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WIW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 10/5線上揭曉
2021年度最大財經盛會,10/5-10/8全球同步,掌握2022投資契機,就在這一檔!立即免費報名:https://www.wiwtaiwanforum.com/
國際金融盛事「世界投資者週 (World Investor Week, WIW)」活動,由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 (IOSCO) 主導策劃,串聯各國智慧與能量,訂定每年10月第一週為世界投資者週,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與研討會,提升金融從業人員財經素養,並加強投資者教育及保護意識。
2021世界投資者週在台灣,重磅邀請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Paul M.Romer等超過30位國際及台灣頂尖經濟專家、理財規劃師及投資趨勢觀察家,從總經到金融市場發展、從金融創新到投資策略、從ESG關鍵報告到企業永續投資、從理財到樂活退休,聚焦全球正在發生並值得關注的新冠經濟新型態與新金融市場,幫助民眾健全財務管理知識,一同思考「邁向經濟復甦」的趨勢樣貌與投資策略。
2022 永 續 台灣系列論壇 在 林佳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是李總統99歲冥誕,他是台灣現代歷史重要的人物,透過 #台灣智庫 與 #李登輝基金會 合作舉辦一系列論壇,並且在今明兩天舉行研討會,有系統地探討李登輝在台灣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留下的寶貴資產,來深化台灣的民主、提升民主品質。
推動 #李登輝學,因為李登輝可說是探討台灣民主的鑰匙,以他作主題,可以更深入了解台灣民主的發展,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台灣民主,推動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
98年前的今天,這位台灣民主化的關鍵人物誕生,此後,若要了解近代台灣的政治、文化、歷史,都不可能跳過對李前總統的討論。也因此,了解李登輝作為一個個人、一種體制、一個時代,其實是為了瞭解台灣,是為了了解我們為什麼成為今天的自己。
/
從去年11/9系列活動的前導講座直播開始,我們陸續討論出李登輝在政治領導、憲政改革、經貿戰略、農業改革、公民參與等的貢獻與成果,我們可以快速地回顧:
#11月9日前導直播回顧:揭開提煉歷史的工作
回顧整個系列活動初始,11月9日,我們以「時代精神、歷史意識與政治領導:從李登輝學到學李登輝」為題,進行了一場前導直播,邀請詩人李敏勇、作家范疇、導演魏德聖,分別從不同的宏觀脈絡對談李登輝學的意涵。李敏勇老師撰寫了關於李登輝前總統與彭明敏先生的歷史小說《夢二途》,他在直播當時的一句話特別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李登輝)之後我們怎麼樣去建構現在所謂的寧靜革命,或是寧靜革命要怎麼樣真正有成果,如果沒有接續地完成,就會變成歷史的頓點,這非常的可惜。」
而《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的作者,范疇老師則表示,台灣智庫開啟關於李登輝的社會探討非常有助於「提煉歷史、面臨當下、打造未來」。這非常精確地說出了李登輝學的研究旨趣。2024年,則是台灣進入大航海時期的400週年,現在魏德聖導演在籌拍的《台灣三部曲》,就是要說台灣四百年的故事。那是世界第一次的大交流時代,打造了台灣的海盜性、海洋性,是一種掠奪的英雄主義性格,但也是短視的表現。現在,我們珍視這片土地,台灣就是我們的永恆居所,加入世界四百年的台灣經歷過幾個外來政權,現在要告訴世界,民主在這裡生根茁壯,而且台灣可以貢獻國際,李登輝學也是寶貴的台灣故事。
