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員練習影片觀察到一個關於 TDD 的有趣現象】
極速開發的課後練習作業,雖說重點是放在極速開發要學習的技巧與刻意練習的模型,但開發的方式、順序也是刻意安排成類似 TDD 的進行方式,來讓生產力最大化(TDD 本來就是幫助開發的,不是幫助測試的)
我從2位第一次上我課的學員(當然就是 #極速開發,代表他們沒上過#單元測試 跟 #TDD與持續重構),雖然他們是照著示範影片、上課教學用 TDD 在寫整個 tennis 的過程,但從他們執行測試的時間點就可以發現:
「他是用測試來驗證 production code 的正確性」,即使他先寫了測試,也不先執行,沒有看到紅燈,每次都等到 production code 寫完了,應該要綠燈時,才執行測試。
而其他上過 TDD 課的同學 ,或是上過單元測試的同學,知道測試是用來描述情境,如果現在「加入的這個情境是新的需求或需求異動,代表目前 production code 還不支援這個情境,執行測試跑出的紅燈,就是等等 production code 要完成的 #目標」
test-frist 從來都只是 TDD 其中一個小小的衍生產物,而不是全貌。TDD, 測試驅動開發 從來都是一種開發方法,而不是測試方法。
總有些人老愛把 TDD 拿來跟測試相提並論,就總是喜歡把 test-first 當作靶子打,覺得違反人性跟直覺,覺得先寫測試在很多情況下是浪費時間或是不 work,可能拿來跟一堆測試的方法論相提並論,或總是只拿回歸測試的效益來當作 TDD 的整體。抑或是陷入 isolation unit test 與 integration test (其實就是非 isolation 等級、有實際依賴的自動測試)之爭。
```
註:TDD 事實上是可以不是單元測試等級的。
```
要比較正確看待 TDD 的角度,首先要知道它是幫助開發的、它是一種開發方式(當然不是唯一一種,甚至也不會是最好的一種,因為根本沒有最好,只有剛好)
接著要了解 TDD 可能用 IPO 模型還比較貼切,input-process-output,在你開發任何功能之前,你總要先想過這件事。而先想這件事,才是 TDD 的最基本精神。
接著是怎麼把你想好的東西,變成可執行的 spec,我們只是用測試程式來「描述」你腦袋中的「IPO模型」,把 process 的過程當作一個黑箱子。
而這個 IPO 模型在結合成「使用情境」,就會帶來「高易用性 API 的好處」,只有在一開始就先想好怎麼給別人用,最後才會好用。所謂的一開始想好,指的不是預先設計一堆 class,而是 input/output 想清楚期待(一般會結合實例化需求,搭配 Given/When/Then 的 gherkin style 來把前置條件、資料、前提想好,當發生什麼事,應該是怎樣的結果),然後描述它。在紅燈定義清楚目標,綠燈完成 input/output 關係且沒弄壞前面的所有情境後,來針對 process 進行重構(事實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更多是用 refactor 來 #完成 process。
```
註:所謂的 output 不一定只有回傳值,包含外部依賴狀態、資料的改變,甚至顆粒度小一點,針對物件導向設計的話,物件內部狀態的改變也算,只是物件內部狀態改變,驗證點要嘛是拿得到內部狀態,要嘛就是要驗證物件哪個行為會因這個內部狀態而有所不同。
```
## 戰 TDD 之前該先做好的功課
要戰 TDD,是不是至少要把 Kent Beck 的 TDD by Example 看完?
