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裡的臨床營養師都在做什麼? ]
經營營養麵包這麼久了,好像還沒跟麵粉分享過醫院的營養師都在做什麼!到去年四月離開臺大以前,我在臨床工作了七年,不算很長但也不短,對於臨床營養師的工作內容還算熟悉。因為很多人都很好奇臨床營養師在做什麼(我覺得連我爸媽都不知道我到底在醫院做什麼🤣),所以決定今天來為大家講述這個故事。(Will上身!?)(有看過X調查的就會懂)(我好宅)
很多人以為醫院的營養師就只要看門診,其實門診只占醫院營養師工作的一小個部分。當初一個禮拜的五個工作天裡面,我只有兩個門診,星期一上午是自己的營養門診,星期三上午是慢性腎臟病門診。
在臨床占最大工作時間的其實是顧病房。一開始進醫院時因為人力不足,我最高紀錄曾經同時照顧10個病房,總共250床左右,到後來人力比較增加之後,下降到120-150床左右(看留言發現有人誤解,這邊解釋一下,一個病房指的不是一個"房間",像復健科病房我們統稱為一個病房,但一個復健科病房裡面會有20-25個房間,每個房間裡面有2-4床不等)。
根據我的工作紀錄(當時每天都要寫報表),自己平均一天看15-20個病人,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多,但是營養師衛教病人的時間通常都是一個人30分鐘起跳(以前常常被病人盧到一個多小時🤣),而且這還不包含查資料的時間。在衛教一個病人之前,需要查好病人的病史、用藥、這次入院的原因等等(還是菜鳥的時候,一個病人的資料查一個小時我都還不敢上去病房面對他🤣),保守估計這七年接觸過的個案至少有2萬個以上。
以門診為例,一個門診就三個小時,我的門診到後期常常掛號到10個以上,一個病患初診要通常30分鐘起跳、複診20分鐘起跳,10個病人跟醫師的門診比起來雖然超少,但就會弄到下午診的營養師都來了還沒離開診間,也沒有時間上廁所。
我照顧過的病房包括:復健科病房、內科ICU、創傷醫學病房、綜合病房、婦科病房(以婦科癌症為主)、產科病房、老年醫學病房等等。因為每一科的專業都不一樣,營養師又不像醫師在訓練過程中就會分科,所以每接到一個新的病房都是一個新的挑戰。
除了臨床之外,也要接觸社區營養。前東家以前有一個很有名的活動叫做午餐的約會,每個月會辦一次,由營養師選定一個主題(比如胃食道逆流),設計一套相關的菜單,邀請專科醫師來擔任講師,在星期六的中午讓報名的民眾可以邊吃營養師設計、師傅做出來的午餐,邊聽醫師以及營養師的演講。
除上述工作之外,還有幫醫師護理師上課、做臨床研究、舉辦各種記者會、帶暑期減重班、出書、帶實習生、拍衛教影片、民眾衛教講座、Case report、Seminar、假日值班等等,我甚至還幫部門設計過商品的包裝...
N年前我還是大學生,在醫院實習的時候,結業式上主任問了一個問題:"實習完以後會想來醫院當營養師的請舉手!"我當初是同一梯次裡面把手舉最高的那個🤣🤣🤣
後來很幸運如願進入同一所醫學中心當營養師,每批次的實習生在結業式仍然會被主任問到這個問題。然而隨著一年一年的過去,舉手的學生越來越少,甚至整批學生可能只有1-3個舉手,因為醫院的營養師真的是個工作量跟薪水不成比例的工作。曾經有護理師私下跟我講想考營養師,但聽了我的薪水以後就打消念頭了🤣
其實我至今仍然很喜歡醫院的臨床工作,雖然最後選擇了離開,不過為了寫這篇文章翻找以前的照片時,也勾起我滿滿的回憶。我在醫院認識了非常多優秀的醫療人員,到現在他們也都還用各種方式支持著我,所有的過去都成為了讓我成長的養分,現在支持著我的麵粉也是🥰
現在走入診所,營養麵包仍然會以營養師的身分繼續努力下去。也請麵粉們繼續支持我喔!😘
#臨床營養師在做什麼 #營養麵包 #呂孟凡營養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護理師的付出和薪資嚴重不成正比,菜鳥護理師的平均薪資為32,000,元至35,000元,扣掉勞保、健保、醫療互助金等費用後,換算成時薪竟然只剩121元,比時薪150元的工讀生還低!不僅如此,前幾天還有診所用月薪25,000元的「高薪」徵聘全職護理師,請問勞動部和衛福部可有關愛過這群辛勤勞累的護理人員...
