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日子》
前幾天,跟1/3先生互看不爽大吵一架,白目6/2與蠻橫5/1的兩小女,也惹得2/4老木十分美宋。
Con call時間動輒超過半天,交不完的report,交代不完的掛念。親師群組裡面數以百計的訊息還沒閱讀,再過一下下又得準備晚餐。
日子一天,以體感速度一年的狀態過去,四周充滿濕漉漉的溺斃感,僅存的優雅只能用來應付洗碗。
感覺到辛苦時,我想起平路的這本《間隙》。平路,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之一,我讀過她寫的每一本書,沒想過有天會買下她寫自己兩度罹癌的身心回顧。
這也是一本十分誠實的作品,有別於我所認識的,理智、慧黠、練達的平路。她寫自己與家庭的懺情對話,也留下實用的思惟與修行方法,鼓舞同在病中或災厄情境的人們,轉念自救,心裡鑿出活泉、長出花朵。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間隙》中的其一段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常生活中,認定一件事情應該怎麼樣,八成九也是個錯覺。
譬如,走進燈光柔和的餐廳,望著角落一個人吃飯,我們先入為主,以為她或他沒有人陪伴,心情必然有點苦澀、有點寂寞。
真的?說不定,那個人喜歡這樣獨處的美食時間。
眼睛看到那個人的孤單、寂寞,此刻心中衍生出的種種,與那個人實際狀況並沒有關聯,反映的只是自己的認知而已。
打量著別人,眼光又轉回來評斷自己,平日裡,我們的念頭就這樣七上八下。
心思來來回回,許多狀況,真是自己以為的那樣?
這個反思,對於罹病的人尤其有意思。病是苦,苦嗎?或許只因為這樣的概念熟悉,習慣稱它是「苦」。
試想一下「苦」的形狀、聲音,靜心觀察一下,描述一下,或許,「苦」,並不是原先想像的那樣。
因為習慣,我們給事物一個熟悉的名字。這個熟悉的名字反映我們的慣性,並不表示某件事必然是怎麼樣。
樹木希林是典型的例子。當她乳癌復發,擴散到全身多個地方,看在外人眼裡,她一定心情沉重。
樹木希林卻以輕鬆的筆調寫著:「有的時候,我都感受不到自己有癌症呢!」
癌細胞擴散到全身,亦不全然是苦。有的時候狀況好,有的時候不好,健康的人也常有這樣的高高低低。
病了,習慣跟自己訴「苦」,跟別人訴「苦」。想一想,我們要表達的僅僅是:生病的日子跟原本的日子不一樣。
不一樣讓我們不安,然而,那不一定是「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啊,正確描述心情的說法其實是,不一樣的日子,使我不安,無法在同一個空間裡,很好地同時應付工作、群組傳來的親子作業、鍋子裡快要翻面的魚,使我覺得自己廢物。
即便如此,那不一定是「苦」。
我決定晚點來煲一盞老火靚湯,紅白蘿蔔加入豬排骨,再加幾顆蜜棗與羅漢果。喝下去,甜津清熱,發一發汗,就當讓身體好好哭過。
明天,莫慌莫惱,好好過。
間隙平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25/365
2021-01-27
#po一本你最近買的書challenge
搬家後有節制買書一段時日,仰賴小鎮圖書館,但後來還是止不住對書的渴求,隔段時間小小的買了些書。
扣除太過教育進修目的的書和安野光野的旅行繪本8冊,最近買的書是這倆本,推薦分享給你們。
1.《驚奇的力量》塔妮亞·露娜、黎安.倫寧格博士著,漫遊者出版,2016年
2.《間隙》,平路,時報出版,2020年
間隙平路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個身體裡住著兩個癌症的作家,力為同受折磨的人找安慰】
平路在這病中最重要的領悟,是對「苦」的重新詮釋。
她在書中如此寫道:「病了,習慣跟自己訴苦,跟別人訴苦。想一想,我們要表達的僅僅是:生病的日子跟原本的日子不一樣。不一樣讓我們不安,然而,那不一定是苦。」
她引述一本書比梵文更早的巴利語dukkkha,原本指的是每個人深刻的體驗,但後人逐漸翻譯為「苦」,結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苦,加進這個字裡。
#間隙 #平路 #作者 #癌症 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