要戰 TDD,請不要拿它跟測試方法論來比,那只是一下就被人看破手腳。因為它是個開發方法論。
要戰 TDD,請不要把它的好處只限縮在跟回歸測試、自動測試的比較,因為那只是它的衍生好處,當你試過在白海報紙上 TDD 就懂,TDD 是在釐清你的思緒的同時,又可以以終為始,確保你在 production code 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為了滿足某個期待的情境。
要戰 TDD,請不要去把 單元測試、整合測試捲進來,那是測試的顆粒度,那是測試的分類,TDD 從來都不是只能限於單元測試。
要戰 TDD,請不要在那邊戰他是 bottom-up ,是直接從程式/class 的角度出發,事實上 TDD 既不是 bottom-up, 也不是 top-down, (書裡面就有講這件事咩),實務上的 TDD 結合倫敦派(GOOS)跟芝加哥派(Classic TDD),會更像 Outside-In 的進行方式,先定義好驗收情境,接著從最外部(也就是使用者看得到的部份)一路把依賴往另一邊的系統邊界推,直到推到系統以外的依賴資源(persistence 或 external API/service)
```
註: ATDD by Example 中 ATDD by Example, Kent Beck 寫的序最後的一段話。
Kent Beck:
「就像我曾說過的,TDD的一個缺點是,它可能會退化為一種用來滿足開發人員需求的編程技能。某些開發人員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待TDD,輕易在他們測試的不同抽象級別間跳躍。然而在ATDD中不存在歧義,這是一種加強與非編程人員溝通的技術。我們之間良好的協作關係,以及作為這種關係基礎的溝通,能夠使軟件開發更有效率。採用ATDD是向著溝通更清晰這個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而此書是一本全面又平易近人的入門讀物。」
```
要戰 TDD,請不要只關注在 test-frist,因為他只是用 test 來幫助你 think-first,不要邊寫邊想。然後不要過份依賴或相信你腦袋的能力,把你想好的東西具體化出來,最好可以被直接執行,最好除了你以外每個人執行出來的結果都會一樣(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
要戰 TDD, 請不要把論點放在見樹不見林,如果你有看 TDD by Example 的 Part 1, Part 2 那兩個加起來共 24 個章節,就知道一開始就得把當下想到的全貌紀錄在一個「紙本」的 backlog (所謂的紙本,只是要講這並不依賴於任何工具)
而這個需求輪廓的全貌,會隨著你逐漸完成一部分一部分的情境,設計逐漸浮現後,而隨時跟著增減調整。
但不代表 TDD 就是先想到一個測試案例,就直接先幹下去了,那根本是亂搞。
以上這些,都還不是在列 TDD 的好處,而是針對那些從來沒搞懂 TDD 但又愛戰 TDD 的人一點提醒,你戰的很可能是「你誤解的 TDD」。
TDD 還有許多實務上的用途,列上我在譯者序中的一小段:
>> 測試驅動開發(Test-Driven Development, TDD)!一種以測試為開發輔助、以測試來描述需求情境、以測試來當作目標、以測試來表達期望、以測試來驗證疑問、以測試來實驗學習、以測試來溝通協作、以測試來協助設計高易用性 API 的「開發方法」。
譯者序有開放給大家看,請見:https://tdd.best/book/tdd-by-example/
拜託,要戰之前去看一下祖師爺 Kent Beck 對 TDD 的原始見解:https://www.tenlong.com.tw/products/9789864345618?list_name=srh
如果你想正確的使用 TDD 來幫助你在實務上產生許多的價值,帶來許多的好處,尤其是需求釐清、持續重構、小步快跑的部份,最好理解的培訓課就在這:https://tdd.best/courses/classic-tdd-by-example-video-training/
最後我想講一段話:
TDD 從來都不該被導入到團隊中,但它是一種很好的自我鍛鍊與學習的方式,也是一種能用很低的成本來帶來很多好處的開發方法(見下方註腳),然而它也不是適用所有的情況,但它可以讓『完美』變成一個動詞,而非不變的形容詞。
```
註:
Kent Beck 在 DHH 靠腰:《TDD is Dead》 之後寫的一篇反串文:《RIP TDD》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63422864115918/
我幾年前的簡易翻譯,通常也是 TDD 可以幫助你解決的問題,如下:
- Over-engineering (過度設計)
- API feedback (改善API的設計與可用性)
- Logic errors (想的跟寫的不一樣,寫的跟需求不一樣)
- Documentation (寫跟維護文件是痛苦的)
- Feeling overwhelmed (找不到切入點)
- Separate interface from implementation thinking (抽象設計)
- Agreement (確保已修正問題的證據)
- Anxiety (改東壞西的擔心受怕)
```
很久沒對 TDD 發表這種長篇大論了,因為不理解、不想理解、不同角度理解的人居多,能真的到各自的塔上用不同角度來看原義,以及實務上用它來幫助解決的問題有哪些的人,真的太少。
大部分人只想針對這個詞彙來攻訐以博得流量跟吸引目光,而不是想著「我可以用它來幫助我什麼」
問題跟需求是中性的,解決問題跟滿足需求的手段與方式有千萬種,不會只有一種,也不會有所謂的對錯,多點角度去了解不同的方法、方式,然後融會貫通,發揮綜效,在實務上用最少的成本與風險來產生最大的價值,這才是真正的目標。
導入敏捷不該是目標,導入 TDD 也不該是目標,目標永遠都是在實務上產生價值、解決問題、滿足需求。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3萬的網紅Eric周興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English/한글/อักษรไทย/Bahasa Indonesia/Bahasa Melayu/Pilipino/Tiếng Việt/မြန်မာအက္ခရာ subtitles are available. 這是對感情的無奈控訴 也是對你的最後道別… 《如果雨之後 The Chao...