「護理人力不足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運動防護員x物理治療師 Lulu Lu柏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醫勞盟- 護理人力不足,醫院不得不關床!...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護理人力短缺執業率不到6成! 學士後護理系大舉招生補缺口 的評價
- 關於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護理板 - Dcard 的評價
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運動防護員x物理治療師 Lulu Lu柏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從足球員猝倒事件中能學到什麼
昨天深夜,歐洲國家盃B組丹麥對上芬蘭的比賽中,29歲的丹麥球員Christian Eriksen在比賽時在沒有碰撞、沒有前兆的狀況下突然倒地,畫面中可以看到他雙眼無神,身體毫無動靜,隊友對手發現不對勁,立刻招呼隊醫飛快地衝上場進行搶救,隊醫在事後的訪問時提到,他抵達Eriksen身邊時他還有脈搏與氣息,但情況突然轉變,也因此必須進行CPR,好在抬下場之前Eriksen在擔架上已恢復意識跟生命跡象,目前也正在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中。
這樣的事件發生後震驚了體壇
也讓我想到了過往在運動場急救的經驗
決定再把這樣的資訊整理並分享給大家
通常35歲以下的年輕運動員猝倒都是沒有徵兆的
也可能要特別檢查才會發現原因
歐洲國家盃是足球界重要的盛事之一
因此賽事中醫療人員的配置絕對少不了
所有急救配備與流程都是頂規
在台灣的許多賽事通常礙於經費與人力資源不足
能請一個防護員是基本
兩個以上是佛心來著
99%的比賽沒有配救護車與現場醫師護理師
現場連長背板跟頸圈都很稀有
更不要說訓練的時候
所以問問我們自己
真的準備好了嗎?
我如果要在運動場域工作
我的勇氣跟能力足夠應付這樣的意外事件嗎?
另外在圖片或文章中我皆以"猝倒"來表示
(但英文都是sudden death, 這樣找的資料比較齊全)
因為我認為死亡是由醫師來判定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搶救
在醫師判定之前我都不認為此人是救不活的
所以使用猝倒一詞
CPR中也有小小的修正
運動時的猝倒極少機率有呼吸道阻塞的狀況,且一般民眾較難去判定是否有呼吸道阻塞
以及在衛生安全疑慮下也不鼓勵大家口對口吹氣了
叫叫CABD的A和B我也先拿掉囉
參考資料:
Prentice, W. (2016). Essentials of athletic injury management (10thed.), Ch21, 347.
Emery, M. S., & Kovacs, R. J. (2018).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thletes. JACC: Heart Failure, 6(1), 30-40.
Bille, Karin, et al.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athletes: the Lausanne Recommend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13.6 (2006): 859-875.
Angelini, Paolo, et al. "We have plenty of reasons to propose new, updated policies for preventing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young athlet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9.8 (2020): e014368.
民眾版心肺復甦術參考指引摘要表 衛生福利部於 110 年 4 月 23 日修訂
#運動防護員AT
#物理治療師PT
#緊急救護技術員EMT
#場邊急救
#運動猝倒
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市議員李順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市議員李順進 轉傳 [110/06/10 ~ 06/11] 衛生福利部 及 高雄市政府 要點公告
●環安、治安、交安、工安、婦幼安 代言人!
