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家 望向二樓的窗戶
總能隱約的看到媽媽跟我招手
小時候常常在想 媽媽好厲害
媽媽總是能知道我什麼時候回來
現在長大了 再回想起當時的畫面
我會說 她究竟站在窗戶旁等我 等了多久呢…
_
我自國小一年級開始就在這個花園長大
放學回家就跟其他同齡的鄰居玩鬼抓人溜直排輪
半夜當腳踏車飆仔飆到管委會禁止在花園競速
.
上了國中大家各自補習的補習 放學的相處也少了
我也都留在學校打完藍球桌球再回家
國三了 就騙爸媽留校運動但其實都去打網咖
.
寒暑假假日早上八點就背著教科書跑出家門
說要去圖書館 但其實直接走進網咖
對著店員說:開8小 阿薩姆紅茶大杯少冰 排骨雞麵一碗
一段時間過後 我連點都不用點 找到位子坐下來就會送上來了
.
每天爽玩到5點才回家 到家後還要裝的一副燒腦燒了整天 至於參考書的題目媽媽已經把背後解答撕掉了怎麼辦 那就去隔壁書局找一樣的抄完再回家吧 要記得不能全對 每張考卷至少要錯個三題 比較符合常理 這裡就是我記憶中童年的句點。
.
國中領完畢業證書的隔天就到高中報到開始訓練
高中暑假練三餐 寒假練兩餐
三年住校的體育班生活 除了週五偶而升旗不用晨操外 基本上每天都是天還沒亮就起床了
.
高中畢業了 大學的暑假在當兵 役畢的最後兩個暑假每天都在教球 教著教著就教到今天
沒有出遊沒有出國 最多最多偷個閒去台南三天兩夜吃美食 日子很普通 生活很簡單 但卻不乏味
每天給自己設立新目標 努力思考 努力實踐 只為了給十年後的自己一個最棒的交代 沒有藉口也沒有理由
.
偶而偷閒回到我播種的地方 我夢想的原點
花園的花香 風的味道讓我回到小時候
早上出門上學拿著媽媽做的麵包夾肉鬆
跑出社區大廳時的最後一步 我總會回頭看
看媽媽跟我揮揮手 常常覺得很多餘卻很安心
.
那年我七歲 現在我二十四
17年過去了 直到今天不管是出門還是回家
我仍會望向那扇窗
那扇裝著父母對你滿滿祝福和期待的窗。
#童年的那扇窗
「體育班跟你想的不一樣」的推薦目錄:
體育班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是否想過,在跟孩子互動的過程中,去理解跟協助他/她的人生選擇?
有太多時候,作為父母的自己,替孩子規劃了一條自以為平順不吃虧的人生道路,只要他們照著這個方向去,就能少走「冤枉路」,更接近成功。又或者,這是我們定義理解的成功?
當孩子的人生動力跟我們互相牴觸時,我們是妥協?是衝突?還是完全放棄?最後變成漠不關心?
阿耕(許元耕)的故事,是 #跑步不要聽 製作51集以來,令我非常有感觸的一集。也讓我有機會反省自己身為一個家長,是不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扼殺了他們的天賦跟創意,阻斷了他們的熱情,只因為那條他們選擇的路,不符我的期待?
我們都害怕改變,都對出人頭地有一個既定的刻板印象,就跟社會對於體育班有著標籤化的印象一樣,能夠像阿耕這樣衝破體制,衝破教育理念(對,他媽媽就是校長,一個不斷進化的教育家)的年青世代,我們是否欠缺理解跟同理心?
