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領航 勞權職安新展望論壇
因應AI人工智慧未來發展趨勢及愈臻成熟職安應用的研究成果,20日在關子嶺勞工育樂中心辦理「AI領航 勞權職安新展望論壇」,從產官學不同角度切入探討AI人工智慧發展對勞權的影響並分享職安研究應用成果,近200位產官學界代表參與,透過互動分享及研討,並安排無人機展演,及職安廠商展示高空作業墜落VR虛擬實境體驗,期盼讓與會者實際體驗新科技在職業安全衛生的多元應用,加深墜落危害辨識知能,有助AI職安應用的推廣,進而實際應用,達到工作場所預防職業災害效能。
上午論壇分兩階段,上半場邀請長榮大學無人機中心的林清一主任,以專題演講的方式分享無人機應用於職安巡檢的實況,並進行無人機飛行模擬;下半場邀請勞動部職安署鄒子廉署長擔任引言人,透過產官學方式,說明因應AI時代,國家未來的規劃,並由南科徐科長分享AI在南科對職安領域的實際應用,以及眾所期盼的XR防災教育館的規劃雛型。在勞權影響議題,邀請中正大學人資名師鄭津津教授深入探討Al對於勞動者的工作型態及人資管理所帶來的改變,產官學如何提早因應進行分享。
論壇活動在專家學者及各界代表參與及經驗交流分享下,與會者對AI科技發展於職安管理應用及勞動型態之影響皆有更深入的了解,期待藉此促使政府及民間各事業單位掌握新興發展科技,營造更優質的勞動環境。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軍證實29日出動無人機成功攔截一輛正前往喀布爾機場路上的自殺炸彈車,這輀車與伊斯蘭國分支ISIS-K有關聯。此外,在機場附近一處民宅遭火箭攻擊,有孩童死亡,目前尚無組織承認犯行。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270 - ...
高 職 專題 無人機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譚新強:西方對帝國主義之反思:販賣黑奴是原罪 鴉片不是?
【明報專訊】英國《金融時報》周末版的House & Home副刊,每周都介紹全球,尤其歐洲的一些漂亮大屋、古堡、花園,甚至私人小島。上月有一篇較特別,為迎合BLM潮流,專題介紹一些以「colonialism and slavery」賺來的不義之財所建造的「country estates」(鄉村莊園),數目超過1000座。文中也指出,除這些大屋外,建立不少英國銀行,以至國會大樓的資金來源,亦是來自殖民地和奴隸主義。其實何止於此,小如英女王王冠上極有名和象徵大英帝國的Koh-i-Noor巨鑽,亦是來自當年的印度殖民地,近年印度經常要求英國歸還,當然不得要領。
文章介紹了好幾座莊園和訪問它們的現在主人(故意包括一家深圳公司)。他們有些自稱不清楚莊園歷史,有些就表示對祖先的罪孽非常遺憾,最開明的就願意在莊園網址上和導賞團中,照實介紹這些「羞恥」歷史。但看完全文,發現一個奇怪「錯漏」——販賣鴉片的歷史隻字不提。是否只有販賣黑奴才賺錢,鴉片竟是一門賠錢的生意?答案當然不是,Keswick家族(怡和集團後人),仍是全英國最富有家族之一。早前在英國都有人把黑奴商人的銅像拋到河中,但坐落在St. James的East India Club則依然健在,亦沒計劃停辦或改名。
答案只有一個,在英國甚至西方眼中,莫非只有販賣黑奴到南北美洲,才是殖民地主義下的罪行,販賣鴉片到中國,大英帝國甚至出兵支持毒梟,發動兩次鴉片戰爭,強佔香港150年,就不是罪行?可能這亦是一種back-handed compliment(反面讚許),暗示中國已變強大,西方覺得毋須再為此抱歉?
