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觀眾朋友私訊我,問我到底要不要改管,他有些顧慮,我想來跟大家聊聊
首先改裝排氣管是合法的,但必須遵守現行的法規規範
1.六期車為例,原地噪音檢測值不可高於90db (上次影片測過,塞了消音塞是可行的)
2.排氣出口,不可高於水平面,排氣出口需朝下
吉村原本給的消音塞,排氣出口沒有朝下,分貝測出來也太高
裝MsPRO 尾段消音塞,出口朝下,分貝測出來也Ok,所以沒問題
(有一說法是,消音塞需焊死,目的是防止驗過之後拆除,但我有看過沒焊死也過關的)
3.排氣管需有防燙裝置
鋼鐵材質:經量測後不得超過攝氏60度
樹脂材質:經量測後不得超過攝氏70度
4. 不可以去變更數量,假設你的車原本是1支排氣管,不可以為了帥變2支
很多人會納悶,防燙裝置指的是不是防燙蓋?目前我看下來的是只要你的排氣管尾段不超過上述的溫度,不加裝防燙蓋是可以的,但是並沒有看到溫度檢測的流程是什麼?是原地怠速5分鐘嗎?還是有什麼明確規範?(知道的人歡迎補充一下)
我自己的吉村改的是鈦合金材質,上次影片的測溫槍測試,溫度也Ok可過關
但是需不需要防燙蓋,又牽扯出另一個問題,車子送驗通過時,監理站的系統會留存當初的車子照片,想當然,照片上的車輛一定是全原廠樣貌,排氣管也會是原廠那根黑黑的,有防燙蓋在上面的樣子
照法規來說,改裝排氣管是屬合法的,只要你遵守上面列出來的規範就可以,但是偏偏警察把你攔下來的時候又會用小電腦調閱出監理站留存的照片,來比對你現在車上的樣貌。
看到跟監理站留存照片不一樣的,他可以合法開你驗車單,讓你去驗車。
因為他目測的確不知道,你裝了這支管,分貝是多少?溫度多高? 所以請你去驗車這部份我想是沒毛病的。
But! 他如果這時候要開你罰單,說你的改裝排氣管沒有防燙蓋,巴拉巴拉等等的,這時候就很奇葩了,他既沒有專業儀器檢測,而且溫度跟分貝檢測的權責也不在警察身上,他是要開什麼罰單? 我就看不懂了
(所以才有所謂的環、警、監聯合稽查,因為不同的單位,負責的權責不同)
那假設我的「改裝排氣管」,全部都有符合上述規範呢?我平白無故吃一張罰單不是很莫名其妙嗎?
警察這時候只會說,你如果有問題,可以依法去申訴。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我管你3x7=21,你咬我啊?
這時候,按照之前看過教士的建議,當下向開單的員警反應,跟他說明,你沒有專業儀器檢測,只能開立驗車單,然後當下打110,把這狀況通報上去。
為什麼警察在你前面了,還要打電話給他們的同伴?因為報案電話都有錄音佐證,證明你當下是有提出異議的~
再來就是,大家很關心的排氣管的噪音檢測認證問題,詢問過環保署得到的回覆是,礙於現行法規的規定,只有開放「製造商」以及「生產商」,才可以向法定實驗室來申請認證,所以目前看起來就是,你的「改裝排氣管」,不能自主去檢驗噪音分貝認證
但是被開驗車單去檢驗的時候,符合上述規範的話,是不用被罰的。
所以照這邏輯來推敲的話,假設你運氣很好,每次出門都遇到警察刁難你,他就可以一直開立驗車單,讓你跑監理站去驗車,可是又因為你的改裝是合法的,也都遵守規範,所以陷入一個無限循環。
說真的,我覺得這很笨,照理來說,應該是進監理站檢驗過關的當下,用某種方式紀錄下來你的車輛目前改裝是合法且可通過檢驗的,之後被警察攔檢的時候,才不會一直被刁難
(還是說這部份已經有這樣做了?知道的人歡迎補充討論)
最後補充一下,最近很紅的一個新聞,車友的排氣管是「原廠管」,被警方拉著手去摸排氣管溫度(這行為很不OK,就跟區間測速的儀器沒有專業檢驗就實施一樣腦)
但,警方說的是,車主被攔檢時的排氣管沒有加裝「防燙蓋」
這個說法如果依照「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6條第1項第2款」,好像又合乎邏輯,因為當初原廠車輛送驗的時候,照片上有防燙蓋的話,現在上面防燙蓋被拔掉了,就符合這條上面說的擅自增、減及變更原有規格
但是,放到「改裝排氣管」上面來講,它原本就不會有防燙蓋在上面,而且排氣管本身的材質以及設計,如果也都能通過溫度檢測跟分貝噪音檢測的話,還有什麼理由被開罰呢?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SiCAR愛車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venue在70萬左右的價格區間帶,性價比非常出色,試駕心得我們之前已經測試過了,今天我們來實際測試它的分貝值,它的隔音表現是否會讓人驚艷,我們就來看看老爹怎麼說吧... #開車幫幫忙 #噪音測試 #venue #Hyundai ※訂閱YouTube頻道➜http://bit.ly/SiCAR愛...
