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半下挫影響台股 台積電修正乖離率
華冠投顧 黃烱烈分析師
焦點股:寶碩(5210)、特昇-KY(6616)、奧斯特(8080)及京晨科(6419)等。盤面資金再度進入的罕為人知的冷門股,已經沒落的晶圓代工補量再上,晶彩科(3535)破底穿頭後轉強再攻,上漲4.8%,收33.85元,創下今年新高;多方點火鉅明(8928)尾盤收32.2元,漲2.75元 漲9.34%作收。
控盤用龍頭權值股陣前換將,指標股中股王大立光 (3008)走勢震盪,終場收在4695元下跌65元,台積電 (2330) 跳空開低下跌7.5元,收260元,盤中低檔震盪,可成(2474)下跌3.08%收252元,其餘權值股中,聯發科(2454)多頭死撐尾盤站上月均線,收盤小漲0.69%,收290元。
台股加權指數技術面為跳空下跌帶下影線的小黑K線,指數跌破5日與10日均線位置,收盤位置在盤整區下緣,三大法人今賣超77.48億元,外資賣超64.16億元,收盤首次跌落11000點之上,但是金融保險類股指數出現量增小紅K線收最高,指數漲量能小幅擴增,金融股確定是寸步走漲格局,摩台結算它將會扮演要角。
大盤指數收10952.47點成交量1139億,下跌87.39點,台股今日成交量又小於日前成交量,多頭並未出現全面棄守的情況,唯一讓人憂心的是高檔盤整區的套牢籌碼卻是岌岌可危;股價縮價跌,將會試探20日均線支撐。由盤面走勢觀察,聯電會是鴻海第二在摩台結算中當英雄,低基期的傳產類股將會是下一週的多頭指標,東奧的題材會持續發燒。下週一摩台結算,聯電與金融類股將會帶領指數創新記錄。
★想知道更多投資訊息歡迎加入LINE生活圈
黃烱烈 LINE@生活圈 ID: @bestpro
手機加黃老師LINE好友 https://lihi.biz/Dii2i
免費服務諮詢表單→ https://lihi.biz/FiLCq
台股投資即時分享團 【操作誠實、績效負責、價格透明】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hoya8
#黃烱烈 #關鍵決勝點 #切入起漲前 #台股投資即時分享團 #17hoya8 #直播 #財經 #台股 #影音 #分析師 #股票 #華冠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8080 奧 斯 特 生 技 在 股魚-不看盤投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8080 奧斯特 疑似炒作被檢調調查,有問題的公司財務面是很容易看出問題的。若是對財務面的檢測技巧不熟悉,利用股魚網的掃雷系統一樣可以得到相同的結果,不信你輸入看看就知道。
股魚網: www.stocksardine.com
------------------------------------------------
獨/上櫃公司奧斯特遭檢舉炒股 檢調大搜索
知名電子類股上櫃公司「台灣奧斯特」被檢舉有蕭姓市場派人士,涉嫌結合奧斯特部分董事與3名股市作手,從2016去年初至年底,利用相對成交方式炒作奧斯特股價,吸引投資人追單買進,調查局北機站今天兵分12路前往蕭姓、黃姓與葉姓等被告住處搜索,約談股市作手與奧斯特大股東共15人,晚間將依違反證交法移送台北地檢署複訊。
檢調指出,今天搜索範圍不包括奧斯特公司,至於奧斯特負責人是否有涉及不法,目前還在釐清。
據了解,知名證券分析師王曈曾於財經台節目中指稱,奧斯特公司投資生技與能源,業績倍數成長,是「具爆發力的黑馬」,王後來遭檢方認定意圖釋放利多哄抬股價,依違反證交法起訴;法院審理認為,王的分析和奧斯特當時的營收及股價走勢差不多,無證據顯示王意圖操縱股價,判決無罪。
奧斯特前董事長沈慶德,曾被控與業者廖文裕、黃耀南及金主林泰榮等人,炒作拉抬奧斯特股價,再賣出持股坑殺散戶,檢方多年前曾依違反證交法起訴沈等9人。
根據當時櫃檯買賣中心監控顯示,奧斯特股價原本僅12元,經人為炒作後漲至45元,除股價異常飆漲,成交量也飆高10倍。
檢調清查,奧斯特內外部共分成5個炒股集團,包括內部董事、前監察人、獨立董事與外部2家投資公司,手法是以集資方式拉抬股價,每個炒股集團獲利不一,最高可獲利3千萬元。
8080 奧 斯 特 生 技 在 竹子的體育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運動】不管什麼事情,都還是要一步一步的老實做,沒有捷徑的喔!