今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始關閉「香港故事」展覽,不少人趕去參觀,包括我一位住在香港多年、從事傳媒工作的英國人朋友。他在網上發出龍獅旗照片,說必須在關閉前最後一遊,因為中國即將「airbrush history」(篡改歷史)。當日到訪的當然以中國人居多,但此話出自一位英國人口中,實在有點兒那個,所以我就忍不住留言,問他英國人是否要求中國人繼續緬懷殖民地時代?他反質問我難道不承認受惠於英國在香港建立的「良好」教育制度,言下之意即是我應「感激」殖民地制度!他也承認鴉片戰爭是英國的錯,但他解說從鴉片賺來的不義之財,早已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花光,亦因此英國已得到「atonement」(贖罪)!他的另一位英國朋友,更插嘴說祖先犯下的罪,與他何干,絕對沒有「collective guilt」(集體犯罪責任)這一回事。
這場對話雖只屬私人性質,但亦是一個現今中美(英)局勢的一個寫照。首先要明白現在部分香港人的畸形「戀殖」情懷,其實是一種長達150年「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其他很多脫離殖民地時代後的地方,例如印度、新加坡、非洲各國,都曾出現過。他們對昔日宗主國的感情複雜,既愛且恨,一方面痛恨被侵略、屠殺、壓迫和永久種族歧視,但同時又會「感恩」侵略者並沒有完全滅族,更帶來一些先進文明事物,包括西方醫藥、時尚服裝、音樂、飲食習慣等。
最有效洗腦三招:宗教教育傳媒
最有效的洗腦三招是「宗教、教育、傳媒」。我小時候念聖公會學校,也要讀《聖經》,每周上教堂。幾乎全球所有曾被英國佔領的殖民地,即使近百年後,都仍保留一些模仿Eton和Harrow的所謂精英中小學,然後不少學生的最大志願仍是能考進牛津和劍橋。但即使我們這些曾「受惠」英式殖民地教育的人,就必須永世感恩,永遠崇拜英國,就不可以認清史實而醒覺?幾乎所有反殖民地抗爭英雄,如南非曼德拉、印度甘地、新加坡李光耀等,早年都是接受英式精英教育,或甚至留學英國的。但當他們學成後,認清歷史和當時局勢,就逐漸醒覺,致力喚醒國民,齊對帝國和殖民主義進行抗爭!
第二個問題,英國、美國以至整個西方,是否真的有為帝國主義所犯下的各種滔天罪行,包括侵略、屠殺、搶掠、販賣奴隸和毒品等等,作出真心懺悔?兩次大戰是否就能為英美贖罪?我對這狡辯非常驚訝,一戰幾乎只可算是一場無聊血腥的family feud(親戚打架),難分是非黑白,何來英國能以此來贖罪?雖然一戰確有效加速多個其他歐洲帝國的滅亡。二戰黑白較分明,納粹德國希特勒屠殺了600萬猶太人,無論德國開頭有否權利推翻過度苛刻的《凡爾賽條約》,即變得完全不重要。但英國最初力主appeasement議和策略,參戰原因實自衛為主。美國也一樣,如非珍珠港受襲,不見得願意參戰。
至於帝國主義的collective guilt問題,非常有趣,很重要但比較複雜。深入一點來分析,這問題可分為三部分,第一是歷史罪行,應否如普通法中,有statute of limitations(時效法規)?第二是某個人,是否有分擔祖上或整個國家犯下的罪行的責任?第三部分更加要小心,這些西方帝國主義罪行和責任問題,是否真的全都已變成過去式,只是歷史故事,在現代世界已不再發生?