︽︽︽︽︽︽︽︽︽︽︽︽︽︽︽︽︽︽
[110/06/11] 衛生福利部 為協助紓解重症醫療量能,指揮中心採購複合單株抗體藥物,提供具有重症風險因子之輕中度確診個案治療使用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05041779662231
#衛福編編報報發文時間:2021.6.11
●記者會直播:https://youtu.be/vDB7_AsPbbM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指揮中心已採購複合單株抗體藥物,將提供具有重症風險因子之輕中度確診個案治療使用,以降低個案轉為重症需住院之風險,協助紓解重症醫療量能。
●依據國際研究顯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輕症比率大約佔8成左右,但其中約9%的患者可能惡化為重症,主要的重症危險因子有高齡、肥胖、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慢性肺病、免疫抑制疾病/免疫抑制治療等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以及懷孕等,且其病程演化迅速,甚至導致死亡。截至本(110)年6月10日監測資料,國內輕中度COVID-19確診病例約佔所有確診個案84%,死亡病例數佔確診病例2.7%。
●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嚴峻,重症醫療量能持續緊繃,鑒於單株抗體之療效及安全性已有部分證據支持,美國FDA及國際間已陸續發布緊急使用授權(EUA)核准於臨床使用,以治療輕度至中度SARS-CoV-2感染且有重症危險因子之高風險患者,降低個案轉為重症需住院之風險。指揮中心經諮詢專家,已將該藥物之使用建議納入我國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並著手採購儲備該藥物,規劃分配於集中檢疫場所之主責醫院,經醫師評估治療效益與風險,並充分告知後,給予符合條件個案注射治療。
#防疫最前線 #謝謝辛苦的檢疫人員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所有第一線人員 #臺灣加油
#2019nCoV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19
#MOHW_Taiwan
~~~~~~~~~~~~~~~~~~
[110/06/11] 衛生福利部 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期間,持續執行「邊境嚴管」措施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05038566329219
#衛福編編報報發文時間:2021.6.11
●記者會直播:https://youtu.be/vDB7_AsPbbM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鑑於國內COVID-19疫情仍未穩定,為避免增加我國檢疫量能及醫療資源的負擔,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期間,將持續執行「邊境嚴管」措施。邊境嚴管措施,包括
(一)未持有我國有效居留證之非本國籍人士,暫緩入境。緊急或人道考量等經專案許可者除外。
(二)暫停旅客來臺轉機。指揮中心亦將視國內外疫情及社區防疫執行狀況,適時滾動調整。
~~~~~~~~~~~~~~~~~~
[110/06/10] 衛生福利部 指揮中心感謝我國企業及民間單位共同捐贈日製負壓隔離艙80座,公私協力共同防疫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04452993054443
#衛福編編報報發文時間:2021.6.10 #滿滿感謝
●指揮中心感謝我國企業及民間單位共同捐贈日製負壓隔離艙80座,公私協力共同防疫
●衛生福利部 LINE@:https://lin.ee/24imWWE
●衛生福利部 Twitter:https://twitter.com/MOHW_Taiwan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表示,鑒於近日國內疫情嚴峻,我國共計6家企業及民間單位(萬海航運、元大金控集團、臺灣證券交易所/臺灣期貨交易所/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光合基金會/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富邦金控、急診醫學會)集資共同捐贈日本日立公司所生產之「負壓隔離艙」80座,將由衛福部轉交各急救責任醫院使用,盼能協助解決為各大急救責任醫院負壓隔離病房不足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經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王必勝副組長與代理商三顧股份有限公司交涉,日本日立公司鑒於臺灣疫情嚴峻,優先協調部分訂單給予我國採購,並由中華航空公司無償協助運輸工作,今日晚間首批10座已抵達臺灣,剩餘70座將分批於未來三周內陸續送達。
●「負壓隔離艙」可用於室內外、急診或加護病房等處,為確診或疑似病患提供緊急處置、暫留及轉出轉入空間,以減少醫護和病患直接接觸的機會,為我國第一線醫療資源提供直接的保護。正值此疫情艱難時刻,指揮中心感謝各方集結力量、團結抗疫,協助我國疫情防治工作,共同守護第一線醫療人員,指揮中心向各方表達誠摯的感謝,近日將儘快依各醫院需求及疫情狀況,調配運送至各醫院組裝啟用。
~~~~~~~~~~~~~~~~~~
[110/06/10] 衛生福利部 疫苗注射護理隊,線上教育訓練啟動囉
https://www.facebook.com/mohw.gov.tw/posts/1904444596388616
#衛福編編報報
●為預備 #COVID19疫苗社區接種作業,降載醫療機構及地方衛生局所防疫負荷,衛福部自5/22啟動疫苗注射護理人力儲備計畫,謝謝護理夥伴相挺,2天內報名達5,000位,共計有10,500人成功報名。
●衛福部特別製作「COVID-19疫苗」線上培訓練課程,請報名的護理夥伴上網完成閱讀。
●請連結「護動e起來」平台>社區接種專區:https://nurse.mohw.gov.tw/cp-174-979-dc880-2.html
●衛福部將陸續以電子郵件提供報名夥伴相關須知及自主排班等資訊,也請留意電子信箱。
●護理師貼心提醒:為了你,護理會堅守崗位;為了護理,請你堅守在家!
