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晚餐+宵夜場真是太痛風了!
但是吃完後覺得好滿足喔!
這間是我們一家人都很愛吃的餐廳~陶膳日式料理!
除了東西好吃,新鮮,選擇多樣之外,還有老闆娘人超親切的,她的兒子們也都是店裏門面擔當的帥哥!
其實我以前最喜歡他們家的無菜單料理,因為不用傷腦筋,反正闆娘做什麼都好吃!
我沒有在做業配啦!純粹是覺得好吃!分享給大家!
訂餐資訊
外帶自取享八折優惠,外送服務九折優惠。
快速方便線上訂餐:https://shop.ichefpos.com/store/vzDj9x41
😋😋😋
還有冷凍料理,方便又好吃
https://www.potluck.tw/product/67ed6eb9-5110-444a-b958-7260ffb4445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日本咖喱 #日本廚房 #日本咖喱歷史 講述日本咖喱發展歷史,日本咖喱跟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有什麼分別,介紹日本調味料,S&B 紅色特大罐裝咖喱粉,價錢、特色、容量、保存方法等等,咖喱種的薑黃素對人體的益處。 自1853年黑船來航開始,日本的鎖國體制已經事實上不復存在,而橫濱周邊地區也開始居住了...
陶膳日式料理 在 貓少女日記-穎誼Kit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貓少女x美食
今天Kitty 要來跟大家分享位在南港展覽館附近的日式料理!!
Kitty 本來就是超級熱愛日式料理的人😆
這次要介紹「陶膳日式料理」
店家已經成立16年之久
除了有超多品項提供單點~
還有適合上班族的定食類
想要享受道地的日式美食
還有無菜單料理可以選擇唷!💕
-
在南港軟體園區捷運站不遠處
遠遠就看到黑色招牌寫著“陶膳”的字樣
門口也有一種很日式的感覺~
附近上班族
最愛點的就是定食😋
每日還有特價的商業午餐定食及超豐盛的日式御便當唷!💗
(而且定食還有附烏龍茶跟提拉米蘇呢!)
-
店內有一桌一桌的座位區外
還有吧台區~~
可以親眼看到師傅製作生魚片的過程~或是炙燒啦~等等
他們的菜單種類超豐盛
不知道要點什麼的
可以參考牆上的每日菜單
都會有隱藏料理或是店內熱門餐點推薦!
-
餐具跟店名一樣別有風味☺️
也跟其他店家不同,具有巧思!
「陶膳」將「陶」與「食」結合
讓客人不但品嚐到美食~
也能感受到餐具的力與美💗
-
📍生魚片拼盤(澎湖野生紅甘/鰹魚/青干/旗魚)
生魚片大口感非常軟嫩
而且超級新鮮!
可以看得出來部位都是非常Q彈
而且花色很均勻,肉質很紮實~
老闆都是使用好食材~
顧好客人的健康☺️
吃起來比較沒有吃生食的感覺呢!
比較特別的是,旗魚肉質很Q彈,紅甘吃起來很有嚼勁👍🏻
是Kitty 會想再來一盤的美味刺身❤️
-
📍特選握壽司-(北海道干貝 / 炙焦糖鮭魚/炙鰈魚鰭邊)
北海道干貝吃起來超不像干貝!
口感很軟嫩~
配上壽司米整個融化在口中
入口即化💗
鰈魚鰭邊的口感帶點嚼勁
吃起來很Q很特別~
微微炙燒加上特製醬料
配上些許奶油
整個壽司美味到不行❤️
炙焦糖鮭魚是我必點名單,
本身就很愛鮭魚的我~
吃了這個之後更愛了😍
鹹甜的感覺真的很特別~
是別家絕對不會有的口味👍🏻
我超級喜歡❤️
-
📍明太子手羽(2隻)
這個是雞翅!
但他完全不是普通的雞翅~
覺得「陶膳」特別的地方就是將一般普通的料理,
使用獨家創意
變成了他們家獨一無二的料理👍🏻
將雞翅部分挖空,
放上明太子使用鹽烤方式
吃起來的外皮酥脆
我到現在還記得口感呢👍🏻
雞翅烤的也非常入味,
讓人回味無窮的美味啊!
-
📍小牛犢(炸)
這個超級特別!
也是只有在「陶膳日式料理」才吃得到的~
口感吃起來完全不像牛肉
肉質非常非常的軟嫩、細緻
炸物的裹粉不會太多,
恰到好處的將牛肉的味道包覆進餐點裡
是很多常客必點之一!
而且配上旁邊的沙拉整個清爽可口
多來幾盤都沒有問題😛
-
📍胡麻手工豆腐
這個聽說是他們的招牌
客人點了之後下次必吃~
Kitty 平常沒有很愛吃豆腐
結果吃下去真的不浮誇!!
超~~級~~好~~吃~~😍
這是我第一次吃到這樣的口感
雖然說是豆腐,
但吃起來很細緻啊!