時效法規這問題有大量刑事和國際法案例。一年前,德國審判了一個93歲的前集中營守衛,最後判有罪但獲緩刑。韓國仍努力向日本追討二戰時慰安婦的應得道歉和賠償。美國在學校和職場執行的優惠黑人affirmative action政策,亦當然是為補償數百年的黑奴制度和系統性種族歧視而設立的。明顯帝國主義犯下的違反人道罪行,是未必有時效法規的。所以中國沒有追索英國在中國販毒的刑責,和為後來的侵略作出道歉和賠償,已算非常大方。
其實應否繼續追究歷史責任問題,除時間有多久遠是其中一個考慮外,某件事對現今局勢和情况,仍有多少影響,是更重要的考慮因素。以反民主的美國選舉人票為例,正是黑奴時代遺留下來的不公制度,至今仍無法解決的憲法問題。美國每年槍擊死亡人數高近4萬人,這更完全是憲法第二修正案(2nd Amendment)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
雖然香港已有人在此聚居數千年,但鴉片戰爭當然仍是對現今香港最大影響的一件事。這裏的城市設計、法律、教育、醫療制度,都是英國遺留下來的,連街道名和駕駛方向都沒有改變!我已多次指出,為何《基本法》會危險地混淆居留權和國籍,竟容許外籍人士投票、當法官和甚至參選!這就是不平等《南京條約》留下來的痕迹!所以奉勸大家,不可輕言什麼鴉片戰爭是遠古歷史,跟現時香港情况一點關係都沒有。
英美靠祖上侵略發達 子孫難脫責任
第二點是現今英國國民(美國和其他昔日西方列強也是),對祖上的帝國主義侵略行為,需否負上任何責任?這問題的答案,除決定有否法律責任外,更重要是亦影響到西方批評中國現今幾乎所有政策的權利和道德高低。我認為答案有兩個層面——國家和個人,假如某個國家經歷了一次或多次革命和改朝換代,某些法律責任仍需負上,例如前朝簽訂的國際條約,財務責任則看情况而定。至於前朝犯下的人道罪行,無論對內或外,新政府當然盡力與此割席。但即使如此,也未必能完全洗脫責任,戰後的德國和日本,雖算洗心革面,但仍需為二戰不停道歉和賠償。英國的情况更簡單,從發動兩次鴉片戰爭至今,英國政制穩如泰山,絲毫沒有改變,換了的只是女王陛下,從維多利亞傳到她的重孫女伊利沙伯而已。所以現代英國人,怎可跟歷史責任割席?
個人層面,除血緣關係外,遺產法亦保障後人的法律權利。例如英美的Keswick、Swire和很多其他家族,都是仍在享受祖上倚靠帝國主義侵略,殺人放火、偷、搶、販毒、利用黑奴勞工等不道德手段而得來的財富。如果有權利,怎可能沒有責任?
那麼如現代英國人仍對過去罪行有責任,包括對中國的百年侵略,他們憑什麼批評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美國當然也靠此起家)和所謂不公平貿易手段?中國人勤奮,出賣勞力爭取生活改善,竟反被指控為不公平競爭,簡直是指鹿為馬,可以不理。保護知識產權已大有改善,即使早期有些翻版情况,對比不斷侵略其他國家,遍佈殖民地主義,販賣人口和毒品等嚴重罪行,怎可比擬?這些商業侵權行為,極其量只可算是自製的affirmative action。
中國人努力改善生活 反被指不公平競爭
第三點,這些西方帝國主義討論,真的只是歷史問題,現今已不存在?美英等西方聯盟,不是仍有重兵駐紮在伊拉克、阿富汗和沙特等國,每天仍進行轟炸、無人機暗殺行動嗎?即使當911事件為美國與伊斯蘭仇怨起點(當然不是),過去19年,西方在中東、巴基斯坦和非洲所直接殺害和因戰爭而間接死亡人數,保守估計超過100萬,911死亡人數僅3000,即300倍以上奉還!更離譜的是911的恐怖分子,大部分為沙特國民,但美國沒有轟炸沙特,仍極度支持王儲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 MbS)和沙特王國,全球有數最極權國家!西方殺害過百萬無辜伊斯蘭教徒,除了是極嚴重人道和戰爭罪行外,亦當然導致全球伊斯蘭更加走向極端原教旨主義,製造更多在全球各地進行恐襲的惡性循環。美國在中東的無窮無盡戰爭,不正是現代帝國主義,跟十字軍東征有何分別?西方憑什麼批評中國和平的一帶一路政策為後現代帝國主義?
上周我指出中國人從未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本身此事不太重要。某程度上,不頒獎給中國,代表西方故步自封,拒絕承認中國經濟奇蹟的重要性,亦未能跳出傳統市場經濟學的框框。更沒有向前考慮如螞蟻的數碼金融科技,和其他資訊科技製造出無限數據,對人類政經制度和系統的衝擊。
但拿不到獎亦代表中國未曾梳理好自己成功發展的理論基礎,不止經濟,亦關乎到內部政治、外交政策,以及甚至遠比西方科學化和成功的治疫公共健康政策。在此「十四五」即將出台之際,除繼續努力發展經濟外,亦必須與西方進行和平、理性和科學化的政經理論和體制的辯論,和檢討西方帝國歷史和對中國影響的討論,都是非常重要的,對全面提升軟實力有極大幫助,應遠比只推廣中文語言教育和中華美食有效!