#謝謝臺灣醫護人員 #謝謝防疫前線夥伴 #防疫做好臺灣加油
~~~~~~~~~~~~~~~~~~
[110/06/10] 衛生福利部 疫苗接種政策為全體國民重要權益,資訊均公開透明,如有違法將嚴正法辦
https://www.mohw.gov.tw/cp-16-61339-1.html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0)日表示,針對臺北市今日上午對COVID-19疫苗接種相關之言論,說明如下:
一、指揮中心指出,所謂4月21日之發文是指揮中心於4月14日與衛生局召開協調會之紀錄,其中一項決議為若合約醫院COVID-19疫苗庫存量過多,評估無法於效期內用畢,為使疫苗有效運用,可在轄區衛生局人員協助下,將疫苗配送至其他合約醫院、非合約醫療院所或衛生所,需用者儘速使用,調度以一次為限,運送時應符合疫苗冷運冷藏相關規範等;惟當時狀況係因一批疫苗即將於5月底到期,當時開放之公費對象接種意願低,故將疫苗進行靈活配置,於效期前提供開放之公費對象中的需求者接種,以儘速適當使用疫苗。
二、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自5月下旬起,因疫情致疫苗接種需求大增,指揮中心為保障第一線醫護及防疫人員安全,依ACIPCOVID-19疫苗工作小組會議決議,以電子郵件通知地方政府衛生局,自5/24起優先提供第一類至第三類人員接種,並視疫苗庫存量及接種規劃,提供3月22日至4月11日已完第一劑之醫護人員與因公務出國者接種第二劑,此外,必須暫緩「自費對象」以及「第一類至第三類同住者」接種;後續指揮中心撥配疫苗時亦皆限定接種對象,雙北地區以第一類至第三類未曾接種第一劑疫苗的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為優先接種對象,並未開放其他對象接種。有關好心肝診所接種疫苗的事件,疫苗效期至8月多,應無庫存量過多而無法使用之疑慮,且接種對象是否為開放接種之公費對象,為應釐清之重點。
三、指揮中心重申,有關中央政府有850瓶COVID-19疫苗置於臺北市或轄內醫院一事,已於昨(9)日發布新聞稿說明,該等疫苗為指揮中心專案同意列冊施打對象,總計配送650瓶疫苗,其中差距之200瓶係為已送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提供華航機師及機組員接種之疫苗,另80瓶為指揮中心提供中心內各部會及疾管署人員施打,目前剩餘30瓶。
四、有關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部分,於這次124萬劑疫苗接種規劃,係以運用現行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模式提供民眾接種服務;至臺北市政府所提指揮中心規劃之預約系統,係為大規模接種措施使用,目前正積極測試中。
指揮中心強調,疫苗接種政策為全體國民重要權益,相關規定、流程、接種對象及順序均公開透明,如有違法事項絕對依法徹查,嚴正法辦,絕不寬貸,有心人士切勿心存僥倖,以身試法。
~˙~˙~˙~˙~˙~˙~˙~˙~˙
[110/06/11] 高雄市政府 高雄市如何加快疫調市長怎麼說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224145624313702
●目前從個案就醫到檢驗報告再到疫調,可以在24小時內可以完成
●當接到一個疑似出現症狀的患者時候,不管他在基層診所、或是醫院就醫,會經過通報程序,只要一經通報我們就進到採檢。
●高雄市目前有23家的指定採檢醫療院所,採檢完後,這些檢體會直接送到指定的檢驗室。在收到檢體之後,會在大概四個小時左右完成PCR的處理程序。
●下圖中比較淡的部分是一般的採檢疫調流程
●兩條是高雄市「多做」的兩個步驟:
●即時通知、即時疫調、即時匡列、即時隔離:
○高雄市檢驗量能足夠。目前一天PCR檢驗量能為18間,可處理2500件;如特殊狀況需加班,可到一日5000件。當有群聚感染發生時,可以立即處理。
○另外,高雄市多了檢驗實驗室與市府的聯繫的快速通道。實驗室檢驗結果一出來,10分鐘內,就會將個案檢驗結果通報 高雄市政府 的疾管處。比常規的一般通報流程需1~2小時要快上許多。
○如果是陽性,我們就立刻進行通知、疫調、匡列與隔離,以最快速度,減少病毒在社區的傳播風險。
○如果是陰性,就會進入居家隔離,請他到防疫旅館進行隔離的程序。
●解隔離前,必須再次採檢陰性
○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必須隔離14天。其他的縣市,假如時間一到就放人,但高雄市則在去年十月開始,要求再次採檢陰性,確保安全,才可返回社區。
○有些接觸者一開始採檢是陰性,但在潛伏期約五天後,在隔離期間內發病、或是無症狀感染。再一次採檢,才能確保社區安全。
●總結高雄市採檢疫調流程快速的原因
○第一是檢驗量能足夠
○第二是不等一般流程內的上傳系統
○開闢「綠色通道」以更快速便捷的方式直接通報。
○「雙重疫調加嚴程序」包括快速通報、解隔前再採檢,才能讓社區更安全
【陳老師小學堂複習時間】https://bit.ly/3wudXda
和大家說明流行病學上「匡列接觸者」的重要
~~~~~~~~~~~~~~~~~~
[110/06/10] 高雄市政府 0610高雄市無新增確診個案+0防疫不鬆懈,生活更健康!