70分貝噪音 在 Hee Wei Seng Offici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覺得這個東西超好用,可以在以後的QCCS裡面用到~
70分貝噪音 在 SiCAR愛車趣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venue在70萬左右的價格區間帶,性價比非常出色,試駕心得我們之前已經測試過了,今天我們來實際測試它的分貝值,它的隔音表現是否會讓人驚艷,我們就來看看老爹怎麼說吧...
#開車幫幫忙 #噪音測試 #venue #Hyundai
※訂閱YouTube頻道➜http://bit.ly/SiCAR愛車趣頻道
※追蹤Andy老爹IG ➜ http://bit.ly/老爹IG
※SiCAR愛車趣官網➜http://bit.ly/SiCAR愛車趣官網
***精彩回顧***
老爹的E92 335i 進化了!砸了48萬來改車!!真的值得嗎?! FT. 朱式会社
https://bit.ly/3s7uSQN
區間測速全台啟動 2021行車末日??行車記錄器測速功能對決
https://bit.ly/3tsdsjh

70分貝噪音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20.01.18(六)
打造專屬於「你」的遊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213
【2020.3.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8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你現在想要寫一個重要的企劃案,或者是明天就有一個重要的會議簡報;你直覺的可能會想說,我找一個完全杜絕任何噪音的環境來完成工作,這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但如果喔,你是這樣想的話,你知道嗎?這樣是錯的!
因為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喔,相對於安靜無聲的空間,那些有一點混亂、吵雜的環境,反而能夠讓我們的大腦集中所有的能量,關注在最重要的任務,而且對於記憶力還有很大的幫助。
那你知道喔,剛剛那一段描述,你可能會覺得對啦!就算你說的是對的,可是好模糊喔,什麼叫做混亂吵雜?到底多混亂、多吵雜是OK的?
其實按照直覺來說的話,太吵雜它一定是沒有辦法幫助我們專注的嘛;所以呢,客觀的標準喔,在研究告訴我們營造大概70分貝的環境,工作效率是最好的。
它是美國的伊利諾大學做的研究,它讓很多參與者,在不同的噪音水平底下,去進行創業思考的測試。
這些噪音的水平,分別是0分貝、50分貝、70分貝跟85分貝,並且檢驗他們的表現;結果發現喔,彼此之間的表現雖然差異沒有想像中的大。
但是呢,只有在70分貝的狀況,也就是接近我們在咖啡廳裡面的聊天背景的這一個群組,表現會遠超過其他群組的表現。
這個原因是什麼呢?因為啊,我們在極度安靜的環境底下,我們的神經會變得異常的敏感。
所以這個時候,如果有適當、自然的背景噪音,反而會讓我們產生更專心的狀態。甚至於,可以打破我們慣性的思考模式,這樣的現象就是一種「分心式的專心」。
而進一步的研究呢,在倫敦大學的心理學家~尼利.拉維提,他也提出一個叫做「負荷理論」。
他認為呢,大腦在任何時段底下,能夠處理的外界訊息都是很有限的;所以一旦大腦的知覺空間都被填滿,就會啟動注意力的系統,來決定哪些該關注,而哪些是可以忽略的?
所以呢,他就建議最好不要在寂靜無聲的環境裡面工作,它會讓我們的大腦,彷彿每一件事情都是重要的。
如果你選擇稍微有一點吵、70分貝,就像咖啡廳的背景,這樣的一個地方呢,我們的知覺其實會被佔據;而大腦就會開始自動的篩選,去集中所有的能量,去關注那些你真正重要的事情。
但是呢,你可能想到,啊我的工作性質很難移動到別的環境,或者是我附近剛好就沒有適合的咖啡廳,那有沒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呢?