#11月15日國際兩岸座談回顧:政治領導如何在危機中平衡前進
在李登輝學第一場座談會,我們討論了李前總統的國際兩岸策略、台海危機的今昔。最近,美國國務卿龐佩奧發表了聲明,解除過往畫地自限的對台交往「內規」(internal guidelines),其對行政單位所頒發的台灣「接觸準則」(contact guidelines)也全部作廢。台美關係正常化又往前跨了一大步,這在李登輝的時代是難以想像的。1999年李前總統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在國際亟欲與中國展開交往,以為把中國納入自由世界就可以讓中國民主化的氛圍中,台灣因此開始被稱為「麻煩製造者」,中國對台恫嚇都歸咎於台灣的挑釁。
然而,李前總統巧妙地藉國內的民主化改革取得國際認同,用國際的認同鞏固政權正當性,在改革黨國威權體制的同時,尋求對外關係突破,由「三不政策」走向務實外交、元首外交,從推動《國家統一綱領》,設定高難度的統一門檻,到建立兩國論,不斷將兩岸關係國際化。儘管,在李前總統卸任後,台灣對外關係仍被認為扈從在美中關係之下,台灣也難以再走上被統一的路線,服貿在國民黨完全執政下仍被公民運動擋下,就是深刻的例子,因為自由民主已經在台灣成長。
96飛彈危機過後25年的今天,兩岸情勢依然緊張,國內也是本土政權完全執政;但不同的是,經歷三次政黨輪替,台灣認同趨向穩定多數,防中與抗中成為主流民意,而國際社會也在美中角力、數位轉型,以及這一年來嚴峻的武漢肺炎疫情中,看到中國的威脅。台灣民主治理的體制、地理戰略優勢、防疫表現亮眼、在高科技產業供應鏈與乾淨網路中能扮演關鍵角色,已經使各國對台戰略產生質變。
#11月28日憲政改革座談回顧:分期付款式民主轉型成就與未逮
談過外交兩岸,接著我們回過頭來看內政議題。李登輝學座談會的第二場主題就是憲政改革,李前總統主政時期「穿著衣服改衣服」的六次憲改,可算是他留給台灣最寶貴的資產,也是他認定的未竟之業。
綜觀過去的修憲過程,憲政改革工程非一黨一人可促成,領導者之遠見必須配合政治正當性、民意所趨、朝野合作三個國內因素,再加上一個外部因素:國際局勢,才能抓住憲政時機推動修憲。李前總的六次修憲妥善處理這些面向,他除了要「穩定國民黨內部鬥爭」,還妥善「回應野百合學運」、「適時和在野黨合作」,以及「開拓國際空間」,援引各種憲改動力才能促成。
以此觀之,目前台灣有絕佳憲政時機。政治正當性而言,台灣經歷三次政黨輪替,民主深化,行政或立法權力正當性都已不是問題;民意趨向而言,小英政府有史上最高民意授權,且台灣認同穩定居高;朝野合作而言,一來民進黨完全執政,二來各政黨之間對修憲有一定共識;就國際局勢而言,台灣地位比起李前總統時期提升許多,民主治理、經濟發展和防疫成果都讓國際肯定台灣,再也不是「麻煩製造者」。在絕佳的憲政時機上,屬於台灣的憲政改革勢在必行,而且需充分討論。
李前總統說:「台灣應該思考如何建立一個更合乎台灣現狀的憲法,一套更能夠落實台灣民主,實現主權在民的選舉制度,以及一個更符合台灣土地與人口比例的國會與政府架構。」我們是否能再迎來一個憲政時機?讓我們都以台灣為主體來思考,用實踐理想的毅然決然,和享受生活的理所當然,讓台灣盡早走向一個「正常國家」。
#12月12日經貿戰略座談回顧:再探戒急用忍爭來的時間與空間
接著,我們談到李前總統的經貿政策,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戒急用忍」,這個政策的出現和總統直選、國際與兩岸關係走向正常有密切的關聯。最近,網路上瘋傳一張2002年的手寫字條,是黃適卓董事長公布當年蔡英文總統謄寫的備忘錄,訴說著李前總統卸任後,朝小野大的阿扁政府面臨要求讓台積電赴中生產的巨大聲勢,李前總統籌組的台聯建言延續戒急用忍的理念,延緩「護國神山」台積電八吋晶圓廠的西進。若不是二十多年前,李前總統「戒急用忍」經貿戰略的超前部署,或許美中貿易戰中我們也會成為受制裁的對象;數位轉型下受制於中國最多的,可能是台灣;而疫情下供應鏈斷鏈受害最深的,也會是台灣。
