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民/面對光電衝突,我們的出路在哪裡?(06/08/20202 上下游)
文/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上下游新聞日前兩篇有關漁電共生的報導,蠻完整呈現出養殖界對漁電共生政策的疑慮與擔憂,舉凡養殖面積大幅縮水、產量與品質缺乏實證、承租戶怕被解約而不敢反對…等,都是迫切又重要的問題。
綜觀全台各地頻頻發生光電爭議,不管是試圖結合農漁業經營的共生型光電,或土地變更型的大大小小光電專區,都有排擠生態環境與農漁產業競合的問題。追根究柢,問題就出在「目前光電設置程序,完全欠缺環境與社會衝擊的評估,過程中也缺乏資訊公開與公民參與,而國家對於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光電、要如何選擇合適的場址,始終說不清楚」。
縱使政策宣示「農漁為主、綠能為輔」,但因欠缺法規機制,多數綠能業者在利益趨使下,強勢進入農漁村與公有土地,光電儼然凌駕農村、生態與文化。這些凸顯了光電發展需要更系統化的全盤規劃,化解這些衝突矛盾,同時更要與利害關係人、社會商討對話,盡可能求取共識。
政府應具體說明合理的綠電推動策略,回應社會疑慮
首先,台灣目前設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要佔20%,其中屋頂型光電裝置目標為6GW、地面型光電為14GW,估計需要1.4萬公頃土地。那麼這些土地要坐落在哪裡?對環境與產業的衝擊如何?
甚至為了達到2050年國家NDC (國家自定貢獻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減碳目標,甚至符合全球降溫1.5度C的目標、又兼顧糧食自給率與自然保育目標下,我們的土地與環境可以容納多少光電?
這些都需要經濟部與相關機關進行科學調查與評估,並與社會對話,具體說明國家長期且合理的能源轉型目標與推動策略,回應社會擔心環境與產業毀壞的疑慮。
中央應篩選出較無爭議的低敏感區,協助地方政府優先選擇
其次,中央各部會推動光電應選擇衝擊最小的策略,透過生態、文資、土地等圖資套疊,篩選出較無爭議的低敏感區,協助地方政府優先從低敏感區中規劃光電潛力專區來進行環境與社會檢核,降低光電與地方價值的衝突,並暫緩爭議區的光電規劃與審理,以建立人民對光電政策的信心,也減少綠能業者不必要的風險。
第三,相關單位應更積極向社會說明政策細節,除了推動策略的說明,也應回應人民對既有光電爭議的疑慮,例如漁民對漁電共生的各種問題,農委會都應提供充分的說明與諮詢,不要讓漁民在資訊不對等下,直接面對土地整合商或業者,而感覺無助、擔心受騙上當;同時農委會也應盡速完成農漁電共生的試驗結果,確立農漁電共生可行的條件與規範。
避免光電落入被財團掌控的傳統經濟模式,開放多元角度參與
第四,人民的參與及投入是先進國家再生能源發展順利的原因。政府如何提供人民更充分的資訊與方法,降低人民參與的門檻,避免光電落入被財團掌控的傳統經濟模式,這是目前台灣光電推動過程中所忽略的課題。而政策形成過程中,也需要容許多元角度與意見的討論,才能彙整出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例如報導中提到有人反對降低漁電共生專區設置面積,但換個角度想,假設政府先做好環境與社會經濟衝擊評估與把關,篩選出爭議較小的區域,若放寬該區標準,允許人民小規模自主在魚塭架設光電板,反而可以避免財團壟斷,讓綠能的好處與收益完全留在社區與人民身上,或許結合配套不見得是壞事。
不論最後台灣的光電需要多少土地,都需要經過合理的檢驗與程序來推動。當前直接讓光電業者衝到第一線現場圈地、激起抗爭與不確定風險的模式一定要被改變。今年4月初,民間團體在行政院前召開光電體檢記者會,提出五大訴求,倡議優先推動屋頂型光電,暫緩爭議案件並建立環社檢核,縣市應提總體規劃,推動公民電廠,同時要求用電大戶負起責任,就是希望開啟改變。
期待政府儘速通過「環社檢核」,彌補制度缺漏
一年多來,地球公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中華鳥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等好幾個民間團體與洪申翰立委,積極推動經濟部、農委會、地方政府及光電業者,建立「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簡稱環社檢核)」,期望透過科學調查與資料,檢視區位課題與對策,並擴大公民參與空間。
過程中,農委會也主動透過圖資套疊,初步篩選出較無爭議的地區作為潛在試辦場所。這些措施或許不見得能立刻解決所有問題,但確實能開啟台灣光電邁向與社會融合的更好發展。做為同時關注能源轉型、農漁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團體,我們期待政府盡速通過這項機制,彌補制度性的缺漏。
台灣站在能源轉型路口,國家從上到下都需面對衝突,尋找出路
