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員練習影片觀察到一個關於 TDD 的有趣現象】
極速開發的課後練習作業,雖說重點是放在極速開發要學習的技巧與刻意練習的模型,但開發的方式、順序也是刻意安排成類似 TDD 的進行方式,來讓生產力最大化(TDD 本來就是幫助開發的,不是幫助測試的)
我從2位第一次上我課的學員(當然就是 #極速開發,代表他們沒上過#單元測試 跟 #TDD與持續重構),雖然他們是照著示範影片、上課教學用 TDD 在寫整個 tennis 的過程,但從他們執行測試的時間點就可以發現:
「他是用測試來驗證 production code 的正確性」,即使他先寫了測試,也不先執行,沒有看到紅燈,每次都等到 production code 寫完了,應該要綠燈時,才執行測試。
而其他上過 TDD 課的同學 ,或是上過單元測試的同學,知道測試是用來描述情境,如果現在「加入的這個情境是新的需求或需求異動,代表目前 production code 還不支援這個情境,執行測試跑出的紅燈,就是等等 production code 要完成的 #目標」
test-frist 從來都只是 TDD 其中一個小小的衍生產物,而不是全貌。TDD, 測試驅動開發 從來都是一種開發方法,而不是測試方法。
總有些人老愛把 TDD 拿來跟測試相提並論,就總是喜歡把 test-first 當作靶子打,覺得違反人性跟直覺,覺得先寫測試在很多情況下是浪費時間或是不 work,可能拿來跟一堆測試的方法論相提並論,或總是只拿回歸測試的效益來當作 TDD 的整體。抑或是陷入 isolation unit test 與 integration test (其實就是非 isolation 等級、有實際依賴的自動測試)之爭。
```
註:TDD 事實上是可以不是單元測試等級的。
```
要比較正確看待 TDD 的角度,首先要知道它是幫助開發的、它是一種開發方式(當然不是唯一一種,甚至也不會是最好的一種,因為根本沒有最好,只有剛好)
接著要了解 TDD 可能用 IPO 模型還比較貼切,input-process-output,在你開發任何功能之前,你總要先想過這件事。而先想這件事,才是 TDD 的最基本精神。
接著是怎麼把你想好的東西,變成可執行的 spec,我們只是用測試程式來「描述」你腦袋中的「IPO模型」,把 process 的過程當作一個黑箱子。
而這個 IPO 模型在結合成「使用情境」,就會帶來「高易用性 API 的好處」,只有在一開始就先想好怎麼給別人用,最後才會好用。所謂的一開始想好,指的不是預先設計一堆 class,而是 input/output 想清楚期待(一般會結合實例化需求,搭配 Given/When/Then 的 gherkin style 來把前置條件、資料、前提想好,當發生什麼事,應該是怎樣的結果),然後描述它。在紅燈定義清楚目標,綠燈完成 input/output 關係且沒弄壞前面的所有情境後,來針對 process 進行重構(事實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更多是用 refactor 來 #完成 process。
```
註:所謂的 output 不一定只有回傳值,包含外部依賴狀態、資料的改變,甚至顆粒度小一點,針對物件導向設計的話,物件內部狀態的改變也算,只是物件內部狀態改變,驗證點要嘛是拿得到內部狀態,要嘛就是要驗證物件哪個行為會因這個內部狀態而有所不同。
```
## 戰 TDD 之前該先做好的功課
要戰 TDD,是不是至少要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看完?