其實是有的,你可以借由什麼呢?播放音樂、試著創造聲音略微吵雜的環境,不過前提是你要挑對音樂的類型。
因為有不少的研究認為,當我們聽古典音樂的時候,是能夠幫助我們大腦掌控記憶,和學習的部位,會相對的比較活化。
美國的加州大學,就曾經進行過一個實驗。他們發現喔,聽古典音樂能夠提高記憶力;而且還發現莫扎特的音樂,有顯著的效果。
研究者呢,就讓大學生分別去聽莫扎特的鋼琴曲,以及其他輕鬆的節拍音樂。
最後發現哦,那些聽莫扎特的鋼琴曲10分鐘的學生,他們的空間想像力的測試成績,上升了62%;而聽輕鬆的節拍音樂的學生,成績只上升了14%。
科學家們把這樣的一個效應,稱為「莫扎特效應」。
所以呢,說到這裡回到我自己身上,我在手機裡面就有一系列,我經過反覆測試能夠幫助我專心,而且更有創意的音樂清單。
有些呢是水晶音樂、有些呢是大自然的聲音。比如說,像我個人就特別鐘情於海浪的聲音。
那如果回到你身上,我也很鼓勵你,可以發揮一些實驗的精神,去找到那些能夠幫助你記憶、學習、思考,甚至於是發揮創意的背景音樂。
那當然了,如果時間、行程安排允許,我也很喜歡到咖啡廳裡工作。特別是喔,我自己在口袋名單裡,有幾間我個人覺得,每一次都能夠引發我非常好的創意思考的Starbucks。
那關於這些部分,可能就容許我保留一點隱私吧!
我真正想要告訴你的,就是發揮實踐精神;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找到,那些能夠幫助你記憶、思考,跟工作的背景音。
然而如果更深入來看,所謂「分心式專心」,這也呼應了我在線上課程裡,【時間駕訓班】裡面談到的「換檔」。
其實呢,我們常常會直覺的以為,好像工作要有效率,就一路專注到底。但是喔,我們的專注力就像我們的肌肉一樣;你一直不斷的去使用它,它是會累、它是會疲乏的。
如果你要讓你的肌肉效率,達成最好的表現,適時的休息、適時的換擋、適時的讓你的肌肉,能夠有恢復的空間;這樣子你才能夠有最好的表現。
肌肉是如此,我們的心智更是如此。所以如果你想要更進一步的學習,怎麼樣幫助自己心智換擋、怎麼樣發揮自己在專注,跟發散之間的一個最佳平衡,找到你的效率的關鍵。
那麼我很歡迎你,你可以加入【時間駕訓班】的學習。但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哦,不管你會不會加入我的線上課程。
我都希望你,在我們的真實生活裡面,如果你想要過得更好,學習是不可或缺的。
就如同如果你今天沒有聽到這一段內容,可能你面對明天重要的工作的時候,你還會有一個迷思,叫做你要找到一個絕對安靜的空間。
我常常說喔,如果你找到一個絕對安靜的空間,你也把網路…等等的干擾都拔掉,你以為你真的就會專心嗎?你可能在進入專心之前,你會先發瘋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提到的【時間駕訓班】,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很期待你跟我們一起加入學習,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70分貝噪音 在 網上學習平台Beginnero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冷知識
Beginneros為大家帶來全新系列「這個知識不太冷」,希望以大約一分鐘的短片,分享一下一些日常生活中,從來沒有問為甚麼的知識。
當你搭巴士、飛機和行街聽歌時,會否覺得環境很吵?有時你為了掩蓋噪音,提高耳機的音量,反而會更傷害你的耳朵?
人處於70分貝的環境下,就會開始覺得心情煩躁。長期處於85分貝環境中,則有機會造成永久性的聽力受損。
一般來說,耳機播放的音量不適宜超過最大音量的60%。每使用耳機聽歌一個小時, 就要讓耳朵有適當的休息。
如果遇到以上的情況,如何可以保護自己的耳朵?使用消噪耳機便可以在嘈吵的環境下有效阻隔環境雜音。
Bose是市場上第一家研發消噪技術的音響公司,早在1978年便開始技術研發。到了今天擁有領先全球的技術設計,即使在嘈吵的環境下聽歌,亦不需要提高音量。保護你的聽覺之餘,又可以享受音樂。
主持人: @jimjimtang
-------- 聯絡我們 --------
網站 ► https://www.beginneros.com/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beginneros/
Instagram ► @beginneros
電子郵件 ► contact@beginnero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