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紐約時報
*【Covid-19實時更新】
#洛杉磯有望成為美國第一個為 12 歲及以上親自上課的學生強制接種冠狀病毒疫苗的主要學區。
#世界衛生組織(who)官員警告稱,冠狀病毒大流行可能會“抹去20年來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在降低孕產婦死亡率方面取得的艱苦成果”,該地區國家應該在疫苗接種活動中優先考慮懷孕和最近分娩的人。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泛美衛生組織主任Carissa F.Etienne博士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到目前為止,在美洲已有27萬多名孕婦感染了新冠病毒,其中2600多人即感染者的1%死於新冠病毒。”
#麻州參議員華倫向亞馬遜發出聲明,要求公司做更多預防工作,停止通過網站上銷售關於Covid-19疫苗和誤導治療的書籍兜售。
#聯合國支持的全球疫苗接種計劃將其對2021年可用劑量的預測下調了大約四分之一,由於生產、出口禁令和富裕國家囤積疫苗,使得疫苗分配再次受到打擊。
#義大利現在要求來自美國的遊客在抵達前進行測試,未接種疫苗的美國遊客必須隔離五天。瑞典禁止所有非必要的美國遊客。荷蘭表示,已接種疫苗的旅客從美國抵達後必須隔離,不歡迎未接種疫苗的旅客。
#聯合航空公司(United Airlines)是首批要求員工接種冠狀病毒疫苗的大型企業之一。該公司週三表示,即使是獲得該規定豁免的員工,也將受到嚴格限制。聯合航空稱,從10月2日起,任何因宗教或醫療原因而被允許保持未接種疫苗的員工將被安排休假,但不給薪。未獲得豁免的員工將面臨解雇,除非他們在9月27日之前注射第一劑疫苗,或者在收到拒絕後五周內完全接種疫苗。
#西班牙授權為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注射額外的 Covid 疫苗。
#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已禁止婚.喪禮等聚會舉行,並採取措施阻止數月來被佔領的約旦河西岸最嚴重的冠狀病毒爆發。
#梅西百貨計劃舉辦一次接種疫苗的感恩節遊行,將恢復許多傳統。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08/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
*【從4%到45%:美國能源部為太陽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藍圖】
美國的太陽能雄心:拜登政府表示,將致力於在2050年之前,利用太陽能生產全國近一半的用電量。這可能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一步,但需對電網進行大規模升級。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8/business/energy-environment/biden-solar-energy-climate-change.html
*【颶風艾達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死亡人數增加了 11 人,其中許多與停電有關】
週三,路易斯安那州颶風艾達造成的死亡人數上升到26人,州政府官員表示,紐奧爾良又有11人死亡,但是與停電有關。根據該州衛生部門的資料,這11名受害者的年齡從24歲到79歲不等,其中9人死於“長時間停電時過熱”,2人死於一氧化碳中毒。雖然4級颶風的強風很快從路易斯安那州吹過,但其影響依然存在。據電力公司Entergy稱,這場風暴摧毀了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的重要輸電線路,摧毀了數萬根電線杆。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9/08/us/climate-change
*【熱帶風暴Mindy在墨西哥灣形成】
熱帶風暴Mindy週三晚上襲擊了佛羅里達州的狹長地帶,幾小時後它在墨西哥灣形成,成為2021年大西洋颶風季節的第13個命名風暴。根據國家氣象局的資料,Mindy登陸在佛羅里達州聖文森特島,距離達拉哈西西南約100英里。
https://www.nytimes.com/article/tropical-storm-mindy-hurricane.html
*【塔利班鎮壓持不同政見者,新領導人面臨層出不窮的挑戰】
塔利班繼續殘酷鎮壓反對其統治的示威活動,新政府面臨著不斷擴大的人道主義危機和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緊張局勢。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8/world/asia/taliban-protests-pakistan.html
*【阿富汗人逃往巴基斯坦,但前途未卜】