要戰 TDD,請不要拿它跟測試方法論來比,那只是一下就被人看破手腳。因為它是個開發方法論。
要戰 TDD,請不要把它的好處只限縮在跟回歸測試、自動測試的比較,因為那只是它的衍生好處,當你試過在白海報紙上 TDD 就懂,TDD 是在釐清你的思緒的同時,又可以以終為始,確保你在 production code 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滿足某個期待的情境。
要戰 TDD,請不要去把 單元測試、整合測試捲進來,那是測試的顆粒度,那是測試的分類,TDD 從來都不是只能限於單元測試。
要戰 TDD,請不要在那邊戰他是 bottom-up ,是直接從程式/class 的角度出發,事實上 TDD 既不是 bottom-up, 也不是 top-down, (書裡面就有講這件事咩),實務上的 TDD 結合倫敦派(GOOS)跟芝加哥派(Classic TDD),會更像 Outside-In 的進行方式,先定義好驗收情境,接著從最外部(也就是使用者看得到的部份)一路把依賴往另一邊的系統邊界推,直到推到系統以外的依賴資源(persistence 或 external API/service)
```
註: ATDD by Example 中 ATDD by Example, Kent Beck 寫的序最後的一段話。
Kent Beck:
「就像我曾說過的,TDD的一個缺點是,它可能會退化為一種用來滿足開發人員需求的編程技能。某些開發人員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待TDD,輕易在他們測試的不同抽象級別間跳躍。然而在ATDD中不存在歧義,這是一種加強與非編程人員溝通的技術。我們之間良好的協作關係,以及作為這種關係基礎的溝通,能夠使軟件開發更有效率。採用ATDD是向著溝通更清晰這個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而此書是一本全面又平易近人的入門讀物。」
```
要戰 TDD,請不要只關注在 test-frist,因為他只是用 test 來幫助你 think-first,不要邊寫邊想。然後不要過份依賴或相信你腦袋的能力,把你想好的東西具體化出來,最好可以被直接執行,最好除了你以外每個人執行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
要戰 TDD, 請不要把論點放在見樹不見林,如果你有看 TDD by Example 的 Part 1, Part 2 那兩個加起來共 24 個章節,就知道一開始就得把當下想到的全貌紀錄在一個「紙本」的 backlog (所謂的紙本,只是要講這並不依賴於任何工具)
而這個需求輪廓的全貌,會隨著你逐漸完成一部分一部分的情境,設計逐漸浮現後,而隨時跟著增減調整。
但不代表 TDD 就是先想到一個測試案例,就直接先幹下去了,那根本是亂搞。
以上這些,都還不是在列 TDD 的好處,而是針對那些從來沒搞懂 TDD 但又愛戰 TDD 的人一點提醒,你戰的很可能是「你誤解的 TDD」。
TDD 還有許多實務上的用途,列上我在譯者序中的一小段:
>>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一種以測試為開發輔助、以測試來描述需求情境、以測試來當作目標、以測試來表達期望、以測試來驗證疑問、以測試來實驗學習、以測試來溝通協作、以測試來協助設計高易用性 API 的「開發方法」。
譯者序有開放給大家看,請見:https://tdd.best/book/tdd-by-example/
拜託,要戰之前去看一下祖師爺 Kent Beck 對 TDD 的原始見解:https://www.tenlong.com.tw/products/9789864345618?list_name=srh
如果你想正確的使用 TDD 來幫助你在實務上產生許多的價值,帶來許多的好處,尤其是需求釐清、持續重構、小步快跑的部份,最好理解的培訓課就在這:https://tdd.best/courses/classic-tdd-by-example-video-training/
最後我想講一段話:
TDD 從來都不該被導入到團隊中,但它是一種很好的自我鍛鍊與學習的方式,也是一種能用很低的成本來帶來很多好處的開發方法(見下方註腳),然而它也不是適用所有的情況,但它可以讓『完美』變成一個動詞,而非不變的形容詞。
```
註:
Kent Beck 在 DHH 靠腰:《TDD is Dead》 之後寫的一篇反串文:《RIP TDD》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63422864115918/
我幾年前的簡易翻譯,通常也是 TDD 可以幫助你解決的問題,如下:
- Over-engineering (過度設計)
- API feedback (改善API的設計與可用性)
- Logic errors (想的跟寫的不一樣,寫的跟需求不一樣)
- Documentation (寫跟維護文件是痛苦的)
- Feeling overwhelmed (找不到切入點)
- Separate interface from implementation thinking (抽象設計)
- Agreement (確保已修正問題的證據)
- Anxiety (改東壞西的擔心受怕)
```
