳酸,使代謝壓力水準急速升高。即便短促休息在代謝壓力上佔優勢,但充分的組間休息反而有較多的肌肥大反應,這可能是因為休息不足使身體過度疲勞將使訓練強度下降進而使訓練總量伴隨下降。
充分的組間休息能使訓練強度不下降而累積可觀的機械張力與訓練總量,也造就更好的肌肥大表現,意味著訓練總量提升來自對訓練強度的依存關係,也顯示機械張力是肌肥大發展的主要機制,代謝壓力為次要機制(7)(8)(10)(11)(13)。
三、充分休息獲得較佳的肌肥大效果
多關節訓練比起單關節訓練需要更多的組間休息,訓練越接近力竭需要越多的組間休息,訓練的保留次數越趨近於零需要較多的組間休息,肌力水準較差的人與肌力水準較佳的人一起使用同樣強度進行訓練時需要更多的組間休息(7)。
為了維持訓練組數的動作技術品質以及強度、訓練總量的維持,組間休息時間應大於1分鐘,建議休息3-5分鐘或更多(7)(8)(9)(10)(11)(12)。
四、小結
1.合成型激素增加不一定伴隨蛋白質合成增加。
2.機械張力是肌肥大主要發展機制而非代謝壓力。
3.充分休息比起短促休息獲得更多肌肥大效果。
五、建議
1.不論肌肥大或最大肌力期訓練均採用充分休息的策略,修改肌肥大採短促休息、最大肌力採充分休息的常見做法。
2.組間休息時間採取浮動調整策略,當組數增加或疲勞逐漸累積時,漸進增加組間休息時間是維持訓練品質的良好策略,修改以往鎖定特定組間休息秒數的常見作法。
撰文者:
前勁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Hank
台灣師大體研所-運動生物力學組
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NSCA-CSCS)
美國國家運動醫學學院-運動表現專家(NASM-PES)
參考文獻:
(1)Haff, G. G., & Triplett, N. T. (Eds.). (2015).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4th Edition. Human kinetics.
(2)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13). ACSM's Resources for the Personal Trainer.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3)Clark, M., Lucett, S., & Kirkendall, D. T. (2010). NASM's essentials of sports performance training.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4)Fink, J., Kikuchi, N., & Nakazato, K. (2016). Effects of rest intervals and training loads on metabolic stress and muscle hypertrophy. Clinical Physiology and Functional Imaging.
(5)West, D. W., Kujbida, G. W., Moore, D. R., Atherton, P., Burd, N. A., Padzik, J. P., ... & Baker, S. K. (2009). Resistance exercise‐induced increases in putative anabolic hormones do not enhance muscle protein synthesis or intracellular signalling in young men.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587(21), 5239-5247.
(6)Buresh, R., Berg, K., & French, J. (2009). The effect of resistive exercise rest interval on hormonal response, strength, and hypertrophy with training.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23(1), 62-71.
(7)Gonzalez, A. M. (2016). Effect of Interset Rest Interval Length on Resistance Exercise Performance and Muscular Adaptation. 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38(6), 65-68.
(8)de Salles, B. F., Simão, R., Miranda, H., Bottaro, M., Fontana, F., & Willardson, J. M. (2010). Strength increases in upper and lower body are larger with longer inter-set rest intervals in trained me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in sport, 13(4), 429-433.
(9)Henselmans, M., & Schoenfeld, B. J. (2014). The effect of inter-set rest intervals on resistance exercise-induced muscle hypertrophy. Sports Medicine, 44(12), 1635-1643.
(10)McKendry, J., Pérez‐López, A., McLeod, M., Luo, D., Dent, J. R., Smeuninx, B., ... & Breen, L. (2016). Short inter‐set rest blunts resistance exercise‐induced increases in myofibrillar protein synthesis and intracellular signalling in young males. Experimental physiology, 101(7), 866-882.
(11)Schoenfeld, B. J., Pope, Z. K., Benik, F. M., Hester, G. M., Sellers, J., Nooner, J. L., ... & Just, B. L. (2016). Longer Interset Rest Periods Enhance Muscle Strength and Hypertrophy in Resistance-Trained Men.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 Conditioning Research, 30(7), 1805-1812.
(12)Jeffreys, I., & Moody, J. (Eds.). (2016).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for Sports Performance. Routledge.
(13)Flann, K. L., LaStayo, P. C., McClain, D. A., Hazel, M., & Lindstedt, S. L. (2011). Muscle damage and muscle remodeling: no pain, no gai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14(4), 674-679
pes醫學 在 pes醫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pes醫學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pes材料、pes塑膠、pes 2020 mobile球員有關電玩與手遊文章或書籍,歡迎來遊戲基地資訊站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pes醫學 在 Nasm Pes 06/15-18 台北場-美國國家運動醫學院提升運動表現 ... 的推薦與評價
【NASM-PES 課程內容】 運動表現對於訓練來說是最被要求的。無論是從青少年,還是職業運動員,NASM-PES 美國國家運動醫學院-提升運動表現專家讓你準備好訓練任何階級的 ... ... <看更多>
pes醫學 在 pes醫學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pes醫學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pes材料、pes塑膠、pes 2020 mobile球員有關電玩與手遊文章或書籍,歡迎來遊戲基地資訊站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