「註腳怎麼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註腳怎麼用 在 91 敏捷開發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註腳怎麼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註腳怎麼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註腳怎麼用 在 Eric周興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註腳怎麼用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註腳怎麼用 在 [問題] 論文的"註解"在Word裡面要怎麼打出來呢? - 看板Office 的評價
- 關於註腳怎麼用 在 word註腳格式的推薦,PTT、DCARD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註腳怎麼用 在 word註腳格式的推薦,PTT、DCARD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註腳怎麼用 在 你沒聽過的邏輯課: 探索魔術、博奕、運動賽事背後的法則 的評價
註腳怎麼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廣傳再說
#如果真的有一個理念是重要的實踐
#長文沒有like不是抽水真的只是說說事
#面書本來就是作家的說事簿吧?
我會說,我知道2021年,大家都先問理念是什麼。說話是他們想聽的,你做的是什麼出來他們都會課金支持。東西的質素是什麼?不要緊。也不在乎。
受眾要的,只是一個「我在支持正義」的快感。
而且是「安全地支持正義」的快感。
而這兩年,我每天都只想練習一些「入定」的事,如做健身運動,如寫作,如整理自己的思緒。
我腦內有很多東西都不敢說出來,不是因為怕我說出來被做圖批鬥。畢竟做傳媒人,或是評論人,你要有一個立場,你要有一個觀點,你就預計了有人會批鬥你。當我看到那些資深的傳媒人都有hater 的時候,我只會說有人喜愛你,就會有討厭你。我不敢說出來,只是因為我還有一些理念想實踐。真實的理念,想實踐。
我是一個比我想像中倔強的人。
我決定做的事,我就決定低頭做。如本土製造的流程及sop這件事,我沒有忘記。
只是,因為有很多突發的事情阻礙了自己的思緒,所以我也沒有辦法一直順利的跟我的合作伙伴好好合作。如好幾次接觸的幾家手工啤酒廠,茶葉辦咖啡豆辦都交過去了,多次whatsapp 聯絡都可以失聯,然後你問他們為什麼人家的本土製作搞得起,他們家的就好像怎麼搞也搞不起來?無他的。做人不論政見,只是沒有discipline 這一件事,已足夠令想建立一些事情的人卻步。
有很多朋友說,這一年他們的生活都很不順遂。每次回家都想用我們在過年之時賣過一次,那一次只是三天就賣光的「柚葉沐浴露」洗澡。
然後,用光了,又跟我說想再要再要,問我會不會把他們變成常設的商品。
我都不敢回應。
有些事情我都不敢說得太實在。因為上次用的香港產,全本土製造的柚葉,原來會忽然間,一夜間,全部都會失去(當中的原因都是不要問好了。我不擁有地,也跟農家沒有「合約」關係,他們要把樹斬或留,都是他們的「商業」決定,我是控制不了的)。而這一次香港蒸餾所的朋友好辛苦的才從幾個不同的農家身上找到足夠的葉量,去做這一個香氣濃度的柚葉。再加上我想過,如果要再做的話,我想試用《黃帝內經》的方,卻有一種現代人不太討喜的臭味。作為商品他是不會成立的。
所以,我和團隊都堅持:
一、所有碌柚葉都是香港做的
二、我們不加任何矽油及人工乳化劑
三、我們不用人工的香精,所有香味都是天然提煉的
就會有相當的困難。
於是,就多做一次。有很多朋友說用過之後「回不了頭」,原來「香港製造」有這麼厲害的東西。
如果我要為這件事留一個註腳,我會說:「因為我們不惜工本的去研發,去思考,去想像,去模塑我們這一代應該做的『香港品牌』是什麼。」
可能這是我微小的力量最後可以做到的事。有很多人跟我說你找代工,找些已成的東西,然後說到他天花龍鳳,香港人不會發覺分別的。