節目中有段話印象深刻,阿耕說他決定讀體育班後,家人並沒有因為不同的選擇而「嘲笑我」
「有些家長看到小朋友失敗了,就會說,你看吧,我早就跟你講了」阿耕這麼說
阿耕已經往自己人生設定的方向前進,你可以說他是憤青、滋事份子,但我覺得他好勇敢,很令我佩服。而跟家人間的關係,從開始父母的不諒解,到不斷的溝通(寫信),算是得到了一種和解。
節目最後,我請阿耕錄一段話給媽媽。那剎那,我真的很感動,也會想起,如果兒子也錄了一段話給我,心裡會有多麼的激動。你一定要聽到最後,才能深刻體會一個孩子最內心深處的聲音。
跑步不要聽不只是一個運動頻道,我們更希望藉由不同跑者(選手)的人生故事,去關心每一個面向的人生。
#EP51滋事份子不是來亂的 #podcast耕我閒聊
體育班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妹妹陪我上學6年,沒有畢業典禮的儀式感,讓我沒有分離的感覺。昨天參加了新學校跟老師面談和討論交通車的接送,才真的感受到她要離開我身邊了。
哥哥要去彰化讀書我沒有太多感傷,妹妹只是搭交通車到國中去,我怎麼這麼捨不得?
這6年她每天早上總會陪著我進教室,在我旁邊吃早餐、聊聊天、跟大哥哥姐姐們打招呼後,才願意上樓去。
有一天她不太想上樓,在我旁邊找事做,突然跟我借了計算機按了按,她說:「媽咪!好奇怪4+4=0」,我說:「一定是妳按錯了!」我要她放下計算機想一下:「4+4=多少呢?」她想了一下,大聲地回答說,「應該是6吧!!」我們全班哄堂大笑,妹妹也笑了起來,彷彿那是一句天大的笑話。
我知道他們沒有惡意。
我舉起雙手各比了4,要妹妹數數,這樣是多少呢?她一根一根的數著,終於說了8,我說:「你好棒!!答對了!!」她才心滿意足的上樓去了。
第一節上課,我問班上的孩子,剛剛妹妹數數的事他們有什麼感覺?「你們想想看,五年級的時候你會什麼?有辦法想像在五年級的時候,連4+4都不會算呢?」
「我們的大腦裡面有很多東西,其中主要掌管學習的叫做灰質,每一塊灰質管不同的領域,有的管語言、有的管數字、有的管文字、有的管...妹妹生下來應該就是少了文字和數字的那兩個部分,就像斷了手的人無法用手拿東西一樣,她少了那兩塊灰質,就是沒辦法認字寫字、算數,透過其他的灰質可能慢慢的可以了解一些,但是一輩子學不好。!」
「對她來說,是一輩子的辛苦,昨天她的功課,我們一起做了1個多小時,課本看不懂、作業看不懂,我陪她寫著3位數*3位數的數學作業,她只能看著九九乘法表把數字填進題目裡,連4+4都不會,2*3都不會,作業她有辦法寫嗎?她每天要花很多時間寫著看不懂的功課,你們可以想像她有多挫敗?要多少努力才能完成作業嗎?!」
「你們的頭腦都很棒,看到數字就能開始計算,看到文字就能唸出來,是不是比妹妹幸運很多?妹妹這麼不聰明還這麼努力,你們有很棒的頭腦,看到很難的題目,不要放棄,先試試看,想辦法解決。」
「你們在思考著國中要讀數理資優班、英文資優班、美術班還是體育班的時候,我只能幫妹妹在資源班和特教班中挑選,其實老師好羨慕你們哪~」
下次她算錯的時候、有同學寫錯的時候,不要只是笑她們錯,教教她們怎麼算好嗎?
