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不到工作跟會不會新技能有關
#熱血沸騰到老不被淘汰的紫微斗數主星
因爲 #疫情 而突然失去工作的中年人,很容易恐慌焦慮起來,夜深人靜時還會自我懷疑,是不是要被淘汰了?還是要轉行了?我又沒有什麼技能轉行會順利嗎?如果一直找不到工作,該去創業嗎?要創什麼業才能賺錢呢?
有些軟體設計工程師才35歲也會失業耶,因為他會的技能跟不上現在科技發展的腳步👣了!所以失業不是中年人才會碰上,而是各個年齡層都會出現的狀況。能不能再次找到適合發展的工作,跟年輕與否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你有沒有不斷的更新並學習新的思維新的技能!
#熱血沸騰到老不被淘汰的紫微斗數主星
1.官祿宮有武曲
認真工作,不怕挫折,颳風下雨使命必達,堅持✊到底,喜歡挑戰,豐富的職場經驗,月月年年都達標,自我要求高,對商機嗅覺相當靈敏,不管轉職或創業如何波折,都能做到老,享受財富帶來的成就感。
2.官祿宮有破軍
喜歡破舊立新,新的訊息新的技能,或是還沒人嘗試的新鮮事,你都跑第一去學看看,很快就能上手,又不怕失敗,履歷表上充滿著豐富又專業的項目,是個炙手可熱的人才!
3.官祿宮有廉貞
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工作型態,活潑、自信、訊息更新很快,很快就能掌握做事的節奏,加上天生的外交公關能力,累積了不少人脈,在轉換跑道時就能馬上接上,薪水不會短少。
4.官祿宮有太陽
協調整合能力有目共睹,正直磊落,有肩膀,是絕佳的幕僚。另外又能把每個人都打理得讚不絕口,走到哪裡歡樂就到哪裡,到老都是個搶手貨。
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我們一起轉型一起努力💪💪💪
#紫微命理果逸老師
#命名取名
#風水堪輿
#嫁娶合婚擇日
#五行開運礦石手串
#結界咒
#去掉你所有不好的霉運
#讓你旺上加旺
#還你一個乾淨的心靈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Night Keeper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使者》全專輯數位聆聽 🎵 https://orcd.co/messenger 〈謝謝演算法〉的音樂風格迷幻,旋律有著馳放又帶點童心未泯的氛圍,是一首能讓你不知不覺放鬆交感神經的陪伴舞曲。MV找來深度活在演算法世界的Youtuber、Podcaster一起演出,他們都可能曾經出現在「為你推...
「軟體 工程師 焦慮」的推薦目錄:
- 關於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紫微命理-果逸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純靠北工程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生涯設計師-邱彥霖Sand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Night Keeper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Night Keeper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你的鏡頭教練洪婉蒨Anne 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心得] 2023 軟體工程師(後端)面試分享- 看板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搞定軟體工程師】還沒有入行,就有技術焦慮症嗎?搞得你好 ... 的評價
- 關於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擺脫就業焦慮,進入軟體產業的第一步- 課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Front-End Developers Taiwan | # 台灣軟體業薪水資訊 的評價
- 關於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請益] OFFER 選擇(資拓宏宇VS 台灣大哥大) - Soft_Job 的評價
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純靠北工程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純靠北工程師4pu
----------
難道只有我對於王力宏寫程式的新聞感到挫折不已嗎?
這一行做愈久,愈覺得軟體產業好吃天份
我還知道一個台大冷門科系畢業的,因為有天份,現在也是一方之霸了...
我們這種沒有天份的凡人,只能靠著熱情走下去
但是每每看到這種橫空出世的天才, 都一次次的澆熄了我的熱情
好像只要你有天份,努力學一下就踩進這個產業,把我們這些苦苦修行這麼多年的本科生、打得七零八落的
我們也不是不努力啊,可是學個 iOS 開發哪有這麼快,學個新程式語言哪有這麼快?
工程師們普遍瞧不起轉行仔,但是我愈看愈看怕,怕他們這些有天份的人真的有一天全部轉行,那我們一輩子的努力算什麼?
怎麼辦我真的很焦慮很害怕,AI根本不可怕,這種轉行仔才可怕......
----------
💖 純靠北官方 Discord 歡迎在這找到你的同溫層!
👉 https://discord.gg/tPhnrs2
----------
💖 全平台留言、文章詳細內容
👉 https://init.engineer/cards/show/6114
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生涯設計師-邱彥霖Sand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轉職要耐心等待仔細尋找感覺很重要
#硬體轉軟體
諮:「我是不是轉錯職了?」
我:「別這麼快下定論,可以多說說為什麼這麼想嗎?」
諮:「當年下定決心打掉重練的從硬體轉軟體,降薪加入一間新創團隊一路從工程師到Team Manager,管理將近十個人,但多年過去,除了工時不比以前彈性影響家庭的生活,我後來發現軟體並非公司的重要核心,以至於單位被邊緣化,只是Support的角色,心中一直很不踏實,專業上都淺淺的,讓我對於接下來的轉職沒有把握.......」
我:「所以,你還想繼續往軟體發展嗎?」
諮:「其實我剛到一間外商,只是一到職才發現公司剛被併購,內部忙著重整規劃,我在思考是不是要趕快離開?但又擔心自己思考不夠周全......」
我:「硬體轉軟體,一種是門檻較高的從韌體切入,除了熟悉硬體元件,也要熟練高、低階程式語言;再來是入職門檻相對低的前端工程師;新創通常都是後者,所以你應該是從前端開始接觸起吧?」
諮:「對,但我其實是負責全端,也有碰資料庫,後來比較偏資料工程與資料分析。」
我:「嗯嗯,既然你可以待這麼多年,一定是有你喜歡同時也能發揮的地方,那現在會覺得自己轉錯的原因是?」
諮:「因為我發現了副作用.....」
經過一番梳理,當初在硬體產業已做到小主管的他,為了做更有意義與創意的工作,從軟體開始自學,並毅然決然投入新創,但幾年後隨之而來的是薪資沒有增長、專業發散,明顯看到自己在組織內的天花板;雖然期間他有積極挑戰海外新創,但都因技術不夠深厚而被打槍,更加深了心裡的不安。當需要無法滿足,想要又卡關;就只能先回到原點,滿足需要才能佈局想要。於是,我們將目標拉回到該怎麼讓薪資往上突破,同時又兼顧家庭照顧。
薪資要能往上突破,首先要是自己擅長或有優勢的領域,才會事半功倍;再來是選對舞台,才不會又落入非核心單位發展有限的窘境。帶著他從新思考方向,我們抓出有優勢的求職關鍵字:軟硬整合、產品經理、資料分析。同時針對現職做近一步的分析,發現對現狀其實是好的跳板;因此他可以慢慢的緩轉職,讓心情安定下來,這樣執行理性行動時,感知才會更清晰。
半個月後收到他的暖心回饋:
事先已經就自己在職涯發展十年的歷程做過檢視,跟自己對話並記錄下來,發現中間有不少矛盾點,包含:1) 硬體轉職軟體後,在上一家軟體公司不停輪調,雖然經歷工程、資料、產品,但也導致一直待在入門階段的職位, 2) 在非營利單位離開才發現就職公司品牌上會有找工作的難處,且有了小孩後,在家庭及工作上有更多的時間管理問題。
