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Basic – 如果明天網絡沒了,你該怎麽辦?】
你還記得嗎? 我們小時候,整個社會對於網絡的依賴不深。
手機不是日常生活的一環,但是世界依然運轉,人們依然在各行各業工作。
🧐那未來會不會也有一個未知的事件讓網絡停擺,那我們該怎麽辦?我們的工作又該何去何從?這個問題,你想過嗎?
我不是要你往回看,而是未雨綢繆。因為在今年以前,誰也不知道有一個疫情會讓世界停擺,全球旅遊業、航空業、飯店業、餐飲業…許許多多的服務行業幾乎全數進入冬眠期。
我們身在澳洲,從今年年初的森林大火造成各大城市嚴重空氣汙染,幾乎也是停班停課,政府出動軍隊救援應對天災的緊急情況,現在在澳洲雖然疫情有所緩解,或許,思考如何面對下一個災難是合理的。
我覺得,不管世界怎麽變化,有一些工作能力的基礎,變化不會太大,今天讓我們回到基礎,Back to Basic,檢查一下,看看我們有沒有這些基礎能力。
現代人(包括大量使用網絡和電子產品之前以及之後)在職場中的能力還有競爭力可以簡單劃分成二大類:
💜硬實力:
學歷、資格證書、專業技能認證、語言能力…等。
💜軟實力:
心態、經驗、 人脈、外在形象、自學能力 …等。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說法,就是路上的招牌掉下來,可以砸死好多碩士博士,我想這是說明目前的職場環境,擁有高學歷並不是得到好工作的唯一關鍵。有很多擁有傲人學歷的人士之所以在職場上沒有能夠得到符合他們學歷的工作,不是他們的“硬實力”出了問題,而是“軟實力”出了問題。
高學歷的人士,在比較多的理論知識上面完成了相應的資格,他們擁有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這當然是非常值得我們去讚許的,因為花好多年完成一個學歷或是資格都是不容易的。
但是有時候,尤其是在很多亞洲國家,都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文化,這就造成了高學歷的人們,他們認為自己太優秀,很多工作他們看不上眼,或是他們覺得自己一枝獨秀,缺乏團隊協作精神;或是不肯主動付出,或是他們習慣自己獨自完成事項,和同仁溝通的能力很差。
工作的時間越長,你會發現,你是否成功拿到一個職位可能更多的取決於你的硬實力,而你在職場中的升遷,你身上的“軟實力”比“硬實力”更加重要。
“硬實力”中的學歷專業技能,經過幾年的學習和練習,很多人都是能夠掌握的,但是“軟實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的,這也和每個人的性格有關,這也就是為什麽有人越工作,工作能力就越增加,但是有人卻一直停滯不前。
#BacktoBasicChecklist
那我們就來好好看看,這些不管有沒有網絡都需要有的工作能力,你擁有幾個?沒有也沒關系,我們一樣一樣都能慢慢建立起來。
✅ 硬實力
#1學歷
除非你是像比爾蓋茨那樣的天才,而且家裏的人脈關係很廣,那學歷還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很多的公司和單位在招人的時候,都會明文規定,門檻就是大專以上學歷,還有些會要求碩士以上,所以,學歷,還是在硬實力裏面我放在第一位的。
#2資格證書
很多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種類,必須要取得相關資格證書才能在行業裏面工作,例如:醫生、律師、教師、會計師、護理師、金融分析分析師、審計師、心理輔導師、營養師…等,這些資格證書的取得,對於相關的職業有關鍵性作用,沒有這些資格證書,基本上你是不能從事相關職業的。
#3專業技能認證
常常聽長輩說,如果身懷一技之長,就餓不死,這句話到現在還是非常適用的。在這個時代,工作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分,各種領域都有專業技能的認證,例如:廚師、美甲師、美容師、美睫師、美髮師、體適能私人教練…等,或者是筆譯、口譯、同傳證書…等也非常重要。
#4語言能力