很久沒對 TDD 發表這種長篇大論了,因為不理解、不想理解、不同角度理解的人居多,能真的到各自的塔上用不同角度來看原義,以及實務上用它來幫助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的人,真的太少。
大部分人只想針對這個詞彙來攻訐以博得流量跟吸引目光,而不是想著「我可以用它來幫助我什麼」
問題跟需求是中性的,解決問題跟滿足需求的手段與方式有千萬種,不會只有一種,也不會有所謂的對錯,多點角度去了解不同的方法、方式,然後融會貫通,發揮綜效,在實務上用最少的成本與風險來產生最大的價值,這才是真正的目標。
導入敏捷不該是目標,導入 TDD 也不該是目標,目標永遠都是在實務上產生價值、解決問題、滿足需求。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Gina musi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on't forget to turn on the bell icon for future uploads 🔔✔️ 西洋音樂愛好者✨這裡不會有冗長的介紹文卻是個讓你挖歌的好地方😎 追蹤Gina music社群挖掘更多音樂🌹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
「bottom翻譯」的推薦目錄:
- 關於bottom翻譯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bottom翻譯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bottom翻譯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bottom翻譯 在 Gina mus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bottom翻譯 在 Surfer Johnn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bottom翻譯 在 {{越煮越好}}Very Goo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bottom翻譯 在 bottom意思的推薦與評價,DCARD - 湯屋溫泉網紅推薦指南 的評價
- 關於bottom翻譯 在 pure bottom 是什麼意思 - 彩虹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bottom翻譯 在 關於Bottom Turn應該如何做得好跟正確-翻譯影片-衝浪強尼 的評價
- 關於bottom翻譯 在 英文成語bottom line 是甚麼意思? 這句話看起來簡單,卻不易懂 的評價
- 關於bottom翻譯 在 as smooth as silk/a baby's bottom的意思、解釋及翻譯 - Pinterest 的評價
bottom翻譯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利潤」究竟是什麼
這一講不是要講經商,我們小小地梳理一個大大的話題:從經濟學角度看,人生應該追求什麼。
簡單地說,最值得追求的東西是「利潤」。
我不信你會不想要利潤。利潤是收入減去成本剩下的那一部分,是收穫比付出多出來的部分。利潤是正的,說明你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說明瞭社會對你的肯定。利潤要是負的,就說明你創造的價值配不上你的一番折騰。
但你要是細想,利潤是一個神秘的東西。
*
你必須直接去市場上買賣點什麼東西才談得上利潤。上班拿固定工資是沒有利潤的。哪怕你工資再高,那也只是你的勞動所得,都是根據你這個水平,你應該得的,是市場認為正好等於你的付出的回報 —— 這表現在你要是不上班就沒有收入。
而利潤則是「不該得」的東西,可以說是躺著賺的錢。這個性質曾經使得有些思想家認為拿利潤是不道德的。
馬克思譴責利潤。你開個工廠,買了機器和廠房,雇了工人,進了一批原材料,工人生產出產品,你把產品賣掉。然後你一算賬,賣產品的收入減去工人工資、機器廠房和原材料的花費,還多出來了一筆錢,這就是利潤。你欣然把這筆錢放入自己口袋。馬克思說且慢!工人累死累活工作才拿那麼一點工資,你幹什麼了就拿這麼多錢,你那叫剩餘價值!你無償佔有了別人創造的價值。
你當然不服氣。你說不是啊,我管理工人,我組織生產,我聯繫了進貨和銷售,我安排廠裡的大事小情,這怎麼不是創造價值呢?
馬克思會告訴你,你做的這些事兒的確也是勞動,你可以拿一份高工資,但你的工資不會像利潤那麼高。你完全可以雇一個職業經理人替你管理工廠。你把職業經理人的工資發了,還會剩下一筆錢,這筆錢才是真正的利潤。
這個計算讓馬克思深感憤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咱們還是單說資本主義這邊對此是怎麼想的。崇尚市場的經濟學家也算了這個賬,但結果是利潤好像不應該存在。
我們假設老張開工廠賺了一萬塊錢的「淨」利潤。這個是把老張本人付出的管理勞動該拿的那部分報酬去掉之後剩下的錢,是老張「躺賺」的錢。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市場上就應該出來一個老李:老李說既然是躺賺,我不用那麼高的利潤,我躺賺五千元就行,我願意把商品賣便宜點,給工人工資高點。那你說老張能幹過老李嗎?