感謝老師將我所遇到的矛盾點轉化成可用的優點看待,並指點不需要追求自己不擅長的純軟後端開發,反而應該著重自己擅長的整合與溝通,同時也看出來,我想要讓薪資維持的隱憂,因此結合過去經歷與天賦,提出幾種可能性及建議的方向,例如:軟硬整合的產品經理、資料科學家 等等。
更用未來的就業趨勢點出不需要盲目追求「出國工作」這個虛指標,反而是顧全目前家庭需求,以及觀察眼前的機會,穩扎穩打。
謝謝老師的建議及見解,感覺心裡平靜很多,也降低一些焦慮感,期待未來還有機會交流。
#生涯健檢
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Night Keeper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使者》全專輯數位聆聽 🎵
https://orcd.co/messenger
〈謝謝演算法〉的音樂風格迷幻,旋律有著馳放又帶點童心未泯的氛圍,是一首能讓你不知不覺放鬆交感神經的陪伴舞曲。MV找來深度活在演算法世界的Youtuber、Podcaster一起演出,他們都可能曾經出現在「為你推薦」或是「你也有可能喜歡」的這些欄位,只要一點擊影片跟節目,這些雲端上的人就能快速進入你的生活,陪你度過一段也許很長或稍縱即逝的放鬆時光。
從2019年10月發行〈我睡不著〉的集合創作能量發酵後,我們發現除了努力打歌之外,另一半則是受到演算法的運算,幫助我們讓更多平行空的人有了交集,甚至變成守夜人的枕友。這一切都讓我們好想「謝謝演算法」!感謝演算法讓所有陌生的同類能在創作裡相遇,也是繼〈我睡不著〉之後對集合創作精神致敬的延續。
-
【謝謝演算法Thanks to Algorithm】
詞 Lyrics|秦旭章 WiFi
曲 Music|秦旭章 WiFi.楊其偉 Kit
看著你 想拉近我們的觸及 靠近
想讓誰 抓住我焦慮的眼睛 清晰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不廢話 讓我廢著滑
為什麼 只給我修圖跟貓咪 繼續
其實我 需要更莫名的劇情 必須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不廢話 讓我廢著滑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到哪 帶我到雲端上
la la la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不廢話 讓我廢著滑(不害怕 不慌張 讓我帶你飛高高)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la la la
____________
- Song credit list -
謝謝演算法 Thanks to Algorithm
詞 Lyrics|秦旭章 WiFi
曲 Music|秦旭章 WiFi.楊其偉 Kit
製作人 Producer|陳君豪 Howe @ 成績好Studio. 秦旭章 WiFi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古晧 @ 肺腑音樂 Obadiah Ku @ FeverMusic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 |楊其偉 Kit
編曲 Arrangement|守夜人 Night Keepers
演唱 Vocal|林稚翎 Chill Lin.秦旭章 WiFi.楊其偉 Kit
電鋼琴 E-Piano|秦旭章 WiFi
鼓 Drums|楊其偉 Kit
電吉他.合成器 Electric Guitar.Synthesizer|蔡佳穎 Tsai Chia-Ying
貝斯 Bass|林羿妏 Yi-Wen Lin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以霖 Yi Lin Chen (Vocal).秦旭章 WiFi (E-Piano) .莊鈞智Thomas Chuang (Drums).沈冠霖 SHENB (Bass)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大小眼錄音室 Twin Eyes Studio (Vocal).冰鳥工作室 Ice Bird (E-Piano).完美聲音錄音室 Perfect Sound Studio (Drums) .BB Road Studio (Bass)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笛岡俊哉 AKNIT
OP:冰鳥工作室 Ice Bird Studio
SP: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Ltd Taiwan
__________
MV Credit list:
柒柒娛樂影像製作
導演|張佑維
攝影師|莊竣瑋
攝影助理|郭沛鑫
燈光師|林岑璋
燈光助理|江冠陞
製片|張昱瑩
執行製片|魏庸
美術|唐雅君
美術助理|李亮辰/李亞軒/陳銘偉
剪接|蘇尚珄
調色|時間軸影像製作 蘇佩
梳化|彩色線條整體造型工作室
特別來賓|董仔/木星/黑鬼兒/酷炫/歐馬克
【 NightKeepers守夜人 官方社群 】
FB: https://www.facebook.com/NightKeeper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ightkeeper...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NightKeepers
【 關於守夜人樂團 】
助眠系的跨領域重唱組合
治癒的雙聲線化作厚實安全感
在人們被社群制約之前
守夜人先給了所有人毫無防備的溫暖
讓我們不需再獨自面對⋯⋯
Night Keepers守夜人,於 2015年正式成軍,是少數擁有不同身份使命的創作組合。時而涉足電
玩,時而出版圖文詩集,有時只是用音樂表達一個失眠人對這世界的種種期待、躲藏、痛苦與
觀察,持續以跨界合作方式推出作品。
守夜人期望能扮演「睡不著使者」,用音樂、文字、影像、設計、live 演出與聽眾互相交流。
並透過人工智慧軟體「聊天機器人」,與聽眾在睡前互相記錄、交換自己空虛、痛苦、孤獨的
故事,藉此達到一種「團體治療」的效果,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彼此的守護者 (Keepers)。
#使者
#守夜人
#謝謝演算法
【本案獲109年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

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Night Keeper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聊癒跨界重唱組合-守夜人 Night Keepers 2020 全創作專輯《使者》
首波全英文創作主打〈 Night Light 〉MV_集合光的意志創作
「為什麼我始終在一個黑暗之處?」
「有什麼方式在我看到光線的時候,能夠保存他們?」
「我能有機會把搜集而來的光線,代替我溫暖那些我不敢伸手觸碰的所愛之人?」
2019年, 守夜人 Night Keepers 在社群媒體中啟動了「聊天機器人」,
開啟了一系列與聽眾彼此療癒的晚安留言計畫,
我們終於實現了第一個暖心集合創作〈我睡不著〉,
持續陪伴了數萬名的網友度過焦慮孤獨的深夜。
2020年,守夜人以光線為靈感創作了新歌〈Night Light〉。
兩位主唱用互相懷疑與詢問式的唱法來反問對方,
是否願意把自己的不快樂與焦慮勇敢表達出來。
「我們知道,要強迫一個人快樂,是巨大的不容易。」
這三個月間,守夜人在IG 的限時動態中展開了「#集光計畫」,
號召枕友們募集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任何光影,與每個人想對光說的話與故事。
也許是熟悉的街燈,無意遊蕩時窗邊的日光,或是任何在黑暗中捕捉到的光線鏡頭。
守夜人 Night Keepers 想透過這首歌,
詢問每一個在黑暗中的你:介不介意給予身上僅存的微弱光芒。
或許,當我們願意發出一點光線的時候,其他人才有辦法循著光線找到並溫暖著我們。
-
〈 Night Light 〉
詞 |秦旭章 WiFi、林稚翎 Chill Lin
曲 |秦旭章 WiFi
