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有多熱
倫敦中英雙語小學,一年學費17000鎊,折合台幣近70萬一年,果然不愧是肯辛頓區的。還好我們會講中文也可以自己教中文😅
(特稿)
英中英雙語小學9月開學
考驗中英雙語教學前景
進入倫敦肯辛頓「Kensington Wade」中英雙語小學的兩間學前班房,一開始會覺得沒甚麼不同吧。仔細看看,牆上的茶色表格、地圖、書架上的畫冊,總有點不對:女校長Jo Wallace邊說邊面帶親切笑容,「我們所在的班房,一個英文單字也沒有;另一間則完全相反。」
這所「雙語小學」名為Kensington Wade,位於倫敦西部,將於今年9月開學。英國學校一般使用以歐洲為中心的的世界地圖,但在「中文班房」的牆上,亞洲才是「世界的中心」。其他的畫冊、書籍、掛圖,幾乎全部以漢字為主。
Jo Wallace形容,「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完全滲透式的雙語教學。學童已進入班房,思維須立即完全轉換。這就是學童們分別用兩種語言模式思考的開端。」
Kensington Wade是西歐第一所具備完整的中英雙語教科的小學,學童年齡從3歲至11歲,任何背景的學生都可以、甚至鼓勵前來報讀。離小學不遠的地方,是著名的英法雙語「戴高樂小學(Lycée Français Charles De Gaulle)」。校長說,即使沒有遠東血緣和背景,也不是大問題,學校對此沒有要求。這麼看來,Kensington Wade是家長在戴高樂小學以外的選擇:兩者將在無背景要求的「雙語教學」界成為競爭對手。
Jo Wallace說,這裏只是將其他學校的成功模式作升級。雙語班房完全分開,分配英文和中文兩名老師,遊戲和授課會因場所不同,而應用不同的語言。據說,就連膳食也會體現出這種差別。Wallace曾在倫敦Putney一所初中擔任行政工作。從未到過中國、更加不諳中文。但她認為,Kensington Wade是很有趣而重要的挑戰。其實不僅是校長本人,校內幾乎所有英文教師都是以英文作為母語的。
據悉,Kensington Wade有專責研究小組,借鑑全世界範圍內不同的小學教學方法,設計出一套「中西皆宜」的教綱。例如數學課,學童會使用源於上海的學習模式,每堂課只教授一個題目,在一堂課時間內要求學生基本掌握所有要點。近年來,越來越多聲音強調21世紀是漢語的天下:中文毫無疑問會成為最有用的語言。雙語小學的存在,也許不會令人感到太驚奇。相反,那麼久人們才等到第一所雙語小學,讓人頗有點望穿秋水。在美國,同類學校已經有超過200所。奇怪地,就連匈牙利也有一所。
有了英國首家中英雙語(中文為主)的幼兒園「望子成龍(Hatching Dragons)」開創的先河,Kensington Wade在此基礎上有所改進:接觸華文,一定要提早,不能等到考GCSE level才「抱佛腳」。2015年,參加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漢語測試的考生超過3000人,法文15萬人,德文5萬人。
中英文交互教學學校的理念,最早在2007年一個會議中,由智庫「政策研究中心」前主管Tessa Keswick提出。當時的英國駐中國大使Adonis勲爵和多位教育界領袖也在場,包括大名鼎鼎的De Burgh教授,他在西斯敏斯特大學成功開創中國媒體中心(CMC)。De Burgh教授中文好,自喻「社交溝通無障礙」,將政府原計劃中的公辦雙語學校,改變為彈性更大的獨立辦學。市場研究顯示,肯辛頓和切爾西,是家長對同類私校的需求最高的區域。因此,De Burgh選擇了肯辛頓,成中英文雙語小學所在地。
除了課室外,學校還配備一間小圖書室、體育大堂和天台操場。籌備過程歷經十年,今年9月,Kensington Wade終於開學,秋季班學生招收15人。以後,隨著每個班擴容至18人,一季度最多能有36名學童。為了與同區小學學費持平,年學費將定在1.7萬英鎊,對同區家庭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西歐第一所具備完整的中英雙語教科的小學Kensington Wade今年9月開學。
Search
hatching中文 在 Перекус че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