你很容易想到老張繼續存在的理由。比如老張有資本而老李沒有。或者老張跟政府關係好,壟斷了這塊業務。或者老張掌握一個技術護城河,老李學不會。但是對經濟學家來說這些都不是本質問題:資本可以貸款,跟政府的關係可以用一個更好的條件重新談,技術可以請人研發。事實上,經濟學家的推理是,哪怕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老李,只要市場存在老李出現的可能性,老張就不敢壓榨太高的利潤,他必須用比較低的價格和比較高的工資預防老李的出現。
要這麼算的話,市場充分競爭的結果一定會把利潤變成 0。總會有一個老王出來,說我就當自己是個職業經理人跟大家交朋友算了,我拿個應得的工資就行,利潤我不要。
那真實世界里的利潤是從哪來的呢?當然市場不可能是充分競爭的,總會有些老張偶爾能享受到利潤……但市場力量應該讓利潤越來越薄才對。經濟學家必須找到一個產生利潤的過硬的機制,否則解釋不了為什麼總有人拿那麼高的利潤……甚至解釋不了為什麼有人願意開公司。
*
利潤從哪裡來這個問題的解決,在經濟學史上是一個里程碑。1921年,美國經濟學家弗蘭克·奈特(Frank Knight, 1885-1972)出版了《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一書 [1],提出了一個傳世的洞見:利潤來自不確定性。
組織生產、採購和營銷、日常的管理,企業中一切常規的操作都可以由拿固定工資的人做,只有一件事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那就是風險決策。
比如說,為了在今年秋季上市一批新女裝,我們必須在夏天就定下來款式,備工備料,展開生產。可是秋天還沒到,現在誰也不知道到時候流行哪個款式,那我們生產什麼呢?這個決策,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出。為什麼?因為他是承擔決策風險的人。
如果你賭對了,秋季正好流行這款女裝,因為別的服裝廠沒生產只有你生產出來了,你就佔據了稀缺,你就可以要一個高價,利潤歸你。你要是賭錯了,到時候服裝賣不出去,工人和經理們還是會拿同樣的工資,損失也歸你。
生產、日常管理、冒險,是三種不同的能力。為什麼企業家要開公司?因為他敢冒險。為什麼工人和經理人選擇拿固定工資?因為他們不想冒險。
這個道理聽著挺簡單,但是其中有個大學問。奈特之前的經濟學家也想到了企業家承擔風險,但是他們沒搞清楚到底什麼是風險。
*
如果女裝只有比如粉色和綠色兩個選擇,而且你明確知道它們流行的可能性都是 50% —— 那這個風險其實不用企業家承擔。因為你可以買保險!概率已知的風險都是可以管理的。銀行可以給生產兩款女裝的工廠都提供貸款,到時候肯定一個賠錢一個賺錢,只要利息和保險合適,銀行和企業雙贏。有這個保險機制在,大家誰都不用冒險,可以各自拿一份固定工資,根本不需要企業家。
奈特的真正貢獻在於,他把風險給分成了兩種。
第一種就叫「風險(risk)」,但是特指那些已知概率大小的風險。這種可以用保險解決,不需要企業家。
第二種叫「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指那些無法評估概率大小,可能是從來沒出現過的新事物,甚至是現在人們根本無法想象的東西。這個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存在的理由,才是利潤的來源。
現代經濟學家把這個不確定性特別稱為「奈特不確定性(Knightian uncertainty)」。我們專欄講過 [2],統計學家有個更科學的說法。已知概率大小的,叫做「偶然不確定性(Aleatoric uncertainty)」, 也叫統計不確定性。不知道概率大小的,叫做「認知不確定性(Epistemic uncertainty)」,也叫系統不確定性。前者發生的事情都是你事先能想到的,後者則是你想不到的。比如「黑天鵝」事件,就是一種認知不確定性。
你開一個賭場。賭場每天都在跟賭徒們賭博,但是因為輸贏的概率是固定的而且有利於你,所以你的日常經營本身並不是冒險。真正的冒險是要不要開這個賭場:你能預測客流量足夠讓你收回投資嗎?你能擺平當地黑社會嗎?你能確保政府發展博彩業的政策不會變嗎?這些事兒沒法計算概率。
搞定這些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該乾的事兒,也是企業家的回報所在。
流行趨勢通常不能用以往的經驗判斷。有個企業家認准了一個全新的款式,說我非得生產這個,銀行能給他擔保嗎?這個不確定性沒法系統化管理,他自己必須承擔 —— 這才是企業家存在的意義。你要是願意給這樣的項目投資、分擔不確定性 —— 而不是把錢交給銀行拿固定的利息 —— 你也是企業家。