Your eyes
see the dark but shining sky
Take a walk
with the fireflies
I know you are
a little bit afraid
I know you won’t say goodbye
Would you mind giving me your nightlight
I know that it’s hard to shine
We’re dancing in the bubbles on the ground
This empty space was made for you
Nightlight
Midnight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
Sleepy me
I search for someone’s light
I know you are
living in my ghost
I know we will stay for sure
Would you mind giving me your nightlight
I know that it’s hard to shine
We’re dancing in the bubbles on the ground
This empty space was made for you
Nightligh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redit list:
詞 Lyrics|秦旭章WiFi.林稚翎Chill Lin
曲 Music|秦旭章WiFi
製作人 Producer |陳君豪 Howe @ 成績好Studio.秦旭章 WiFi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古晧 @ 肺腑音樂 Obadiah Ku @ FeverMusic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 |楊其偉 Kit
編曲 Arrangement |守夜人 Night Keepers
演唱 Vocal|林稚翎 Chill Lin.秦旭章 WiFi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秦旭章 WiFi.笛岡俊哉 AKNIT
鋼琴 Piano|秦旭章 WiFi
鼓 Drums|楊其偉 Kit
合成器.音效 Synthesizer.Sound Design|蔡佳穎 Ying
貝斯 Bass|林羿妏 Yi-Wen Lin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以霖 Yi Lin Chen (Vocal).秦旭章 WiFi (Piano) .莊鈞智
Thomas Chuang (Drums).笛岡俊哉 AKNIT (Guitar).沈冠霖 SHENB (Bass)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大小眼錄音室 Twin Eyes Studio (Vocal).冰鳥工作室 Ice Bird
(Piano).完美聲音錄音室Perfect Sound Studio (Drums) .BB Road Studio (Bass)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笛岡俊哉 AKN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V Credit list:
柒柒影像製作
總監/技術監督|張佑維(石頭)
導演|蘇尚珄
攝影|莊竣瑋
攝影助理|郭沛鑫/蔡岳峰
燈光|林岑璋
燈光助理|賴威仁
製片|張昱瑩
執行製片|魏庸
美術|林牧昕/唐雅君/林羿均
剪輯|蘇尚珄
妝髮|彩色線條整體造型工作室
演員|汪雪塵/允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ightKeepers守夜人 官方社群 】
FB: https://www.facebook.com/NightKeeper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ightkeepers2019/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NightKeepers
【 關於守夜人樂團 】
助眠系的跨領域重唱組合
治癒的雙聲線化作厚實安全感
在人們被社群制約之前
守夜人先給了所有人毫無防備的溫暖
讓我們不需再獨自面對⋯⋯
Night Keepers守夜人,於 2015年正式成軍,是少數擁有不同身份使命的創作組合。時而涉足電
玩,時而出版圖文詩集,有時只是用音樂表達一個失眠人對這世界的種種期待、躲藏、痛苦與
觀察,持續以跨界合作方式推出作品。
守夜人期望能扮演「睡不著使者」,用音樂、文字、影像、設計、live 演出與聽眾互相交流。
並透過人工智慧軟體「聊天機器人」,與聽眾在睡前互相記錄、交換自己空虛、痛苦、孤獨的
故事,藉此達到一種「團體治療」的效果,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彼此的守護者 (Keepers)。
#NightLight
#使者
#集光計劃
【本案獲109年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

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你的鏡頭教練洪婉蒨Anne 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專訪我的多年好友—艾爾文,他有多種身份,包括「財經部落客」、「暢銷書作家」,同時也是「YouTuber」,他在YouTube上分享的影片,陪伴、激勵、啟發了好多跟我一樣的網友,當我們受挫,他激勵,當我們缺乏,他啟發,當我們焦慮,他說:「沒事的,你很好」。
但其實那些都是他在無數個自我懷疑、受挫、焦慮的夜晚,用來鼓勵和支持自己的方式。
曾是工程師的他,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徹底使他的生命轉彎,沒想到,也開啟了他往後不斷轉彎、跨出舒適圈的人生。先是以理財知識獲得廣大讀者愛戴,接著出了兩本勵志暢銷書,轉而分享生命感觸,而現在他已是訂閱數近40萬的YouTuber,說到這裡,你發現了什麼嗎?
理財觀念/生命勵志故事/部落客/暢銷書作家/影音創作者,從每個角色中不斷做出新挑戰,並且「同時進行」,專訪中,我們聊兩個問題:
💡為什麼創作的內容,會從文字進展到影音?
💡為什麼不是創作更多理財內容,而是以成長激勵為主?
(可以點選下面的時間戳,直接觀看最有興趣的內容)
00:36 歡迎來賓 #艾爾文
01:03 我和艾爾文怎麼認識的
04:03 沒有勇氣 #跨出舒適圈 怎麼辦?
07:27 離開舒適的環境,很難不後悔
覺得自己怎麼這麼笨?懷疑自己?
09:07 離開舒適圈,是害怕安於現狀?還是想要有新挑戰?
擔心自己安於現狀,不會害怕安於現狀。但是是滿意目前生活的。
12:13 其實沒有離開舒適圈,也沒那麼可怕
14:53 離開舒適圈,必須先問自己的一句話?
「你要離開的是自己的舒適圈,還是別人圈出來的舒適圈?」
「問自己,你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16:28 這個世代必備技能:如何辨別雜音?
17:06 經營YouTube的初衷,是自己想要?或趨勢所逼?
19:12 在YouTube上,其實我只是nobody
21:50 如何在經營YouTube的初期,仍有成長感?
27:25 艾爾文如何克服自我懷疑?
31:44 記錄個人里程碑,建立「愛自己」的存款
35:24 文字創作橫跨影音,艾爾文經營YouTube的挑戰
41:00 上鏡頭後,口條發音問題被放大
43:27 轉變的邏輯:確認自己想要轉變(心態),面對這個轉變(態度)
44:39 近期新挑戰:全英文訪談子彈筆記創始人
「不敢做的事情,頭先洗下去再說」
50:29 「感謝當初不要臉的自己」
53:50 不要為了你沒辦法掌控的事情,影響你的心情
54:44 網友留言Q&A
55:48 如何規劃每天規律的生活?
01:01:10 會出新書嗎?
01:01:48 如何自由自在的交朋友?
01:04:04 做事情會因為心情或感情受影響嗎?
