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巨(2327)上半年獲利翻倍 第2季EPS寫新高】
🎊第2季財報與大馬轉單效應
1⃣️稅後純益63.23億,季增25.9%、年增92%,毛利率重返40達41%。
2⃣️和國際被動元件廠平均35-38%的毛利率相比,反映出國巨在高階應用比重提升至75%的優勢,長期高階比重持續上升,毛利也能站穩40%。
3⃣️EPS 12.81元創11季以來最高,累計上半年已賺逾2股本,達22.98元。
4⃣️大馬封城轉單效應有效提升國巨訂單出貨比維持1.5高檔,第3季將維持高產能利用率。
🧐關於新產能
1⃣️2021-2022年是擴產高峰,資本支出持續成長,2023年完工後才會下降。
2⃣️高雄大發三廠預計2022年試量產,新廠將有40-50%產能切入車用市場。
🚀基美車用MLCC技術超越日商
1⃣️併購的基美MLCC業務有60-80%集中在車用,推升國巨整體MLCC車用佔比突破40%,車用比重超過日商被動元件大廠村田。
2⃣️原本國巨本身技術與日商有1-1.5年的差距,但基美的車用MLCC技術已超越日商。
3⃣️國巨自身的技術將更積極投入研發,來追上與日商的技術差距,研發費用將從3%增至4%。
-
【大立光(3008) 改半年配發股利 並加強車用布局】
💸第2季財報與股利配發方式
1⃣️第2季因匯兌損失12.3億元,少掉近1個股本;單季EPS下滑至22.07元。
2⃣️毛利率從65%下探至60%,是2016年以來最低。稅後淨利29.6億元,季減44%,跌破八年來單季低點。
3⃣️配發91.5元現金股利,8/10除息,盈餘配發率拉高達50%,創歷史新高。
4⃣️且改為每半年配發股利,主要就是要吸引長期投資人、增加股價穩定性。
📉營運持續衰落原因
1⃣️產品組合較差,且供應鏈缺料之外,客戶新機推出延遲,衝擊出貨。
2⃣️半導體成本增加,使客戶在成本考量下,採取高規設計、低規成本策略,找上多家廠商比價,由低價者取得訂單。
3⃣️雖然整體策略還是以強化高階品的競爭力為主,但為了滿足產能利用率,也會接手中低階產品生產訂單。
🚗重回車用市場
1⃣️2019年7月淡出車用市場,現在策略轉彎,回頭搶攻車用鏡頭。
2⃣️但其實一直都有在服務特斯拉這個大客戶,現更規畫成立獨立部門,來加深布局車用市場。
3⃣️主要就看中車用鏡頭規格提升,而且在環艙系統、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抬頭顯示器等,鏡頭用量數都會大量增加遽增。
4⃣️目前大立光主要以混合鏡頭(玻璃加塑膠)設計為主,針對在車用鏡頭組上需導入的模造鏡片,大立光已將產能佈局列入2023年完工的新廠設計規劃中。
-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財測上調 半年賺超過三股本 明年股利翻倍跳?】
今日(27)召開法說會財報數據
1⃣️第2季營收1256.53億元, 較前季增加 16.3%,較去年同期增加85.9%
2⃣️合併第2季淨利為275.87億元,每股盈餘為17.44元,累積上半年大賺33.65元,逾三個股本,已超越去年全年26.01元水準
3⃣️上調年度營收目標,上調至年成長45%以上,達到4671億元(170億美元)以上,公司認為,年營收200億美金指日可待。
4⃣️年毛利率可達到原先44%-46%目標範圍的上緣
💵主要受惠於4大產品類別健康市場需求以及在5G、WiFi 6 與ARM架構CPU等技術領先的優勢,其中尤其是市場預期今年聯發科5G晶片銷量成長將翻倍,以1.5億套的成績正式超車高通1.4億套,成為5G晶片及手機晶片龍頭,5G晶片擁較佳毛利優勢,將優化聯發科今年產品組合可望至46%。
🧐明年展望
聯發科自2019年至2021 年,營收可望2年間成長1倍;依據彭博社市場分析師平均估計,每股盈餘可望2年間變成4倍;依此推估,2022年每股配發的現金股利可達62元以上,近乎是今年配發股利37元的雙倍。
#國巨 #大立光 #聯發科
車用市場 2023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705 #收盤 #重點
📍「凱哥財經生活大小事」:https://www.provoice.tw/show?id=48c0295c-256c-40ee-a8ac-70b8347f8d52
#台股 #創高
美股上周五收漲,台股今 (5) 日也開高走高,另外雖然航海王落難翻黑,鋼鐵人仍領軍傳產走揚,帶動大盤攻上 17940 點,改寫歷史新高,終場大漲 209.18 點,收在 17919.33 點,成交值達 6056.89 億元。
