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型肥胖症】:肌少成疾 —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住在隔壁已邁入68歲的楊婆婆自從有糖尿病後,這 10 多年來,飲食都吃的很清淡,因為牙齒不好,所以肉都不太吃,四肢很瘦,走路蹣跚緩慢,年紀大了,也不敢到處跟家人朋友去旅遊,因為走一小段路,腳就會酸,更別說走有樓梯的步道了。
最近走路越來越緩慢,回診時聽醫師講解,才知道自己患了肌少症,因為肌肉量太少,才會導致走不動。為了不要跟楊婆婆一樣,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肌少症和學習如何預防吧!
■獨立自主的第二人生,從練肌力開始
其實生活中有太多機會需要舉超過兩公斤的重量,例如週末去菜市場買一週的菜並提回家,或是腳一拐卻能平衡回來沒有摔倒,這些都需要肌力。
肌力還能幫助你保持自主獨立,能夠上市場買菜,能到社區花園和老鄰居聊天,能抱起朝你衝來的孫子,這是每個人活到生命最終,都不想失去的生命品質。
相反地,萬一肌力退化,連上下樓梯、上廁所、穿衣等日常生活都變成考驗,活動能力退化造成生活處處不便,甚至危險,萬一跌倒,陷入失能臥床,需要花一筆錢找照護,從此人生變黑白。
更糟的是,許多人肌力愈來愈弱,並不是去運動強化肌力,而是逐漸減少活動或尋求省力的方式,例如二樓就不爬了,遠一點的地方也懶得去了,形成惡性循環[1]。
■肌少成疾
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中,約每6人,就有1位在一年內有跌倒的經驗(占15.5%)[2],也就是說,每六個老人就有一人有跌倒經驗,同一份調查中更顯示,在他們跌倒後,竟然有六成的老人不採取任何的措施來防止下一次的跌倒。
對於青年或是壯年人口來說,跌倒對於他們不會有太大的風險與傷害,重新站起來,拍一拍灰塵就能繼續往前走下去,就算發現身體有異狀,我們也能迅速發現並且迅速就醫。但是對於65歲以上的老人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嚴重跌到可能會造成老人長期臥床甚至死亡,或出現骨折、頭部受傷等情形,而且曾經跌倒的長者可能會因為害怕再度跌倒而更加依賴家人,家庭往往也會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與時間陪伴他們。
試想,如果這樣的情形不斷發生,在少子與高齡化趨勢難以逆轉的台灣,如何對抗衰老,讓家中的年長者遠離「失能」,是我們將會面臨的難關與挑戰。
■什麼是肌少症?與跌倒有何關聯?
肌少症是一種老化的現象。隨著年齡增加,各項生理器官功能都會逐漸降低,而肌肉的質量更是如此,當肌肉量與其強度、功能都呈現衰退,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如果你有以下的症狀,就必須多加注意,例如:相較於過去,走路時是否比較不穩,容易腿軟無力?從椅子上起身是否變得吃力,需要依靠手的幫助?無法一口氣走樓梯上樓?
醫師表示,老人家常常說跌到骨頭斷掉是因為骨質疏鬆,其實原因常常是肌肉不夠,他沒有辦法平衡自己。人之所以能活動,是依靠著肌肉、骨骼與關節,而肌肉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如果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也能夠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所以「肌少症」的確牽動著年長者是否會跌倒的主因之一。
老年人如果同時擁有肥胖以及肌肉量不足時,稱為「肌少型肥胖症」。對於年長者健康的影響,比單純肥胖症或是肌少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症狀,接著可能會讓老年人的面臨失能的困境,死亡率也會上升[3]。
■肌少型肥胖
肥胖會影響健康已是社會大眾普遍知道的常識。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愈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甚至癌症等的機率也就愈高。
近年來,骨骼肌肉量對健康的影響逐漸意識抬頭。骨骼肌肉質與量的下降,若合併肌肉強度或功能的衰退則為肌少症(sarcopenia),會增加身體失能、罹病率與死亡率。
特別是在老人族群,自然老化過程身體組成會逐漸改變,肌肉質量減少伴隨脂肪組織增加。肌少症被認為是老年病症候群(geriatric syndrome)的表現,若同時併有肥胖則為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SO),對健康更是有加成負面的影響。老年人肌少性肥胖為近年重視及討論度高的議題。
同時符合肥胖及肌少症定義者,為肌少性肥胖患者。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共識,最常使用的標準為使用身體質量指數及身高或體重校正的四肢骨骼肌肉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body height squared in meters,
ASM/ht2 或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 divided by weight, ASM/wt) [4]。
■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型肥胖症,屬於老年症候群的一種,隨著人口老化,盛行率也逐漸提升,增加疾病與失能風險。
當肌少症 (sarcopenia) 與肥胖症(obesity)同時存在時,便稱為SO。目前尚無SO的統一診斷標準。
肥胖指的是身體脂肪過多,常用指標包括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腰圍、脂肪質量(fat mass)百分比。WHO將肥胖定義為BMI>30,老人因為身高減少,BMI會高估老人肥胖的情形,特別是≧85歲的女性。老人可能同時有體脂肪比例增加及肌肉減少,但BMI無變化的情形[5]。
■研究顯示,肌少症造成老人健康之影響可分為三方面:
(1)肌少症對功能障礙和身體失能的影響: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變差,因此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
(2)因肌肉與身體的新陳代謝例如人體蛋白質的儲存、調整血糖的代謝等有關,故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