體育班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 練體育的小孩想的跟你不一樣Children in physical education ... 的推薦與評價
「不會讀書才去 體育班 !」「練體育以後沒有前途」... 許多人為 體育班 的學生貼上了刻板印象的標籤,但在練體育的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寶貴的人生經驗, ... ... <看更多>
體育班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 神老師&神媽咪- 哥哥們在體育班讀了10年 的推薦與評價
國小國中遇到的體育班導師,學校都安排了盡責的老師來擔任,上了高中,卻遇到一個連校長都覺得任性的導師,老師對學生的言語霸凌,不懂班級經營,看不起體育班的孩子,總是 ... ... <看更多>
體育班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 [分享] 台灣體育何去何從? - 看板Baseba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本文轉自Dcard一位文化大學學生的文章
https://www.dcard.tw/f/trending/p/236670072
以下原文
==
我出身於甲組青棒隊,也曾是U12、U15的國手,我想我很有資格談談台灣體育環境
首先,我想先談談台灣體育界的功利主義
以棒球來講,知道為何台灣三級棒球經常海放他國嗎?因為台灣棒球從小就是被藤條打到
大,包括被人歌頌到現在的王子燦教練,當年他直接在國際賽上,於投手丘隊表現不好的
球員動粗,上了美國報紙。
在這般嚴厲的訓練下,政府又提供高額金錢給予這些常勝軍,這些選手從國小開始就放棄
課業專注於練球,這樣的情況下能不贏球嗎?
政府要贏球要名聲(看看這次奧運拿了那麼多牌,一堆人直接歸功於蔡政府....)、所以辦
比賽的次數越來越多,光是少棒到青棒,球員一年就將近十幾個盃賽要打,所需要花費的
金額越來越多,球員在教室裡的時間越來越短,導致現在有一堆高中體育班的學生連英文
A寫到Z都不會...
要知道,實力比我們堅強的日本一年也才3個盃賽,韓國也4、5個,多數都是跟隔壁學校
串串門子打友誼賽而已(一直到高中都是)
印象很深刻的是,當年打U12對上南韓,那個一壘手我怎麼看都不像運動員,戴著一副圓
框眼鏡身手也不敏捷,比到一半教練喊暫停上來告訴他短打球旋進界內也算界內球這種基
本常識....賽後才知道他們都是同一個學校來的,都只是對棒球有興趣而已,有些甚至準
備到升學國中去讀書了。相形之下我們都是精英中的菁英,從全國各隊挑菁英出來組成明
星隊
日本韓國甚至美國,在國際賽通常都是挑全國聯賽第一名的球隊出來打,意旨在培養興趣
,打國際賽是給這個學校獎勵,跟政府、政治無關。對他們來說,要一個運動產業發達起
來,最好就是人人可以親身體驗,每個不是在打棒球,而是在「玩」棒球,開心地享受勝
利喜悅。一個人打棒球或許能讓他家人一起喜歡上棒球,但是若整班的人都能參予這活動
,試想這樣棒球人口會多麼成長?
透過龐大的運動人口,強大的競爭力,更能挖掘更多隱藏人才(冰島有牙醫踢世界盃、丹
麥有飛行員是射箭選手、美國把一個卡車司機挖進大聯盟)
看看世大運,有多少國家真的是派最頂尖的選手來台灣,我們又在多少項目參雜一堆職業
球員?
所以為何日本韓國到處都是棒球場,因為他們幾乎每個國小國中甚至高中都有棒球隊,而
且是有興趣就可以參加,沒興趣隨時可以走。
尤其美國做的最好,每個州自己的少棒聯賽,觀眾不多也很少有轉播,觀眾都來自於球員
家長,球隊教練也大多不是職棒球員(日本韓國大多甚至禁止職業球員從事少棒青少棒教
練),教練不是附近餐廳老闆不然就是修車廠員工(披薩大叔?),為什麼?因為只要你會基