巴基斯坦當局正在擔憂難民湧入邊境,據估計多達 700,000的難民,至少要花費22億美元的經費,來處理設立營地以及追蹤和供給食物等問題。新增加的難民將給巴基斯坦領導人帶來政治問題,該國已經是世界上難民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據人權組織稱,員警和許多公民,將他們視為罪犯或潛在的恐怖分子,地區和民族領導人已經告訴政府將他們拒之門外。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8/world/asia/pakistan-afghanistan-refugees.html
*【拜登總統將制定新計畫,推動廣泛的疫苗接種授權】
拜登總統預計詳細說明他的政府計畫,向私營企業、聯邦機構和學校施加壓力,要求它們制定更嚴格的疫苗接種規定和檢測政策,因為Delta變異病毒繼續在美國蔓延,自1月底以來,該國日均案件量首次超過15萬起,嚴重受災地區的醫院人滿為患,每天約有1500人死亡。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8/us/politics/biden-vaccine-mandate-speech.html
*【觀點:中國是時候改變“零容忍”防疫政策了】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健康高級研究員黃嚴忠在時報撰文寫道,Delta的傳播凸顯出零容忍做法的收益遞減,甚至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更符合中國利益的戰略是專注於預防重症和死亡,並接種高效疫苗。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908/china-covid-pandemic-delta/
*【香港警方逮捕維園守夜活動組織團體負責人】
警方要求獲得支聯會自“六四”期間成立以來的所有資金來源和成員資訊,以調查其是否與外國勢力勾結,違反國安法。拒絕提供資訊後,該團體至少四名成員被捕。香港支聯會每年都在港島的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守夜活動,紀念在1989年天安門鎮壓事件中遇難的人。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908/hong-kong-tiananmen-square-vigil/
*【2015年巴黎恐襲案開庭,20名男子受審】
薩拉赫·阿卜杜勒薩拉姆被認為是唯一未在襲擊事件中死亡的襲擊者,他在庭上將自己稱為一名“伊斯蘭國戰士”。庭審預計將持續九個月的時間,超過300名律師和近1800名原告參與其中。2015年,10名伊斯蘭國極端分子採用槍擊和自殺式炸彈襲擊巴黎市中心,造成130人死亡,近500人受傷。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8/world/europe/paris-terror-attacks-trial.html
*【印尼首都雅加達一監獄發生火災,造成至少41人死亡】
當局稱,所有死者均為囚犯,其中40人“當場”死亡,另有73人受輕傷,火災原因仍在調查中。這場事故突顯了該國過度擁擠的監獄系統面臨的問題,該系統已在疫情中受到衝擊。
https://www.nytimes.com/2021/09/08/world/asia/indonesia-prison-fire.html
雇提收益負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利潤」究竟是什麼
這一講不是要講經商,我們小小地梳理一個大大的話題:從經濟學角度看,人生應該追求什麼。
簡單地說,最值得追求的東西是「利潤」。
我不信你會不想要利潤。利潤是收入減去成本剩下的那一部分,是收穫比付出多出來的部分。利潤是正的,說明你的一切努力都沒有白費,說明瞭社會對你的肯定。利潤要是負的,就說明你創造的價值配不上你的一番折騰。
但你要是細想,利潤是一個神秘的東西。
*
你必須直接去市場上買賣點什麼東西才談得上利潤。上班拿固定工資是沒有利潤的。哪怕你工資再高,那也只是你的勞動所得,都是根據你這個水平,你應該得的,是市場認為正好等於你的付出的回報 —— 這表現在你要是不上班就沒有收入。
而利潤則是「不該得」的東西,可以說是躺著賺的錢。這個性質曾經使得有些思想家認為拿利潤是不道德的。
馬克思譴責利潤。你開個工廠,買了機器和廠房,雇了工人,進了一批原材料,工人生產出產品,你把產品賣掉。然後你一算賬,賣產品的收入減去工人工資、機器廠房和原材料的花費,還多出來了一筆錢,這就是利潤。你欣然把這筆錢放入自己口袋。馬克思說且慢!工人累死累活工作才拿那麼一點工資,你幹什麼了就拿這麼多錢,你那叫剩餘價值!你無償佔有了別人創造的價值。
你當然不服氣。你說不是啊,我管理工人,我組織生產,我聯繫了進貨和銷售,我安排廠裡的大事小情,這怎麼不是創造價值呢?
馬克思會告訴你,你做的這些事兒的確也是勞動,你可以拿一份高工資,但你的工資不會像利潤那麼高。你完全可以雇一個職業經理人替你管理工廠。你把職業經理人的工資發了,還會剩下一筆錢,這筆錢才是真正的利潤。
這個計算讓馬克思深感憤怒,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咱們還是單說資本主義這邊對此是怎麼想的。崇尚市場的經濟學家也算了這個賬,但結果是利潤好像不應該存在。
我們假設老張開工廠賺了一萬塊錢的「淨」利潤。這個是把老張本人付出的管理勞動該拿的那部分報酬去掉之後剩下的錢,是老張「躺賺」的錢。那如果是這樣的話,市場上就應該出來一個老李:老李說既然是躺賺,我不用那麼高的利潤,我躺賺五千元就行,我願意把商品賣便宜點,給工人工資高點。那你說老張能幹過老李嗎?