(3)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為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之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老人的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6]。
■肌少型肥胖四項自我檢測
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院長荒井秀典在日本NHK健康頻道上提出若有以下徵兆,提高警覺:
•走路比別人慢
•曾經有過無法在交通號誌轉變前過馬路
•曾經無法打開寶特瓶
•無法單腳穿襪子[7]
■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
銀髮族罹患肌少症 (sarcopenia)者,外觀上體弱多病、步履蹣跚、齒危髮禿、行動遲緩、搖晃不穩等,這些外觀常被認為是年老後的必然後果,一般人認為年邁體衰只是想當然而的老年無奈,對於肌肉無力的抱怨,常常給予平淡的回應,令病患徒呼負負;近年來許多專家期望從多方面改善銀髮族的體適能和生理機能,以防治肌少症。
臨床上除檢測肌肉量及肌力、步行速度外,目前並無明確的生化檢查指標可供評估肌少症,肌肉量檢測可用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生物電阻抗分析儀(bioele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BIA),肌力測定可採用手握力 (男性<26kg;女性<18kg),身體機能可評估行走速度(<0.8m/s)或起立速度,用以評量病患的肌少症程度;但各團隊定義肌少症程度的標準不同,且前述檢測項目未能完全反應出療效,因此治療難有共識,唯有及早預防保健,落實保健養生觀念,才是根本防治之道。
原則上防治須增加病患的活動量和改善營養,但應考量個別病患的最佳劑量需求;防治上需同時注意針對潛在病因和併發症的防治。最好諮詢相關醫事人員和營養師,共同從增加身體活動量、攝取適量蛋白質和營養著手。
可是高齡病患較難安全地完成足量運動,且其代謝和消化系統已較退化,平日食量較小,食慾減退,如果為了要提高肌肉量而要求他們去攝取大量蛋白質,是否會使老年人的腎臟超載,都是很大的挑戰。近年來雖然有些特殊營養品或藥物被開發出來,但在驗證療效的實證醫學得到證實之前,仍應先諮詢,才能安全[8]。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從走路痛到穿高跟鞋參加健美!76歲阿嬤4招打敗肌少症、練出好肌力」:https://club.commonhealth.com.tw/article/3168
[2]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五」功秘笈學起來 防跌大師就是你!: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141&pid=13090
[3] (小世界新聞)「肌少成疾 肌少症與重訓迷思」:https://bit.ly/3CCIzgG
[4]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三十五卷 第九期)「肌少性肥胖診斷及治療建議」: https://www.tafm.org.tw/ehc-tafm/s/viewDocument?documentId=324cce8c973e4834b8c519d52e769cd2
[5]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老人的肌少型肥胖症」(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三十二卷第二期):https://bit.ly/37tDTeH
[6] (長庚醫訊-第四十二卷第八期 110年8月1日發刊)「肌少症」:
https://www.cgmh.org.tw/cgmn/category.asp?id_seq=1903012
[7] (天下雜誌)比肥胖還恐怖的「肌少型肥胖」:40歲後身體充滿霜降牛肉油花: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1453
[8]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肌少性肥胖症的臨床挑戰」:https://health.gvm.com.tw/article/74778
➤➤照片
(台北榮民總醫院Taipei Veterans General Hospital高齡醫學中心)「失能及衰弱之預防」-黃安君醫師 An-chun Hwang M.D.:https://www.slideshare.net/tchang101/201708-0819-for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型肥胖症 #肌少症 #失能 #老年症候群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t mass標準」的推薦目錄:
- 關於fat mass標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fat mass標準 在 李木生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fat mass標準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fat mass標準 在 Re: [問題] 這體重合理嗎- 看板MuscleBea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fat mass標準 在 body fat標準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 ... 的評價
- 關於fat mass標準 在 body fat標準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 ... 的評價
- 關於fat mass標準 在 大夫訓練- 肥胖悖論與身體組成... - Facebook 的評價
fat mass標準 在 李木生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幾乎在所有的童話裡王子與公主的故事結束於步入禮堂的那一刻。雖然也有少數的故事(像史瑞克續集)裡會提到生孩子之後的發展。 但這些故事多著墨於孩子的天真與可愛,卻鮮少聚焦於公主成為媽媽後的觀點。比起結婚的內容,懷孕後產生的生理與心理變化在社會上是比較少被討論的話題。