我只會說,良心品質是一種堅持。賣的字,吃的東西,用的沐浴露,我的品質都是一種堅持。偶然我都會on9,偶爾我都會想堅持一些堅持來沒有意思或意義(即網上的like或share)的事,但我堅持,就是堅持。
在可以做的時候,就做一點,做一下。點線面上的結構,才是真實的存在。like 或share,可能明天就會被禁言30天。但實實在在放一支沐浴露在你的浴室,你就一定會記得,在某年某天某地,有些傻人不為賺錢的去做一些研發的過程,希望為香港這品牌留一點血脈,是實在的,有意思的,在國際舞台上質素都有一席位的血脈。
而不是靠外國人不會明白理解或在乎的所謂「光環」支撐的結構。
要用一下,去這邊:https://forms.gle/whjZ3mXbiBzjA2Q67
如果你樂意,可以廣傳。多謝大家。
#精神沐浴露
香港蒸餾所 Hong Kong Distillery 辛苦大家了。
註腳怎麼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夜.語錄.插一盆自己種的玫瑰》
* 雨中的日子總是濕的,不知是雨還是自己,總在弄濕這個流光……。—-三毛
* 夢想,可以天花亂墜,理想,是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坎坷道路。—-三毛
* 愛像水墨青花,何懼剎那芳華。—-徐志摩
* 她走得很遠,逛的很仔細,但漫無目的,每一次停下來,都僅僅是因為她喜歡不慌不忙地欣賞每一件東西的靈魂。
——馬奎茲《霍亂時期的愛情》
* 欣賞花朵的方式就是去追蹤它們的足跡,欣賞地看著它們,然後是在離開時戀戀不捨,只帶走對它們那風姿與芳香的朦朧回憶。—-露西·莫德·蒙哥瑪麗《多斯的城堡》
* 靠肉體的努力無法逃避罪孽、邪惡和迷信。要做到這一點只有靠思想的努力。只有靠思想使自己學會自我犧牲,學會謙遜和誠實。人只有在思想上追求忘我、謙遜和誠實,在與罪孽、邪惡和迷信的鬥爭中,他才會充滿力量。—-托爾斯泰《生活之路》
* 夫妻吵架是世界上最可愛的戰爭,就像一把剪子的兩葉刀片,你看它們相互砍來殺去,但絕不會傷到對方,大戰三百回合後竟相安無事。—-錢鐘書
* 多少人都活在自己幻想的城市,又為了自己的想像搬去另一個城市。這種固執真是既可愛又可悲啊。—-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 望見了海岸才溺死,是死得雙倍淒慘;眼前有食物卻挨餓,會餓得十倍焦煩;看到了敷傷的膏藥,傷口更疼痛不堪;能寬慰悲哀的事物,使悲哀升到頂點。—-莎士比亞
*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
* 戴高樂有一句名言,在這裡做為一個鼓勵所有人找到自我的一段故事:
困頓反而會吸引有個性的人,當一個有個性的人迎向挑戰時,他會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找到自己。
從聖西爾軍校畢業後不久,他碰到了一個可以為國效勞的機會,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二十四歲,他隨著後來非常有名的「貝當第三十三團」到了中東戰場。這個第三十三軍團非常有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貝當號稱是全法國陸軍裡頭最勇敢的團隊。
戴高樂也希望自己成為這個三十三軍團裡頭最勇敢的戰士。他樂在冒險,貝當如此,戴高樂也是如此。不過,三十三軍團的人當時都說,他們看到了貝當和戴高樂,心想:「我們大概無法活著打完這場戰事,因為這兩個人實在都太瘋狂了!」
戴高樂參加三十三軍團才沒有多久,腿部受重傷,被送到後方醫院療養,體能一恢復,立刻回到戰場。很快地,他又受重傷、又被送到醫院,但是他實在很不耐煩待在後方,所以醫生還不允許他回到戰場,他的傷勢根本還沒有完全恢復,就逃出醫院,他真的是用溜的,他還告訴友人說:「你幫我守住這個病床。」
然後就從醫院圍牆外面逃掉了,重返戰場。
最後一次重返戰場時,他參加了一場非常著名的戰爭,這場戰爭讓法國傷亡三十萬人,叫作「凡爾登之役」(Battle of Verdun)。那次戰役,戴高樂碰上激烈的近身肉搏戰,他被德軍刺刀殺傷,也被手榴彈的碎片完全打昏,醒過來時聽到的都是德語。
他成為戰俘,從此被困在戰俘營,好幾次都想辦法逃獄。
他逃了幾次你可以想像嗎?