【神話破滅的「高強度間歇」訓練】
.
※重點整理※
--------------------------------------------------------
.
一、「高強度間歇」訓練不是忽然發明的新東西,最近幾年之所以會爆紅也不是因為它有多厲害,一切都只是商業炒作的結果。
.
二、新手做任何運動都有機會「增肌減脂」,考量到「運動傷害風險」,「高強度間歇」運動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
三、將「高強度間歇」運動與最大肌力或肌肥大訓練擺在同一天,有可能會「大幅降低」肌力或肌肉應有的成長。
.
四、運動傷害主要是來自「過量的重複次數」,所以即使是某些部落客自創的「溫和版高強度間歇」同樣也很危險。
.
五、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高強度間歇」運動、非做不可,一般會建議你將「高強度間歇」訓練與最大肌力或肌肥大訓練放在不同天執行。(同樣的狀況也適用於低強度長時間有氧)
.
六、如果你真的很喜歡「高強度間歇」運動、非做不可,但又沒有那麼多運動時間分成好幾天,那就請一定要擺在最大肌力或肌肥大訓練之後再做。(同樣的狀況也適用於低強度長時間有氧)
.
七、除非是以競技導向為目標的專業運動員,不然一般人不建議一星期執行超過兩次「高強度間歇」訓練。
.
----------------------------------------------------------
.
現代人類的平均壽命多在七十歲以上,七十年,看起來好像很長,不過比起歷史的洪流,我們的一生頂多只能算是朝霧所留下的露水,匆匆地,一眨眼就蒸發不見了,無奈受限於大腦的天生設定影響,人類的記憶多半都是短暫的,導致很多人容易錯將眼前的人、事、物當成恆古不變的真理,明明有諸多證據擺在眼前告訴你事實絕非如此還是執迷不悟......
.
-這幾年來風靡一時的「高強度間歇」運動就是其中一例-
.
國際四大健身認證機構之一的ACSM每年都會針對全美運動市場熱門趨勢進行調查,如果大家回去翻翻過去的資料,你一定會非常意外,「高強度間歇」原來根本不是什麼新玩意兒,甚至在幾年前,「高強度間歇」連前五名都擠不進去,那為什麼它能從沒沒無聞突然變那麼火?那麼紅?每一個部落客、健身教練、瘦身達人開口閉口都是TABATA、四分鐘增肌減脂呢?
.
答案很簡單,其實這項運動本身根本沒有什麼特別的奇效,現在的「高強度間歇」依然是過去的「高強度間歇」,真正令它神奇的其實是一種市場策略,也就是包裝、行銷還有如何說服大眾的話術......
.
運動對於大部份的人來說,只是一項輕鬆的休閒活動,但對於靠其營利的人來說,這是一項非常好賺的生意,為了滿足消費者求新、求變的慾望,商人自然每一年都要推出新產品、喊出新口號、畫出新願景,但就像皮拉提斯、功能性訓練等所有曾經紅極一時的流行一樣,這幾年來「高強度間歇」在一堆不專業部落客的吹捧下,從每天運動十分鐘到七分鐘到五分鐘到四分鐘到一分鐘......
.
這牛皮已經吹得太大了,大到只要稍微有腦的人都知道背後一定有問題......
.
除了「異常容易受傷」的風險外,「高強度間歇」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它的效果並沒有那些部落客標榜的這麼了不起,繼上一次跟大家分享《狂做「高強度間歇」,肌肉越做越少》的研究後,最近又有一份針對完全沒有運動經驗的新手研究指出,對比「每星期兩次肌力訓練的人」還有「每星期兩次肌力訓練後再加高強度間歇的人」,結果多做了「高強度間歇的這一組新手」,實驗結束後的肌肉成長反比「專心只做肌力訓練的新手」少了整整近20%!