本動作,也能帶給熱情,你就是教練。
我爸是跑北美洲的業務,他有一堆客戶不論是上市企業經理人、老闆,童年都有一個棒球
隊的回憶,所以他們就算出社會也會一直關注棒球,造就了美國職棒的高收視率。
我們則是從小被教育贏球最重要,從國小開始就把打職棒當作唯一目標,除了打球我們甚
麼都不會
對於我們,棒球就是唯一代表,小學時穿著棒球褲上課、體育課助教、不用午休不用早自
習可以提早放學....對於同學們來說,我們根本不是一個團體,我跟球隊才是。所以總是
會認為,棒球是XXX(我的名字)的事。
職棒畢業的學長總是說,他們同學會不是職棒選手、教練,就是修車、搬家公司、種田(
沒有說這些職業不好),大多很後悔
教練來自於職棒,打罵教育盛行,我曾經一場比賽失誤兩次就直接被呼巴掌。進球隊時頭
髮一定要剃光,表示紀律。看看達比修曾經說過這種過時的訓練方式,終究只是大人的自
我滿足罷了。這樣的教育下我們總是被逼著練球,身體逐漸疲勞釋放,尤其到了成棒最為
明顯,我剛進入大學不到一年就跟教練說我受不了我不打了,對於我出身中華隊的優良成
績,教練自然想說服我回去,但告訴他,我現在真的累了,我的童年到現在都在練球,我
連算數跟修電腦都不會,我還年輕還可以回頭,而我現在看到棒球就想吐。
為何台灣的棒球一直無法超越日韓,我想這就是原因。機械化持久的運練,造成球員疲累
,技術定型,當你的潛力在18歲以前都被激發出來,你就暫停了,而國外則是到了高中甚
至大學、職棒才爆發,尤其那個階段的球員會思考、有經驗,更能因此成為明星選手
所以為何中華職棒的守備失誤率一直那麼高,球員除了不會思考以外,他的技術已經定型
了(這些內容口述於畢業後去職棒的學長)。偉大的籃球員喬丹不也說過,「最好的訓練就
是休息」
反觀我高中為了木棒聯賽,早上7點練到晚上10點的時光....
最後則是因為球隊需要不斷參加盃賽不斷贏球贏球再贏球,訓練經費增加(車馬費、食宿)
以及裝備費用,造成一堆學校喘不過氣來紛紛解散球隊,球隊越來越少,競爭對手也少,
某個現在在味全龍的投手我從國小打他的球打到大學一年級,對戰次數超過百次,誇張一
點就是我熟悉到閉著眼睛或許都打得到,好笑的是我在高雄他在花蓮呢....造就了國內職
業運動競爭無法提高的問題...
到了大學我認識更多不同領域的選手(舉重、桌球、羽球、游泳),我們修讀同一科系(大
多是體育系、休閒管理、運動競技系),講真的,畢業後從事相關行業的寥寥可數.....
反觀日本韓國美國,他們大學棒球隊依然報名就可以參加,也都來自不同科系,假日跟平
日下課練球,平常讀書,所以美國職棒常有來自常春藤名校的球員,陳偉殷前隊友(抱歉
我真的忘記名字)主修外文,會說四種語言(包括中文),之前看到洋基隊球員Rizzo發的一
篇限時動態,他在教他的小孩三角函數...
尤其在美國,運動員的身分非常受到尊崇,願意花大筆獎學金延攬這位球員到自己的學校
,這時你可能會問這不是跟台灣一樣?
不對,台灣會給運動獎學金的只有固定幾間學校(體大、輔仁、文化....)而且都是就讀體
育系。而台大、清大、交大等名校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加分入學的運動員身上,少數會像美
國一樣的我只知道政大而已,而政大越來越吃不消(原文書根本看不懂...)。「多數」這
樣入學的運動員幾乎無法適應課業,而且....多數都必須暫停訓練(這些學校訓練經費與
設施往往不足),講難聽一點就是應付教育部的計畫而已....(當然不會說全部)
搞到最後你隨便問一個路人台大跟文化你要讀哪裡,保證跟你說讀台大,但是若問運動選
手呢?政大輔仁選一個,嗯….
而美國則是將他們分進各種科系(醫學、法律、企管、外文...)而且強調及格與畢業門檻
不會異於其他人,多數美國職棒球員都想把大學念完,因為他們知道若沒有打進大聯盟,
一個高中學歷找不到甚麼工作,必須依靠大學文憑
軍事化、機械式的訓練,能有多進步?