「戒急用忍」是1996年李前總統在台海飛彈危機之後脈絡,提出的對中投資主張。許多人理解的「戒急用忍」是禁止赴中投資,但其實真正的意思是要審慎評估、放慢腳步,因為對單一市場過度依賴、技術、資金、人才被掏空的後果,台灣經濟體承受不起,且台灣當時西進的速度已經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飛快。但是當年不論是國內企業,或國際大廠,都汲汲營營要進入中國市場,在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其高速成長的經濟更是強大的吸力,好像不跟中國做生意就會被世界淘汰。逆勢而為的「戒急用忍」等於直接與企業作對。不過,各國對中投資涉及的是可大可小的經濟利益,中國對台灣的主權聲索卻未曾改變,李前總統認為,民眾和國家經濟,不能和個人的企業同等看待,所以,那時他的態度很堅定。
我印象很深刻,那一場座談會,李安妮董事長特別補充一件有趣的故事。她說她曾問父親「戒急用忍」的意思,李前總統只是淡淡地回:「我也不知道啊,你們讀中國書的才知道。(台語)」李安妮董事長解釋,原來李前總統不是刻意引經據典,但要強烈地對國人表達,赴中投資不能急,要以台灣當前經濟戰略作為前提。李前總統的智慧與遠見庇蔭了後代,除了得到經濟優勢,還保住了主權存續。在經貿戰略上,我們有幸能夠在李前總統的基礎上,也要肩負起責任,建立國家品牌,做民主的科技重鎮,也從防疫大國走到觀光大國,展現台灣的軟實力。
#12月26日農業政策座談回顧:農為國本到農業轉型的產業永續
而李前總統推動台灣經貿走向國際的同時,也注意到城鄉差距擴大、農村人口流失、台灣小規模經營的小農與兼業農難以應付國際自由化競爭等課題。農業專業背景出身的他,特別重視農民的福祉和農業的發展,他曾說:「不管我在什麼位置上,我永遠都是農業人」。
農業政策可說是他最早展現政績的領域,1973年擔任政委時期,他就透過不斷研究、倡議,廢除了強迫農業產值投入工業部門的「肥料換穀政策」。李前總統也希望培育農民成為有技術,且有經營管理能力的農業主力,1981年,在他擔任臺灣省主席任內,就提出「八萬農業大軍」政策,以培力農民,帶動農業結構調整。
儘管李總統在2000年卸任,他還是持續關注農業議題。當時一次金改,想一步到位解決農漁會信用部的經管問題,引發熱烈反彈。李前總統認為農業金融雖需改革,但要慢慢調整體質,而不是直接衝撞。後來促成農業金融法,同時成立全國農業金庫,讓農業金融監理一元化,並解決逾放比過高的問題。
2014年,我在競選台中市長時,李前總統還曾陪我到東勢農友家座談。我記得他殷切地關心台中農業,並強調要幫農民解決休耕地的問題。他還說,補貼機制已經過時,政府應該鼓勵青農自立。他認為,如同太陽花學運一般,台灣需要青年世代共同打拼,才更有發展機會。「農為國本」是他身體力行的理念,他用他的專業,一輩子關懷這片土地和其所養育的人們。
#1月9日公民參與座談回顧:從爭選擇的自由到做自由的選擇
到了上週六所舉辦的第五場座談,我們討論公民參與。或許你會問李前總統是政治菁英,他和公民參與又有什麼關聯呢?回到台灣智庫展開李登輝學系列活動的初衷,李登輝學指的是李登輝作為一個個人(Individual)、一種體制(Institution)、一個時代(Era),關於台灣民主轉型的研究,而公民參與在民主鞏固的過程和民主社會的運行,都扮演重要角色。
作為台灣民主化的推手,在體制內,李前總統從政時期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作為治理國家的依歸;在體制外,他卸任後以「新時代台灣人」的公民身分,持續倡議理念20年。不論作為一種體制或個人,他都相當重視公民參與,而作為一個時代,他更是促成公民參與環境的關鍵人物。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終結萬年國大、落實總統與地方首長直選,談李前總統對台灣民主化最大的貢獻,絕對少不了他把台灣從威權帶向自由的指標性作為,但顯然他自己也認為絕對不止這些,他曾說:「所謂的民主主義並非只是握有投票的權利,而是人民主動參與政治時,透過監督政府才得以實現。」