我曾經告訴各位,邱吉爾曾經逃亡,後來變成戰地英雄,然後才從政。可是那時候邱吉爾是在南非,那些布耳人太好對付了,想要逃出德國人的魔掌可不簡單。
戴高樂一共逃了五次,他絕不會被命運綁住的。從他的逃獄方法也可以知道這個人的膽識機智。有一回他故意讓自己受傷,因為他認為醫院比戰俘營容易逃亡,他偽裝吃了小蘇打使皮膚泛黃,軍營裡的軍醫誤認他得了一種黃麴病,趕快把他送到醫院,但是他長得太高了,逃出醫院以後很快就被逮到──這跟邱吉爾不一樣,邱吉爾那時候並不高,而且還沒有長胖。
雖然一次大戰後半期都是在戰俘營裡度過,戴高樂在那個時後已經看出德國是一個了不得的國家和民族,他必須要多了解這個對手。
那時,他不只經常性的逃亡,而且還學了德語,他每天緊盯德軍發給戰俘的報紙了解戰況發展,他從報紙學德語,有時候會寫註腳、眉批,而且還跟俘虜同伴們討論戰術跟戰爭的理論,也會跟獄卒請教德語怎麼唸。
這是一個人不會浪費時間的人。
由於他多次企圖潛逃,最後德軍就把他移送到德國監獄裡的重刑戰俘牢房,其實以他的地位根本不應該關到那裡去,可是這件事對他的人生太重要了,為什麼?
因為跟他關在一起的人都是全歐洲最勇敢的戰士,而且非常的重要。戴高樂反而好高興,因為他可以抓住機會認識這些重要人物,這裡頭包括法國空軍戰鬥英雄,他的名字叫加洛,戴高樂問了他很多問題,包括飛機在未來戰爭中的巨大潛力。
他在那裡也認識了蘇聯紅軍元帥米哈伊.圖卡契夫斯基,戴高樂在那時了解關於俄羅斯所發展的所有事情。
我為什麼講這些故事呢?
因為沒多久,一次大戰結束了,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一日,當戴高樂被釋放的時候,他已經認識這些人,知道空軍的重要性,也學會了德語。一個人光是自命不凡沒有用。不凡,是儘管成為戰俘,他仍抓住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這個人太特別了。—-陳文茜《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之一》
#每日一首歌曲:You Don’t Bring Me Flowers: Sissel演唱版
https://m.youtube.com/watch?v=vH1aU7ZUdzw
註腳怎麼用 在 Eric周興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English/한글/อักษรไทย/Bahasa Indonesia/Bahasa Melayu/Pilipino/Tiếng Việt/မြန်မာအက္ခရာ subtitles are available.