尤其,懷孕時的體重增加像個雙面刃,太少有時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太多又會增加生產的風險。我常常被問到懷孕時增加多少體重才算是正常的。以亞洲人來說,懷一個胎兒總體重增加約在十公斤左右。體重增加的速率在第二孕期也就是三到六個月中增加最快,但體態的變化卻是在第三孕期也就是六到九個月變化最多(因為水分快速增加的原因)。總體重增加的內容最主要仍是以胎兒為主,而其中體脂肪的增加約佔了四分之一其他如胎盤與羊水都會因為生產而減輕總體重。而子宮的重量與大小會在懷孕後四到六週後逐漸恢復正常。
但因為每個人產前的體重不盡相同,所以以個人而言到底該增加多少體重才算是正常的呢?研究與臨床準則告訴我們孕前BMI是一個好的參考基準。以亞洲人來說 BMI 在 18-24的人建議增加8-10公斤,而在18-24 以外的媽媽們則需依BMI 增加或減少增加的幅度。(如BMI 30以上的人建議增加6公斤就好)另外或許也可依照每天的建議熱量標準來攝取食物並搭配每天20-30分鐘輕度至中度的運動(如快走與產婦體適能)來更確實的達到控制體重的目標。
我們總是在懷孕時高度的期待孕婦肚子的變化一天比一天大,卻要在生產後的瞬間希望媽媽們的肚子馬上恢復原狀,像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一樣。社會的期待希望能在更多人站在孕婦、媽媽們的角度說故事後,有些許改變。
=========================================
Almost all the fairy tales end at the altar where the prince and the princess are happy forever after. Although some fairy tales like the Shrek’s have sequels on when the prince and the princess have children, they are mostly about the children and the family dynamic, little is being said about what happens to the princess when she becomes a mum. Compared to the topic of marriage, the topic of pregnancy is relatively uncommon, at least from the mothers’ perspective.
The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 is like a double-edged sword, that can be dangerous being too much or too little. Too much weight gain can put the mother at risk of difficult delivery or bleeding, whilst too little weight gain can risk the baby of prematurity or poor development. I am asked about this question almost everyday: how much weight gain is “normal” for pregnancy. In Asians, on average 10 kg is gained during a singleton pregnancy. The rate of weight gain is fastest during the 2nd trimester. However, the body shape changes the most during the 3rd trimester due to retention of water. The main components of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 include the mother’s body, baby, amniotic fluid/placenta and the womb. Most of these components will reverse after birth of the baby,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will stay as body fat (about 25%).
Because everyone has different weight and height, it is not sensible to recommend a single number for the ideal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 One way of doing this is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For Asians with BMI between 18-24, the ideal weight gain should be about 8 to 10 kg. (different recommendations may vary in the range of 1-2 kg) BMI outside this range should adjust their weight gain more or less than the recommended range. (For example, BMI of 30 should aim for a 6 kg weight gain). Diet control according to each trimester needs and regular exercises are good tools which can help mother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weight gain.
We are always excited about the mothers’ belly being bigger everyday, but when after the baby is born, there seems to be an unrealistic expectation to recover her shape and weight almost immediately (as exemplified in many gossip magazines on how these celebrities successfully lose weight within an amazing amount of time). Hopefully when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mothers after they give birth perspectives can change.