你很容易想到老張繼續存在的理由。比如老張有資本而老李沒有。或者老張跟政府關係好,壟斷了這塊業務。或者老張掌握一個技術護城河,老李學不會。但是對經濟學家來說這些都不是本質問題:資本可以貸款,跟政府的關係可以用一個更好的條件重新談,技術可以請人研發。事實上,經濟學家的推理是,哪怕現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老李,只要市場存在老李出現的可能性,老張就不敢壓榨太高的利潤,他必須用比較低的價格和比較高的工資預防老李的出現。
要這麼算的話,市場充分競爭的結果一定會把利潤變成 0。總會有一個老王出來,說我就當自己是個職業經理人跟大家交朋友算了,我拿個應得的工資就行,利潤我不要。
那真實世界里的利潤是從哪來的呢?當然市場不可能是充分競爭的,總會有些老張偶爾能享受到利潤……但市場力量應該讓利潤越來越薄才對。經濟學家必須找到一個產生利潤的過硬的機制,否則解釋不了為什麼總有人拿那麼高的利潤……甚至解釋不了為什麼有人願意開公司。
*
利潤從哪裡來這個問題的解決,在經濟學史上是一個里程碑。1921年,美國經濟學家弗蘭克·奈特(Frank Knight, 1885-1972)出版了《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一書 [1],提出了一個傳世的洞見:利潤來自不確定性。
組織生產、採購和營銷、日常的管理,企業中一切常規的操作都可以由拿固定工資的人做,只有一件事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那就是風險決策。
比如說,為了在今年秋季上市一批新女裝,我們必須在夏天就定下來款式,備工備料,展開生產。可是秋天還沒到,現在誰也不知道到時候流行哪個款式,那我們生產什麼呢?這個決策,必須由企業家本人做出。為什麼?因為他是承擔決策風險的人。
如果你賭對了,秋季正好流行這款女裝,因為別的服裝廠沒生產只有你生產出來了,你就佔據了稀缺,你就可以要一個高價,利潤歸你。你要是賭錯了,到時候服裝賣不出去,工人和經理們還是會拿同樣的工資,損失也歸你。
生產、日常管理、冒險,是三種不同的能力。為什麼企業家要開公司?因為他敢冒險。為什麼工人和經理人選擇拿固定工資?因為他們不想冒險。
這個道理聽著挺簡單,但是其中有個大學問。奈特之前的經濟學家也想到了企業家承擔風險,但是他們沒搞清楚到底什麼是風險。
*
如果女裝只有比如粉色和綠色兩個選擇,而且你明確知道它們流行的可能性都是 50% —— 那這個風險其實不用企業家承擔。因為你可以買保險!概率已知的風險都是可以管理的。銀行可以給生產兩款女裝的工廠都提供貸款,到時候肯定一個賠錢一個賺錢,只要利息和保險合適,銀行和企業雙贏。有這個保險機制在,大家誰都不用冒險,可以各自拿一份固定工資,根本不需要企業家。
奈特的真正貢獻在於,他把風險給分成了兩種。
第一種就叫「風險(risk)」,但是特指那些已知概率大小的風險。這種可以用保險解決,不需要企業家。
第二種叫「不確定性(uncertainty)」,是指那些無法評估概率大小,可能是從來沒出現過的新事物,甚至是現在人們根本無法想象的東西。這個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存在的理由,才是利潤的來源。
現代經濟學家把這個不確定性特別稱為「奈特不確定性(Knightian uncertainty)」。我們專欄講過 [2],統計學家有個更科學的說法。已知概率大小的,叫做「偶然不確定性(Aleatoric uncertainty)」, 也叫統計不確定性。不知道概率大小的,叫做「認知不確定性(Epistemic uncertainty)」,也叫系統不確定性。前者發生的事情都是你事先能想到的,後者則是你想不到的。比如「黑天鵝」事件,就是一種認知不確定性。
你開一個賭場。賭場每天都在跟賭徒們賭博,但是因為輸贏的概率是固定的而且有利於你,所以你的日常經營本身並不是冒險。真正的冒險是要不要開這個賭場:你能預測客流量足夠讓你收回投資嗎?你能擺平當地黑社會嗎?你能確保政府發展博彩業的政策不會變嗎?這些事兒沒法計算概率。
搞定這些不確定性,才是企業家該乾的事兒,也是企業家的回報所在。
流行趨勢通常不能用以往的經驗判斷。有個企業家認准了一個全新的款式,說我非得生產這個,銀行能給他擔保嗎?這個不確定性沒法系統化管理,他自己必須承擔 —— 這才是企業家存在的意義。你要是願意給這樣的項目投資、分擔不確定性 —— 而不是把錢交給銀行拿固定的利息 —— 你也是企業家。
