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犯規無法理解,但絕對情有可原】
在這粉絲專頁裡的每一個人,我一直深信會停留在此學習的大夥兒,肯定是非常喜歡這裡,並且也學習著開放自己,拋開過去的教養框架,以不一樣的思維來看待孩子的成長。果然經昨天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故事、作法之後,更確認了我對大家的理解。
這裡的大家都走在一個方向準確的道路上,即使前路坎坷,卻也明白「以薩提爾模式」教養孩子,是可行的,在信任孩子、尊敬孩子是獨立個體,有其獨特資源,是相當重要的。
在這一個基礎點下看孩子,孩子無論做出什麼樣違規踩點的行為,我們都能視孩子為:「雖然我無法理解,但孩子絕對情有可原。
在這樣的基礎下,我們再去接近孩子,就能順利走上「聽核心」的對話方式了。
我也不例外。
之前雖然才聽三三說過「會很專注」寫功課,但當我看到「她正在看影片」,我心中便湧起了「無法理解,但肯定有犯規的原因」,也因如此,我打開了我對此事的好奇心,很想理解是什麼讓三三忘了自己的承諾。於是我很自然的探頭看了一眼她的平板。
我:在看影片呀?
三三:對阿!
三三見我進入房間,非但沒有被抓包的心虛,反而還大方的將影片拿到我面前。
光從這個舉動,大家就可以知道,我和三三的互動,信賴多過責罰,也不難想像每每當三三違反規定,我的姿態是什麼?如何才能建構出「孩子違反規定被抓包卻不懼怕父母」的樣態。
說的白話一點,孩子每每違反規定,我雖然會介入孩子的行徑並要求孩子遵照規範執行,但因為我的語氣和方式是溫暖友善的,不會使用威脅的口吻讓她們感到害怕,因此她們大多對我發現她們違規是不太有緊張感,彼此也不會因為一次的糾正而產生敵對意識。
這意思就是,孩子們跟我的親子關係很近,近到我走進三三書房,她將我當成無害的母親。
我:看什麼影片看的這麼入迷?
我好奇的往三三的平板螢幕看去。
三三(熱情分享):我在看一首歌的MV,這歌是在講流浪狗,歌詞很感人喔,你看你看……
我:挖,流浪狗耶,以前沒聽你說過這首歌耶。
三三:當然沒有啦,這可是我剛剛才發現的,很好聽喔。你聽這段,超悲傷的呢!
我聽了一會兒,是一曲以Rap方式傳遞養狗又丟棄狗後的悲傷之處,果然令人難過呀。
我抬頭看了三三一眼,發現她專注的沈浸在MV之中。
我完全理解了她為何沈浸於此了,因為是新歌,難免會想要深入探看的。
在我完全理解之後,我貼近(傾聽)她的目標也已經悄然完成了。
我:是一首新歌,而且是講述你最愛的狗的故事,難怪你那麼沈浸其中。(貼近)
三三:是吧、是吧,你也有這種感覺呴。
我:有阿有阿,真的能理解。
三三:我很厲害吧!能找到這麼一首好聽的歌。
我:對阿,你找到一首你喜歡的歌,很不容易的。不過,你作業寫完了嗎?
三三(笑):還沒耶,我等等會寫。
我:不能再等等了吧,因為你剛剛有保證聽歌之後也會專心寫作業呢!現在看起來好像聽歌是無法專心寫作業的,畢竟裡面有那麼多我們沒聽過的歌曲,誰都會想要抬頭看一會兒影片呀,這也不是你的問題,誰都會這樣,只是我可能無法再同意你用這樣的方式寫功課了,畢竟你無法克制自己只聽歌不看影片,更無法專注寫作業,這已經不是你剛剛答應我可以專注寫作業的狀況了,是吧?
三三:阿阿阿,不要啦,讓我聽歌啦,媽媽,我保證我這次絕對只聽歌不會再看影片了,一定會非常專心寫功課,拜託讓我聽歌。
我(歪頭思索):你真的有辦法做到?不會抵擋不了誘惑嗎?媽媽其實可以協助你抵擋誘惑的喔,你放心,我不是要沒收你平板,我只是先幫你保管平板,等你寫完功課我再還給你,如何?或者我先把網路關掉,如果你需要我這麼做的話,我也可以協助你喔,要嗎?
