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觀察日誌】
我和Johnson剛在一起,便一起一點點的開始嘗試攀岩。
從不會確保,變成固定繩伴,共同成長和磨合習慣,彼此從0到現在,潛意識裡總會有比較:
為什麼這條路線他先爬完?
為什麼這個動作我做得到?
他身高173cm,我160cm,爬法總不能彼此參考,有很多攀爬細節觀察到了,但我想不通就放在心上。
直到看到小PO寫了他和Dave伴侶間的競爭意識,加之上上週爬了輪迴的感想,有些埋在心頭底下的疑惑,終於浮出水面,撥雲見日,有些通透。
#伴侶間的競爭意識
冥冥之中有些感受,但卻是第一次明白,原來這是每對攀岩情侶,或多或少都會遇到的困擾。
而困擾的幅度,則會隨著彼此的級數落差起伏,也因此進步的動力十足。
#身體素質的落差與優勢
我們身高落差13cm,彼此不同的攀爬習慣,面對難關時的不同表現,令我不斷的觀察與思考,這些差異的影響在哪?
直到面對校門口的輪迴(S, 5.11c)難關,嘗試技巧爬法,看了3-4人的挑戰,加上 Chick From Taiwan 易思婷(小Po) 的心得分享,過往每一分觀察漸漸浮上心頭。
像輪迴一樣,身高在大部分的攀登裡面都能彌足技巧,170-175cm只需做到6/7分,甚至180cm以上的只做到1分即可,但對155-165cm來說是要做到位,滿分10分才能度過難關。
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優勢皆不同:
【擁有身高或力量】
優點:只要做到6/7分就能完成路線。
缺點:缺失做足滿分的動力,缺少把技巧練到10分的機會。
>>
若沒有把動作做全,無法完全掌握該技巧,下回在不同岩質不同問題上,便有可能無法應用出來。
【沒有身高或力量】
缺點:就算做到了9分,只要差1分,就無法度過難關。
優點:絕對有十足做滿10分的動力,因為做不到就是上不去,沒有取巧的空間。
>>
也因此明確知道自己的技巧是在哪個部分差了那1分。
#同時擁有身高和力量的天選之人
雖說適合自己的爬法,就是好爬法,但常常讓我想不明白的是,到底應該先彌足技巧,還是力量,或有時就是必須向身高低頭?
直到看到 Adam Ondra 的一句話—— “the worse your climbing is, the stronger you have to be.“
原來如此,確實都是完成路線。
但爬完之餘,我在意的細節能怎麼處理?我想專注的風格與姿態又是什麼?
我想走的攀岩路是什麼樣子?
-----
轉錄自小PO貼文(Link:https://reurl.cc/O1VRgD):
Gym Climber雜誌上看到Adam Ondra的專訪:
“...maybe you don't have to climb in the best way if you are just so much stronger than the others. Of course, to have the whole combination helps, Because the worse your climbing is, the stronger you have to be.
…
Because in general, I like sport climbing more than bouldering because there are just so many details you can focus on. ...”
“Maybe what I always try to focus on is not really grace in climbing, but efficiency. Efficiency is a very individual thing, I have to emphasize because I might climb the route in a certain way, and I know that for me, for my body typ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that was perfect.”
-----
#Grivel #Arcteryx #BlackDiamond #8bPlus #RockClimb #Climb #LeadClimb #Bouldering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