fat mass標準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小心168間歇性斷食,減掉的2/3重量來自瘦肉組織😨]
‘’A new study found that intermittent fasting resulted in very modest weight loss, but two-thirds of the lost pounds came from lean mass.‘’ by 《JAMA Internal Medicine》2020.09.28
常常有人問我16:8斷食法好不好,藉著知名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這篇前幾天的研究分享我的觀點。
1️⃣168只是變相的「限制熱量減肥法」(Energy restricted diet),利用「時間限制熱量」,若8小時內吃下去的東西,比一整天都在吃東西的人吃得多,那當然完全不會瘦脂肪,並不是空腹時間越久就瘦越快喔!!你在短時間內若吃下大量的碳水、脂肪跟熱量,就算22:2也是不會瘦滴🤷♀️。
2️⃣斷食法更可怕的是, #吃不夠蛋白質還會掉肌肉。因為研究發現腸道對蛋白質的吸收大概是40-50克為極限,一天一餐或一天兩餐的人,總共的蛋白質攝取量一定遠少於減重時hold住肌肉所需要的。(最少都要1.5g/kg以上了)
我的粉專文之前[蛋白質怎麼吃才有利增肌](https://www.facebook.com/Dr.Amortality/videos/419103058871123/?vh=e&extid=0)有分享過:
#隔多久沒吃蛋白質會消耗到肌肉?
若以2016跟2017年兩個研究來看,可發現為期8周的20:4( 一周選4天斷食20小時/攝食4小時,另外3天重訓)組跟任意飲食加重訓3天組比起來的平均瘦肉下降0.2kg,正常飲食加重訓組增加2.3kg的瘦肉,兩者未達統計的顯著差異,斷食組因為攝食時間減少,自然攝取的卡路里跟蛋白質都比較少(0.8g/kg/day),而且請注意⚠️
#體脂越高的人越容易在斷食中掉肌肉,體脂越低的人越容易在斷食中長肌肉,完全呼應我常提到的---體脂越高的人,胰島素抗性高,長肌肉效率差,亂節食容易掉肌肉!!!請先減脂再增肌效率才高!!
今年這項研究3個月內追蹤了116名「肥胖」和「超重者」的飲食方式,一半的參與者實行間歇性斷食,也就是在中午至晚上8:00間進食,然後禁食16個小時;另一半參與者則每天吃三頓飯,還能吃零食,都是預期「體脂率高」的人,所以掉的肌肉量比過去一般體位的人更可怕,最後研究結果發現:
#168斷食對減脂肪這件事完全沒幫助,而且斷食組掉的1.7kg體重裡面2/3都是不該掉的瘦肉組織!!
另外在2018年有篇研究就發現: #間歇性斷食比每天固定低熱量的人掉更多的瘦肉組織。而過去的16:8斷食研究,若是跟正常飲食組相比減去更多體脂但瘦肉量不變的,原因都是兩組的 #蛋白質攝取量一樣(1.8~1.9g/kg/day),但是斷食組吃的熱量比較少所以自然也減去比較多的脂肪,又呼應我之前說的:
#減脂主要靠飲食,幾比幾、斷不斷食不重要,重要的是「熱量有沒有限制」、「一天能達到增肌減脂的蛋白質有沒有吃夠」,「有沒有分批吸收」。不建議空腹太久是因為蛋白質很有飽足感,無法一次大量攝取,不分次吃絕對吃不夠一天的量啊!!
之前門診有個老人家就是跟孫子在那邊玩斷食,結果給我看她的指數,那6kg有4kg都是肌肉,差點把我嚇得屁滾尿流失了魂,阿嬤還說:「醫生,不知為何我減下來腳都在抖,大腿很沒力,是不是瘦太快?」
我很難過,不知道要怎麼跟一個意志力過人、很認真飲控的老人家「告知壞消息」(您掉的2/3都是花錢也買不到的肌肉啊⋯😰)後來就轉為老人肌少症治療了😭
拜託大家告訴大家,看到那些體脂極低的健身教練或猛男玩什麼絕食斷食, #麻煩老弱婦孺泡芙人不要亂學啊!!妳們沒有玩的本錢,稍微16小時沒吃到蛋白質食物,可能肌肉就會兵敗如山倒了😱
關於幾個留言的疑問:
#請問王醫師反對168斷食嗎?
因為對我而言,肌少症比肥胖還要可怕,其實我的意思是,在減脂當中把 #維持肌肉量所需的蛋白質吃夠才是重點,間不間歇不是,我有學員一天吃五餐,從早上吃到睡前,但是都是優質蛋白質食物,一樣減脂而且肌肉沒掉,太多自己試168的人都有蛋白質攝取不夠的問題,只是focus在進食的時間限制,反而在熱量減少的情況下蛋白質攝取量也同時減少。所以在我的門診,4+2R跟16:8是不衝突的,我會請她們把所有該吃的蛋白質在8小時內分四次吃完,這樣即使168也不會掉肌肉。
畢竟這幾年自己親身的經驗,比起瘦下來,盲目亂減肥掉肌肉才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因為肌少症比肥胖難治療太多😩
事實上「減肥造成的肌少症」已經比吃素跟少運動的還多,我門診很多肌少症的都是年輕女性,反而是阿姨們的肌肉好得不得了。所以亞洲肌少症診斷才有「年輕人比老人肌肉更差」的情況發生,老年人很少在亂斷食減肥的。
#請問斷食讓胰島素休息不是有利減脂嗎?