這是對感情的無奈控訴 也是對你的最後道別…
《如果雨之後 The Chaos After You》MV:https://youtu.be/gdGdO6KjF1I
立即收聽: https://Eric.lnk.to/Freedom
訂閱周興哲Youtube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ericyoutube
Eric周興哲R&B驚豔之作
自由三部曲-回憶之章 【怎麼了】
一句[怎麼了] 展現別與以往的創作廣度
濃厚情感律動裡 暗藏Eric獨有孤獨嘆息
在Nobody But Me的情感騷動後,接著帶來 Eric較少有的節奏R&B單曲,展現他的音樂廣度、聽見更多的可能性;按下播放鍵,隨著前奏鋼琴與弦樂揚起,沉浸於Eric擅長的抒情節奏中,漸漸了解溫柔歌聲底下的感傷,配合再貼切不過的 我不會說 / 你不會懂 / 請別可憐我 的歌詞意象,在濃厚的情感律動與沉穩踏實的旋律裡,暗藏著Eric歌曲獨有的孤獨感,R&B風格與以往的抒情創作相比別有風味,對於一路陪伴的歌迷來說更是驚豔,最後副歌猶如吐出對愛情的最終歎息,不得不去注意並好好記住他的聲音,也為全新概念Digital EP “終於了解自由”鋪出了情感前導。
跨國團隊遠赴有著世界盡頭之稱「七姐妹崖」取景拍攝
無網路訊號讓Eric笑說真的是“世界盡頭”無誤
遠赴英國有著“世界盡頭之稱”的「七姐妹崖」取景拍攝,還找來了當地知名空拍團隊,出動百萬無人機拍攝,透過鏡頭看見絕美的白色斷崖,以及連綿不絕的海岸線壯闊景觀讓工作人員嘖嘖稱奇,偏僻無網路訊號的鄉間也讓Eric笑說這裡真的是“世界的盡頭”,當兇猛海風吹襲而來,拍攝對嘴時常常距離懸崖只有一步之遙,Eric每一個動作都讓導演捏把冷汗、擔心不已,直呼這支MV應該不會是最後一支吧!? 作為自由三部曲MV的回憶之章,延續Nobody But Me的劇情,藉由「七姐妹崖」的壯闊景色呈現宛如身處世界盡頭的心情,回憶畫面在過去與現在間不停交錯,帶出暗藏旋律內的孤獨感,一同經歷這段情感的喜怒哀樂,詮釋為愛改變所留下的遺憾註腳…
・Song Lyrics・
詞:Eric 周興哲/吳易緯
曲:Eric 周興哲
你說藍色是你最愛的顏色
你說如果沒有愛那又如何
怎麼了 你怎麼了
看過你曾經最燦爛的笑容
看過你緊緊擁抱愛的面孔
怎麼了 你消失了
是不是我錯了 搞錯了
天灰了 雨下著 凝望著 你走了
都回不去了 像從前快樂
怎麼能輕易說要結束
怎麼會讓你抱著我哭
太努力的我們最後用力給祝福
怎麼看你笑著 我卻心如刀割
原來我們都一樣頑固
怎麼會誰都絕口不提要幸福
再也不能牽著你走未來每一步
我們懷念什麼 失去愛那一刻 才曉得
你說藍色是你最愛的顏色
你說如果沒有愛那又如何
怎麼了 你怎麼了
看過你曾經最燦爛的笑容
看過你緊緊擁抱愛的面孔
怎麼了 你消失了
是不是我錯了 搞錯了
越愛著 越痛著 苦笑著 你走了
我們約好了 要比我快樂
怎麼能輕易說要結束
怎麼會讓你抱著我哭
太努力的我們最後用力給祝福
祝福我最愛的 遇見更愛你的 飛翔著
我不想說 你不會懂 請別可憐我
受傷的我 究竟需要 一個人 多少年 去度過
我不想說 你不會懂 請別可憐我
誰說我 一定要 永遠笑著
我不想
怎麼能輕易說要結束
怎麼會讓你抱著我哭
太努力的我們最後用力給祝福
祝福我最愛的 能永遠飛翔著
原來我們都一樣頑固
怎麼會誰都絕口不提要幸福
再也不能牽著你走未來每一步
我們懷念什麼 失去愛那一刻 才曉得
・Song Credit・
作詞:Eric周興哲/吳易緯
作曲:Eric周興哲
製作人:Eric周興哲/于京延
編曲:于京延/Eric周興哲
製作協力:古皓宇
和聲編寫:于京延/Eric周興哲
和聲:Eric周興哲
弦樂編寫:于京延
弦樂監製:于京延
弦樂: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第一小提琴:蔡曜宇
第二小提琴:陳泱瑾
中提琴:甘威鵬
大提琴:劉涵(隱分子)
配唱錄音工程師:于京延
配唱錄音助理:黃亭蓉
配唱錄音室:楊大緯錄音工作室
弦樂錄音工程師:于京延
弦樂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楊大緯
混音助理:黃亭蓉
混音錄音室:楊大緯錄音工作室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于京延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楊大緯