三三:不用啦不用啦!我真的可以一邊聽歌一邊專心寫作業,你相信我。
我:喔!我很願意相信你,但有時候人的行為和想法確實都很難控制,我只是擔心你禁不起誘惑,萬一你又忍不住跑去看影片,這樣一次又一次長久下來,會一點一滴喪失我對你的信任,我不希望有一天我會不再相信你說的話耶。
三三:不會啦,你相信我,這次肯定不會了。
我:好吧,我願意相信你,那你要好好克制喔,萬一忍不住的時候,隨時找我幫忙,好嗎?
三三:好,不會有那麼一天的啦,你快出去,我要寫功課了。
我:你已經迫不及待要表現給我看了呴,我相信你會做得很好的。
我笑著離開三三的書房。
這場對話,沒有煙硝味,而且整場都貼著三三的立場展開對話,充分的核對她的想法,她的能力,她的行為,而我站在一個輔助她的角度,給予協助,只是她不需要我幫忙,我便不介入她的處事方式。
當然,我的規範與立場在對話中,也傳遞給三三:不能編寫作業邊看影片、我相信你但如果情況反覆發生我的信任也會被消磨。
而對話的核心價值是:無論你的行為是什麼,身為母親的我,都願意一次又一次的相信你。
反覆觀看以上的對話,每一次往來,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聽核心」。
孩子是冒險的,得用碰撞的方式親自去體驗這世界是怎麼運行的,他們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生存,這些都需要她們冒險,因此父母以自己過來人的經驗規勸她們,是完全無法讓她們信服的,唯有讓她們嗑碰滿身是血會疼會痛會傷心會懊惱會反省,她們才能真正體會自己要的是什麼。
在孩子冒險的過程,父母要做的,僅僅是讓孩子的傷害盡量降到最低,並且在孩子受傷時,能有一張父母的溫柔網能承接孩子下墜的重量,不至於讓孩子摔得支離破碎,無法縫補。
規範,是為了讓孩子受到的傷害降低所設置。而聽核心,是為了織一張承接孩子重量的溫柔網,在孩子最需要人陪伴的時候,她們會知道,她們身後始終有父母支持她們,甚至深愛著她們,沒有條件的。
在規範的運作與生活中,我深信還有我沒有觸及到的議題,你可以大膽的提出來,也許有我能再補充的部分。
規範篇大致告一段落,有適合你們使用的部分嗎?有學習到的部分嗎?那是什麼呢?可以告訴我,我想知道你們所學所用所感。
(看完本文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已看完♥)
(今天文章很長,本來應該要分兩次分享,但想到週五過後大家要等兩天,不忍心大家等太久,我對大家有沒有很體貼呀~)
🔥 2021父母教養聖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活動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台中工作坊12月11和12 (活動還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規範:明知越界仍違規】
家裡網路24小時暢通,平常開平板上網,需要問過我,通常功課寫完責任完成,我幾乎不太會阻攔孩子們看網路,但若功課沒寫完、責任沒完成,孩子若想上網,就必須表達自己的想法,以自己想法來說服我。
因此,我在家中的位置,雖然是上網關鍵的守衛,但事實上,我這個守衛並不怎麼嚴苛,隨時都採取放行的姿態,前提是:孩子說出的理由必須說服得了我。
某天,三三在家寫功課,突然問我:媽,我能一邊寫功課一邊上網聽歌嗎?
我:這樣能專心嗎?
三三:能,保證專心,我只聽歌,不會看影片,而且我是在算數學,一邊聽歌我算的更快。
我歪頭想了一會兒,想起以前國中時期的自己,接近聯考的那段時光,我特會轉筆,一支筆在我手上以大拇指為中心,來回旋轉180度,非但不會掉落,還隨著壓力大精神緊繃,旋轉的速度還會加快。
轉筆是無意識的行為,雖然在大人眼裡,總將轉筆視為「不專心」,但那其實是我「抒發壓力」的一種行為表現。
當時轉筆的我真的有一種感覺,筆轉的越快,算數學的思緒越靈活,速度也越快。
想起這個記憶,不覺莞爾,此刻正在閱讀文章的大夥兒們,你們想必在青春歲月求學階段也有類似的習慣或癖好吧?
一想到轉筆的年輕歲月,我又有什麼理由阻攔孩子聽音樂呢?