我們不是第一型糖尿病病人,每天都會分泌「基礎胰島素」濃度,胰島素要維持在穩定不要忽高忽低,才能維持肌肉生長,又不致讓脂肪儲存,關鍵在蛋白質(可以穩定血糖跟降低胰島素抗性)的量持續供給,支援空腹時的糖質新生,蛋白質吃夠的人不會在減肥中低血糖,穩定血糖是靠高蛋白低碳,而不是「空腹」這件事。另外,之前研究發現高脂肪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而造成骨骼肌流失,所以高脂造成的低血糖,也不是好事。要有酮體的好處,不需要高脂肪,高蛋白也可以,之前我的粉專文都有詳細論述。
#錯誤的減肥法真的製造好多肌少型肥胖症患者給我😭😭😭
#歡迎分享討論指教
Reference: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8, 2020.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0.4153
🔺🔺🔺補充說明:關於JAMA研究過程跟結果細項
1. 整個研究一開始的116人是從三個center一起收集,用app的方式紀錄體重,間歇斷食(TRE)未給予熱量建議、巨量營養素跟活動建議,只給予進食時間的限定,連續節食(CMT)組是給予固定飲食,這些體重的收集是用家裡體重機連假智慧型藍芽上傳雲端,沒有面對面。
2. 後來他們找了50個(CMT有24個人,TRE有22人完成全部測試)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附近的居民,用人體成份實驗室裡的Three-dimensional optical (3DO) body scanning的DEXA去看身體組成分析(這才是黃金標準),所以在細項的身體組成評估比較準確,有面對面的四次詳細訪談。
116人只是想確認對減重效果的差異,而50個人是進一步看細項身體組成變化的趨勢。
3. 不管是116個人或是50個人小組的比較,TRE的體重下降是有意義的減少,CMT則無,但事實上這兩組的體重下降比較是沒有顯著差異的, #也就是減重的效果來講差不多。
4. 用DEXA測定50人精確的身體組成分析的結果,發現兩組的全身脂肪量是無顯著變化的,而且兩組也沒差異。
但是在TRE組卻有顯著的瘦肉組織減少(lean mass (calculated as fat-free mass minus bonemineral content) 但CMT的瘦肉組織並沒有。
5. 這些瘦肉主要來自骨骼肌,在四肢瘦肉(Appendicular lean mass )看到TRE組是有顯著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appendicular leanmass index (ALMI) #在TRE組是顯著減少的(-0.22 kg,P < .001),CMT 並沒有這個現象, #重點是這樣的四肢肌肉質量的下降是有意義的差異的! (−0.16 kg/m2;P = .005). 而軀幹的瘦肉組織(Trunk lean mass)在TRE也是明顯下降。
6. 肌少症的診斷參考的都是四肢的骨骼肌,所以若分析過四肢骨骼肌發現顯著下降,並無法用水份下降來解釋,更何況就算是低碳飲食造成的肝醣水份離開,只發生在一開始不會持續三個月,更不用說TRE組根本無限制取食只會有碳水多而造成體水份上升,比熱量控制的CMT組更有肌肉被高估的可能。
7. 但是而為何熱量差不多的情況下,間歇會掉比較多瘦肉組織,就在我最新的那篇裡,提到空腹造成的壓力跟腸道菌引起的粒線體失能和活化肌肉降解路徑有關。
fat mass標準 在 body fat標準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 ... 的推薦與評價
1.無脂肪質量(Fat free mass) 包括骨骼丶水丶肌肉丶身體器官和其他組織,也可以稱為瘦肉組織(Lean body mass) 。 這些組織具有代謝活躍性,幫助身體代謝熱量來保持身體功能 ... ... <看更多>
fat mass標準 在 body fat標準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內容 ... 的推薦與評價
1.無脂肪質量(Fat free mass) 包括骨骼丶水丶肌肉丶身體器官和其他組織,也可以稱為瘦肉組織(Lean body mass) 。 這些組織具有代謝活躍性,幫助身體代謝熱量來保持身體功能 ... ... <看更多>
fat mass標準 在 Re: [問題] 這體重合理嗎- 看板MuscleBeac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感謝原po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之前對inbody測量數值也不甚了解,
以下分享一點個人的小整理。