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楊大緯錄音工作室
----------------------------
●Eric周興哲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ericchou0622
●Eric周興哲官方Weibo
http://weibo.com/0622ericchou
●Eric周興哲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ericchou0622/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Sony Music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music_taiwan/
#周興哲 #EricChou #주흥철
#Eric周興哲 #終於了解自由

註腳怎麼用 在 相信音樂BinMusi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嚴爵2013[鋼鐵情人]演唱會
2013.07.27(六)19:30@台北小巨蛋
05.11(六)中午12:00全台7-11ibon開始搶票!http://ticket.7net.com.tw/
[至少我有我]-鋼鐵情人演唱會主題曲
KKBOX.....http://goo.gl/BynQO
嚴爵Yen-j 2013.07.27 第一次正面對爵小巨蛋演唱會
嚴爵 [鋼鐵情人] PIANO MAN演唱會主題單曲
自爵情歌 [至少我有我]
就讓鋼鐵人去飛天遁地拯救世界
我要我的鋼鐵情人-嚴爵 用音樂護衛我的愛情
出道三年半,「全創作才子」嚴爵將於今年7/27第一次攻上台北小巨蛋舉辦「鋼鐵情人」大型售票演唱會。從2010年正式推出首張專輯【謝謝你的美好】到2012的第三張專輯【單細胞】,嚴爵短時間內累積了「謝謝你的美好」、「好的事情」、「沒有你怎麼辦」、「暫時的男朋友」、「吾在場證明」等無數膾炙人口的情歌代表作,儼然成為新一代的「情歌王子」代表
嚴爵在詞曲創作演唱乃至編曲製作上的音樂創意全能展現早已為我們所熟悉、肯定以及喜愛;從第一張專輯發片88天就舉辦的台大體育館演唱會到征戰無數國內外大小音樂戰場,這一次,2013.07.27,嚴爵化身[鋼鐵情人],懷抱無比堅決的勇氣、帶著自己的音樂舉辦小巨蛋首度個人演唱會,千變萬化音樂全才魔法將一次淋漓展現,他不會上天下地,沒有先進武器,在黑鍵白鍵間卻能輕易穿透每位歌迷的心,無數個人經典創作與意想不到的表演內容,都將在這場[鋼鐵情人] 嚴爵PIANO MAN 小巨蛋演唱會中,與我們第一次正面對爵,完美成果發表,交出四年音樂生涯的首張畢業證書。在人生第一次的小巨蛋舞台上使出所有音樂必殺技,超完美變身所有歌迷心目中「鋼鐵情人」!
至少我有我 的鋼琴,可以對抗全世界的無情!
至少我有我 的音樂,可以讓我愛得這麼堅決!
這場[鋼鐵情人]演唱會的主題單曲[至少我有我],是嚴爵全新詞曲創作製作,馬毓芬用情配唱,不僅充滿音樂人自覺的深刻情歌,也為這四年來的音樂生涯寫下了一個完美註腳:「至少我有我 的夢想 和理想,多麼的棒 而且沒有人搶。多年後 我會轉頭望回 很慶幸還好 至少我有我 的夢想 和理想!」
四年前大學一年級時抱持著沒有後路的決心休學返台一頭栽進華語音樂圈!面對人生一次次的抉擇,如果不是當初的決定,現在的嚴爵會是怎樣??用意志堅持在這條音樂之路走下去,放棄了可能更優渥的出路,犧牲了自由與時間,在地球上四處奔波近乎流浪式地表演、作音樂,只為尋找一個個懂得他音樂的同伴。而如今夢想成真,嚴爵擁有眾多追隨的粉絲。這首[至少我有我]言簡意賅的文字中便呈現出嚴爵自述式對自己的鼓勵與自省,對夢想的督促、對未來的期待,不僅僅是這幾年在音樂上在生活中努力的心得,也像是跟每一個擁有夢想的你我對話,告訴自己,至少我有我,是世界上無可取代的自己。我就是自己的超級英雄,無論完不完美,每一天都要盡力做到最好,無愧於心。就算什麼都沒有,只要還有音樂,我還有我的鋼琴,我就能頂天立地、發光發熱! 在這場[鋼鐵情人] 嚴爵PIANO MAN Yen-j小巨蛋演唱會中,嚴爵將站上舞台,再次見證,夢想的力量、音樂的力量!