外皮微微的酥,
裡面的豆腐很軟嫩、入口即化
還有小驚喜喔~
有吃到蝦 蟹肉 小干貝等等~
吃了真的讓我意猶未盡啦~
太喜歡這個了啦❤️
-
📍旗魚柚庵燒+焗烤節瓜
不太愛吃烤魚的我
原本想把我的給媽媽🤣
但媽媽說真的處理的完全無腥味
而且肉質非常紮實飽滿、無刺
配上旁邊的小柚子更加美味,
鹹度非常的剛好
超級喜歡的💕
-
📍蒜頭蛤蠣湯
那時候看到別桌喝蛤蜊湯
覺得也太香了吧!
馬上來一碗蛤蠣湯~~
一入口真的全身都溫暖了起來❤️
因為它們是用蒜頭去腥而非薑
而且整碗湯頭完全不會有蒜的辛嗆感
清爽中帶有蒜的香氣撲鼻
蛤蜊與蒜完美的交織在一起
呈現出整碗湯的美好
份量非常滿足而且特別👍🏻
必點清單之一!
-
📍附餐飲料(烏龍茶)+提拉米蘇
這個超級特別👍🏻
Kitty 以為來到了日本當地的餐廳🍴
很多地方都會使用陶碗喝茶🍵
而「陶膳日式料理」也是使用陶碗,
烏龍茶很熱但摸起來完全不燙!
提拉米蘇口感細緻,
跟外面賣的完全不同~
也不會太過甜膩!
飯後解膩的幸福小點之一❤️
-
第一次吃到每一樣都好吃的日式料理餐廳~😋
這次吃每一樣都超喜歡的呢💗
因為其他地方真的吃不到
我跟媽媽都讚不絕口~😆
-
本來想說平日中午的時間應該不會有太多人
但是中午幾乎是客滿狀態,
沒有預約真的會沒位子!
因為真的超好吃,所以客人絡繹不絕啊!
記得要提前1天訂位,
才能享用到美好的餐點唷!💗
他還是一間寵物友善餐廳喔~
可以把自己家的愛寵帶過去!
但記得要注意別打擾到其他客人唷😆
-
📍陶膳日本料理
地址:台北市南港區三重路47號
電話:02-2651-1008
-
#日本#日本料理#美味しい @ 陶膳日本料理
陶膳日式料理 在 許淑華Hsu Shu-Hu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肚子餓了嗎?''新陶膳''日式料理店(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30巷21號。2738-0089)的張家祥料理長,特別邀請弱勢兒童吃愛心❤️便當哦!他跟我說店開在吳興地區已8年了,在週年慶的這一天想做公益,特別邀請小朋友免費吃他親手下廚的日式便當,因我常關注弱勢族群的議題希望由我跟他來共同邀請這30位小朋友參與,此時此刻我真的很感動~這就是小市民偉大的地方,謝謝你!(ps.大家到趕快到''新陶膳粉絲專頁''按讚,免費招待手捲哦!)
陶膳日式料理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日本咖喱 #日本廚房 #日本咖喱歷史
講述日本咖喱發展歷史,日本咖喱跟印度、泰國、馬來西亞有什麼分別,介紹日本調味料,S&B 紅色特大罐裝咖喱粉,價錢、特色、容量、保存方法等等,咖喱種的薑黃素對人體的益處。
自1853年黑船來航開始,日本的鎖國體制已經事實上不復存在,而橫濱周邊地區也開始居住了為數甚多的歐美人,日本人也隨之得到了更多機會接觸西洋飲食文化,當中英國食品公司克羅斯和布萊克威爾(英語:Crosse & Blackwell,簡稱C&B)生產的咖喱粉便隨着明治維新登陸了日本。
咖喱最初在1772年左右自英屬印度傳入英國,其後一本在1861年出版、在當時廣為流行的食譜《家庭管理》(Household Management)開始鼓勵人們到店鋪選購咖喱粉,而非自己製作,藉此把咖喱的烹調時間大幅減少,並借蘋果和麵粉添加甜味和濃稠度。這種英式咖喱日後成為了現今日本咖喱的基礎,而咖喱在登陸日本時也被視為歐洲料理多於印度料理。故此,日式咖喱並非直接以印度咖喱為基礎,而是發展自已被西洋飲食文化薰陶過的歐陸式咖喱。
第一名接觸咖喱飯的日本人是山川健次郎。山川在赴美留學的船上首次接觸到咖喱飯,但據井上宏生著的《為甚麼日本人會喜歡咖喱飯呢》(日本人はカレーライスがなぜ好きなのか)一書提及,山川當時只吃掉了蓋在咖喱下的白飯。
最早的日語咖喱食譜出現於1872年、由敬學堂主人撰寫的《西洋料理指南》,當中舉出了的材料包括「蔥、薑、蒜、牛油、蝦、鯛魚、蠔、雞肉、蛙、小麥粉和咖喱粉」。由於食譜中包括了蛙作為材料,飲食研究家小菅桂子推測這種咖喱可能混入了法國料理的元素,不過這種做法並未在日本普及。較為普及的是同年由仮名垣魯文編纂的《西洋料理通》,其咖喱食譜列出了牛肉、雞肉、蔥、蘋果、小麥粉、柚子和咖喱粉等材料。
開辦札幌農業學校的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博士