要做服裝這一行的企業家,你肯定得對流行趨勢有個很好的感覺才行。不過企業家本人不一定非得特別懂女裝 —— 他完全可以請人來給他設計,只是設計師不承擔不確定性,人家拿固定的設計費,風險還是要由企業家承擔。
簡單說,企業家,是市場上的 player。他拒絕聽別人的安排,非得按照自己的想法決定做什麼,然後他安排別人也按照這個想法去做,最後他獨自承擔後果。
*
奈特找到了公司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市場競爭再充分也不可能是絕對可預測的,未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需要企業家在各個方向上大膽探索。奈特後來成為經濟學的大宗師,他本人沒得過諾貝爾獎但是他有五個弟子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芝加哥學派」的祖師爺。
奈特之後,別的經濟學家又找到了公司存在的其他理由。比如科斯說公司減少了交易成本能起到協調作用。張五常說公司提供了合約。還有人說公司解決了監督、提供了資源獨特性……等等等 [3],但是奈特這個「不確定性」的說法,是最根本的。
如果從某一天開始,世界上再也沒有不確定性了,那麼市場的力量就會迅速把公司利潤變成 0:企業家就不需要存在,大家都應該拿固定工資。
其實現在企業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們看街上那些餐館,開了關關了開,真正能長期賺錢的沒有幾家,可能大部分老闆都是賠錢。沒有稀缺是不可能賺到錢的,但是利潤只發生在你剛剛掌握某種稀缺、而別人還沒有跟上的那個時間段。別人跟上了,模仿了,你就必須再去尋找新的不確定性。
一切賺錢的生意都有不確定性。你把一大筆錢放銀行裡拿利息,那叫躺著花錢不叫躺著賺錢。哪怕是買幾套房子收租金,你都得面對房產市場的不確定性。
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利潤,也沒有真正躺著賺錢的企業家。
那你說平均而言,企業家的收益是正的還是負的呢?我到底該不該去做個企業家呢?沒有答案。有答案就不叫不確定性了。
*
不確定性都是從哪來的呢?一個有意思的不確定性是中國經濟學家張維迎在 2008 年的一次演講中說的 [4]。他說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之中,商業活動最大的不確定性,是「體制的不確定性,政策的不確定性,政府行為的不確定性。」這體現在政府對資源的調配非常隨意。
張維迎當時說,正是這個不確定性加劇了中國的貧富差距。在中國市場化程度高,體制不確定性低的地區,比如浙江省,人們更富裕,收入差距反而更低:因為利潤分布更均勻。
這個規律是不確定性越大,利潤就越高 —— 企業家為利潤而奮鬥,但是市場看不見的手恰恰在降低總利潤。是那些看得見的手,提供了額外的不確定性,才給人帶來不合理的利潤。
那你說如果我們把體制給理順,讓競爭越來越公平,未來的不確定性會不會越來越少呢?不一定。
*
奈特列舉了不確定性的好幾種來源,比如未來人口的變化、資源的供給等等。其中我們現代人最關注的肯定是創新。創新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你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新技術出來,你也不知道一個新技術出來會不會被市場接受。一切創新都有強烈的冒險成分,關於這一點已經有太多經濟學家討論了。
而奈特更厲害的一個洞見,則是「價值」的不確定性。說白了就是人的慾望的不確定性,你不知道未來的人喜歡什麼。奈特 1924 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叫《經濟學中科學方法的局限性》,說經濟學不僅僅是什麼資源的有效調配,把一個什麼價值函數最大化的問題,因為人的價值觀是會變的 ——
「人生在根本上是對價值的探索,是努力發現新價值,而不是照著現有的價值觀把生產和享受最大化。」[5]
一百多年前整天坐馬車的人沒有想要一輛汽車。2006 年以前的人並不期待智能手機。今天的多數人不能理解馬斯克為什麼非得讓人去火星。人生的終極任務不是滿足某種價值,而是發現和創造新價值。
因為這個見識,奈特後來被認為是個道德哲學家,而不僅僅是個經濟學家。
也因為這一點,你不需要非得是個企業家,也不一定非得拿金錢利潤。藝術家、教育家、每個工人和管理者、包括每個消費者,都可以是價值的發現者和不確定性的製造者。
只要把周圍的世界往你想的那個方向上推動一小步,就算是你的成功。
注釋
[1] 弗蘭克·奈特,《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中文有郭武軍、劉亮翻譯版,華夏出版社 2013。
[2] 精英日課第三季,哪種不確定性?什麼黑天鵝?