我是野百合世代的,那個時候,我們沒有選擇的自由,連參加讀書會都可能被搜查、逮捕;連在校門口的肥皂箱上演講,都要先做好被處分懲戒的準備。電影《返校》最恐怖的地方不在於它的恐怖元素,而在於它所反映出的真實面。所以解嚴後,公民社會得到一點解壓,90、91年代風起雲湧的學運試圖衝撞體制,公民運動碰上了政治機會,才迎來動員戡亂時期的終結,回歸憲政體制,有機會修改憲法。逐漸地,在李前總統主政下透過修憲,台灣人才可以選擇自己的政府、民意代表,靠著一棒又一棒的接力,我們終於爭到選擇的自由。
台灣今天公民社會的活力是30年前無法想像的。李前總統曾提過「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就是身為台灣人,卻無法為台灣盡力的悲哀。他說,「台灣人長期以來,有著自己無法治理自己國家的悲哀歷史」,而他生為台灣人,也曾處於想為自己做些什麼卻辦不到的年代。這裡指的,當然是公民參與、政治參與,而他在卸任後已經可以用「新時代台灣人」公民的身份參與,我們也習以為常地用各種方式對公共事務發表看法。「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已經轉變為「生為台灣人的幸福」。
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一直確保我們能做出「自由的選擇」,而這是我們恆常的追尋。制度沒有完美,台灣人當家作主後,對國家與社會的想像為何,如何藉一次又一次的公民參與改變政治,面對巨量的資訊和更純熟的資訊操弄,又如何防衛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這些是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在方方面面,都要面對的課題,因為民主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擔任台中市長時,我透過青年議會、社會創新等方式擴大公民的參與;現在擔任交通部長,我以「人本交通,連結共好」的理念,投入營造公民社會的環境。不論在什麼位置,擔任什麼角色,都能投入和促進公民參與,這也是李前總統精彩一生的示範。
/
以上,簡短地回顧我參與幾場座談會之後的心得。除菁英觀點,其實先前台灣智庫所作的三次民調,也充分地反映出現階段台灣人民對李總統極高的正面評價。對李總統當年的各項政績,不論是國際兩岸、經貿戰略,亦或是民主轉型,都給予極為高度的肯定。而特別的是,30歲以下的青年,所給出的正面評價,幾乎都高達八成,甚至到九成以上。這樣的趨勢,我們也在前幾場座談會的參與者和這次研討會的報名者身上看到。許多青年朋友的參與,代表年輕世代對理解台灣過去的渴望,以及對找尋台灣未來的關切。而這,正是我們舉辦「李登輝學」系列活動的最大目標:希望能探索「時代的課題」,激起「世代的對話」。
再次感謝這系列活動的所有參與者,許多舊雨新知因為李登輝學在此相會,可能是出於對李前總統傳奇一生的好奇、對李前總統下的政治體制有興趣,或是想要了解李前總統的時代,但我們一定有個共通點,那就是對台灣的關懷。在進行三次民調,從人民的眼光看李前總統的貢獻;舉辦五場座談,用世代的對話探討台灣的今昔之後,現在我們將展開兩天的研討會,邀請大家一同聆聽專家學者對李登輝的見解與定位。
這個研討會不會是個結束,而是透過李登輝學,提煉歷史、擘畫未來的開始。
2022 永 續 台灣系列論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灣核廢處置論壇系列:德國經驗 網路直播 Live!!!