1860年,福澤諭吉出版的《增訂華英通語》首先將咖喱翻譯為「コルリ Koruri ?」。1872年,當年受聘於北海道開拓使東京事務所的美國人霍勒斯·卡普隆獲提供的午膳包括咖喱飯。據北海道立文書館報《赤煉瓦》的記述,當時咖喱飯的名稱為「タイスカレイ Taisu Karei ?」。1873年,舊日本陸軍幼年學校開始逢星期六向學生供應咖喱飯作為午膳,但當時的名稱則未有記載。其後威廉·史密斯·克拉克在1876年於札幌開辦農業學校時,大力推動以小麥為主導的膳食,希望改善日本人因以米飯為主食而身體貧弱的問題,故鼓勵學生進食麵包等西洋食物,限制學生不得進食米飯,但咖喱飯則不受此限,當時咖喱飯的名字則被稱為「らいすかれい Raisu Karei ?」(「飯咖喱」,Rice Curry)。現今日式咖喱飯的片假名名稱「カレーライス Kare Raisu ?」(「咖喱飯」,Curry Rice)的起源則有數種說法,有指是1877年開張的法國料理店米津凮月堂首先採用[8],也有指是帝國飯店最早使用,但實際情況已難以考究。
早期「飯咖喱」和「咖喱飯」兩種稱呼均有被使用,而據S&B食品的介紹,兩者有着微妙的差別:「飯咖喱」多指飯和咖喱汁盛載在同一個器皿中進食的食法,而「咖喱飯」則指把飯和咖喱汁分開不同器皿進食的食法。然而在一般家庭,咖喱與飯往往只會一起盛載在同一個器皿中,但卻越來越多人稱呼其為「咖喱飯」,「咖喱飯」的稱呼於日本戰後經濟高速增長期逐漸佔優勢,並在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取得了壓倒性的地位,自此成為大眾所認知的名稱。
在咖喱傳入日本初期,咖喱粉基本上全部經C&B自英國進口,使用咖喱的食品價格也相當高昂。1903年,大阪道修町一間藥房「今村彌」自行製造出了咖喱粉。由於當年大阪人習慣在早上將之前一晚的冷飯和隔夜飯菜翻熱當作早餐食用,易於調理的咖喱隨即在大阪打響名堂。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舊日本海軍當時有超過三成軍人因飲食不均衡而導致腳氣病,軍方發現英國皇家海軍的咖喱飯包含肉類和蔬菜等食材,能彌補白米的不足,故將其採用為海軍指定伙食之一,是為最早的「海軍咖喱」。1908年,海軍出版《海軍割烹術參考書》,當年海軍咖喱飯的食譜包括了洋蔥、馬鈴薯和胡蘿蔔三種食材,這三種食材被稱為「三神器」。明治時期,日本本身並沒有這些西洋蔬菜,但由於北海道的氣候與美國麻薩諸塞州相近,出身當地的在日外籍顧問威廉·史密斯·克拉克開始在其開辦的農業學校種植美國蔬菜,其後北海道的農場開始大規模種植西洋蔬菜,加上日本國內大量生產的咖喱粉,日式咖喱的雛形在明治時代末期已逐漸確立,成為現今日式咖喱的原型。
1932年,大阪阪急百貨店的食堂供應的咖喱飯連咖啡僅售20錢(當時100錢為1日圓),即使是平民也能負擔得起,因此瞬間大受歡迎,每天售出一萬三千多份。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糧食非常不足,此時印度向日本提供了多達7噸香料,促使日本中小學校供應咖喱作為學校午餐。1948年4月,東京都的部分學校開始供應燉煮咖喱,當時S&B食品的創辦人山崎峯次郎致力向學校導入咖喱,並取得了社會的正面評價,此後逐步將供應範圍擴大至東京23區以至日本全國。同時,各大生產商在1950年代開始推出各種即溶咖喱塊,至1950年代末出現罐裝咖喱,1960年代研發出日本獨創的即食包裝咖喱。在即食包裝咖喱面世後,各大咖喱廠商旋即在電台和電視台打上大量廣告,市場競爭激烈,咖喱飯從學校進入了一般家庭。1982年,全國學校營養師協議會將1月22日定為「咖喱之日」,此後全國中小學校每年均在此日統一供應咖喱飯作學校午餐。
關於咖喱飯受日本人歡迎的原因,當中包括牛肉在明治維新時期作為「文明開化」的象徵受到推崇,日本人開始廣泛進食牛肉,這令使用牛肉的咖喱也同時隨之普及起來。同時由於英式食法多把咖喱和小麥粉混合製成稠狀醬汁,再行伴以米飯進食,這相比起多數伴同印度薄餅進食的印度式食法,更為貼近以米為主要食糧的日本飲食文化,故在普及後受到了日本人的歡迎。
日本のカレー開発の歴史について話してください。日本のカレーとインド、タイ、マレーシアの違いは何ですか?日本の調味料、S&Bの赤い缶詰カレーパウダー、価格、特徴、容量、保存方法などを紹介します。メリッ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