01:05:50 網友表達感謝時間
《艾爾文》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17richfriend/
----------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
網路直播節目如何設計互動?留住觀眾?(feat. Ettoday星光雲節目製作人思妤) https://youtu.be/ac0Rm6Nsxog
如何打造個人品牌?獲利模式有哪些?(feat. M觀點 Miula) https://youtu.be/i1_XtKBtLBE
「其實沒有離開舒適圈,也沒那麼可怕」(feat. 艾爾文) https://youtu.be/2hWsWWrf7Xc
曾面對鏡頭緊張到NG 40分鐘,如今為何3分鐘就搞定?YouTuber的養成之路(feat. 3cTim哥)
網紅或自媒體如何賺錢?(feat. 知識型網紅李柏鋒) https://youtu.be/5XjTyPjhD40
不接業配,史上最邊緣的90萬YouTuber《不要鬧工作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I5jKJDP5kg
▰▰▰▰▰▰▰▰▰▰▰▰▰▰▰
📍 訂閱 YouTube 新片|http://bit.ly/2Khvt17
📍 訂閱 FB 直播通知|http://bit.ly/SubscribeAnne
📍 參與 IG Story互動|http://bit.ly/2UwTA0m
📍 官網|https://anne-h.com/
📩 任何合作洽詢|hi@anne-h.com
▰▰▰▰▰▰▰▰▰▰▰▰▰▰▰
🔴 我的直播工具:
★ 直播軟體 Ecamm(僅限Mac)| http://bit.ly/2m27HdG
★ 直播軟體 Be.Live(任何瀏覽器)|https://bit.ly/2ZADnsu
★ 不同平台同步直播 Restream|https://restream.io/join/anneh
▰▰▰▰▰▰▰▰▰▰▰▰▰▰▰
\ 推薦課程 /
■ YouTube — 全方位從經營 ➡ 變現:企劃、腳本、SEO、演算法、策略、賺錢方法 https://bit.ly/3y9EJZB
(*透過此連結可享 Anne 專屬優惠 200 USD)
■ 個人品牌 — 找到定位、內容製作、吸引流量、建立獲利模式、創造被動收入 http://bit.ly/ZoeyBrandUrLife

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搞定軟體工程師】還沒有入行,就有技術焦慮症嗎?搞得你好 ... 的推薦與評價

Hi 大家好,我是G兄,你還沒有入行,就有技術 焦慮 症嗎?每個影片、每個網友的建議,講的都不一樣,要學這個要學那個,那到底要聽誰的? ... <看更多>
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擺脫就業焦慮,進入軟體產業的第一步- 課程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是免費培訓軟體人才的機構AppWorks School ,你對軟- 軟體,免費,培訓, ... 不確定未來方向好焦慮QQ 」 「工程師有好多種,到底該怎麼選適合領域? ... <看更多>
軟體 工程師 焦慮 在 [心得] 2023 軟體工程師(後端)面試分享- 看板Soft_Job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安安,這邊想簡單分享一下我 2023 年中旬(上週 ~ 昨天)的面試經驗。
先自我介紹一下,本人是某廣告相關公司的 Software Engineer, Backend,同時也是本次分享技術面試的主持人。
鑑於版上幾乎都是求職者進行分享,所以本次在主管(老闆)的授權下以面試主持人的角度進行分享,還請各方先進不吝指教。
本公司主要想找 PHP/Laravel Backend Engineer,如果有其它語言的經驗也願意學習 Laravel 的人也非常歡迎(受限於目前公司的人力資源,還無法擅自變更使用的框架與語言,但這是未來很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註:為避免有偷渡徵才訊息的疑慮,本篇文章不會直接寫出公司名稱,如果有興趣的話歡迎私信詢問
註2:本公司仍然有在徵才哦,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覺得想來當我的同事可以來投看看 XDD
===
流程介紹
本公司技術面試為第二輪(第一輪我不會參與,這邊也無法分享相關經驗),表訂時間約在 1 小時(但如果想跟我聊多一些,可以到 2 小時甚至以上,目前最高記錄是 3.5 小時)。
1. 雙方自我介紹
基於禮貌,我會盡量期許自己先開口自我介紹,但最近還在習慣這件事所以有時候還是麻煩對方先行自我介紹,也感謝近期應徵者的海涵。
2. 面試偏好詢問
參考一些面試經驗,有些人不喜歡考卷、白板題或 assignment 等各種類別,所以我會先行詢問對方的面試偏好。
以下選項擇一或全選皆可,但選擇越多可能會延伸面試時間;選擇的項目並不會影響到評估的結果,因為會以各項分數平均計算(我會私心對一些有利於應徵者的項目做加權,不過也不是只有我決定)。
(1) 白板題:演算法,不能用 ChatGPT(或其它 AI 輔助) 但可以查文件
(2) 實作題:程式能力,能用 ChatGPT 也可以查文件
(3) 架構題:Senior 獨有,能用 ChatGPT
(4) 問答題:基礎知識,不能使用 ChatGPT 也不能查文件
(5) Assignment:指定一個 Open Source Repository,請你發一個 Pull Request(我會實際去看你的變更內容跟 commit message 以及跟 maintainer 的應對)
- 這部份會以自願為優先,如果覺得真的很不想做或不知道從何下手的話也可以放棄(不計分)
利益申告:所有的問題與公司現行產品都盡量無關,這是為了避免有白嫖應徵者思路的嫌疑;而 Assignment 的選擇也會盡量挑選有一定用戶基礎的 Repository。
3. 詢問想要面試的難度
目前有開放的職位有兩個:
(1) Mid ~ Senior:能夠考量系統架構並定義良好的 Interface,並且能跟架構師討論未來的一些技術選型
(2) Junior ~ Mid:實作一些 CRUD API,以及實作一些 Senior 工程師定義好的 interfaces
如果不知道怎麼選擇也沒關係,我可以根據應徵者的實力自動調整問題的難度。
=====
聊天題(為了更瞭解對方,並核對履歷內容,不列入計分)
1. 最近看了哪些值得一提的資訊領域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章、影片、漫畫、meme、新聞、論文等
2. 擅長的工具與程式語言(用於確認履歷中的敘述)
=====
白板題
給定一個二維陣列代表圍棋棋盤
- 1 代表黑子
- 2 代表白子
- N (null) 代表未落子
若棋盤一定是理想的(定義下述),那白棋會被提多少子、黑棋會被提多少子?
舉例:
N 1
1 2
(1,1) 白子會被提子
舉例:
N 1 1 1 N
1 2 2 2 1
2 1 1 N 2
1 1 2 2 1
(0,2) 的白子會被提子
(4,3) 的黑子會被提子
「理想的」棋盤表示不會存在「打劫」的問題,舉例來說下述棋盤結果是不會出現的,因為中間的白子與黑子會互相提子
N 1 2 N
1 2 1 2
N 1 2 N
備註:
這一題的來源是我曾經出給一個學生的作業,他是非本科轉職前端,我本來只是想請他用 HTML + CSS 寫個圍棋棋盤,並且用 JS 實現落子邏輯,結果他連提子邏輯都一併寫出來了。當時他是自行實現了 DFS 去計算棋子是否還活著(圍棋術語是「有氣」)。
題外話,前陣子跟這學生吃飯的時候他提到公司在做某個功能,他自行研發了一個資料結構來解決這個問題,我一看就說「你這不是自行實現了字典樹(Trie)嗎?!」,不得不說他真的是一個天賦異秉的人,怪我能力不夠沒能教好他。
(小聲)打色碼眼睛快脫窗 = =
=====
實作題
下列 PHP 程式碼存在一些問題,請嘗試指出這些問題並且重構它。
註:下述程式隱藏了一些不重要的細節(例如資料庫連線、失敗處理等),回答時也可以隱藏實作細節(不一定要精準的使用所有的函式)
<?php
extract($_POST);
$db = new DB(); // connect to DB
$user = $db->query("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username AND password = $password"); // query from DB
echo $user ? 'Login Success' : 'Login Failed';