主講人: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主席霍恩(Bärbel Höhn) 女士。
由德國聯邦國會資深議員霍恩女士擔任主席的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全名是:Committee on the Environment,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Nuclear Safety,其主要執掌之一就是立法及監督德國政府相關單位落實核能安全,包括核廢料安全處理事宜。
霍恩女士是德國核安相關事務的專家,她的講座內容非常值得大家參考。
@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108室(教師聯誼室)
主辦單位: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協辦單位: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台灣核廢處置論壇系列:德國經驗 (04/09/2017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台灣雖然已經確定要在2025年實踐非核家園,但對於高達17,762束高階核廢料(使用過燃料棒),以及超過20萬桶低階核廢料(含蘭嶼10萬桶)的處置問題,目前社會仍無共識。不僅核一廠2018年除役的時間逼近,核一、核二廠更因燃料池爆滿,有被迫提早除役的可能,核廢處置問題益發急迫。
有鑒於德國在處理廢核政策以及核廢料安全處置等領域有著多年的實際經驗,許多方面都值得台灣借鏡,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與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發展中心特別共同主辦「台灣核廢處置論壇系列:德國經驗」論壇,邀請來台訪問的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the Environment,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Nuclear Safety) 的主席霍恩(Bärbel Höhn) 議員,以及委員會成員明杜普(Klaus Mindrup) 議員分享德國廢核的過程以及在處理核廢料方面所遭遇到的挑戰。
在這場四月九日於台大社科院舉辦的核廢處理論壇中,霍恩(Bärbel Höhn) 議員特別強調,德國之所有走上廢核的道路,並不是始於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事故,而是早從1986年前蘇聯時代在烏克蘭發生車諾比核災後,德國社會就開始持續不斷的討論、檢視核電的利弊以及可能的替代方案,在2000年時,德國社會就凝聚了強大共識,確定廢除核能,改採再生能源發電的國家能源政策,福島核災只是再次應證廢核的正確性以及更加強化社會走向非核家園的共識以及步調而已。
霍恩女士強調,一座核電廠最多可以使用50年甚或60年,但是其所產生的各種核廢料卻要我們後代的子子孫孫無窮盡的清理、維護,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貯置時程甚至需要確保100萬年都不能出差錯,實在不符合經濟效益,而且是最不符合永續經營原則的昂貴能源選項。
針對現場ㄧ位來賓對於台灣廢核之後能源供應的穩定性感到懷疑,霍恩女士表示,15年前,德國剛剛踏上廢核之路時,核電佔德國全國供電比率超過35%的佔比,但是到了2016年底的時候,核電佔比已經大幅降到12.5%的程度,並且正在按照既定時程陸續關閉僅存的幾座反應爐,而最後一座反應爐確定會在2022年12月份時停機除役。
在此同時,德國的再生能源佔比從區區的4%不到的比率,16年來巨幅攀升到超過30%的佔比,而且德國經濟持續成長,再加上由於再生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提供的大量的新工作機會,也從未發生過缺電、限電,德國國家能源政策的下一階段的目標適在2050年時達到再生能源超過80%佔比。
霍恩女士指出德國過去的幾次核廢處理經驗並不成功,德國從中學到了慘痛的教訓,因此,這次德國政府決定改弦易張,放棄過往政治考量凌駕民意以及科學專業的老路,重新從公民參與,透明公開,尊重科學專業,健全法規等面下改革核廢處理計畫。