.
20%啊!
.
為什麼會這樣?其實這並不難了解,讓我們回到運動生理學的基本來思考,人類的身體本來就很不擅長「多工處理」,當你把最大肌力和肌耐力訓練混在一起做的時候,身體通常會擇一方向發展適應,一般來說的優先順序都是從「簡單到難」,所以你的肌耐力訓練很容易吃掉部份最大肌力訓練的效果......
.
一般人所謂的「高強度間歇」運動,其實不過是一種「局部肌耐力訓練」,台灣TABATA教主李一休所示範的教學影片就是最好的範例,沒有強度、沒有負荷、從頭到尾不停重複幾個簡單動作,如果你的「高強度間歇」都是這樣子的水準,那不只不會增肌減脂,甚至有可能會降低你的最大肌力與肌肉成長的潛質......
.
我們都知道,對於毫無運動經驗的新手來說,做任何運動都有可能會瘦、會長肌肉,但就像前面幾段提到的,幾乎全世界的運動專家、學者都同意,「高強度間歇」是一種非常危險的運動方式,絕對不適合肌力貧弱的初學者進行,即使是一羞那種自行腦補過後的「溫和版」也一樣......
.
為什麼?
.
我想很多小朋友、新朋友都不理解這個概念,除非你的運動能達到職業級、奧運級那種競技水準,不然多數的運動傷害,都不是因為運動強度過高所致,多數的運動傷害,其實都是來自「過量的反複次數」,就拿膝蓋傷害來說,動輒深蹲250公斤、270公斤的舉重選手,膝蓋受傷排名卻常在所有運動中敬陪末坐,相比之下,足球、跑步、自行車等不斷反複使用膝關節的運動倒是膝傷排行前幾名的常客......
.
當然,「高強度間歇」訓練絕對不是一無是處,所以這篇文章的標題叫《神話破滅的「高強度間歇」訓練》,而不是《「高強度間歇」無三小路用》,因為任何訓練工具都有其存在意義,對於職業級或以競技水準為目標的運動員來說,「高強度間歇」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訓練,多數的競技運動像格鬥技、籃球、足球,比賽時幾乎有80%的時間都是處在「高強度間歇」的環境之下,為了提升身體的通風效率,模擬比賽實況的訓練有其必要性......
.
但對於將運動視為休閒的族群,尤其是新手,不管做任何運動,只要搭配正確的飲食,都能達到「增肌減脂」的效果,這時考量到「受傷風險」的問題,與其參加那些網紅為了洗臉書互動率亂發起的「連續30天OOXX」活動每天在家空手深蹲100下,那你還不如一星期上一次健身房老老實實負重蹲個3組10下,甚至游泳、跑步、打打球都比上網看影片學人家亂做什麼TABATA好多了!
.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根據ACSM的調查,「高強度間歇」訓練去年就已經被「徒手訓練」打敗擠下龍頭寶座,然後今年「穿戴裝置」又打敗了徒手訓練成為時下最潮的行頭,但這些口號、趨勢、流行,終究只是暫時的、假的,如果你的人生永遠都在隨波逐流、人云亦云,靠那些只會花拳繡腿、譁眾取寵的部落客來教你怎麼做,你又怎麼可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
我甚至可以跟你保證,十年、二十年後,根本不會有人記得什麼BANANA這些鬼東西......
.
.
.
.
.
.
但像最大肌力、肌肥大、肌耐力、心肺能力這些基本的鍛鍊,卻是永遠不會退流行的經典款!
.
#BACKTOTHEBASIC
#基礎最重要
#簡單就是美
.
※延伸閱讀※
.
《2016年運動趨勢調查》
http://ppt.cc/1PDaJ
.
《再說一次,TABATA 不是初學者可以看影片練的動作!》
http://svging.pixnet.net/blog/post/294048487
.
《想變瘦,就一定要先變強壯》
http://ppt.cc/6msp5
.
※參考資料※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7659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