於是我點頭說:我能理解你想聽音樂算數學的心情,只要不影響寫作業的專注度,那麼你就試試看吧。
瞧,我真是個好說話的媽媽呢!
可能有許多人會覺得我沒有原則,但事實上,我依舊是踩在「相信孩子」的基礎點上,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她想要的讀書方式。
孩子終歸要長大,我的責任只是在她成長過程,尋找適合孩子獨立行走於世的路,並且降低在放手讓孩子獨立的過程中可能的傷害,我的責任僅止於此。
冒險是孩子的天職,所以我沒有任何理由不放手讓孩子去嘗試自己想要的生存方式。
本著這樣的心意,我讓三三一邊上網聽音樂,一邊寫功課。
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因工作需要,進入三三的書房,然後我發現三三「正在看平板上的影片」。
明眼父母都知道,之前三三和我的約定是「只聽歌,不看影片,不影響寫作的專注度」,但我走進書房看到的卻是「她低頭看影片,桌上作業還沒寫完」。
現在,問題來了,孩子明知規範在前,卻硬是決定踩父母的界線,觸犯規定,親愛的父母們,你們都是怎麼面對這個問題?大家抒發自己的想法,因為我發現大家學習薩提爾教養之後的處理能力都頗好,彼此共享自己的作法,也許會比我一人提供好得多。
我面對三三的行為,處理方法留待明天,咱們再繼續。
(看完本文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已看完♥)
🔥 2021父母教養聖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活動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台中工作坊12月11和12 (活動還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規範:對話的情境劇】
我和孩子居住的家裡,是24小時都有網路的環境,孩子想上網,只要打開平板就能連上網去。
家裡有網路是居家環境的常態,而孩子與我相處久了,自然也磨出一套默契,想開平板連網路,她們都會先問過我,因此對話通常會如下展開:
川川:媽,我可以打開平板看影片嗎?
我(看著川川):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嗎?
川川:還沒耶。
我:你的意思是,功課還沒做完,但你想先看影片,是這樣嗎?
川川(思考了一陣子):那我先寫功課好了,寫完再問你。
這樣的對話,運用了核對,確認孩子的意思,也啟動孩子覺知,讓孩子透過對話,更明瞭自己的決定。
當然,有時孩子還沒寫完功課卻很想看影片,與我的對話也會改變為下:
川川:媽,我可以打開平板看影片嗎?
我(看著川川):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嗎?
川川:還沒耶。
我:你的意思是,功課還沒做完,但你想先看影片,是這樣嗎?
川川(思考了一陣子):對,我想先看一下影片再寫功課,因為有一首歌很想先聽,可以嗎?
我:這樣呀,只要聽一首歌就會寫功課了,是嗎?
川川:對。
我:因為你以前都很遵守約定,也很有自制力,所以我相信你。那你看5分鐘吧,時間到了你會自己關機,然後寫功課,對吧?
川川:對!
於是,川川歡快的去聽歌看影片。一首歌之後,她如約的將平板關起來,寫功課去了。
肯定有人好奇,萬一川川說不聽,不肯關平板呢?
我只能說,這個狀況機會渺茫,一來我與孩子的關係在平日是親近而非敵對狀態,因此我說的話以及說話的語氣,都是和緩溫柔的,並不會引發孩子的反感。二來我對話時所踩的觀點,是站在「相信孩子」的立基點上出發,孩子是被信賴的。一個被大人信賴的孩子,會努力做好自己能做到的責任,因此不太會有唱反調的狀況發生。
當然,孩子的成長是千變萬化的,也有些孩子開平板之前,忘了問我是否能看平板,而功課也是在沒有寫完的狀態下,這時父母要如何回應?
想知回應,明天見分曉。(當然,前提是有人想知道,哈)
(看完本文,請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已看完♥)
🔥 2021父母教養聖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https://reurl.cc/A8Vj8p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活動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台中工作坊12月11和12 (活動還未上架,目前開放三人以上團體報名)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在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 Jelajah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高雄工作坊11月6和7 ; 24 Mac 2021 · 【我們與孩子的距離:媽媽的畢業典禮】 · 405 ; 7 April 2021 · 【規範:明知越界仍違規】 · 903 ; 8 April 2021 · 【規範:犯規無法理解,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