#電子比重 #權值電子
電子今(5)日重回市場主流,權值電子股揚眉吐氣,台積電(2330)股價回神,一度上漲逾 1%,達 597 元,不過終場漲幅收斂,收 591 元;聯電(2303)勁揚逾 3%,收在 54.4 元。瑞昱(2379)、聯詠(3034)、上漲2~4%%,台達電(2308)、日月光投控(3711)漲逾1%。
#鴻海 #車電股
鴻海(2317)仍是iPhone 13代工大贏家,傳獨吃頂規Pro Max訂單,今(5)日股價也強勢突破盤整格局,勁揚近 5%,收117元,收復所有均線。而車用市場回溫,保護元件族群今日也獲買盤青睞,興勤股價強漲逾 7%,一度超越華新科,登上被動元件股后,聚鼎亮燈漲停收 155 元,國巨也大漲 2.7%。
#航運 #貨櫃三雄
航運股今日落難,萬海(2615)受塞港問題所苦,5月自結獲利意外月減11%,儘管仍較去年同期飆增17倍,股價卻震盪下挫,終場跌幅逾7%;散裝航運重災,新興(2605)、四維航(5608)一度跌停,慧洋-KY(2637)、中航(2612)、裕民(2606)同樣賣壓罩頂。不過長榮(2603)、陽明(2609)開高走低後再翻紅,終場仍有5%、3% 的漲幅。
#聯發科 #加發股利
針對下游封測廠京元電(2449)外籍移工群聚染疫事件,手機晶片大廠聯發科(2454)董座蔡明介表示,影響是短期的,預計會在第三季恢復。而董座蔡明介指,今明年營運展望正面樂觀,聯發科財務長顧大為則重申,四年內都會加發16元特別股利。聯發科今早股東會,針對小股東關心的京元電外籍移工染疫影響生產線議題,蔡明介回應,有關京元電染疫事件,經團隊評估是短期影響,預期第三季將逐漸恢復。
#陽明 #解禁
陽明(2609)遭證交所列入處置股票,「關禁閉」期將在今天期滿,明日解禁前,本土法人最新報告再調高陽明目標價,上看357元,維持買進;陽明早盤以198元開高,盤中翻黑。
#景碩 #挑戰歷史高
進入5G新世代,載板規格搭上更大尺寸及更多層數的結構性趨勢,整體供需轉趨吃緊,國內外大廠加碼投入資本支出,但設備交期的延長與需求增長下,缺貨恐延續到2023年底,南電(8046)、景碩(3189)第三季獲利再拚新高。
#大聯大 #台驊 #漲停
大聯大(3702)持有台驊投控帳面價值暴增8倍,加上擴建倉儲中心題材,晨盤爆量衝上57.7元漲停。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車用市場 2023 在 Yahoo奇摩股市理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車用市場也要解封了❗❓
#投資 #貨櫃 #漲價效應 #車用市場
車用市場 2023 在 【新訊】台灣汽車市場2023年4月銷售報告|Lexus大軍表現亮 ... 的推薦與評價
2023 年4月台灣新車銷售成績在今天出爐,經過我們整理數據之後,為大家帶來國產車以及進口車市場的前二十名名單;首先在總市場部分,2023年新車市場共 ... ... <看更多>
車用市場 2023 在 中國汽車出口竟超過日本?電動車市場佔世界一半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電動車 市場 佔世界一半?中國是否已經彎道超車成汽車大國?我在此作出最詳細的分析!到底各國是否需要忌憚? 2023 -06-10《蕭若元:理論蕭析》. ... <看更多>
車用市場 2023 在 [情報] 2023年7月份臺灣汽車市場銷售報告-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c.8891.com.tw/news/toyota/rav4/17297
2023年台灣新車7月份掛牌數為42359輛,先來看看國產與進口前20名車款有哪些,稍後我
們也會奉上完整報導
國產車
進口車
台灣車市7月銷量
總市場來到42,359台
較去年同期成長10.9%
本月一樣是由TOYOTA神車Corolla Cross第一 來到4042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5.34.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90863151.A.6EE.html
※ 編輯: jerrysuper (39.15.34.18 臺灣), 08/01/2023 12:13: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