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 藝術攝影師談 #反修例 攝影:「這些殘骸已經成為比從前更大的禁忌」】閱讀全文:https://bit.ly/3wllUBN
「突然之間,好像所有人都要把東西收藏起來。突然退潮之後,我覺得街上的這些畫面變得珍貴。」
#國安法 臨城後人潮散去,曾經記錄 #反修例運動 的藝術攝影師 #何兆南 再次舉起鏡頭,全彩拍攝那些被塗刷掩蓋、被抹去的街頭抗爭印記,盡量把它們拍得美觀,「偽裝成一張漂亮的照片」。
「我想過程一定是反覆的,我不想好像 #達明一派 歌曲《今夜星光燦爛》歌詞說:恐怕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https://bit.ly/3wllUBN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攝影 #藝術
達明 一派 今夜星光燦爛 歌詞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念念不忘 #投稿】下星期主題為「#一年回顧」,歡迎讀者分享4張或以上相片,輔以簡短文字。Inbox來稿請註明題目、撰文與攝影,12月27日截稿。獲採用投稿將於禮拜一或三,在明周文化社交平台發佈。
• — — • • — —•
【#光輝歲月】那些年熠熠生輝的聖誕,我是在舊照片和 #達明一派〈#今夜星光燦爛〉窺見的。醉酒似的運鏡,把鬱鬱蔥蔥的繁榮和熱鬧朦朧成浪漫光影,欲碎、未碎。男女主角遊蕩鬧市,迷失於前路茫茫,與97後香港的未卜將來,不謀而合。
歌詞末句還說:「恐怕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
消極有跡可循,時至今天,不止聖誕燈飾,連街上霓虹也倒塌掉。樓房沉默,擾人的挖掘聲拖着一陣寂寂的聒噪。我們在現世代的落日餘暉裏,悵然若失且萬般不捨,卻對美好的不再,心知肚明。
撰文:Suki Yuen
圖片來源:網絡
#聖誕 #聖誕節 #聖誕老人 #燈飾 #霓虹燈 #香港 #老香港 #集體回憶 #那些年 #慢活 #慢靈魂 #城市 #復古 #懷舊 #生活 #生活日常 #徵相 #徵文 #我就是我
達明 一派 今夜星光燦爛 歌詞 在 月巴氏 / Work Super Gu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Raidas之味】
其實,我唔知乜味。
只知,《吸煙的女人》我真的由1986年年中聽到2018年年尾。
而且肯定會Keep住聽落去聽落去聽落去聽落去聽落去聽落去聽落去聽落去……
上世紀80年代香港突然出現了很多樂隊——事後回想,「樂隊」是個不嚴格的形容,畢竟當中不少所謂「樂隊」只是「組合」,求其搵兩三個人湊埋一齊就當係——冇計,當「樂隊」變成一個潮流,自然衍生不少「樂隊」出來博大霧。
邊隊真樂隊邊隊偽樂隊?當時的我毫不Care,我Care的是怎樣才可以長時間聽到《吸煙的女人》——原因不明,當我睇電視時第一次聽到《吸煙的女人》,就同步愛上。
我愛那電子Melody(即使當年只知道電子遊戲而不知道電子音樂是甚麼)。
我愛那歌詞(即使完全不明白Why那個獨自駕車與寂寥隨處蕩的女人要靠吸煙替代獨自談話)!
我愛那個陳德乜的聲線(讀緊小學的我要問大人才知道「彰」的發音)……
我完全中毒。
但未算最毒,更毒是,當媽咪(頂唔住我不斷哀求下終於)在沙角邨商場某電器舖買了《吸煙的女人》Cassette給我後——好記得那一天,我Keep住將這四首歌(What?得四首歌?其中一首仲係Remix?What Is Remix?)不停Loop,應了《吸煙的女人》那句:看命運在轉彎,拚命循環。
大半年後,他們推出了真真正正的專輯《傳說》,我又是猛Loop,除了狂Loop《傳說》和《傾心》(簡直就在訴說我那總是癡的少男情懷!),還有《人海寫真》,TVB節目主題曲,節目是把一些普通人的真實故事拍下,我超鍾意睇;又再大半年後,推出《Raidas 97》,然後,就再沒有然後,陳德彰黃耀光突然宣布拆夥——我沒有喊,只讓眼淚在心裡默默流。這是我成世人第一次為了兩個男人而傷心。
而那陣子應該是我聽得最多廣東歌的時候。
Raidas以外,還有聽達明一派(但他們在歌曲中所述說的,對一個準備升中的小學生來說實在Very深,Sorry);聽Beyond(當時最鍾意《亞拉伯跳舞女郎》,即使唔識串「Arabian」這英文字);聽太極(實不相瞞,由當年到我寫稿這一刻,都覺他們的歌OK娘);聽Blue Jeans(咁多年都極愛《豈有此理》,「悲觀充塞憤怒,憂鬱掩飾冷酷」似乎為少年時的我說明了某種人生在世的處境和態度);聽浮世繪(《憂傷都市》絕對是好歌);聽Fundamental(《感覺號渡輪》記下了80年代末香港的美麗)……
這批誕生於80年代中的樂隊(又或組合),所唱的,似乎跟一般流行歌手不同,不同在——有著一種「態度」,可能是對生命的能度,可能是對青春的態度,可能是對社會的態度,不會只唱情與愛——OK,就算唱情與愛,一樣有態度——我不是說一般歌手沒有態度,但他們的態度往往是經由別人精心安排的產物和包裝。
而惟有達明,是對時代展示了態度。由初期不加批判地描述失序青春的《馬路天使》,到《天花亂墜》借我們對流行曲的依賴側寫一片香港景象;繼《今夜星光燦爛》公然唱反調撕破香港那張金玉其外的包裝紙後,1990年,用一整張專輯《神經》,呈現了我們在大限來臨前的異常心理。再然後,他們每一次重聚,都必定回應時代,從來都不會叫你只管緬懷那個一去不復返的美好年華。
所以當你聽回大部分80年代樂隊時,除了懷舊,其實甚麼都沒有(聽番《紅色跑車》除了諗起吳君如,你還Get到甚麼?)。聽達明,卻依然聽見一種真實感。真實感,來自一份時代承擔感。
但我還是有Keep住聽Raidas。最愛是《熱鬧過後》,林夕的歌詞教曉我:日子充塞種種感覺,麻木了便覺世界每樣如是。
做人太有感覺好大鑊。習慣麻木,發覺世界每樣如是,才是保護自己的首要事,畢竟今時今日身邊滿是告示。
#是物味
#Raidas
#吐煙吐煙吐煙吐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