這一題其實是互動題,因為實作題可以使用 ChatGPT 所以我更期望應徵者能跟我說明「為什麼它要這樣改」。
而且就我實測 ChatGPT 會唬爛所以不能全信(我認為分辨 ChatGPT 是不是在唬爛也是很重要的能力)。
=====
問答題
這部份不開放使用 ChatGPT,因為這些題目都是屬於基礎知識,如果開放使用 ChatGPT 幾乎都會被秒殺。
然而,我們後續內部檢討認為應該要開放可查詢 Google,畢竟有些東西是真的不會背在腦子裡(雖然我是都有大概記著,但每個人習慣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如果版友們有任何想法也歡迎回饋,我們會盡可能改善我們的流程。
1. PHP 相關
(1) PHP 的執行與啟動流程?[中級]:主要指的是它在 PHP Source Code 層級的執行流程,不僅僅是在外部觀察到的結果
2. Redis 相關
(1) 單 Redis Instance 可能會當機或因為網路問題無法存取,有什麼解決方案?[初級]:這應該算是八股題
(2) Redis 的 "字串" 是如何實現的,有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陷阱或細節?[中級]:這個是 Redis Source Code 的入門題,畢竟甚至有一個專門的網頁來介紹 SDS
3. 作業系統相關
(1) Thread 跟 Process 有什麼差別?[初級]:這個也是八股題,問到爛的那種
註:其實作業系統相關還有不少題目,但鑑於重複利用性我就先不公開(這些題目都沒用到,因為我評估對方可能對作業系統沒這麼熟)
4. 資料庫相關
(1) 請簡述一下 MySQL InnoDB 的資料寫入流程。[中級]:這可能是比較有爭議的題目,因為不能查資料,如果沒有相關的經驗很難背起來
(2) 為什麼大部份的 RDBMS 會選擇 B+ Tree 作為其底層的資料結構?[中級]
(2.1) 有個應徵者說因為 B+ Tree 有自平衡的特性,所以我又加問了「那為什麼不使用 RBTree 或 AVLTree?」[中級]
(2.2) B Tree 跟 B+ Tree 又有什麼差異呢?[中級]
(2.3) 近年來,LSM-Tree 相當盛行,能聊聊它與 B+ Tree 的差異嗎,以及你認為為什麼它會流行起來?[中高級]
(3) 請簡單描述一下 CAP 理論。[初級]
(3.1) 因為有一個應徵者有 MongoDB 的經驗,所以我又加問了「那 MongoDB 叢集是犧牲了 CA 的哪個點來達到 P 的?」[中級]
5. 虛擬化/容器化
(1) 請簡述一下 Virtualization 與 Containerization 的差異。[初級]
(2) 在 Linux 中,是如何達成 Containerization 的?[中級]
(3) 假設想讓 PHP-FPM 與 Nginx 的應用程式 Containerize,會如何實踐?[初級]
(3.1) 假設再加上 Laravel Queue Worker 及 Cronjob Scheduler,又會如何設計?[中級]
註:這題是因為去翻應徵者的 GitHub 發現他有類似的經驗,所以另外加上去的
=====
架構題
這部份有些難以說明,因為更著重的是互動性(根據對方的回答去反問一些問題),這邊先省略
=====
Assignment
目前還沒有人選過這個項目,看來大家是真的很不喜歡 Assignment。
以前我比較喜歡 Assignment 的時代有出過一些簡單的(?)題目,例如用 Laravel 實現幾個 APIs,但想想這會花費應徵者太多時間這次就不採用這種方式,有興趣的話我要問一下公司能不能授權公開當時的題目。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47.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685626794.A.29B.html
※ 編輯: MoMoShota (36.226.47.65 臺灣), 06/01/2023 21:51:24
上述的題目其實是因為本次的應徵者都是有經驗的(至少都有 3 年以上),所以才會選擇這些題目。
如果是資工本科系畢業的話,其實我就會改問一些必修課上會遇到的問題。
舉例來說:請問 C 語言的 qsort ᄄ蝳〞漁伅■亠曮蚻O如何(可以查 Google)
正確答案是,其實 qsort 並沒有指定要用什麼演算法實作(C 語言規格書說的)
但有一些誤人子弟的網站會斬釘截鐵地說它「一定」是用 Quick Sort(包括我的教授也是這樣),那這表示他可能不習慣於看第一手資料
(小聲)之前我問過 ChatGPT 也是唬爛說是 Quick Sort
關於 Thread 的部份我統一在這邊回覆。
確實,我們的系統目前並沒有在 PHP 上「直接使用」Thread 或 Coroutine 之類的技術。
但是 PHP-fpm 是一個經典的 Parent/Child Process 模型,同時在 Laravel Horizon 也用純 PHP 加 pcntl extension 實作類似的模型。
之前我們團隊在遇到 Laravel Horizon 相關的問題時,如果不理解這種模型實作可能會增加 Debug 的難度。
回到 Thread 的話題,目前我們沒有計畫在 PHP 應用程式上加入任何 Multi-thread 的技術。
誠如版友所述,PHP 在多執行緒的記憶體管理跟控制簡直是災難,而避免災難的方式就是不要用它(?)
近年來因為 Swoole 的出現,讓大家開始思考 PHP 的另一種可能性:Coroutine
然而從我的角度其實我也不是很喜歡 Swoole,一個理由是之前社群的分裂問題,另一個理由是「那我為何不選 Go?」
剛剛有人私信我詢問類似的問題,我直接轉貼我的回覆:
我們知道,PHP 有幾種 SAPI:apache2handler, cli, fpm(這邊僅列舉比較常見的,其實還有很多)
我在這題會期待得到的回應是:當我們啟動 php-fpm 程式(你可以想成直接執行它的執行檔)時,PHP 實際上會做哪些事?
像是 php-fpm 是一個經典的 Parent/Child Process 模型,它會去 fork 出很多的 Child Processes,而實際處理請求的是這些 Child Process(Parent Process 主要是用來監測這些 Child Process 是不是「還活著」)
然後,當我們收到來自 Web Server 的請求時,PHP-fpm 的 Child Processes 又是怎麼去服務這些請求的呢?
我會很樂意看到有人從 source code 的角度去剖析這件事,但我老實說這非常罕見
所以其實只要能夠從外部表現的行為(例如我們可以觀察到出現 Parent/Child Processes),然後結合一些自己的經驗或知識講述它設計的理由,其實在面試就算是過關了
ps. 如果他要講 apache2handler 也是可以的,不一定只能講 php-fpm
ps2. 當然,如果對方要講得很深我也是可以一起聊聊的,雖然我研究 PHP Source Code 是 PHP 7 的時代的事了,但現在有些知識應該是通用的(如果被指出有誤的話,還可以順便學習 XD)
※ 編輯: MoMoShota (36.226.47.65 臺灣), 06/02/2023 03:46:08
php pthread extension 已經在 2019 年初宣告停止維護:https://github.com/krakjoe/pthreads/issues/929
原作者表示在 PHP 8+ 應該使用 parallel 取代之(它們互不相容、也不會相容):https://github.com/krakjoe/parallel
另一方面,pthread 或 parallel 都需要 enable ZTS,而在我的印象中在大部份的發行版這都是預設不啟用,顯見它在社群中並不是一個常用功能
綜上所述,大部份的開發者會誤認為「PHP 沒有 multi-threading」是可以理解的
※ 編輯: MoMoShota (36.226.34.224 臺灣), 06/02/2023 04:52:39
我滿認同這位版友的說法的,實際上也曾經有面試者回問我們「問這些內容,實際工作上真的用得到嗎?」
其實這些問答題大多是基於團隊或個人的開發經驗總結出來的一些精華,而不僅僅是抄襲一些中國所謂的「面經」
就拿 GC 的部份來說好了,曾經我們團隊發現大概每幾個小時應用程式會出現較高比例的 HTTP 500
經過分析,當時的應用程式 memory usage 會緩慢遞增,並在某個隨機的時間段突然下滑,而下滑當下的 HTTP 500 機率較其它時間高出幾個百分點
我們推測這是因為 PHP 在 GC 期間引發的暫停服務現象,我們因此查詢了 php.ini memory_limit 的設定是有問題的,再加上 linux memory overcommit 等設定引發一系列的錯誤
雖然高階語言為我們隱藏了很多底層的細節(這也是高階語言被發明的目的之一),但如果不瞭解這些細節就貿然開發,那某天晚上它們就會叫你起床重睡(?)
