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1
「九一一」二十年,談美國面對中國威脅
邱志偉,立法委員
九一一事件距今過了正好二十年,世人應該都難以忘記在2001年9月11日的那個清晨,所有人都將準備上班之際,雄踞美國曼哈頓精華地段的世貿中心(World Trade Center),忽然遭到二架波音客機直直撞入,接著在極短時間內應聲倒下,連美國國防部所在的五角大廈,都遭到民航機撞擊。這場世紀悲劇,揭開的不只是美國全新的國安挑戰,更宣告本世紀將面臨一系列巨大的反恐作戰,且看不見盡頭。
九一一恐攻沒有摧毀美國強權的世界地位
Netflix的紀錄片《轉捩時刻:911與反恐戰爭》(Turning Point: 9/11 and the War on Terror),最近上映,正逢美軍自阿富汗撤退,那鮮明的九一一回憶又再度進入世人腦海當中。
在這部紀錄片當中,導演找到了關鍵事件的當事人,包含世貿中心倖存者、白宮官員、聯邦調查局人員、軍方人員、阿富汗相關人員等,非常仔細的重頭到尾回顧了這場讓人心碎的災難,相當適合在此時刻,重新回顧美國如何捲入這場世紀災難。
阿富汗問題,最早與美蘇冷戰衝突有關,雖然蘇聯最後撤軍而回,但空洞化的阿富汗,成了恐怖主義與內戰的溫床,最終塔利班掌權,庇護賓拉登等人,在美國不察之際,釀成了九一一事件的恐怖悲劇。不但徹底改變美國歷史進程,美國也從此捲入中東戰爭長達二十年之久。
但恐怖份子固然乘著美國國境防護漏洞,給了美國沉重一擊,但並未擊倒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美國在經濟與軍事實力上,依舊是超級強權,未出現可怕的崩盤情勢,這在世界史上都是相當不簡單的案例。
九一一事件改變了美國冷戰後的戰略進程,中國獲充分喘息
美國總統拜登,在美國自阿富汗撤軍的記者會上說到「在這場競爭中,中國和俄羅斯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美國在阿富汗陷入另一個十年。」我們由這句話窺見美軍對阿富汗戰爭反省所做出的總結,就是過去忽略了中國崛起的進程。直到2011年「亞洲再平衡」(Asia rebalance)戰略才被重新提起,但相較於2001年九一一事件已經相隔十年之久。
美國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中美關係原本劍拔弩張,因為海南島撞機事件,中美兩國關係非常不愉快,布希總統(George W. Bush)甚至新聞節目訪問時說出,「我們將竭盡所能協助台灣的自我防衛(whatever it took to help Taiwan defend herself)」,讓中國政府氣憤不已。但很快九一一事件發生,美國需要仰賴中國政府協助打擊恐怖份子,不得不開啟了「美中共管台海」的時代,甚至中國對台灣議題頤指氣使,美國基於反恐戰略,亦不願與中國輕啟對抗。
也因此,在民進黨執政時期,阿扁總統經常為台灣主權議題發聲,卻惹來布希總統的不悅,台美關係可說是相當緊張,與此刻的台美氣氛大不相同。中國為此嚐到了甜頭,更輕易滲入美國各領域當中,當美國驚覺時,遍地都是親中言論,直到今日美國仍面臨這樣的輿論拉扯。
川普執政與武漢肺炎,徹底粉碎中國韜光養晦的假象
美國對中輿論的明確轉向,乃至於對中戰略清晰,大概是要到2017年川普執政才完全開始。從2016年12月的「川蔡通話」早於「川習通話」,各界就意識到美國的對中態度已有改變。即便美軍當時仍在阿富汗,但美國選擇的是強力打擊恐怖份子,但更認真的制裁中國。這樣的態度與戰略,也深深影響了拜登選舉的節奏。
而習近平在2018年廢除國家主席任期之後,「戰狼外交、敢於鬥爭」的治理手段,成了中國檯面顯學,徹底推翻鄧小平立下的韜光養晦。武漢肺炎後,中國更顯孤立,美中關係更為惡化,為鞏固政權的習近平只得對內外更加強硬,不但破壞香港的秩序,逮捕媒體高層、凍結資金,毫不在意外界看法。破壞過去西方世界進入東方的門戶—香港,形同宣告共產黨的假面具已經掀開。