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國的商業交往頻繁,除了自己的母語外再掌握一門外語,能夠流利使用,這是在職場裏面必須要有的硬實力。如果說有一天網絡真的全球大當機,那能夠流利使用外語的人就更重要了。
除了上述的工作“硬實力”之外,每一個人所具備的“軟實力”也同樣重要。不論你是自己創業當老板,還是在公司裏面工作當員工,你都需要以下每天都要用到的“軟實力”。
✅軟實力
#1心態
你的心態會對於你的工作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在工作上遇到困難,有的人就能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有的人除了抱怨還是抱怨,記住,心態決定你能否改變,你的態度能夠改變,你的習慣也會跟著改變,而習慣改變,漸漸的,你的性格也會跟著改變,你的性格改變,你的職場發展以及人生都跟著改變。
#2經驗
根據我在多個國家的工作歷程來說,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工作經驗比學歷更重要!通常在面試的時候,學歷就是看一眼,哦!有了,就過了,所問的問題大多是和工作經驗相關的,從做學生開始就要累積各種工作經驗,不管是實習、還是兼職工作,再來就是正職開始工作後,盡量不要在少於12月內輕易辭職,這些方式都能累積工作經驗。
#3人脈
曾經看過史丹福研究中心的研究結果:你賺的錢,12.5% 來自知識,而87.5%來自人脈。或許這個研究結果讓人感到些許失望,因為這顯示有人脈關係的人可以有更多的機會,沒有的就只能自求多福,但是我覺得沒有必要想的那麽悲觀,這是告訴我們,除了累積工作經驗,也要累積人脈!你的人脈,可能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幫你一把。但是這個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方式,要想得到“貴人”的幫助,這是需要經營的,“會做事,其實就是會做人”,如果一個人有豐沛的人脈,也顯示出這個人很懂與人交往,維持良好關係的,所以人脈是一項非常關鍵的軟實力。
#4外在形象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 “7:38:55法則“,這個法則是在說,人們對你的印象只有7%是你的談吐內容;而有38%在於輔助表達這些話的方法,也就是語氣、手勢、姿勢…等;但是,最重的部分,高達 55%決定於:你從外在看起來夠不夠有說服力。所以,這也說明了,一個人的外在形象,非常重要。這不是說要你多美多帥,而是你保持整潔、衣著得體,還有要有適度的妝容。
#5自學能力
學歷、技能、經歷在變動快速的時代,都有可能會“過期“,就好像我們小時候,有打字行,有很多人當時學打字,然後打字行給人提供打字服務,但是現在,幾乎人人都會使用電腦,會自己打字,這個專業技能,就變成過期產品,有很多的技能都會面臨相同的狀況。你一定在工作場合遇過這樣的人,他們已經在專業領域有所成就,但是對於新的事物還是好奇心旺盛,而且學習能力很強,這就是因為他們的自學能力能讓他們始終保持最佳狀態,在職場中保持韌性和競爭力,不和時代脫節。
以上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都是不管有沒有網絡,有沒有電子產品,我們都需要的,回到基礎的能力上,看看你自己缺少那些?那就在目前這個大鎖國時代,缺少了旅遊的誘惑,好好在家裏,安安靜靜的培養自己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在不久的將來,全球疫情過去,你將擁有更強的實力去面對職場裏面不同的挑戰。
幾天前的清晨,溫度很低,一打開窗戶,全部霧茫茫,遠處的山景,讓我想起2018年去北海道玩,一早上起來就是這樣,既然哪裡都不能去,那就在家裡假裝去旅行,好好培養更多的工作實力。最近除了繼續居家辦公、下廚和運動,Joyce開始彈琴、素描、學習錄音頻Podcast、和小編一起建網站,你呢?你都在家做什麼呢?