西方應接受中國和平崛起
當然單方面的自述是不足夠的。西方也必須放棄種族和帝國主義,虛心聆聽中國的解釋,互相交流和學習。西方亦需明白中國政府是得到絕大部分、90%以上人民所支持的,而最重要接受中國的和平崛起。他們更須明白修昔底德陷阱式的零和遊戲思維,已完全過時且非常危險,可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
除此,人類正面對威脅全球,不尊重國界、政經體制和人種的COVID疫情,已過了大半年,死亡人數過百萬,仍未遏止。明顯個別國家抗疫是不夠的,全球各國必須合作發展醫藥和疫苗,協調抗疫和旅遊政策,才有機會成功。另外,如要成功應付與疫情相關,但更巨大的氣候和環境變化問題,則更需要中美和其他國家的充誠合作。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03393438597&issue=20201023
高 職 專題 無人機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722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全民健保25歲,兩年後累虧達1047億元會破產?
全民籠罩在武漢肺炎疫情威脅下,每天關注著衛福部長陳時中率領的防疫團隊向國人報告疫情與防疫。民眾此刻也體會到,全民健保系統在防疫上發揮重大功能,除了實名制買口罩時派上用場,健保的雲端病歷系統結合入出境資料,藉由民眾旅遊史可篩檢出哪些患者來自疫情風險高的地區。
全民健保為台灣架起一張防疫網,堵住防疫漏洞。這個在今年3月滿25歲的制度,更長期扮演著民眾健康防護網。它是台灣民眾最滿意的政策,滿意度高達89.7%──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受當地民眾滿意的公共政策。
不過,25年來健保制度也一直難以掙脫財務陰影。少子化、人口老化,加上工作年齡人口遞減,健保負擔愈見沉重。明年健保將連續第5年出現年度虧損,更嚴重的是,到了後年,健保累計收支將出現赤字,這是2012年以來首次,而且金額是破天荒的1047億天文數字。
健保虧損的原因不是單一的,但保費調漲的結局卻一致──25年來,兩次調漲都導致當時的衛生署長被迫下台。
假如沒有全民健保這張安全網,不僅防疫出漏洞,民眾健康更陷入極大風險──沒有健保的時代,疾病讓多少家庭破碎、破產,這不是25年來生活在健保防護網下的民眾可以想像的,也不是台灣人民想重蹈的狀況。
我們該如何理性看待健保制度?如何解決它的財務缺口?如何讓這個制度更完善、可以再保障台灣25年、50年?在這個專題中,我們從多個面向探討處於存亡轉捩關鍵的全民健保。
防健保破產,健保署長李伯璋:今年必須面對啟動保費調漲
明年健保累計收支只夠健保八天支出所需。健保署長李伯璋坦承健保財務再亮紅燈,健保署不能視而不見。他強調,相較於調漲費率,制訂合理的部分負擔,落實「使用者付費」精神,對健保永續經營是更重要的事。
台灣不能回到沒有健保、為一場病一家破碎的日子
翻開全民健保實施前的報章雜誌報導,總能看到因家人重病籌不出鉅額醫療費,最後只能賣房賣地、向地下錢莊借貸、家中姊妹含淚下海從事特種行業的案例。健保實施後,台灣人再不用體驗因經濟問題,只能看著自己或家人的生命戛然而止的痛苦。
新冠狀病毒傳播全球化,也逆轉了全球化
中國大規模封城以來,全世界正在適應一個沒有中國的「新常態」;如今,歐洲也可能面臨沒有義大利的歐洲。無視各地設下的重重關卡,誕生才幾個月的新型冠狀病毒橫掃全球,但也是全球化退潮的最大推動者。
台積電遭蘋果砍單,富士康拚3月全面復工