九一一事件雖然傷了美國人的心,但未曾改變美國人對自己國家的自信,也未曾向邪惡勢力低頭。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陣亡2461人,20年當中花費了無數金錢與人力。從美國經驗當中學習到的是,戰爭耗費的損傷永遠無法追回,但向敵人低頭,亦無法換來和平,唯有自強,才能持續長久。
美國結束阿富汗戰爭,不必然等於有全心可以對應中國。但能確定的是,隨著中國新文革的再起,美中關係只會有更多競爭。美國無法改造阿富汗的體制,自然更不會再有幻想希望中國走向民主化,這也才會彰顯台灣民主自由的可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林俊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消息透過新聞畫面震撼全球,就連遠在台灣的我們也非常關心,這場號稱「美國最長戰爭」的泥淖,2兆美金的花費、20年的時間,為何最終以如此倉促的方式畫下句點? 事實上,這20年改變的不只是阿富汗和美國的命運而已,連遠在世界另一頭的我們也受到這場戰爭非常深的影響,台灣的歷史走向就在意想不到...
阿富汗戰爭 花費 在 大紀元時報 - 台灣(The Epoch Times -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城市復興和教育中心總裁Star Parker的分析~👈
阿富汗戰爭 花費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茜的世界周報精選》
●麻煩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小鈴鐺🔔
#啟動一場戰爭容易結束很難。
#報復911事件美國歷史上第一次本土境內發生「大規模毀滅性恐攻」。這如同一場戰事,在悲痛及憤怒中,美國啟動了阿富汗戰爭。
#阿富汗民眾信仰虔誠,99%為伊斯蘭教派,小布希總統的目標不只推翻庇蔭賓拉登的塔利班政權,更包括斬首賓拉登。這項任務持續了十年,直到2011年5月2日,才「完成」任務。當戰爭持續十年,和平未曾降臨,報復及追捕成為美軍主要目標時,美國不信任當地的居民,導致無人機、飛彈,濫殺了許多無辜民眾,也成了塔利班捲土重來的溫床。
#愛國復仇旗幟在911之後,瀰漫全美國,人民停止思考,媒體加入復仇,政治人物附和喧嘩的言論。2003年美國總統小布希再發動為了掠奪石油的伊拉克侵略戰爭。這使得原本反對塔利班政權的阿富汗伊斯蘭教、特別人口佔90%遜尼教派子民,開始質疑與美國合作的正當性。
#根據布朗大學統計美國在阿富汗二十年戰爭中花費了超過2兆美元。目前至少2500名美國軍人在阿富汗喪生,近4000名美國平民承包商死亡。
#這場二十年的戰爭,從初期憤怒悲傷,舉國上下皆喊復仇口號:到二十年後,舉國皆厭戰,皆支持撤軍。美國的阿富汗戰爭史,將帶給未來廿年美國政治史及全球政治什麼樣的影響?
#阿富汗不只是悲歌,不只是撤軍下必有的倉皇:它將比許多人想像的更深層次的重塑美國人未來的政治思維。
https://youtu.be/iqct1ittHDg
阿富汗戰爭 花費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美軍撤出阿富汗的消息透過新聞畫面震撼全球,就連遠在台灣的我們也非常關心,這場號稱「美國最長戰爭」的泥淖,2兆美金的花費、20年的時間,為何最終以如此倉促的方式畫下句點?
事實上,這20年改變的不只是阿富汗和美國的命運而已,連遠在世界另一頭的我們也受到這場戰爭非常深的影響,台灣的歷史走向就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轉了彎,而這一切都要從20年前的那個9月開始談起。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阿富汗,解密這場戰爭對台灣真正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