#只要我們閃閃發光大家都會看到我們來自的地方
#大鎖國時代你必須主動規劃自己的幸福和前途
#你要的幸福自己做主
#Joyce聊成長
#Joyce聊遠距工作
#Joyce聊在家工作
#Joyce聊態度
#Joyce的國際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Joyce的遠距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我們都能擁有一點點不平凡
#另類成功
#另類youtuber
#WishtoWow
#知識型網紅
👉Joyce的不公開社團:Joyce的國際工作情報站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oyceseestheworld
👉Joyce的IG:@joyceseeaustraliaandtheworld
https://www.instagram.com/joyceseeaustraliaandtheworld/
👉Joyce的不公開社團:Joyce的異國戀情分享園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oycetalkscrossculturalrelationship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joyceseeaustralia」的推薦目錄:
- 關於joyceseeaustralia 在 Joyce看世界就是不一樣 - Joyce Y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joyceseeaustralia 在 Joyce看世界就是不一樣 - Joyce Y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joyceseeaustralia 在 Joyce看世界就是不一樣 - Joyce Y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joyceseeaustralia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joyceseeaustralia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joyceseeaustralia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joyceseeaustralia 在 Joyce看世界就是不一樣 - Joyce Y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當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不順利,那麼。。。做自媒體就會改變這一切嗎? 】
低薪、耍廢、啃老、慣老板、爛同事、單身狗、 無薪假、沒目標、不開心…外加疫情,還有全球大鎖國,天哪!你是不是覺得目前的生活實在是太負面了。
人生當中不開心的事情太多太多,目前全球職場的挑戰也不勝枚舉,上面的這個list可一直寫下去,因為網絡和社交媒體的發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因為經營自媒體而找到了職業發展的另外一種可能,也有很多因為這樣而改變人生的網絡紅人開始分享他們的成功之路,有很多人在鼓勵別人也辭職開始經營自媒體,但是,我想問的是:放棄正職工作做自媒體就能改變負面的這一切嗎?而經營自媒體從0到有的這個過程,有沒有很真實的把其中的:失敗、投入、時間、挑戰…等一連串需要考慮的面向一一和大家說明白。
最近Joyce收到很多粉絲的提問,他們的問題,都是圍繞在:我不滿意我目前的工作,是不是因該要辭職做自媒體?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Joyce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在說我的看法之前,想先問幾個問題:
1️⃣ 你對於生活和工作的不滿,你有想過原因是什麼?
2️⃣ 你的種種不滿,是因為沒有經營自媒體嗎?
3️⃣ 你對於自媒體的各方面了解有多少?
4️⃣ 你願意為了建立自己的自媒體付出什麼?
5️⃣ 你有沒有一個晴雨打雷都動不了的自律習慣?
6️⃣ 你給自己多長的時間來建立自媒體達到盈利?
7️⃣ 你的自媒體盈利後多久可以超過你現在的月薪?
8️⃣ 你覺得經營自媒體你會快樂嗎?
。。。
如果,以上的問題,你都已經思考過了,也有可以說服自己的理由,那我覺得你可以開始把想法付諸行動,我覺得經營自媒體的確是一個訓練自律和開拓副業的一個很好的方式,但是,如果你連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都回答不出來,❌還是建議你不要輕易的放棄手中的正職工作。
⭕️但是,我很鼓勵你去多做嘗試,就像是報名跑半馬,你要去做訓練,然後完成這個目標,當你完成半馬,你會很有成就感,你也會有更好的生活和運動習慣,你不會因為跑半馬而賺大錢,但是你可以通過訓練半馬而養成一些自律的好習慣。而建立自媒體,也是一樣的意思,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我要開始經營我的IG,每周要發文2次,最少要持續6個月以上,目標1000粉絲,在這樣的過程中,你會得到很大的成就感,也會督促你更會利用零碎的時間,還有固定的內容產出也是很好訓練創意的方式,但是,你不會因為開始經營IG而賺大錢,但是你可以通過經營自媒體而養成一些自律的好習慣。