參考資料來源: Inbody官方網站
https://inbodyusa.com/general/result-sheet-interpretation/#section1
這邊先簡單說明,骨骼肌是一般認知的肌肉,肌肉重其實定義為
總水分重+蛋白質重;肌肉分有3種類,而骨骼肌為其中一種
--------------------------------------------------------
身體組成分析(Body composition analysis):
A 第一部分: 初步了解身體組成
1) 細胞內水分(intracellular water, ICW)
細胞外水分(extracellular water, ECW)
˙身體總水分(Total body water, TBW)= 細胞內外水分和
˙ECW和 ECW/TBW 可作為水腫及發炎等指標
˙波動性大,也會顯著影響體重變化
2) 蛋白質(proteins): 反映身體中肌肉量
3) 礦物質(minerals): 主要存在骨骼組織與血液中
˙除脂乾物重(dry lean mass, DLM)= 蛋白質+礦物質
˙由於肌肉主要由蛋白質構成,此數值的增加可能表示肌肉增長
4) 脂肪重(body fat): 皮下組織(subcutaneous)+ 內臟組織(visceral)脂肪
˙肌肉重(muscle mass)=水分+ 蛋白質
[ 肌肉分有骨骼肌(Skeletal muscle)、平滑肌(Smooth muscle)、心肌(Cardiac
muscle) ]
[ 一般所說的練肌肉為增加骨骼肌 ]
˙除脂體重(Lean body mass, LBM)= DLM+ 水= 總重-脂肪重
˙總體重=TBW+DLM,含有器官、皮膚、骨骼、水分、肌肉等重量
→大部分情況下(水分比例維持時),除脂體重增加反映肌肉增加(亦可見DLM數值增加)
→高LBM和 ECW/TBW通常顯示過多的身體水分
B 肌肉-脂肪分析(Muscle-fat analysis): 檢測體重、肌肉、脂肪組成之平衡及足夠性
1) 體重(Weight): 總體重
2) 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mass, SMM): 能透過適當運動及營養攝取增長的肌肉
3) 體脂重(Body fat mass): 含有內臟及皮下組織脂肪
三種類型:
˙ C型: 多見於肥胖者,其骨骼肌偏少,應降低體脂及增加骨骼肌重
˙ I型: 平衡型的組成,通常具標準的體重或體脂率,但若體脂量過高仍有健康風險
良好的狀態,可以專注在增加肌肉強度及大小,或是降低脂肪以減少總重
D型: 運動員體態,被認為是理想的身體組成型,一般鍛鍊目標為:
→骨骼肌增加時,無顯著的體脂重增加
→降低體脂量時,無顯著的骨骼肌降低
C 肥胖分析(Obesity analysis)
1) 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 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BMI為整個族群的肥胖參考值(適當範圍:18.5-25),僅能作為個人粗略參考
2) 體脂率( Percent body fat, PBF) 體重/體脂重 *100%
為較好的肥胖指標(適當範圍: 男:10-20%; 女:18-28%)
D 肌肉平衡(Segmental lean analysis): 各部位除脂重,顯示是否有平衡身體組成、
足夠的除脂重可以支持自身體重(100%=足夠)及反映受傷狀態等
˙上條圖(Top bar)= 除脂重
˙下條圖(Bottom bar)= 肌肉/理想肌肉*100%,應在100%或更高
1) 上/下肢肌肉不平衡: 即使其中一部位發展足夠,長期保持這種組成仍有可能造成
健康上的影響,建議適當改善
2) 左/右不平衡(手臂或腿): 與運動習慣及過往醫療史有關,亦建議適當改善
以上若有解讀、說明錯誤或是智慧財產權問題,還請各位不吝發站內信或留言指正
----------------------------------------------------------------------
另外,我也和原po有同樣的糾結,單看身高體重數字,真的很嚇人,
目前正在努力學習更多知識,希望讓自己肌肉發展更均衡些,也歡迎大家給些小建議,
謝謝!
體重上或許讓人內心有些糾結,但我們都是正在讓自己擁有好體態及健康的身體,
這是一件值得驕傲和開心的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9.77.229.1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42218335.A.B86.html
※ 編輯: artus105 (110.26.195.192), 11/15/2018 20:33: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