要做服裝這一行的企業家,你肯定得對流行趨勢有個很好的感覺才行。不過企業家本人不一定非得特別懂女裝 —— 他完全可以請人來給他設計,只是設計師不承擔不確定性,人家拿固定的設計費,風險還是要由企業家承擔。
簡單說,企業家,是市場上的 player。他拒絕聽別人的安排,非得按照自己的想法決定做什麼,然後他安排別人也按照這個想法去做,最後他獨自承擔後果。
*
奈特找到了公司存在的最根本理由。市場競爭再充分也不可能是絕對可預測的,未來總會有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需要企業家在各個方向上大膽探索。奈特後來成為經濟學的大宗師,他本人沒得過諾貝爾獎但是他有五個弟子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芝加哥學派」的祖師爺。
奈特之後,別的經濟學家又找到了公司存在的其他理由。比如科斯說公司減少了交易成本能起到協調作用。張五常說公司提供了合約。還有人說公司解決了監督、提供了資源獨特性……等等等 [3],但是奈特這個「不確定性」的說法,是最根本的。
如果從某一天開始,世界上再也沒有不確定性了,那麼市場的力量就會迅速把公司利潤變成 0:企業家就不需要存在,大家都應該拿固定工資。
其實現在企業家的日子也不好過。我們看街上那些餐館,開了關關了開,真正能長期賺錢的沒有幾家,可能大部分老闆都是賠錢。沒有稀缺是不可能賺到錢的,但是利潤只發生在你剛剛掌握某種稀缺、而別人還沒有跟上的那個時間段。別人跟上了,模仿了,你就必須再去尋找新的不確定性。
一切賺錢的生意都有不確定性。你把一大筆錢放銀行裡拿利息,那叫躺著花錢不叫躺著賺錢。哪怕是買幾套房子收租金,你都得面對房產市場的不確定性。
世界上沒有一勞永逸的利潤,也沒有真正躺著賺錢的企業家。
那你說平均而言,企業家的收益是正的還是負的呢?我到底該不該去做個企業家呢?沒有答案。有答案就不叫不確定性了。
*
不確定性都是從哪來的呢?一個有意思的不確定性是中國經濟學家張維迎在 2008 年的一次演講中說的 [4]。他說中國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之中,商業活動最大的不確定性,是「體制的不確定性,政策的不確定性,政府行為的不確定性。」這體現在政府對資源的調配非常隨意。
張維迎當時說,正是這個不確定性加劇了中國的貧富差距。在中國市場化程度高,體制不確定性低的地區,比如浙江省,人們更富裕,收入差距反而更低:因為利潤分布更均勻。
這個規律是不確定性越大,利潤就越高 —— 企業家為利潤而奮鬥,但是市場看不見的手恰恰在降低總利潤。是那些看得見的手,提供了額外的不確定性,才給人帶來不合理的利潤。
那你說如果我們把體制給理順,讓競爭越來越公平,未來的不確定性會不會越來越少呢?不一定。
*
奈特列舉了不確定性的好幾種來源,比如未來人口的變化、資源的供給等等。其中我們現代人最關注的肯定是創新。創新本質上是不可預測的,你不知道未來會有什麼新技術出來,你也不知道一個新技術出來會不會被市場接受。一切創新都有強烈的冒險成分,關於這一點已經有太多經濟學家討論了。
而奈特更厲害的一個洞見,則是「價值」的不確定性。說白了就是人的慾望的不確定性,你不知道未來的人喜歡什麼。奈特 1924 年發表了一篇文章叫《經濟學中科學方法的局限性》,說經濟學不僅僅是什麼資源的有效調配,把一個什麼價值函數最大化的問題,因為人的價值觀是會變的 ——
「人生在根本上是對價值的探索,是努力發現新價值,而不是照著現有的價值觀把生產和享受最大化。」[5]
一百多年前整天坐馬車的人沒有想要一輛汽車。2006 年以前的人並不期待智能手機。今天的多數人不能理解馬斯克為什麼非得讓人去火星。人生的終極任務不是滿足某種價值,而是發現和創造新價值。
因為這個見識,奈特後來被認為是個道德哲學家,而不僅僅是個經濟學家。
也因為這一點,你不需要非得是個企業家,也不一定非得拿金錢利潤。藝術家、教育家、每個工人和管理者、包括每個消費者,都可以是價值的發現者和不確定性的製造者。
只要把周圍的世界往你想的那個方向上推動一小步,就算是你的成功。
注釋
[1] 弗蘭克·奈特,《風險、不確定性和利潤》,中文有郭武軍、劉亮翻譯版,華夏出版社 2013。
[2] 精英日課第三季,哪種不確定性?什麼黑天鵝?