[3] 關於公司為什麼存在的理論發展總結,可參考向松祚,《新經濟學》第二卷,新經濟範式。
[4] 張維迎的這次演講首次發表於《經濟觀察報》2008年1月20日,修改後的文章曾收入作者主編的《中國改革30年:10位經濟學家的思考》。
[5] Frank Knight (1924), "The limitations of scientific method in economics」, 原文是「Now this, we shall contend, is not very far; the scientific view of life is a limited and partial view; life is at bottom an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of values, an attempt to discover values, rather than on the basis of knowledge of them to produce and enjoy them to the greatest possible extent. We strive to "know ourselves," to find out our real wants, more than to get what we want. This fact sets a first and most sweeping limitation to the conception of economics as a science.」
bottom翻譯 在 浩爾譯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學口譯,然後呢?
我身為曾經英文爛到爆的小廢廢
只能羨慕班上英文好到飛天的諸神
曾經
仰望翻譯研究所猶如嚮往奧林帕斯山的眾神會所......
現在竟然已經教好幾年翻譯了
昨天第10期口譯班結業🎓
這樣算起來教過破百位學員
真的很不可思議
課程內容固然以實戰能力的培養為主
學員回饋不外乎:
激發了雙語能力的增長
筆記術很實用
增進了記憶和反應力
更會分析話語及摘要
甚至覺得變聰明(?!)
但今天更想跟你們分享的是
功 利 主 義(欸不要走!)
學了口譯,然後呢?
繼續增進實力,好,然後總要應用吧
來,分析開始。
分兩條思維:top down vs bottom up
Top down
從最高格局想下來,我將來想往哪個市場趨近
要認知到,地球上沒有普世承認的中英雙語認證
有各種單語言檢定
但講到翻譯這種跨語言的高門檻認證,談何容易
跟文化和社會脫不了關係,也絕對跟國際局勢有關
我分成三個主流圈子來看
中國主導、美國主導、澳洲主導
三個圈子分別較具代表性的認證:
中國有CATTI(口筆譯皆有)
美國有ATA(筆譯、沒口譯)
澳洲有NAATI(口筆譯皆有,還有利於移民)
你說怎麼沒有歐洲?
AIIC是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
專業頂尖的會議口譯距離大眾有些距離
故在此分類不列入一般口譯目標
除此之外都非常分散。
Top down大方向來說,可以看看想在哪個圈子耕耘
再來
bottom up
上週謝謝香港譯友的邀請
我聽了英國在地華人口譯員的分享
跟幾年前聽到從台灣到英國發展的口譯員路徑相似
就是很在地、從需求機關出發的bottom up
什麼意思?
就是最在地的社區口譯 community interpretation
哪裡需要中英口譯?
教會、醫院、法院、警局、監獄、社工訪視等等
那這些在地單位怎麼找口譯、怎麼認證、怎麼考核
其實作法各異,我建議綜合自己的興趣去考量,並且嘗試貢獻
不少可愛的學員其實已經有過相關經驗
但沒有系統,也不知怎麼進修
因為這些需求機關光是找人都忙翻了,根本無暇培訓
那我說,歡迎來台灣浩,我們來當你的分類帽。
以上這些,我看各期學員需求,有幾期講得多,幾期講得少
只要學員有需要,我都盡力解答到底。
牧師跟我說過一句話:
學習撒瑪利亞人,看見需要就去滿足。
Be like Samaritans. See the needs and meet the needs.
對我來說,口譯就是雙語能力培養起來之後的應用出口,是社會關懷,幫助需要的人
讓原本無法溝通的雙方能夠瞬間展開對話
不覺得很美好嗎?
