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亞太毒品產業鏈的要角
#你不知道的跨國毒販
#正讓數十萬台灣人用毒成癮
__
【友站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好文分享】
台灣每年吸食安非他命被捕者,已竄至3萬多人,而且 #白領吸食者快速增加,販毒集團一次又一次在日本、韓國、印尼打破走私紀錄。
台灣販毒組織吸收製毒師、亡命之徒,還買下漁船,組成跨境走私船隊,展開了「一條龍式」的販毒產業鏈。
其中被稱作「#鳥仔」、「#小蜜蜂」的未成年少年,也成為毒梟跨國運毒的免洗筷......毒品販運鏈的底層長什麼樣子?少年少女們如何跨國運毒?
https://www.twreporter.org/a/asia-pacific-transnational-drug-trafficking-chain-youth-traticker
__
💀系列好文報導💀
【製毒、走私、銷售,台灣毒梟「一條龍」串起安非他命的亞洲販運鏈】
https://www.twreporter.org/a/asia-pacific-transnational-drug-trafficking-chain-taiwan-role
#凜冬刺骨
#安毒幽靈更讓人不寒而慄
#多一分關注
#不讓更多人成為絕命毒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球學聯盟CX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陽明中學 在 錢宇珊 出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一堂必修的父母課程》👇👇👇
Child Parent Relationship Therapy, CPRT 親子關係治療
❤️ 大人的親子工作坊 ❤️
10/17 聽孩子的聲音:如何遊戲中與孩子連結
報名 👉 https://www.surveycake.com/s/Obe9G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是門深奧的功課,
每位家長試圖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孩子,
卻有時有種「我不知道我的孩子怎麼了?」的感受。
「遊戲」是孩子天生的語言,
生理發展中,孩子開始透過行為與觀察認識這個世界,
遊戲便是孩子與這個世界連結的渠道。
大人隨著社會化與壓迫的生活節奏,
漸漸失去了用遊戲與孩子溝通的能力。
工作坊中,帶領者將引導大人開始「陪伴遊戲」,
再次打開遊戲的溝通語言,
進而,協助大人培養起理解孩子,
建立起孩子溝通的平台。
🎠🚥✈️⛺️🥁🎨🚗
工作坊帶領者 羅明榮心理師:
『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人,喜愛旅行、聽故事與分享,相信陪伴、真誠與愛是這世界無一不二的心門鑰匙。』
[專業證照]
美國北德州州立大學 諮商及高等教育學研究所 (遊戲治療發源地)
諮商心理師執照 (諮心字第001966)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認證督導(臺諮心證書字第106011號)
青年活動企劃師 (九四) 青企師證字第001號
[現職]
吾心基金會諮商工作室 諮商心理師
各級學校 兼任諮商心理師/特約心理師督導
亞洲職業生涯發展中心 諮詢顧問
企業主管訓練及員工協助方案(EAP) 長期合作講師
[近年兒童工作經歷]
台北市親子館 講師/兒童關係建立
康橋幼兒園 講師/兒童關係建立與介入
台北市陽明中學特教組 特約心理師
新北市私立裕德國小及中學 特約心理師
中華民國喜願協會 志工培訓講師/重症病童關係建立
美國德州北德州州立大學child family resource 諮商中心 實習心理師/親子團體
美國德州crossroad family services諮商中心 實習心理師/遊戲治療
👧🧒 什麼是「親子遊戲治療」?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1215
親子遊戲治療(Filial Therapy),或者稱為親子關係促進治療(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Enhancement Therapy),它是以父母為輔導對象的輔導活動,在輔導過程中訓練父母學習個人中心治療取向的原則,藉此增進家庭成員之間良好的互動以及鼓勵他們多去了解自己及孩子,父母在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取向諮商師督導下,和其子女進行親子遊戲時間,使父母成為改變孩童最重要的來源。