[3] 關於公司為什麼存在的理論發展總結,可參考向松祚,《新經濟學》第二卷,新經濟範式。
[4] 張維迎的這次演講首次發表於《經濟觀察報》2008年1月20日,修改後的文章曾收入作者主編的《中國改革30年:10位經濟學家的思考》。
[5] Frank Knight (1924), "The limitations of scientific method in economics」, 原文是「Now this, we shall contend, is not very far; the scientific view of life is a limited and partial view; life is at bottom an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of values, an attempt to discover values, rather than on the basis of knowledge of them to produce and enjoy them to the greatest possible extent. We strive to "know ourselves," to find out our real wants, more than to get what we want. This fact sets a first and most sweeping limitation to the conception of economics as a science.」
雇提收益負 在 Raga Finan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Raga Finance :4點痴線財經 20210803】
主持:冼潤棠 (棠哥)、羅尚沛 (Eugene)
嘉賓:麥榮發(華夏基金(香港)業務拓展部副總裁)
全版本:
https://youtu.be/AgekpTcacS8
第一節:華夏ETF -- 3069,3086,3141
https://youtu.be/xUZkzGpXObw
第二節:打機成精神鴉片,傳騰訊被整改/芯片囤積居奇,芯片股成災區/奈雪的茶被指衛生欠佳
https://youtu.be/ohpvKOVx8qg
----------------------------------------------------------------------------------------------------------------------------------------------------------
本資料僅供指定收件人之資訊及參考之用,幷不構成投資於任何證券的邀約。本資料有關基金的內容不適用於在限制該內容之發佈的區域居住之人士。任何人士均不得視本資料為構成購買或認購參與基金股份的要約或邀請,也不得在任何情況下使用基金認購協定,除非在相關司法管轄區內該邀約和分發是合法的。非香港投資者有責任遵守其相關司法管轄區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然後繼續閱讀本資料所包含的資訊。
本資料所載之資訊僅反映現時市場狀況及我們於編制材料當日的判斷,幷可隨時因隨後情況變化而更改,恕不另行通知。於製作本檔時,本公司依賴及假設公共媒介提供的資料的正確性及完整性。本公司認為本檔的所得資料為可靠的;然而,本公司幷不保證該資料的完整性及正確性。華夏基金(香港)或其聯營公司、董事及雇員概不對於本檔內所提供之資訊的任何錯誤或遺漏負上任何責任,幷且本公司不應就任何人士因依賴或使用該等資料而招致的任何損失負責。
投資涉及風險。詳情請參閱相關華夏基金之基金章程,包括風險因素。過往業績不代表將來表現。基金價格及其收益可升可跌,幷不能保證。投資價值亦可能受到匯率影響。投資者可能無法取回原本的投資金額。
有關指數供應商(如適用)的詳情(包括任何免責聲明),請參閱相關華夏基金的發售檔。
本資料並未經香港證監會審閱。發佈人: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在未經華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同意前,不得複印,分發或複製本資料任何部份。
----------------------------------------------------------------------------------------------------------------------------------------------------------
成為 RF 鐵粉團的一分子!只需港幣 $40 一個月,即享獨家影片及專屬貼圖優惠!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TuQf4lzTrfevoHdSGo8Ew/join
成為一名經人Patreon :
https://www.patreon.com/awesomomists
www.RagaFinance.com
RagaFinanc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agafin/
👉是日焚道 - Everyday's Vin! Patreon 🌻
http://patreon.com/calvinchoy
◎◎◎訂閱 ◎◎◎
▶
Ragazine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DWcqCjBne2-wRnrjxkuHQ?sub_confirmation=1
▶
Raga Financ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TuQf4lzTrfevoHdSGo8Ew?sub_confirmation=1
#RagaFinance #冼潤棠 #羅尚沛
------------------------------------------------------------------------------------------------------------------------------------------
免責聲明:《Raga Finance》竭力提供準確資訊,惟不保證絕對無誤,資訊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不論公司是否與侵權行為、訂立契約或其他方面有關),本公司概不負責。
同時,《Raga Finance》所提供之投資分析技巧與建議,只可作為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Raga Finance》主持、嘉賓、編輯及記者無關。
同時,《Raga Finance》所有節目或資訊,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Raga Finance》立場。
Raga Finance
網址: www.ragafinan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