⭕️如果在經營自媒體的過程中,你開始學習如何利用經營自媒體而達到盈利,找到自己的自媒體品牌定位,然後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自媒體品牌的盈利模式,你當然可以依據你每個月的獲利,然後在幾個月後去觀察,這是不是趨於穩定,然後再來衡量這個獲利是不是已經大於你的正職收入,再考慮自己的自媒體品牌的盈利模式和獲利是否有前景走接下來的1-3年。這個時候,還需要考慮時間投入,如果你的自媒體品牌的盈利模式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被動收入,那其實你不太需要考慮放棄正職工作,如果你的自媒體品牌的盈利模式需要你投入大量的時間,那你要考慮你的投資報酬率之後再來評估辭職這件事。
你們可能會覺得Joyce很保守,不願意嘗試或是大膽的為自己拼一次,錯了!Joyce一直是一個非常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人,但是從我自己本身的經歷來說,❤️有一個能夠磨練自己專業能力的工作可以給你帶來很多長遠的好處,正職和副業在這個時代是相輔相成的,完全不衝突,你也能創造多元收入,成為超級斜杠人或是成為複合型工作達人。
👉以下分享幾個步驟,讓你能夠開始擺脫生活中的不滿:
✅ 找出自己為什麼對於生活和工作不滿的原因,重新定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向
✅ 找到自己對於正職與副業的最真實的看法,重新定位它們在自己生活中的比重
✅ 執行一個訓練自律的方式,或許是健身、經營自媒體,訓練自律比急著辭職來的有用
✅ 與其花時間在滑手機上,不如多看書或買一個有用的線上課程來增進自己的能力
有一句話說:當你又多金又美麗的時候,世界會變得更美好。那今天Joyce想和你說,變得多金又美麗,捷徑不是自媒體,達到這個目標,你有各種途徑,你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一條。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都在鼓勵「離職創業」、或是「離職經營自媒體」,在不考慮盈利模式和風險的情況下,就讓人去勇敢追夢!那很抱歉,這真的只是一場夢。一個創業的成功,或是一個盈利的自媒體的成功都是要付出計劃和執行,要把它們當事業一樣去經營,也要承擔事業會失敗的風險。
你或許會說,很多人是這樣大膽去嘗試後,然後成功了,沒有錯,的確有很多人願意承擔風險最後成功了,可也有很多人失敗了,只是我們不會去看,也不喜歡看失敗的案例,但是它們是真實存在的,而且失敗的遠遠比成功的多。
💚我有一個在銀行工作的好朋友,她曾經和我這樣說過:「我最喜歡我工作的一點就是,朝九晚五,下班後我完完全全不用理會任何工作的事情,下班我就和工作沒有任何關系,我超級享受這樣的工作狀態。」
💚我有一個經營自媒體穩定盈利的好朋友,她曾經和我這樣說過:「我最喜歡我的工作的一點就是自由,我可以自己安排我要產出的內容,還有我可以自由安排我的工作時間,我已經完全擺脫坐班生活。」
💜💜你說她們二個人誰的工作和生活狀態比較好?答案是都很好,因為她們都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而對我來說,我認為正職和副業在這個時代是相輔相成的,創造多元收入,成為超級斜杠人或是成為復合型工作達人是很美好的。
所以,當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不順利,那麼。。。做自媒體就會改變這一切嗎?不會。
👉但是找到你不順利不開心的原因,然後去破解這個原因才會。
*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很多的草泥馬🦙,可是看清楚了,也沒什麼大不了。真實的草泥馬還是很可愛的呢!(昨天在家裡附近的小山丘上看到的)💕
#只要我們閃閃發光大家都會看到我們來自的地方
#大鎖國時代你必須主動規劃自己的幸福和前途
#你要的幸福自己做主
#Joyce聊成長
#Joyce聊遠距工作
#Joyce聊在家工作
#Joyce聊態度
#Joyce的國際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Joyce的遠距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我們都能擁有一點點不平凡
#另類成功
#另類youtuber
#WishtoWow
#知識型網紅
👉Joyce的不公開社團:Joyce的國際工作情報站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oyceseestheworld
👉Joyce的IG:@joyceseeaustraliaandtheworld
https://www.instagram.com/joyceseeaustraliaandtheworld/
👉Joyce的不公開社團:Joyce的異國戀情分享園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oycetalkscrossculturalrelationship
joyceseeaustralia 在 Joyce看世界就是不一樣 - Joyce Y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好意思,請問你的存款有多少?】
這次的全球疫情,導致許多國家的第三產業,包括:旅遊業、航空業、國際教育業、飯店業、餐飲業、(非線上)娛樂業、(非線上)生活服務業、醫療美容業…都在經歷非常嚴峻的挑戰,在這個行業裏面工作的千千萬萬的人也受到這次疫情的影響,可能已經被裁員、可能在放無薪假、可能擔心在不久的將來會被裁員或是被迫放無薪假,這次疫情的確帶來比2008年的全球金融風暴更猛烈的全球職業風暴,會持續多久?我們不知道,誰能過安穩度過,我們也不知道?