由霍恩女士擔任主席的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剛剛花費兩年的時間,於今年三月份才完成關鍵的「核廢料貯存場選址評估辦法法案(Evaluation of Repository Site Selection Act,Standortauswahlgesetz, StandAG )」,下一個階段的目標就是從2018年開始,預定在2031年的時候,可以透過科學專業、公民參與、社會共識的方式選定一處適合的核廢最終貯置場址,並且在2045年時完成規劃、設計、工程建設並且獲得所有使用核可執照,然後預計在2075年將最後一桶核廢料貯放到最終貯置廠當中。
如果一切步驟的順利完成,核廢貯置場運轉正常,於2095年時將核廢最終貯置場完全封閉,並且開始長期的監控的程序。
霍恩女士最後強調,無論是發展再生能源或者是妥善處理核廢料,比台灣走在更前面的德國,都可以提供各種寶貴的經驗,縮短台灣自行摸索的時間,而且可以讓台灣少走許多冤枉路,少花許多冤枉錢。
全國廢核行動聯盟的發言人崔愫欣也在論壇中分享了去年八次的「民間核廢論壇」所達成的核廢處理共同意見,分別是:
一、核廢資訊公開應做到完整、獨立與普及,
二、選址政策應兼顧在地科學證據並尊重在地社群,
三、應檢討過去忽略的風險分配與環境公平正義原則,
四、在高階核廢料上多數認為境外處置不易,因此應考量在境內處置,認為台灣使用核電,應該自行承擔核廢料處置的責任與風險。由於目前最終處置相關辦法制定與場址選定進展遲滯,緩不濟急,建議先討論中期貯存,尋找台灣是否有較合適的中期貯存場址,大家比較容易想像、也比較務實,
五、 檢討現今核廢料處理機制嚴重權責不清、核工專業壟斷,缺乏部會橫向聯繫合作、以 及制度內缺乏監督制衡效能的問題,
六、核廢處理應重視跨專業、跨職權部會的整合協調以及民眾信任,
七、若成立專責機構,應提高層級至總統府或行政院層次,並重視機構成員組成的多元性 與獨立性,
八、核廢處置的專業資訊應進行轉譯與廣泛傳播,培力地方知情參與討論的能力,
九、檢討核廢選址條例中的公投機制,確保受影響地區實質參與權利,
十、核廢處置從選址到營運過程,應設立多階段、多管道的公民參與以及監督機制。
「台灣核廢處置論壇系列:德國經驗」論壇中,來自台德兩國的與談人士,一致認同由我們這一代所造成的核廢料問題,必須要由我們這一代人盡最大責任來處理、解決,在使用核能數十年之後,妥善面對、處理核廢料是所有人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
♡
台灣核廢處置論壇系列:德國經驗 網路直播
主講人: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主席霍恩(Bärbel Höhn) 女士。
由德國聯邦國會資深議員霍恩女士擔任主席的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全名是:Committee on the Environment,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Nuclear Safety,其主要執掌之一就是立法及監督德國政府相關單位落實核能安全,包括核廢料安全處理事宜。
霍恩女士是德國核安相關事務的專家,她的講座內容非常值得大家參考。
@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頤賢館108室(教師聯誼室)
主辦單位: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協辦單位: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台灣核廢處置論壇系列:德國經驗 (04/09/2017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台灣雖然已經確定要在2025年實踐非核家園,但對於高達17,762束高階核廢料(使用過燃料棒),以及超過20萬桶低階核廢料(含蘭嶼10萬桶)的處置問題,目前社會仍無共識。不僅核一廠2018年除役的時間逼近,核一、核二廠更因燃料池爆滿,有被迫提早除役的可能,核廢處置問題益發急迫。
有鑒於德國在處理廢核政策以及核廢料安全處置等領域有著多年的實際經驗,許多方面都值得台灣借鏡,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與台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發展中心特別共同主辦「台灣核廢處置論壇系列:德國經驗」論壇,邀請來台訪問的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the Environment,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Nuclear Safety) 的主席霍恩(Bärbel Höhn) 議員,以及委員會成員明杜普(Klaus Mindrup) 議員分享德國廢核的過程以及在處理核廢料方面所遭遇到的挑戰。