----------------------------------------------------------------------------------------------
上述是台灣傳統體育班的訓練實況,底下則是制度問題
認識其他領域的他們後我更知道所謂的功利主義發展,舉例(沒有影射任何人):A球員天分
佳,國小開始就是羽球校隊,保送麵包國中後再保送番薯高中,最後保送起司大學,保送
過程都是以得獎次數為審核標準,因為A不斷的參予各級賽事(全國聯賽、米粉盃、薯條
盃...等),自然累積諸多獎盃,到了大學後,由於大學跟國高中不同,需要用在其他地方
的經費增加,於是球員就必須找贊助,這時YY品牌認為A球員很優秀,願意贊助他出去比
賽(因為若A打國際賽有知名度,大家都會看到他穿的YY裝備,直接打廣告),而政府也成
立漢堡計畫,撥了一批可觀經費幫助A等優秀運動員,讓他們進國訓隊以及畢業後可以進
到一些受到政府稅金減免的企業上班(因為這個項目在國內沒有可看性所以沒有國內聯賽
,A必須有地方去),若A參加奧運拿金牌,月領12萬直到上帝召見,馬上晉升白領階級
A的運動生涯只要不受傷又很努力,基本上一路順遂,政府是強大後盾
以上看來484皆大歡喜?
所以當很多鄉民說政府不重視體育時,我想A球員應該要第一時間跳出來澄清,不!中華民
國政府最照顧運動員了!!我們有世界第三高的獎金呢!
But,除了A以外,BCDEFG呢?
那些或許國小國中沒被潛力開發的選手,無法保送進入經費多的國中高中,次級學校給的
幫助更少、卻是一樣機械的訓練
這些次級學校經費少、設備少、師資少,一樣的是甚麼?一樣的時間投入訓練。
也就是B選手到了大學後,跟我還有A一樣,不會算術不會修電腦只會打球,而跟A不同的
是,B沒有任何贊助商,到了大學畢業要去當兵不能去國訓
B的成長過程根本不能被稱作教育,而是訓練。國家在訓練他成為一個及格運動選手。而
非培養一個優秀公民
資源分布不均,很多球員國中高中畢業對於前途一片茫然,誤入歧途更不少,很多都必須
依靠教練到處請託,拜託大學教練收人(現行制度一堆內定名額)
很多人早早看破,國中沒成績就趕緊離開,因為高中大學給「他」的資源越來越少
體育班這個制度到底是幫人還是害人?
起司大學看中A的資歷延攬A沒有問題,B的成績不佳無法進到起司大學也沒有問題。問題
在於功利主義下的體育環境,A跟B的起跑線根本不一樣,我們是小學或國中就開始進入到
絕對資本主義社會了...我們都說課業上不要填鴨式教育,那體育呢?
A很厲害,但有很多可以成為A的選手們,來不及開始就結束了....
可笑的是,「政府不重視體育」這句話非常沉重,政府為了應付國民而做出很多貌似發展
體育的政策,但卻少有人知道政府重視的地方根本不對...
成立很多足球、排球隊,但是大學校隊甚至職業名額根本很少,大多畢業的球員無路可去
、更別提舉重或溜冰..等冷門項目。一直成立一直成立卻沒有投入教育資源以及培養興趣
人口,很多學校為了振興XX計畫而成立體育班或體育科系,但是投入資源有多少政府根本
沒空管,而成長空間又不同,有時這個項目國小有30隊,到了剩20,高中有40,大學剩10
隊...運動發展非金字塔而是....葫蘆狀0.0?
而培養興趣人口,我們體育課有多少被借去上數學課?國外企業願意投入資源是因為關注
的國民多,就像日本業餘棒球一樣,包括三菱汽車、本田工業...等,整個公司上下員工
都願意去球場「付費」看球支持自家人比賽,我們呢?
甚至日本韓國有龐大的假日聯盟,由社區委員成立社區棒球隊,讓有興趣的大叔們當教練
,讓社區的小孩們來參加球隊,用玩的方式培養興趣。
當我們少棒青少棒喜孜孜的說贏了韓國贏了日本時,走出井底,看看整體產業輸了多少
我們政府是否真的有想過,重點發展特定項目就好還是可以大量培養運動人口?
可以多想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39.5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28358452.A.01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