https://www.facebook.com/bravo.Kaohsiung/posts/4222381107823487
●大家關心的COVID-19疫苗接種
○大規模快速接種
○76間小型診所
○53間社區活動中心
○25家中大型的學校接種站
○4處體育館大型接種站
○總共人數一天可以打到五萬個人
○高齡長輩優先接種高市府已積極準備中
○6/15-6/17首波高齡長輩接種日
●由區公所里幹事依戶籍所在地通知長輩接種。
○號召熱血計程車投入接送長者打疫苗的行列
○邀請熱血司機們一起投入接送長者打疫苗的行列,服務獨居、身心障礙、重大傷病的長輩們。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可打電話到區公所洽詢,高市府會補助油錢,共同服務長輩。
○熱血運將報名,請洽高市府交通局:
○電話07-2226816
○或私訊轉動高雄青春夢- 高雄市政府 交通局 https://www.facebook.com/tbkcdream/
●高雄市政府 與陳其邁市長挺第一線防疫人員
○醫護及警消均適用:
○0-2歲受託補助,全日托育8000元、日間托育4000元,由政府負擔。
○謝謝所有辛苦的防疫人員也請市民朋友碰到醫護同仁的時候,記得跟他們說聲謝謝。
●特別呼籲
○端午節假期盡量不要移動!返鄉的旅客,高雄會要求要做好自主健康管理(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在高鐵站、火車站上下車,必須使用QRCODE實施實聯制。
●新聞稿 https://bit.ly/3xc4CqR
#高雄市政府 衛生局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
#高雄市38個行政區區公所
#高雄市計程車業者
︾︾︾︾︾︾︾︾︾︾︾︾︾︾︾︾︾︾
臉書貼文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posts/1274734866314929
LINE貼文連結 >>> https://timeline.line.me/post/1162339800605049713
●請持續關注並給予指教:
○LINE官方帳號〔市議員李順進顧地方大小事聯盟〕:https://lin.ee/9YhCukt
○臉書粉絲專頁〔市議員李順進〕:https://www.facebook.com/LeeShunJin
#高雄 #議員 #李順進 #環安 #治安 #交安 #工安 #婦幼安 #代言人 #轉傳 #衛生福利部 #高雄市政府 #公告
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護理師的付出和薪資嚴重不成正比,菜鳥護理師的平均薪資為32,000,元至35,000元,扣掉勞保、健保、醫療互助金等費用後,換算成時薪竟然只剩121元,比時薪150元的工讀生還低!不僅如此,前幾天還有診所用月薪25,000元的「高薪」徵聘全職護理師,請問勞動部和衛福部可有關愛過這群辛勤勞累的護理人員?
根據勞動部提供的資料顯示,護理師在106年的平均月薪為40,707元,10年來成長幅度僅12.6%,相較於醫師薪資漲幅33.4%、社工心理人員31.7%、藥事人員17.3%,護理師的薪資漲幅為醫療相關專業人員中最低,跟國外相比更是差了一大截。在美國,護理師的平均月薪為124,495元到534,539元,澳洲則為108,675元到328,613元,高出我國好幾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才表示要開放引入外籍醫療看護人力,在起薪低和環境差的狀況下,我國有什麼競爭力可以挽留這群護理人才?