隨著全球邁入氣候緊急時代,使用再生能源取代傳統煤炭等化石燃料與危險昂貴的核能已是全球趨勢。政府從過去只需管好幾座大型電廠的時代,到現在面對分散、多元、屬性殊異的再生能源,傳統的治理方法與所需的法令規範,顯然須要改變。
轉型過程中一定會面臨很多價值衝突,甚至國家機器與民間觀念轉變的撞擊,回顧這段期間的光電衝突,民間團體提出「環社檢核」作為一種可能的解方,有遠見的公務人員也開始討論政策修改,但如果政府欠缺上位的政策規劃與規範,回應速度緩慢;如果綠能業者繼續短視近利,忽略多元價值的重要;如果國人與各界專業者沒有一起來面對衝突、尋找出路,轉型恐怕更為艱困挫折。
台灣正站在能源轉型的十字路口,需要更多人參與想辦法找出路,才有可能在減碳減污,農漁發展與自然保育之間,求得最大公約數,創造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的最大利益。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33083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新書介紹 專訪主編: 黃健敏 (Jiahn Min Huang) 內容簡介: 台灣談美第一人‧漢寶德 暢論書寫之樂, 剖析當今書法之繁花百態、侷限與因應對策, 書法藝術深度反思專文首度集結! 「中年之後,自度一生志業大抵不過如此,開始思...
課題與對策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漁電共生好文分享!】
「#農漁為本」、「#生態優先」是能源轉型、光電開發過程中絕不能被捨棄的上位原則。國外也有許多與生態、農漁業共生共存的光電案。然而,台灣目前出現的光電爭議,導致許多在地居民與農漁業者對這項新能源的不信任,這並非能源轉型初衷,近期眾多環團也不斷與政府部門溝通、討論,希望盡快建立完善機制,避免對在地生態與產業的負面衝擊。
能源轉型路上需要不同位置的行動者一起往前,才能讓開發案跳脫出原本的對立關係,達到互補協作的可能。目前中央已踏出草擬光電環社檢核的第一步,但當中仍然有許多課題需要各方更積極的努力,未來仍需要大家共同監督參與,讓我們來看看這篇有關漁電共生的好文!
《內文摘要》
縱使政策宣示「農漁為主、綠能為輔」,但因欠缺法規機制,多數綠能業者在利益趨使下,強勢進入農漁村與公有土地,光電儼然凌駕農村、生態與文化。這些凸顯了光電發展需要更系統化的全盤規劃,化解這些衝突矛盾,同時更要與利害關係人、社會商討對話,盡可能求取共識。
一年多來,地球公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中華鳥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等好幾個民間團體與洪申翰立委,積極推動經濟部、農委會、地方政府及光電業者,建立「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簡稱環社檢核)」,期望透過科學調查與資料,檢視區位課題與對策,並擴大公民參與空間。
過程中,農委會也主動透過圖資套疊,初步篩選出較無爭議的地區作為潛在試辦場所。這些措施或許不見得能立刻解決所有問題,但確實能開啟台灣光電邁向與社會融合的更好發展。做為同時關注能源轉型、農漁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團體,我們期待政府盡速通過這項機制,彌補制度性的缺漏。
全文閱讀:https://reurl.cc/9ELkkj
#漁電共生
#能源轉型
課題與對策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學期告一段落》 下一步學習旅程又將會重新開始
6/20 、6/21連續兩天,在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系我的課堂上,進行修課學生們提出期末報告簡報過程後,結束了這個學期課程。合計將近有30篇學生習作,是修課每一位學生,在課程要求下,自行選定主題,並進行一學期來的個人隨課堂進度之研究習作成果。每篇習作雖有程度不一,但是都很用心也很精彩!不僅看得出學生們學習過程,具有社會觀察力以及質問能力的敏銳度,也看到青年學子對於社會動態的熱忱與關切。
這學期我開設有兩門課,一是【台灣城鄉關係】,另外一門課【創意城市】。這兩門課原本設定為三年級學生所開設的,但是,選修課程的學生,就有較多是即將應屆畢業的人社系四年級同學們,還有二年級的學生也都來選修。除此外,尚有外系的同學,例如生物科技、運輸管理、材料系的同學,也有來選課。課堂中,我鼓勵學生們要保持探求新知的興趣,以及要有跨域學習的能力。
【台灣城鄉關係】這學期教學重點,主要針對台灣城鄉發展的新興議程,聚焦於:居住正義與社會住宅的社會性建構、都市更新以至都市再生、地方產業發展與產業創新、公共運輸與城鄉發展綜效、城鄉發展對應氣候變遷調適等幾項課題與對策探討;並討論該等課題如何在公共政策實施與當代社會反應(直接、間接形塑台灣社會發展形貌與樣態),這兩者之間彼此相互作用的影響?