事實上,問答題這邊僅列出「基礎題目」,我通常都會根據應徵者的回應再深入去詢問。
這是個很有趣的過程,不僅可以更深入瞭解對方的能力,偶爾也能夠學習到新的知識。
很抱歉,因為 qsort 的那個例子是臨時想的,確實可能不夠周延
這個題目的用意在於:確認應徵者是否會查詢第一手資料,抑或是拿 Google 到的熱門資料搪塞。
正如同我寫 PHP 也是一天到晚在看 PHP 官方手冊(甚至有時候還要去看 PHP source code,因為文件有些細節會省略),而不是直接拿網路上的 Code 複製貼上。
註:在其它程式語言或許直接 copy + paste 可能是可行的,但網路上充斥著各種存在漏洞的 PHP Code(甚至包括 GitHub Copilot 都會出現),如果不經思索就貼上甚至有可能危及系統本身
關於有版友認為題目難度與薪資不成比例的問題,我認為這很值得討論,所以我今天已經將這件事往內部檢討呈報。
剛剛老闆的回覆是其實以前內部就有調整過,但 Cakeresume 上的 JD 一直忘記更新,而且昨天跟我講的數值還是舊的,這邊做一下更正:
Junior - Mid: 840K ~ 1M NTD/year
Mid - Senior: 1.2M ~ 1.8M NTD/year
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本篇心得是綜合多位應徵者的題目一次性 PO 上來才讓人產生誤會,事實上不會每一位都被問到所有的題目。
舉例來說:有些非 PHP 背景的應徵者就不會往 PHP 相關的題目去問。因為我認為那只是刁難、不是面試
上面也有提到,我會根據每位應徵者的履歷、GitHub 貢獻、Blog 文章等資訊去設計問答題
註:其實還是有題庫,因為我們資源不夠,真的沒辦法負擔為每一位應徵者重新設計題目的成本
註2:其實我個人非常喜歡暗殺教室殺老師為所有學生個別出一份題目的做法,但現實上我不是黃色的章魚、沒有超音速,我也不是漫畫人物
我也要聲明一下,核薪的部份並非我一人能決定(我僅會提供建議供主管參酌),這邊僅是 PO 出一個範圍,實際上還是會跟據一面、二面的狀況動態調整。
至於具體拿到 Offer 的核薪情況比例我並不是很清楚,但曾經有一個是超過 1.5M (上一版本的核薪上限)的資深工程師,他真的非常優秀且我也向他學習了不少東西
The most important goal of higher education: it was to ensure that graduates can recognize when "someone is talking rot." -- Jeremy Knowles
時至今日,我認為上述這句話的 "someone" 也可以改成 "ChatGPT",因為現在會告訴你假訊息的不是只有長輩、LINE 群或 Google,還多了 ChatGPT。
我一向認為基礎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可以讓人在遇到「胡說八道」的時候還能夠分辨的能力,我也在這篇文章中反覆強調「目前的 ChatGPT 是會唬爛人的,所以我想找的是能夠分辨它是不是在唬爛的人」
事實上,在 PTT po 文之前我有先 po 給幾個比較熟識的朋友。
其中問答題的部份被某朋友吐嘈說:你這題目涵蓋了 Backend, DBA 跟 SRE,這在我們公司是各 1.5M 的三個缺
其實我在設計這些題目的時候,原本就沒有預期會有人全部都能對答如流,畢竟:
1. 面試會緊張,大部份人的表現都無法完全發揮(我絕對不會說我之前面試時連陣列的 mergesort 都寫不出來,笑死)
2. 問題的範圍領域很廣,不是每個人都專精每個領域
3. 真的都能夠答得上來的大神級工程師根本就不會選擇我們這種小公司
設計這些題目的用意在於「我大概想知道應徵者對哪些東西熟悉、哪些不熟悉」,這對未來的工作內容安排有很重要的意義(相信我,你絕對不會想讓一個後端工程師去寫前端,大家都痛苦)
欸不是,原來這題目有很卷嗎 XDD
除了我那個比較規格外的轉職學生之外,昨天我把同樣題目丟給今年高二的學生,他大概一小時內就解出來了(Python)
我本來還在想是不是我出得太簡單了說
※ 編輯: MoMoShota (36.226.34.224 臺灣), 06/02/2023 20:34:39
認真說,繼續學 Python,千萬不要把路給走窄了。
我希望以下言論不要代表我們公司,僅是 furrymosa 前深夜我個人的抒發
考跟公司無關的白板題:這工作用得到嗎 要下棋嗎
考跟公司有關的實作題:你們公司是不是想要白嫖人家做法?
沒辦法,父子騎驢。
我花費大量心力設計各種題型,就是不想浪費任何一個可能的人才。
我過去非常討厭白板題,我的心態就是:啊工作用又不到,我幹嘛要會?