那除了我在上幾篇文章裏面說的:往“複合式” 工作邁進,除了自己的正職,還要發展副業們,讓你的收入多元化,另外要積極培養你的數位競爭力!其中,遠距工作的能力尤其重要,可能你現在在美國,疫情非常嚴重,但是你的遠距工作是台灣或是紐西蘭的公司,這個地方的疫情沒有那麽嚴重而且已經部分開始回覆正軌,你的遠距工作還是可以繼續進行。。。那還有呢?我們能做什麽?我們應該做什麽?
再來,很重要的事情~ 我們能做的以及應該做的,是一個大家都不喜歡談的話題:錢。
請很直接的問自己:如果因為疫情造成的職場風暴,你被裁員了,沒有了收入來源,不好意思,請問你的存款有多少?你能夠在沒有金流進來的情況下,生存多久?
我知道這個問題,就如同萬箭穿心一般難受,因為,有理財和存錢習慣的人實在太少太少了!我想在澳洲,一個3口之家,在沒有收入來源的情況下,沒有親人朋友幫助,大約1-3個月就無法再生存下去,只能靠政府的救濟金。
可是,危機就是轉機,在現在這種狀況下,如果你的工作還是安全的,還有每個月的進賬,請你一定要立刻!馬上!現在!就開始理財和存錢。還有,現在其實是一個非常棒的時機看看進修的機會,很多學校都轉課程到線上,變成遠距教學,另外,很多國際上的大學都開始祭出很多的獎學金來鼓勵更多的學生持續學習!既然我們不太能出門,那就在家裡好好online learning吧!
Joyce在新冠肺炎大爆發前,和一個對於理財很有心得的妮娜 妮娜一點點理財 聯絡上,在這邊,想和大家分享她的一些很實用的理財觀點。
“我一直認為,當我們的金錢越是有限,就越要好好的管理,才有機會越來越多,學習理財不僅可以讓我們安心用錢,也能讓生活更自由。” 妮娜這樣和我說過,我非常地讚同,不是要等到有一天你的戶頭裏面的錢有N個0了才開始理財,現在就應該開始。
如果暫時無法創造更多的收入時,要怎麼透過理財,達到存錢的目標呢?今天分享3個方法與觀念給大家參考:
#1設定你的存錢目標
「因為我要做 OOO,我要在O年O月,目標存到 $OOO」
例如:在疫情結束後,我想要去菲律賓遊學,我要在2021年6月,目標存到10萬。
我還有超過12個月,所以我每個月至少要存下8千3;如果這個金額不論怎麼存都存不到,那我就會拉長時間,或者想辦法增加收入。
記得,目標是可以調整的!千萬不要為了存錢,讓自己過得太苦。
#2理財從記帳開始
懂得控制支出,才有可能存下錢。很多人存不了錢,通常都是不知道自己花去哪了,這時候記帳就很重要了!其實只要花1-3個月天天記帳,就會很清楚自己的消費習慣,進而有意識地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分享3個記帳的小技巧,讓你記帳的時候不會那麼辛苦,反而會覺得很有趣喔!