-
明後天開課,最後名額
https://lihi1.cc/17GYW
bottom翻譯 在 Gina mus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Don't forget to turn on the bell icon for future uploads 🔔✔️
西洋音樂愛好者✨這裡不會有冗長的介紹文卻是個讓你挖歌的好地方😎
追蹤Gina music社群挖掘更多音樂🌹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inamusicland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ginamusic_yujia/
spotify 歌單👉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2EfPjFfdqN8NzUwj1XNoZC
🌺贊助GINA讓頻道走得更長久•̀.̫•́✧
Donate and support my channel 👉https://p.opay.tw/WSwM8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聲音嗎?歡迎投稿😎
Submit your music 👉ginamusictaiwan@gmail.com
For business inquiries about copyright issues, photos and song submissions,
please contact👉 https://www.facebook.com/Ginamusicla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cial Media:
▶ Download / Stream link : https://dashgo.co/allthingsmoney
👑Cheat Codes
https://www.instagram.com/CheatCodes
https://www.facebook.com/cheatcodes
https://twitter.com/cheatcodesmusic
👑Tove Styrke
https://www.instagram.com/tovestyrke
https://www.facebook.com/tovestyrke
https://twitter.com/tovestyrke
👑Travis Barker
https://www.instagram.com/travisbarker
---------------------------------------------------------------------------------
Lyrics:
Some days, feel like the bottom of the ocean
有時 宛若身處汪洋底部
I'm getting too deep and I don't know if
我陷得太深 我不知是否
It gets any better when I see the light, light
當我看見光芒 一切會有所好轉
The only thing that I want is a distraction
我想要的唯一便是能讓我分心
I just can't explain the way I'm actin'
我只是無法解釋我的所做所為
I know it'll hit me when it all slows down, down
我清楚 當一切慢下來我便會恍然大悟
Scared to be all alone
害怕孑然一身的時光
Can no one else hear?
無人能聽到我的呼喊
I gotta be lonely for the night
我只好孤獨度過今夜
I'm stuck on my mind
我困在我的腦海之中
But I want outside
但我卻渴望邁步走出
So I'ma get it right
所以我將要改寫正確
Like ooh (Ha)
高唱著
All the things that money can do
既然金錢能為所欲為
Why be sad when I can I buy something new?
為何我能夠買新東西時還愁眉苦臉
I don't even care if I'm wastin' my time
我根本不管我是否在浪費時間
I don't even care like ooh, ooh, ooh
我根本就不在乎
I don't take a break, I'm always crashin'
我從不休息 我永遠處於崩潰狀態
I'm scared of the things that wouldn't happen
我杞人憂天 擔心著不會發生的事
Like what if the sun came shootin' out the sky, the sky
就比如 如果太陽射中溜出了天空
Scared to be all alone
害怕孑然一身的時光
Can no one else hear?
無人能聽到我的呼喊
I gotta be lonely for the night
我只好孤獨度過今夜
I'm stuck on my mind
我困在我的腦海之中
But I want outside
但我卻渴望邁步走出
So I'ma get it right
所以我將要改寫正確
Like ooh
高唱著
All the things that money can do
既然金錢能為所欲為
Why be sad when I can I buy something new?
為何我能夠買新東西時還愁眉苦臉
I don't even care if I'm wastin' my time
我根本不管我是否在浪費時間
I don't even care like ooh, ooh, ooh
我根本就不在乎
All the things that money can do
既然金錢能為所欲為
Why be sad when I can I buy something new?
為何我能夠買新東西時還愁眉苦臉
I don't even care if I'm losin' my mind
我根本不管我是否正失去理智
I don't even care
我根本就不在乎
Scared to be all alone
害怕孑然一身的時光
Can no one else hear?
無人能聽到我的呼喊
I gotta be lonely for the night
我只好孤獨度過今夜
I'm stuck on my mind
我困在我的腦海之中
But I want outside
但我卻渴望邁步走出
So I'ma get it right
所以我將要改寫正確
Like ooh
高唱著
All the things that money can do
既然金錢能為所欲為
Why be sad when I can I buy something new?
為何我能夠買新東西時還愁眉苦臉
I don't even care if I'm wastin' my time
我根本不管我是否在浪費時間
I don't even care like ooh, ooh, ooh
我根本就不在乎
All the things that money can do
既然金錢能為所欲為
Why be sad when I can I buy something new?