這模式最早是由Guerney夫婦在1964年所創立,他們在1964年時運用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學派為理論基礎,發展小團體或個人模式的訓練,主要是訓練父母親成為治療的代理者,在家中與有偏差行為和情緒困擾的孩子進行固定、受督導的家中遊戲單元,後來Landreth修改Gureney低結構長期的團體訓練模式為固定十週的結構化團體治療方案,並將對象逐漸擴及一般兒童的父母及幼教、小學教師、社工及與兒童相關的志工訓練上。
親子遊戲治療團體方案為期十週,每週進行一次,每次兩小時,團體帶領者需教導父母親有關兒童中心遊戲治療學派的技巧,像:專注、行為追蹤、回應性傾聽、給選擇、非處罰性的設限等技巧。在團體進行過程中,參與的家長必須在家中和自己的孩子進行一週一次的遊戲單元,並在團體中分享彼此親子互動的經驗。在家庭中每週的親子互動遊戲時間內,父母需扮演跟隨者的角色,讓孩童去主導遊戲的進行,父母還要仔細觀察孩童的遊戲行為、動作、想法和情緒,適時的回應對孩童的理解。
經實證研究指出,此團體治療方案可以增進父母對孩童的尊重、接納,增加正向的親子互動行為,降低父母的教養壓力,甚至進而改善親子關係,提高父母的自尊與自我效能感。對參與家長的孩子,也產生了正向影響,如降低這些孩子的焦慮,以及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更可以正向的提高孩子的自我概念及情緒適應能力。
國內學者及實務工作者也參考Landreth的模式,開始應用在家長的團體及個別諮商工作上,高淑貞老師於民國87年所著的《親子遊戲治療》一書(桂冠出版社出版),對於親子遊戲治療的原則及進行方式有極為詳細的介紹,若各位對於親子遊戲治療有興趣者,可以參閱該書,這是一個融合遊戲治療、家族治療、團體諮商、親職教育等的親子關係介入模式,值得國內從事兒童諮商及兒童教育者學習。
(轉載自 遠東科技大學 連廷誥)
陽明中學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未成年犯案10年翻一倍,青少年是怎麼成為運毒者?】
少年監獄關沒多久就出來了、不滿12歲也可能不會被關……,這些是販毒集團常用的說詞,許多孩子就在大哥們的惡意哄騙下開始「送貨」工作,成為跨國運毒的鳥仔與國內運毒的小蜜蜂。
警政署刑案統計資料指出,12到17歲的未成年運毒者人數,在過去10年間成長了一倍。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販毒集團還會問被吸收的少年少女:「有沒有五、六年級的弟弟和妹妹」。運毒犯罪年齡層有下探趨勢。
對運毒組織來說,少年是最好用的工具人、用過即丟的「免洗筷」,一旦被捕,基於義氣或恐懼,他們只能沉默承擔牢獄之災,從少年關到成年,甚至面臨死刑。
「孩子就是求生存,沒人教他們去想未來能做什麼。」《報導者》走進台灣少年矯正學校,訪問少年與輔導老師,試圖理解少年們為何跌落集團設下的毒網陷阱、付出什麼代價?落入司法後如何能翻轉人生?以及思考,能不能趕在他們被「網羅」前阻止?
#完整專題
【跨國調查報導:安毒幽靈】https://bit.ly/3fjmBDb
★探究真相費時耗力,邀您支持《報導者》獨立報導,#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跨國調查 #毒品 #報導者 #K他命 #運毒 #鳥仔 #小蜜蜂 #少年犯罪
陽明中學 在 矯正學校明陽中學簡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矯正學校明陽 中學 簡介. 55K views · 10 years ago ...more. 吳建德. 75. Subscribe. 75 subscribers. 175. Share. Save. Report. Comments • 72. ... <看更多>
陽明中學 在 高雄市立陽明國中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隊員多為陽明國中畢業校友) 高雄市第一名: 瘋法少年,獎金一萬元 隊長:高雄中學王暉翔 隊員:高雄中學許東樺、黃聖祐、陳宥芸;陳一萱(高雄女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