雖然衛福部健保署在2016年投入了約104億元來提高醫院及診所共145個服務項目的支付點數,並稱此舉能「為醫護人員加薪」,但只要沒有將給付給醫院和醫護人員的經費分開,實質分配的權利還是在醫院與資方手中,就如同健保署在2008年至2014年投入91.6億元來推行「提升住院護理照護品質計畫」,就有不少醫院未將款項用在提升護理人力上,反而濫用於旅遊、餐會等吃喝玩樂項目。
此外,不僅月薪少,護理人員的血汗工作環境更是眾所皆知。護理師愛喝珍奶是因為沒時間吃飯、生病不敢請假是因為怕工作會落在其他同事身上,甚至還要面臨醫療暴力、背負人命關天等壓力。諷刺的是,政府近年不斷提倡長照2.0政策需要護理人力,然而在執業環境不改善、薪資低落的情況下,哪裡還找得到人力去執行呢?
在執業環境如此惡劣的情況下,台灣每年都會流失約2%的護理人力。國健署在調查台灣100家醫院23,123名全職臨床護理人員後發現,有轉業意念的護理人員竟然高達74.66%。勞動部勞安研究所在103年發布的資料也顯示,薪資、晉升、職業壓力是影響國內護理人員離職的最主要三個原因,而領照後不執業的原因則為輪三班、職業壓力大等健康問題,還有專業不受尊重、工作繁重、薪資低、福利制度不佳等因素。
要改善執業環境,調整薪資為必要手段之一,政府應研擬提升護理人員薪資的具體可行方案,並調查護理人員在納入勞基法後,是否有縮減福利措施、降低實質薪資等情形發生,並建議輔導護理人員籌組工會,讓護理人員有與資方抗衡的空間。
最後,護理人員的職場留任的比率為全球最低,僅有7年,原因多為輪三班、無法兼顧家庭,故政府也應提撥補助獎勵,鼓勵機構設置全日托兒方案,各醫療機構也應附設托兒所或與托兒機構簽訂合約,才能改善護理人員執業環境,解決護理人力不足的問題。

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食安跨部處理流程看不到的隱藏功臣-基層衛生所
📌最近全台鬧蛋荒,食藥署還在彰化順鴻牧場抽驗出農藥芬普尼超標的雞蛋。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的通報及應變處理流程,雖然是由農委會稽查出問題後啟動通報,再聯合衛福部及環保署還有當地衛生局來進行稽查,但其實這些稽查動作,在衛生局人力不足的情況下,#最後全都落到了衛生所的公共護理人員身上。
📌衛生所表面上的中央主管機關是衛生福利部,但其實衛生所的實務工作卻擴及4署2司,包括國民健康署、健康保險署、食品藥物管理署、疾病管制署、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心口司,部分基層衛生所還必須查訪新設立的商家、輔導食品業者登錄資料到平台、訪查過期食品及誇大不實等等業務,甚至連交通部也來吃豆腐❗75歲高齡駕駛換駕照也要衛生所做體檢。
📌實際上,衛生所公共衛生業務涵蓋了中央每一個部署司,上級未橫向溝通,不清楚其他部司局給了基層哪些業務,每個單位都指派一點點,加起來才會導致公衛護理人員的業務包山包海,#2796人兼辦多重業務,時間被嚴重切割。
📌另一方面,要求衛生所稽查地方幼托兒所、商店等機構也是一件很弔詭的事,因為衛生所除了有家戶管理的核心業務,還要連結社區資源,與社區保持友好關係,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衛生所不僅會在個案管理還有行政管理的角色之間混淆,#還有球員兼裁判的衝突。
以下幾點為我這次質詢的提案:
✔請食藥署應評估「食安業者登入管理」執行之人力盤點及成效。
✔請衛福部重新確認衛生所公衛護理人員在家戶管理的核心業務,並全面盤點目前公衛護理人員的所有業務內容。
✔請衛福部清查各單位(衛生所)申請留停比例與原因。
#質詢
#食安
#公衛護理核心任務盤點

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護理人力短缺執業率不到6成! 學士後護理系大舉招生補缺口 的推薦與評價

近年來 護理人力不足 的問題,一直都是社會關注焦點,目前全台領有護理師證照的有31萬人,但執業登記人數只有18萬人,執業率是不到六成,讓各校學士後 ... ... <看更多>
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護理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記得從高中填志願時就只有填了六個護理系,原因是因為當時的目標就是大學畢業後 ... 他媽我無腦支持,人力不足是事實,當然不是我的問題,或是你家屬的問題,問題是 ... ... <看更多>
護理人力不足原因 在 醫勞盟- 護理人力不足,醫院不得不關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病人住院淡季的6-8月,今年從北到南的醫學中心都塞爆,護理人力不足,導致醫院不得不關床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另外一個不能說的秘密是,有人說,空病床拿去賺錢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