為何我能夠買新東西時還愁眉苦臉
I don't even care if I'm losin' my mind
我根本不管我是否正失去理智
I don't even care
我根本就不在乎
No, I don't care
不 我根本就不在乎
歌詞翻譯 : LUXURI
#CheatCodes #AllThingsCanDo #Lyrics #TravisBarker #ToveStyrke
bottom翻譯 在 Surfer Johnn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Bottom Turn應該如何做得好跟正確-翻譯🌊
影片翻譯需要修正的地方我大致上都改過了,
其他沒改的應該是看得懂 👍
配合影片服用也不用太仔細,大概應該就8899了😊
影片我沒開放公開,如果未來想看的話記得點讚收藏起來
不會將影片設為公開,所以要搜尋有字幕的是找不到的唷
#分享給有需要的朋友
#低調
影片翻譯自 SurfingTechniques
想看更多他們的影片可以前往他們頻道唷。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lF-AbS0h7aXuiMUgH-oTA
bottom翻譯 在 {{越煮越好}}Very Goo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English recipe follows⬇️⬇️
蝦醬蘆筍炒滑蛋
材料:
蘆筍3札
雞蛋6隻
蝦膏1磚
辣椒仔1隻
處理:
1. 蘆筍,從尾部切去2吋,莖部輕手刨去表皮,斜刀切2吋一段,清水沖洗乾淨。
2. 雞蛋,打在碗內。
3. 辣椒仔,洗淨,切粒。
烹調:
1. 大火在鑊中燒熱油2湯匙。
2. 打勻雞蛋,倒入鑊內,向四面推成滑蛋,放上碟。
3. 蘆筍,倒入鑊內,加入蝦膏及清水5毫升,炒勻。
4. 加入糖半湯匙,炒勻。
5. 加入雞漿,炒勻。
6. 完成,上碟,加入辣椒粒,可享用。
Scrambled eggs with asparagus and shrimp sauce
Ingredients:
Asparagus 3 bunches
Eggs 6 Nos.
Shrimp paste 1 cube
Chili 1 No.
Preparation:
1. Asparagus, cut 2" from the bottom. Peel its stem lightly. Cut 2" in lengths. Rinse thoroughly.
2. Eggs, beat in a bowl.
3. Chili, get it rinsed and diced.
Steps:
1. Heat up oil 2 tbsp at high flame in wok.
2. Beat eggs well. Pour into wok. Push egg syrup to the centre of wok. Put on plate.
3. Asparagus, put in wok. Add in shrimp paste and water 5ml, fry well.
4. Add in sugar 0.5 tbsp. Fry well.
5. Add in egg syrup, fry well.
6. Complete. Put on plate. Add in chili cubes. Serve.
?海鮮??( 系列)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U_SdeTtB_Q4NYniB9x0-Foi8weCFg61
?這系列全部影片都有中英文翻譯
素菜?純蔬菜?素煮?
(系列)播放清單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U_SdeTtB_RKnrfVikRvaKyfEjg2tD54
?這系列全部影片都有中英文翻譯
???我有1000多條片?大家入呢個網址 ?全部可以睇曬?
https://goo.gl/cuyAZa hip???
??I have more than 1000 movies?Everyone enters this URL ?All can be viewed ?
https://goo.gl/cuyAZa hip??
Eggs & Asparagus Stir-Fry with Shrimp Paste?2 Nutrient-Rich Superfoods?Robust & Aromatic Flavor!
蘆筍蝦膏炒疍
兩種營養豐富"超級食物"
健康惹味
Eggs & Asparagus Stir-Fry
bottom翻譯 在 英文成語bottom line 是甚麼意思? 這句話看起來簡單,卻不易懂 的推薦與評價
英文成語bottom line 是甚麼意思? 這句話看起來簡單,卻不易懂, 因為有太多不同的語意,讓人覺得混淆: 1盈利。 The company says the conversion ... ... <看更多>
bottom翻譯 在 pure bottom 是什麼意思 - 彩虹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想知道pure bottom 是什麼意思啊? 最進看到的。bottom是不分那加pure是什麼意思呢?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