嚴爵2013鋼鐵情人台北小巨蛋演唱會
時間:2013.07.27 (Sat) 19:30
地點:台北小巨蛋
票價:NT$ 3200 /2800/2400/2000/1600/1200/800/400
售票:全台7-ELEVEN ibon及ibon票務資訊網http://ticket.7net.com.tw/
05.11( 六)中午12:00開始搶票
鋼鐵情人簽票會
6/1(六)台北西門町紅樓旁NET廣場
6/2(日)台中中友百貨
follow us
嚴爵FB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yenj423
相信音樂FB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ibinmusic
相信音樂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binmusictaipei
相信音樂官方網站................... http://www.bin-music.com

註腳怎麼用 在 你沒聽過的邏輯課: 探索魔術、博奕、運動賽事背後的法則 的推薦與評價
有位美國數學家想在中文期刊發表一篇他用英文寫的論文,因此,請好友高教授幫忙將論文翻成中文。高教授把論文翻譯完成後,這位美國數學家覺得應該在論文裡加一個註腳 ... ... <看更多>
註腳怎麼用 在 [問題] 論文的"註解"在Word裡面要怎麼打出來呢? - 看板Office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小弟最近在打論文,遇到了一個問題
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在打論文的時候
通常都會在每一頁的最後打上"註解"
舉例來說,像這樣:
[以下這是本文]
夢在文學批評理論上亦備受重視,由於精神分析學是個最具哲學色彩的
「科學體系」,在面對心理異常之諸貌時,所關切的是「症狀的意義」,而意義
乃是哲學的範疇,這使得同樣關心「意義」的文學家備感親切。(註一)跨足精神醫學
與人文事業的王溢嘉指出:「精神分析和文學都在從事『探索人類心靈』的工作,
只是途徑不一,精神分析以『分析』為主,而文學則以『直覺』為主。但這兩
者實殊途而同歸,在探索人類心靈這方面,精神分析學家和文學家可以說是『黑
暗中的兄弟』(1989:4)」。因此作為一種醫學理論的精神分析,仍然是二十世
伊沃納‧杜布萊西斯,(1988:14-32)。
[以下這是註解]
─────────────────────────────────────
1 台灣的超現實主義源流可溯及日據時代的超現實詩風,楊熾昌於1935年創立「風
車詩社」,率先引介西方文藝理論,埋下台灣超現實主義種籽,楊熾昌在論及超
現實主義詩風與日本新詩運動之間的關係指出:「在《詩與詩論》春山行夫、安
西冬衛、西脇順三郎等超現實主義系譜上開花的、在詩上打出新範疇的形象和造
型的主知的現代主義詩風,可以說是以語言的躍動、敏銳的感覺、人生的抒情等
擁有共同性的。詩壇上襲來暴風驟雨是理所當然的」(1995:218。) 直至紀弦
於1956組織「現代派」,在《現代詩》13 期的宣言中提及,揭櫫其發揚光大
自波特萊爾以降(包括達達與超現實主義)的現代詩派宗旨,並強調新詩是「橫
的移植」,而不是「縱的繼承」。於是1956年被張漢良視為戰後台灣超現實主義
風潮編年的開始(148-150)。
想請問大家的是,上面這幾行藍色的註解,在Word中要如何打出來呢?
我試過Word裡面的「檢視」-->「頁首/頁尾」,可是用這種功能的話
整份論文的「頁首/頁尾」,全部都會變成同一樣的內容,怎麼改都沒辦法
所以想請問大家,要怎樣才能在論文中打出頁尾的註解呢?
謝謝!
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55.69.230.2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