✅不要去對錢包剩的錢對不對
我一開始記帳的時候,會把每塊錢都紀錄清清楚楚,但有時候就是差那幾十塊,搞得自己很煩躁。其實,我們只需要紀錄經常性支出(如:三餐)、大筆一點的金額(如:房租),不要去對錢包裡的錢,因為少個十幾塊,真的沒那麼嚴重。
我們不是會計啊!要記得,記帳的目的是要「了解自己在哪支出太多了」,並調整自己的消費習慣!
p.s 用分類去記帳,每個月檢視的時候,會比較看得出與前一個月的差異。例如:食、衣、住、行、育、樂(金額較大筆,另外備註就可以了)
✅把卡片消費當一般現金消費
現在卡片消費越來越頻繁,例如:悠遊卡、一卡通、信用卡。很多人會把卡片消費,另外記帳,但我覺得這樣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卡片消費一樣是花錢啊!
只要記得一個重點「有花錢的時候就記帳」(例如:加值不是花錢,等真的扣款買東西時,才要記帳;信用卡也是一樣,雖然是之後才要付錢,但是你現在已經買東西了,所以現在就要記帳)
✅只記支出不記收入
我們很容易因為收入增加,而增加支出,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我們不要去記錄收入的話,就有機會維持一樣的支出,這樣也能越存越多。
買東西前可以先三思:「我有需要嗎?」、「有沒有更好的替代品?」、「今天不買我會怎麼樣?」
👉推薦一個記帳app,是我下載過覺得最好用的:Ahorro
#3不要只有小確幸要有大志氣
這是曾經一位老師說過的一段話,我一直記到現在。那時候很流行「小確幸」,考試考完了,大家就去唱個歌,犒賞自己一下;看別人都在旅遊,自己也要找個地方,打卡炫耀一番。
不是說不能犒賞自己,而是,既然想要存錢,就要捨棄一些小確幸,否則會很難存下錢,很多快樂都是免費的,要犒賞自己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公園野餐、爬山、下載唱歌app(我有一段時間真的跟朋友都這樣)」
如果你說,因為朋友揪你,所以你不好意思不去,我想說的是:「懂得拒絕別人,你才能多一點自由」真朋友會體諒你,選擇別種方式邀約你,或者是一起討論。
我們很常聽到別人說:「快月底了,我要節省一點!」其實,培養正確的理財習慣,領薪水前跟後是沒有差別的,並不會因為領了薪水就多花一點、快月底了得少花一點。清楚自己的消費習慣,每次領薪水就是多存了一點!
❤️希望我們在全球職場風暴中都能安穩度過,”We are all in this together and we will come out of this stronger! “ 這是Joyce之前一個在旅遊局工作的同事和我說的,這也完全適用於調整我們對於工作、對於理財、對於生活…的大型調試,本來不會遠距工作的,開始學會遠距工作;本來不存錢的,開始存錢;本來不會自己下廚的,開始會自己餵飽自己...等調試完了,我們就可以升級,我們就會變得更強大。
这是Joyce在印度的时候在tuk tuk 嘟嘟車上照的,這種車速度不快,可是很在巨型城市裡實用,這讓我想到我們現在疫情當下,我們或許就只能慢慢累積能量、累積學識、累積心理承受能力,等到疫情解封,我們是不是就能再度乘坐飛機翱翔於天際,再度開始新的工作和生活,可是你現在不把握時間做累積,疫情解封,對你的職場和生活或許沒有任何益處,可能只是帶來傷害。大家,加油!
#只要我們閃閃發光大家都會看到我們來自的地方
#大鎖國時代你必須主動規劃自己的幸福和前途
#你要的幸福自己做主
#Joyce聊成長
#Joyce聊遠距工作
#Joyce聊在家工作
#Joyce聊態度
#Joyce的國際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Joyce的遠距工作生活規劃課程
#我們都能擁有一點點不平凡
#另類成功
#另類youtuber
#WishtoWow
#知識型網紅
👉Joyce的不公開社團:Joyce的國際工作情報站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oyceseestheworld
👉Joyce的IG:@joyceseeaustraliaandtheworld
https://www.instagram.com/joyceseeaustraliaandtheworld/
👉Joyce的不公開社團:Joyce的異國戀情分享園地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joycetalkscrossculturalrelation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