我也非常歧視刷題仔,覺得 Side Project 跟 Open Source 貢獻才是王道。
就算我自己會把 Leetcode 當成開始吃藥之後取代咖啡的醒腦工具;就算我曾經還有去打過 ACM-ICPC;我仍是討厭白板題的。
我知道自己一定不是寂寞的,有很多人有著亮眼的 Side Project 或是很棒的 Contributor,但就是不會白板題所以無緣大廠。
我希望能以這種形式的面試,讓這些人有一個機會。
我知道自己只是一個人、一間公司,沒辦法撼動整個市場,也沒有那個資本跟什麼韌體廠競爭。
但我期許自己的任何一個行為,都能夠為整個產業帶來哪怕一點點的改變,我有能力做所以我去做。
被問倒真的不是任何應徵者的問題,我希望能夠更跟多有熱情的人一起參與改變--即便它的結局可能不盡人意。
看到鼓勵,其實我還是會開心的;看到批評,我還是會想多多檢討的;即便只是酸民,我也認為這些都是自己進步的可能性。
但我必須說,我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這麼堅強。
嘛,感謝版友們在在聽一個老人家深夜嘮叨,如果讓你不開心了衝著我來就好。
※ 編輯: MoMoShota (36.226.34.224 臺灣), 06/03/2023 04:11:39
容器化是因為有位應徵者的 GitHub 上有 Nginx + PHP-fpm 相關的實作,但他並沒有遵循最佳實踐
會問這題是想知道當時他是怎麼想的,是不是有什麼額外的考量
那題的背景是,問了 Virtualization 跟 Containerization 的差異之後,有位應徵者講出了 Virtualization 是依賴 KVM 達成(雖然不全對),我就順勢問了一下「那你知道 Containerization 是怎麼達成的嗎?」
雖然他沒能答出來,我認為合情合理。所以我在面試結束前也跟他提了 namespace 跟 cgroup 的概念,跟他說有興趣的話可以查一下相關的資料。
因為應徵者背景各有差異,例如會為具有一些 SRE 背景的人準備伺服器相關的題目;為履歷上寫著「精通」PHP 的人準備底層的問答
再次強調,上面是綜合多位應徵者的考題,不是每個人一進來就從第一題往下問
刷題仔沒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也沒有所謂「正確」或「錯誤」的選擇
我個人的偏好不會影響到實際評分的結果,即便我不喜歡白板題,我仍會喜歡將其作為智力測試或腦力激盪,因為這很「有趣」
其實,在本輪面試結束之後,我老闆傳了一篇文章給我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4268-coder-hacker-and-architect
他覺得,本次我應該要檢討的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志成為 Hacker 或 Geek,大部份的人都只想成為 Coder」
而他們在履歷上寫的「精通」也只是指 Coder 的精通,跟我的定義是有點差距的。
我不能透露太多關於應徵者的事,但其實這次過程中有一位讓我非常期待:
1. 資工本科系畢業
2. 有社群參與,跟我一樣是 SITCON
3. 豐富(多年)的 PHP 工作經驗
4. 自願挑戰比較難的考題
5. (他應該不知道)他曾經兩次從我手上搶走 Offer
雖然最後的結果有點不盡如人意,但我認為只是因為我們領域不同而有所歧異,他仍是很優秀的開發者這點無庸置疑
為什麼我會期待對方 Not only Coder?因為有一個能與人分享、共同學習、保有熱忱的夥伴,是人生中很棒的經驗。
我曾經在上一份工作,又或是大學時在資訊社群中有類似的感覺,而我很喜歡也很嚮往這種感覺。
向錢看齊並沒有什麼錯,認為工作只要完成就好也是一種選擇。
畢竟有人有家累、長輩與子女的期待,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還是想找個 Hacker 或 Geek 一起創造。
※ 編輯: MoMoShota (36.226.34.224 臺灣), 06/03/2023 11:46:09
那大概就是沒給到 PHP 業界前 5% 才會被批評吧 XD
我自己也是會自嘲「活該 PHP 薪水低」的那種鄙視鍊的一員,但這不應該是常態現象。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有個遊戲業的朋友在爆肝數十小時之後,問我薪水那種驚恐的神情(我當時也才 65k/月)
如果可以的話,我當然希望所有專業人士都能夠領到合理的報酬
但現實世界不是童話故事,也不是動漫,不公平比比皆是,我能做的只有盡量彌平這種不公平(或是去加劇這種不公平)
我年少輕狂時有想過創業做遊戲,當時跟幾個繪師(兼其它公司的遊戲美術)聊這件事,他問說:
「你覺得一個遊戲美術應該月薪多少」
『至少也要 60k/月 吧?』
「你創業之後請務必第一個找我,拜託。」
時至今日,他見到我還會開玩笑地問說什麼時候要創業。只不過,實際見過遊戲業出來的人(前公司 PM)之後,我只能說
我又不是礦裡有家,創個屁業。
我其實也做過一段時間的韌體開發,但我老實說我就對那個領域提不起熱情,所以我成為 web 仔。
我能理解你的想法,畢竟我大學教授有一模一樣的思維:
「前陣子,一個你們畢業的學長回來找我,我問他在做什麼工作。」
「你知道他回什麼嗎?他說他在寫 Web!」
「我就問他說『你是怎麼淪落到這種地步的?』」
以當時來看,web 雖然有很多機會,但薪資相對少(其實現在好像也一樣)
而且當時的 web 技術還沒有現在這麼百花齊放,教授會有這種觀念也不是不能理解
※ 編輯: MoMoShota (36.226.34.224 臺灣), 06/03/2023 12:08:07
我也覺得他是對的。
學學某大型 B2C 電商,筆試考卷發一發就好,反正都有標準答案,就算現在還在考 PHP 5 的東西也沒差;
學學一線大廠,白板題直接往上丟,反正 Leetcode 說多難就多難,也不用在那邊自己煩惱這題會不會太難;
反正有熱情的人進來還是有熱情
想跟 Hacker 或 Geek 共事,等他進來再確認也不遲
※ 編輯: MoMoShota (36.226.34.224 臺灣), 06/03/2023 12:20:34
※ 編輯: MoMoShota (36.226.34.224 臺灣), 06/03/2023 12:50:05
嘛,還是很感謝我朋友幫我 po 過去啦,不過他好像 po 到自己在那邊森77。
他幫我說話我是很開心啦,但他做人跟講話就比較機車(他自己說的,非詆毀),大家就不要太在意了
※ 編輯: MoMoShota (36.226.34.224 臺灣), 06/03/2023 13:12:32
別提了,剛剛他還 7pupu 跑來跟我說歧視啥的 XDDD
其實我們是有架構題的,for senior only,因為我對該職位的需求是「要能夠與架構師討論技術選型,並定義合適的 Interface」
本次有兩題架構題,但我覺得以 PTT 這類文字載體真的很難呈現那個互動感,不過既然有人提了我就稍微說一下,反正這些題目大概不會重複使用
1. Web 版簡訊實聯制服務
題目:
1. 共需要有 2 個 APIs:
(1) 讓商家可以發行商店代碼(需輸入店家地址或經緯度資訊,回傳一個不重複的商店代碼,一個 15 碼的純數字字串)
(2) 讓民眾可以傳送疫調資訊(需輸入一個字串,表示簡訊內容,「可能」存在商店代號,不會回傳或回傳 204)
注意事項:
1. 總商家數量約為數百萬,小於 1000 萬
2. 民眾每天會產生約 1 億筆資訊,需考量後續分析可行性與儲存成本
我通常會問一些問題,視對方的回答再決定要不要繼續問下去:
1. 你會如何產生商店代碼?
(1) 如果用 DB 的 Auto Increment 的話,會不會有偽造的可能性?
(2) 可以加個檢查碼,這樣對於一些不符檢查碼的請求就可以直接忽略?
(3) 會在哪裡儲存這些商店代碼與位置資訊?
2. 你會如何驗疫調資料的正確性?
(1) 如果沒有商店代號,那表示該請求是非法的,直接忽略
(2) 承 1-2,如果檢查碼不對,可以直接忽略,這樣也不用進 DB/Cache 查它是否存在
(3) 假設檢查碼的演算法被破解了,有沒有什麼好的方式更新演算法,還是直接讓它到 DB/Cache 裡查?
3. 那如何保證可以每天接受 1 億筆的記錄,會選擇什麼儲存方式
(1) 如果需要分析 XXXX,那這種儲存方式是合理的嗎?
(2) 如果需要分析 OOOO,那這種儲存方式是可以接受的嗎?
(3) 假設每天確診人數劇增,依你上述的方法在請求報表的時候會很慢,有什麼因應手段呢?
基本上這種題目題很自由發揮的,如果沒什麼想法也可以問問 ChatGPT(不限制),不過也要思考它回覆的合理性。
為什麼會出這題?