川普爆料,蘋果在中國全面恢復生產。據瞭解,中國政府特地發公文給富士康,要求三月全面復工。而由於供應鏈復工速度低於預期,蘋果日前也向台積電做出砍單動作,逼得台積電趕忙找來聯發科幫忙。而過去一段時間為產能所苦的聯發科,也樂意做順水人情。
歷史新新聞》1995年的健保臨時條款,像大地震的前震
1995年健保實施之初,就有人預料台灣的全民健保一實施後,有可能會造成醫師科別的斷層。像是外科、婦產科、心臟血管、腦科這種風險大的科別都將有缺人的危機,因為付出與報酬不成比例,看一個病人大家一樣二二○元。
安倍應變差嚇壞老百姓,能否安全下莊成問號
二月二十六日,安倍內閣開第十四次會議,要求全國地方政府讓中小學全面停課至四月初。武漢疫情在日本爆發之後,才突然做出這麼簡單又太遲的對策,這樣的應變能力著實嚇到了老百姓!也讓安倍的支持率下跌,四面楚歌。
中國疫情防控系統為何失靈?中央、地方互推責任
疫情全面爆發後,地方官員(武漢市長、武漢市委書記)與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相互甩鍋,上怪下維穩瞞報,而地方雖承認管控晚了卻表示確有上報……,問責鏈條不斷拉鋸,在過去一個月裡讓不少網民感慨歹戲拖棚。
主席補選猛噴改革口水,郝龍斌、江啟臣搶票手法沒兩樣
有藍營要角觀察相差二十歲的郝龍斌、江啟臣之爭,忍不住形容這場乏人關注的黨主席補選,改革口水雖噴得比歷次主席選舉多,但仍由黃復興黨員、地方派系、黨員大戶定勝負。期待依靠老舊勢力當選的新主席大刀闊斧推動改革,他說:「阿婆生子,很難啦!」
參加宮廟遶境被罵翻 ,鄭文燦危機總動員
當傳統宗教盛事遇上疫情災難時,如何折衝協調,成了地方民意代表最大難題。鎮瀾宮暫停進香遶境的決定,不只讓各界安心,還意外解救許多中南部縣市首長的壓力;苦心經營多年高滿意度市長形象的鄭文燦,卻因受邀參加宮廟起駕活動而被網友罵翻。
吳斯懷站上政治擂台,內外受敵
國民黨軍系立委吳斯懷因抽籤失利,未能進入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被迫轉進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只是吳不斷掉槍讓國民黨頭痛,民進黨則延續「下架吳斯懷」操作主軸,將奄奄一息的藍營釘在靶架上繼續掃射。
通緝犯回台逃疫,法務部怕成防疫破口
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太駭人,滯留中港澳的台灣通緝犯為求保命,近兩個月來返台投案數字節節上升。為防止病毒滲透進台灣人口最密集的監所,法務部除促成檢警視訊合作,也要求各地檢著手規畫獨立的「解送路線」、「拘留空間」及「偵訊室」。
尹衍樑、蘇貞昌抽手,台灣唯一太陽能原料廠寶德聲請破產
這五、六年來,尹衍樑投入兩筆資金投資寶德,到去年尹放棄投資後,寶德高層與多位大股東奔走於府院之間,期望政府能再伸出援手,但寶德終究難以擺脫太陽能的包袱與「錢坑」的形象,政府已卻步,華新焦家也不再堅持,決定聲請破產。
大苑子賣水果、搞app,邱瑞堂成行銷人偶像
大苑子靠著鮮明的新鮮水果飲品形象,在台灣手搖飲市場闖出名號。為了將競爭利基效益極大化,創辦人邱瑞堂動起了賣水果、開冰果室的念頭。他的行銷手法,更引來某連鎖便利商店業者的關注,讓不少行銷人員慕名而來求教。
政院要修國土計畫法,為重大建設開後門?
行政院日前通過的《國土計畫法》修正案兩大重點:被認定為「國家重大建設」即可改變國土計畫、原訂今年完成的縣市國土計畫將延長「一定期限」,引發各方強烈反彈,認為有架空國土計畫、空白授權之嫌,質疑「開發至上」思維是否再度成為執政主旋律?