在這場四月九日於台大社科院舉辦的核廢處理論壇中,霍恩(Bärbel Höhn) 議員特別強調,德國之所有走上廢核的道路,並不是始於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事故,而是早從1986年前蘇聯時代在烏克蘭發生車諾比核災後,德國社會就開始持續不斷的討論、檢視核電的利弊以及可能的替代方案,在2000年時,德國社會就凝聚了強大共識,確定廢除核能,改採再生能源發電的國家能源政策,福島核災只是再次應證廢核的正確性以及更加強化社會走向非核家園的共識以及步調而已。
霍恩女士強調,一座核電廠最多可以使用50年甚或60年,但是其所產生的各種核廢料卻要我們後代的子子孫孫無窮盡的清理、維護,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貯置時程甚至需要確保100萬年都不能出差錯,實在不符合經濟效益,而且是最不符合永續經營原則的昂貴能源選項。
針對現場ㄧ位來賓對於台灣廢核之後能源供應的穩定性感到懷疑,霍恩女士表示,15年前,德國剛剛踏上廢核之路時,核電佔德國全國供電比率超過35%的佔比,但是到了2016年底的時候,核電佔比已經大幅降到12.5%的程度,並且正在按照既定時程陸續關閉僅存的幾座反應爐,而最後一座反應爐確定會在2022年12月份時停機除役。
在此同時,德國的再生能源佔比從區區的4%不到的比率,16年來巨幅攀升到超過30%的佔比,而且德國經濟持續成長,再加上由於再生能源產業蓬勃發展,提供的大量的新工作機會,也從未發生過缺電、限電,德國國家能源政策的下一階段的目標適在2050年時達到再生能源超過80%佔比。
霍恩女士指出德國過去的幾次核廢處理經驗並不成功,德國從中學到了慘痛的教訓,因此,這次德國政府決定改弦易張,放棄過往政治考量凌駕民意以及科學專業的老路,重新從公民參與,透明公開,尊重科學專業,健全法規等面下改革核廢處理計畫。
由霍恩女士擔任主席的德國聯邦國會環境委員會剛剛花費兩年的時間,於今年三月份才完成關鍵的「核廢料貯存場選址評估辦法法案(Evaluation of Repository Site Selection Act,Standortauswahlgesetz, StandAG )」,下一個階段的目標就是從2018年開始,預定在2031年的時候,可以透過科學專業、公民參與、社會共識的方式選定一處適合的核廢最終貯置場址,並且在2045年時完成規劃、設計、工程建設並且獲得所有使用核可執照,然後預計在2075年將最後一桶核廢料貯放到最終貯置廠當中。
如果一切步驟的順利完成,核廢貯置場運轉正常,於2095年時將核廢最終貯置場完全封閉,並且開始長期的監控的程序。
霍恩女士最後強調,無論是發展再生能源或者是妥善處理核廢料,比台灣走在更前面的德國,都可以提供各種寶貴的經驗,縮短台灣自行摸索的時間,而且可以讓台灣少走許多冤枉路,少花許多冤枉錢。
全國廢核行動聯盟的發言人崔愫欣也在論壇中分享了去年八次的「民間核廢論壇」所達成的核廢處理共同意見,分別是:
一、核廢資訊公開應做到完整、獨立與普及,
二、選址政策應兼顧在地科學證據並尊重在地社群,
三、應檢討過去忽略的風險分配與環境公平正義原則,
四、在高階核廢料上多數認為境外處置不易,因此應考量在境內處置,認為台灣使用核電,應該自行承擔核廢料處置的責任與風險。由於目前最終處置相關辦法制定與場址選定進展遲滯,緩不濟急,建議先討論中期貯存,尋找台灣是否有較合適的中期貯存場址,大家比較容易想像、也比較務實,
五、 檢討現今核廢料處理機制嚴重權責不清、核工專業壟斷,缺乏部會橫向聯繫合作、以 及制度內缺乏監督制衡效能的問題,
六、核廢處理應重視跨專業、跨職權部會的整合協調以及民眾信任,
七、若成立專責機構,應提高層級至總統府或行政院層次,並重視機構成員組成的多元性 與獨立性,
八、核廢處置的專業資訊應進行轉譯與廣泛傳播,培力地方知情參與討論的能力,
九、檢討核廢選址條例中的公投機制,確保受影響地區實質參與權利,
十、核廢處置從選址到營運過程,應設立多階段、多管道的公民參與以及監督機制。
「台灣核廢處置論壇系列:德國經驗」論壇中,來自台德兩國的與談人士,一致認同由我們這一代所造成的核廢料問題,必須要由我們這一代人盡最大責任來處理、解決,在使用核能數十年之後,妥善面對、處理核廢料是所有人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