因為公司有某個業務會有大量的短的 HTTP 請求訊息,而且我們需要與 Data Team 合作,定義出他們易於分析的資料結構,並且還要注意是否適合儲存載體。
雖然也考量過會不會有點太過「政治」,但我認為技術是中立的,純做技術探討的話其實沒什麼政治問題。
利申
這題實際上提到的傳送資料方式、儲存方式與分析內容與公司主要業務差距甚大。
※ 編輯: MoMoShota (36.226.34.224 臺灣), 06/03/2023 14:13:45
身為一個近十年的焦慮症與恐慌症病患,不必擔心我有定期服藥與就醫,目前病情也尚未影響到生活與工作。
不過仍然很感謝您的關心。
我個人是不太介意這類言論,但期許您可以在發言時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下,我能接受不代表其它人也可以。
AVL Tree 確實是較罕見的,它比較像是教材中的範例,畢竟它是最早出現的自平衡樹。
該題其實是因為應徵者提出了「自平衡樹」的說法,所以才想說進一步問「為什麼不採用其它的自平衡樹?」
其實這沒有絕對,畢竟每個人的經歷與專業不同。
有些人更熟悉具體業務的 Domain Know-How、設計模式,而有些人則喜歡底層技術,這都沒有對錯。
我時常會告誡自己「要成為一個有十年經驗的資深工程師;而不是有十個一年經驗的資淺工程師」
不過理想豐滿,現實骨感;我覺得自己大概只是個五年經驗的中階工程師吧。
或許我可以聊聊為何我會選擇這間公司。
2017 年左右,我前公司因為一些業務調整的緣故所以我離開了,當時我在求職時的基準就是:年薪至少要大於 1M
我當時面試了很多公司,像是創業家兄弟(生活市集/松果購物)、聯合購物網(好像之後收起來了?)
面試的經歷有好有壞(也有那種我到現在還在嗆他家 CTO 不懂技術的),不過絕大多數公司我都要求要 1M 以上。
只有目前這間公司例外。
當時我很認同它的產品理念與創辦人(目前的老闆)的想法,於是我只為這間開了特例,降了一些標準
其實公司最後也沒讓我失望。
剛入職時,公司還在很初期的階段,還跟別人共用小巨蛋的創業基地辦公室(雖然環境不錯,就是冷氣太冷),那時甚至連獨立的辦公桌都沒有 XD
隨著業務的穩定發展,我們先後搬到了共用辦公室,當時終於有自己的辦公桌了,也不用跟人搶會議室了;
最後,我們現在有一間獨立的辦公室,八樓、視野良好,可以看到台北 101,下班還可以走去吃個五之神再回家,還在捷運站旁邊非常方便。
哦對了,當然最重要的薪水早就遠超過我當時的預期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新創,隨時都有挑戰、隨時都有機遇,當然,隨時都有風險。
看著自己的努力發揚光大,具體地感受著自己與公司的進步,這種機遇與經歷絕對是人生中很美妙的一筆。
我承認自己應該是比較幸運的那一批,畢竟不是每一個新創都有這樣順風的經歷,我們「剛好」遇到疫情,又「剛好」業務會因為疫情而增長,又「剛好」遇到有足夠眼光的老闆與能力出眾的同事們。
誠如我一直強調的,不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遇,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出這樣的選擇。
適合我的,不一定適合你。所以我不會、也不可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應該跟我一樣。
這次的面試型式一直是我想嘗試的方向,說是「對既有面試方式的挑戰」或許有點太自負了,但我真的很想要在尊重雙方的前提下設計一個令雙方都能夠滿意的經驗,所以我在能力允許的範圍下提供了很多選擇。
覺得問答題太難?可以,我們來實作。
覺得實作太無聊?可以,我們來架構。
覺得比較習慣其它公司的做法?可以,我們來白板題。
曾經有應徵者很驚訝,為什麼我們提供這麼多選擇。因為我想尊重每一個應徵者的意願與選擇,我覺得如果我加一點點工作量就可以讓應徵者感到他能夠發揮所長,那也算是值得的。
可能是我見識短淺,但我從畢業到現在幾乎都是遇到那種進門先甩你白板題的公司,其中不乏所謂的「一線大廠」,或許這已成為約定俗成的慣例了吧
還有那種事前從不跟你說要考什麼、要帶什麼,然後一進門就說「蛤?你沒帶筆電哦?」的公司;也有那種白板題考得像是要找人腦 compiler 的公司(但面試者連 C 語言的 sizeof 不是函數都不知道)
不可諱言地,他們(有些)的薪水是真的香,但是對一個你進門就知道面試者沒料的公司,我個人是不能接受:畢竟,面試是雙向的。
我承認,以前我是那種會想辦法說服對方用我的方案的那種人 XD
不過年紀大了之後,我比較傾向讓對方放手去試試看,除非我看出有明顯的問題,不然我不太會阻止他。
舉兩個例子:
1. 同事覺得我們可以在 Laravel 上嘗試用 Pest 框架取代 PHPUnit,當時我覺得這個點子不錯所以讓他放手去改,而直到現在我們公司還是大量用 Pest 框架(寫起來比較不囉嗦)
2. 同事用了原生函式取代我實作的 XML Parser,被我阻止了,因為經過測試它的實作會使用兩倍的記憶體與降低處理速度約 20% ~ 30%
2-1. 他還跑來跟我爭說「原生函式一定比較好」。兄弟,benchmark 就擺在那邊了,你覺得我的實驗有問題你自己設計實驗,不然我就只能阻止他的 PR
2-2. 這個重構是他認為我的實作耗費太多記憶體了,在某個極端情況下會 out of memory,然後他的實作在更多的情況下 out of memory(?)
另一方面,我是很願意培養新人的,我找人來最大的目的是為了把自己給 fire XDD。
之前有個新人(Junior)進來後問我該怎麼快速養成實力,我就把他工作時遇到的盲點分析了一次,認為他的基礎知識不夠紮實(因為是非本科轉職,不能怪他)
當時我就推薦他去看一些資料結構跟作業系統的科普(雖然我更推薦讀教科書,但說真的下班後還要去 K 教科書這種事不太現實),以及一些我覺得還不錯的入門書籍。
通常來說,如果有個人來問我問題,我會先確定他要的是「我認為的解答」還是「思考的方向」
- 如果他要解答,我就跟他講我的思路及我認為要這麼做的理由
- 如果他要思考,我就會給他一些可以嘗試的方向或可以去哪裡找資料
- 如果我也不知道,那我會跟他一起找找看,或是請他實驗看看(甚至是自己接過來做實驗 XD)
確實,雖然不是很頻繁,但有些問題是跨領域且需要各種背景知識才容易解決的。
這也是我對 Senior Engineer 有的期許(雖然看起來 Soft_job 版好像不太崇尚這種想法?)
我覺得,就算是 200+ 也一定會有人有意見。
我的心態就是「對,你說得都對,有能力選擇 200+ 還 2000+ 就不勞您加入我們了」
反正現在勞資雙方就是各自喊價,市場機制下喊得合理的就能找到人。
其實 Soft_job 版算是惠我良多,我已經著手調整目前的題目,目前傾向於降低整體難度與更明確劃分 Junior 與 Senior。
如果未來公司仍授權我將面試題目分享出來,我應該還是會跟版友們分享。
(至於 FB 那邊我應該會阻止我朋友 po 文吧,我是因為對紫色貓貓沒啥好感所以一直沒加入才想說請他幫個忙,然後他自己搞到崩潰笑死)
沒事,技能的培養不會是一瞬間的事。
如果真心喜歡這個領域、這個產業,那進步也只是時間問題。
※ 編輯: MoMoShota (36.226.26.49 臺灣), 06/18/2023 00:30: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