無人機專法將上路,「禁飛區」地方不同調
無人機管理專章將在月底上路,但部分縣市對畫定飛行區域的態度趨於保守,使目前禁飛紅區幾乎涵蓋過半台灣,影響層面不只是一般玩家,也引發徒增行政成本、限制無人機科技應用的疑慮。如何讓法規及產業發展達到最佳平衡,中央與地方仍需審慎思量。
柯林頓和尼克森、老布希在總統俱樂部締結父子情
歷史最大的詭異,就是美國在這些「庸人」的帶領下,成就了可能是人類史上最富足先進的國家。同一個時期,英明天縱的史達林、毛澤東,卻讓蘇聯和中國成為充滿餓莩和政治受難者的恐怖地帶。
取得健保費調漲正當性,先節流除弊
根據健保民調:「請問你個人有浪費過健保資源嗎?」「請問你身邊親友有人浪費健保資源嗎?」承認自己浪費健保資源的僅一成,卻有八成認為身旁親友浪費。結論就是:「浪費資源的都是別人,絕對不是我!」但這很可能不是事實,而是人性。
停工、無薪、倒債,疫情骨牌效應讓中國受創遠甚SARS
不少經濟學者認為,如果中國大量的小微企業難以撐過疫情而倒閉,隨之而來的失業潮可能讓民眾無力支付貸款,很可能出現類似美國二○○八年次貸風暴引發房地產市場崩盤的危機。這頭逐漸逼近的「灰犀牛」恐將重挫中國經濟。
禍起武漢重創全球,各國能向中國索償?
世衛組織的《世界衛生規則》第六條規範:各締約國應在評估公共衛生資訊後二十四小時內,向世衛通報可能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衛事件。若武漢肺炎首例是出現在二○一九年的十二月初,那中國早就應該依據規定通報世衛。
解放軍三度擾台,美方欲打造「印太版北約」牽制
解放軍軍機於二月間三度擾台,軍方均依據「國軍經常戰備時期突發狀況處置規定」應變,國防部長嚴德發除每日聽取情報次長簡報外,也數度前往聯合情研中心掌握敵情動態。面對中共接連挑釁、台海「擦槍走火」可能性上升,台灣更需發揮智慧謹慎應對。
送口罩、推防疫宅,業者奇招讓2月房市出現盛況
武漢肺炎疫情在一月爆發,不少人認為這波房市恐怕不樂觀,甚至有許多人期待房價崩盤,等著撿便宜。但沒想到嚴峻的疫情仍擋不住民眾看房、買房,全台五都地政局公布的二月不動產買賣移轉棟數,意外呈現「年增、月增」的雙增盛況。
傳奇首相馬哈迪不想交班,驚奇連連的大馬政爭還有續集
馬來西亞政壇過去一周的戲劇性變化不斷。先是高齡九十四歲的前首相馬哈迪突然宣布辭職,圖謀藉此迫使人民公正黨實質領袖安華支持自己繼續執政,卻遭土團黨黨內第二號人物慕尤丁背叛,取得國家元首認可,宣誓就職新任總理。馬國政局仍充滿未知變數。
美國最長戰役 抽身阿富汗有望?
美國與阿富汗民兵組織「神學士」簽署和平協議,以終結漫長的戰爭,總統川普更宣告第一批美軍「即刻」開始撤軍。阿富汗戰爭在時間跨度上超過越戰,歷史定位上卻愈來愈像越戰。即使已簽署協議,神學士組織是否會信守反恐承諾仍有待觀望。
與民眾黨做區隔、強化地方動能,時力選後深耕地方
時力秘書長陳志明表示,時力在上一屆立委任期內,政黨和立委、相關議題的連結性較強,這次選舉卻仍遭民眾黨以空戰碾壓,媒體聲量大幅降低;不過有一個契機是傳統地方組織質變,因此仍不放棄經營地方組織。
傅崐萁急著回國民黨 多把政治保護傘
知情人士指出,傅崐萁趕在私交甚篤的林榮德代理主席期間恢復黨籍,目的自是避免新主席上任後橫生阻礙。只要能回到國民黨,以傅的深廣人脈及政治手腕,加上與韓國瑜交情友好,設法運作出任副秘書長以上黨職,增強政治保護傘應非難事。
高 職 專題 無人機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美軍證實29日出動無人機成功攔截一輛正前往喀布爾機場路上的自殺炸彈車,這輀車與伊斯蘭國分支ISIS-K有關聯。此外,在機場附近一處民宅遭火箭攻擊,有孩童死亡,目前尚無組織承認犯行。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27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