【創意城市】這學期的教學主軸,是將創意城市論述視為觀察當代城市發展新方法,並做為文化經濟發展與地方創意治理的關鍵要素;進一步探討:文化導向城市復興、文化與創意經濟的發展關係、智慧生活科技運用、創新都市公共服務等全球性各都市所開展出來的創新思維與實踐案例、相關論說等,對於當代區域與城市規劃政策以及治理策略所引發的典範轉移效應,進行探索與學習。
在學期過程,分別在3月間,學生們與我參訪了「2019年智慧城市展暨首長高峰會」,在此我特別感謝「台北市智慧城市專案辦公室」團隊及「台北市電腦公會」的協助安排,讓我與學生們看見「台灣智慧城市產業」的巨大實質展出,以及與全球連結的主導性。再者,5月間,學生們與我參訪了「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很感謝台北市會展產業發展基金會協助安排,讓我與學生們了解新創事業生態系在城市發展的運作,以及台北新創產業場域布局的宏觀戰略。期望這兩門課程,對於修課的學生們,準備面對真實的社會處境與都市研究議題,能有所助益。
學期的結束,應屆畢業同學或是繼續深造、或是找工作就業、或是先服兵役等,我都要祝福你們,鵬程萬里!至於尚未畢業的同學,就好好享受已經到來的暑假!
學期告一段落,下一步學習旅程又將會重新開始。讓我們繼續加油!
課題與對策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新書介紹
專訪主編: 黃健敏 (Jiahn Min Huang)
內容簡介:
台灣談美第一人‧漢寶德
暢論書寫之樂,
剖析當今書法之繁花百態、侷限與因應對策,
書法藝術深度反思專文首度集結!
「中年之後,自度一生志業大抵不過如此,開始思考養生之道,以便輕鬆地度過老年。我想到了書法。」——漢寶德
向來「揮如椽之巨筆書寫人間」,台灣現代建築名家漢寶德年近六十轉而「舉輕若重」執起毛筆,成為書法界的新鮮人,從此一頭栽進書法的桃花源,更於七十四歲舉辦了生平的首度書法展「寫藝人間」。卻也在這段歷程中,體察到中國書法老化的窘境,並做出種種反思及建言,諸如:
書道的創新是否等同於拋棄傳統技法?
書法該如何融入民眾的生活,而非滿街刻板又缺乏美感的臨摹?
饒富藝術美感又易寫的草書為何始終無法流行?
兼談篆刻印章之美,
以及書法藝術家董陽孜的時代精神及魅力所在。
本書做為漢寶德一生書法藝術歷程的完整集結,從中除可感受漢寶德先生的藝術涵養與率真性情,更是書法愛好者、美育推展者的最佳參考書,一起跟著美藝生活家漢寶德,隨意運筆,從心挖掘書寫之樂境泉源。
作者簡介:漢寶德(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課題與對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民進黨內有意競逐總統大位的熱門人選--蘇貞昌、最近發表他的兩岸論述、提出「台灣共識」的概念,主張以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為主要精神。但是、先前提出以「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的謝長廷立刻質疑、蘇貞昌的論述並沒有解決「一中各表」的問題;而蘇貞昌今天則回應、兩岸論述不必陷入一中框架,他認為兩岸政策可以保持靈活,一件一件來談。
被認為是民進黨2012總統熱門人選之一的前行政院長蘇貞昌,針對兩岸議題拋出「台灣共識」的概念,主張以民進黨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為主要精神,堅持主權立場,並提出生存是王道、民主是基石的兩大原則。
曾提出要以「憲法共識」取代「九二共識」的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對此表示,對綠營內部而言,台灣共識沒什麼大問題,但他質疑蘇貞昌要如何對「憲法問題」與「一中各表」提出對策?
而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則認為,蘇貞昌的看法與已經定稿、即將送民進黨中常會討論的十年政綱兩岸論述一樣,都是基於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價值立場,並維持對中國政策的彈性。
蘇貞昌提出台灣共識的兩岸論述,黨內有質疑、也有肯定,但能否得到民意肯定,在黨內總統初選全民調中取得支持,對蘇貞昌來講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記者 張志雄 張梓嘉 林國煌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