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聽】#說真話與後真相 | 陳時中部長的政策溝通 | 風險時代的語藝 | 說真話的勇氣 // 李長潔 🗣
.
「#人與人的連結」,這句話突然變成「年度金句」,人們讚嘆,他的講話總是令人同意也可以接受,這句「真話」同時是一種技巧,也是一種倫理。回顧這一年多以來,阿中部長的每場言談,總有許多令人欣賞的部分,像是2月時「#部長落淚」、4月時「#部長帶粉紅口罩」,當然還有更多是在直播記者會上與記者們的對話,時而嚴正指明,時而溫馨幽默。
.
許多研究者開始對陳時中部長的「發言」、「政策溝通」進行分析,想要把握阿中部長的「語藝」(rhetoric)技巧。但就筆者自己的研究,部長的個人風格(Charismatic Leaders)應該佔語藝技巧的大部分比例。也就是說,天時地利人和(疫情風險中的領導期待)加上本身的人格特質與說話習慣,讓他的溝通成為某種典範。今天的節目中,我想指出,「#說真話」(parrhesia)的重要性,也簡單討論與之相伴隨的「#後真相」(post-truth),它們同時都指向民主體制,也是在我們這個疾病風險時代,可以深思的事情。
.
📌 #今天的節目有:
.
▶ 人與人的連結
▶ 部長的政策溝通
▶ 語藝學的傳統
▶ 傅柯的權力與論述
▶ 說真話的勇氣
▶ 說真話與後真相
▶ 疫情時代中最需要說真話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onj5y3w9rpd0816spjpnypl?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Pat9P9A4vBG_v5KsTT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hNr2xExQuCW01m154STIb?si=H6wmKVqJSNiFDbi047ye6w&utm_source=copy-link&dl_branch=1
.
📢 #apple 聽這裡: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p-45-%E8%AA%AA%E7%9C%9F%E8%A9%B1%E8%88%87%E5%BE%8C%E7%9C%9F%E7%9B%B8-%E9%99%B3%E6%99%82%E4%B8%AD%E7%9A%84%E6%94%BF%E7%AD%96%E6%BA%9D%E9%80%9A-%E9%A2%A8%E9%9A%AA%E6%99%82%E4%BB%A3%E7%9A%84%E8%AA%9E%E8%97%9D-%E8%AA%AA%E7%9C%9F%E8%A9%B1%E7%9A%84%E5%8B%87%E6%B0%A3-%E6%9D%8E%E9%95%B7%E6%BD%94/id1516956557?i=1000521650755
|
////// 完整論述 /////
.
這一年中,我們每天都看到部長在談疫情,在危機時刻,或許我們不得不信任,但整體而言,他的講話總是有著特別的說服力。他連續得到前所未有的超高民調,顯示人們對他有著高黏著度的信任與喜愛。有人批評這是一種造神或是偶像包裝,但我覺得不如仔細觀察與分析他的談話,可能對我們的人生更有幫助。
.
▓ #部長的政策語藝
.
今天部長講出「人與人的連結」,真是絕妙,文字精準帶有情感,溫暖幽默又不失正確性。一時間也成為社群媒體上瘋傳的名言佳句(當然有各種解讀啦)。相關的例子很多,他總是可以用沉穩冷靜的語氣,說明數據,鼓舞士氣,像是流下淚說出:「雖然不希望在統計上有相關確診病人,但反過來想,也等於是我們救他一命,讓我們的醫療界盡最大努力來幫助他」,或是,戴上粉紅口罩鼓勵正確的口罩使用習慣與扭轉性別意識形態,其他像是「人與人之間不信任,病毒就有機可趁」,「媒體在做利己利人的事,社會安定很多」等等。
.
在記者會上,他總是非常「真實」,是整個人格氣質、數據論點、口條表達上的真實。這正是語藝學中所強調的可信度訴求(#ethos)、感性訴求(#pathos)、理性訴求(#logos)。
.
▓ #語藝學傳統
.
簡單地介紹一下西方的語藝學傳統。語藝學(rhetoric)是個起源於古希臘時期的一門學問,這可說是最古老的傳播學與傳播教育。而我們人類最基本的溝通方式是以語言符號進行溝通。在古希臘誕生的傳播知識我們稱為語藝(rhetoric);在希臘開始的傳播教育我們稱為「語藝教育」,主要以說服為目的。這個語藝傳統包括創作、組織、風格、記憶、演述的技巧內涵。
.
語藝之所以重要,是因當時的公民因在民主體制與精神下,在參與公共事務時可以自由的發揮,因此思辯與表達能力也得以受到重視。語藝可以說是民主的基礎之一,但語藝與真實的關係也時常是哲學爭論的重點。
.
我們可以想像,雄辯滔滔與真實之間可能是有衝突,甚至是水火不容的,語藝技巧並不以真理或事物的本質為基礎:真理,信不信由你,都是語藝的效果。只要你能成功達到說服,那就成為某種真實。正因這個弔詭,法國的哲學家Foucault,在晚年便針對「語藝」與「說真話」進行區隔與辯論,兩者相互衝突,卻又模稜兩可,也同時是民主機制中的基礎與派生現象。
.
▓ #傅柯的論述分析與權力哲學
.
Foucault大概是二十世紀後半最有影響力的歐洲知識份子,有學者認為,他是一位「改變所有學者的工作基礎」的重要思想家;你可以說他是社會史學家、哲學家、文學家、社會學家。在1955~1969之間,Foucault在法蘭西學院有著一段知識的輝煌時間,而在1984年時,卒於自己的死亡實踐。
.
總括來說,Foucault的的主要學術工作有三,首先是新史學範疇下進行「瘋狂」概念的系譜分析,如《瘋癲與文明》(1961),第二條路線是對人文科學發展史的研究,如《詞與物》(1966),第三條路線是進行知識論述的語言學研究,為《知識的考古學》。此外也有一些單一主題,例如《臨床醫學的誕生》等等。而晚期Foucault則從是《性史》三大卷的艱鉅工作,並轉向自我的倫理技術探究,思考人的存有問題,包含《說真話的勇氣》、《主體詮釋學》等。
.
對於Foucault而言,權力無所不在,這是一個文化中最複雜的論述實踐。因此,他並不會問:「誰是掌權者?」而會是問:「權力如何被配置,以及生了什麼物質效果」。例如,什麼標準被認定為患有精神病?需要如何被治療?這些問題持續成為Foucault工作中重要的興趣。
.
一般而言,我們探究權力問題時常會問的「制定法律者是誰」、「法案如何通過」,傅柯會認為這些問題預設了權力關係是穩定的、可預測的客觀事實;從其觀點來看,權力並非通過社會結構而下放的,相反的,權力是流動的,且透過論述蔓延開來,在特定的學科或實踐範疇內,我們的知識本身構成了經驗世界的真實,也內含了力量的運動。從此來看,Foucault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追尋權力的軌跡。
.
▓ #說真話的勇氣
.
Foucault去世前一年,1983年在法蘭西學院開了一堂討論班:「自我與他者的治理」。課堂中,他進行了此生中的最終回思辨,直指「說真話」(fearless speech)在論述形構、論述實踐、與主體詮釋上的歷史與作用,試圖解開「權力」的謎題與提供一個面對「權力」的解決方案。
.
「說真話」也是古希臘時代的一個政治行為的概念,意旨坦率直言、自由言說、思言不二,面對暴政權力時,依然敢直言不諱。Foucault在他的「主體詮釋學」講座課上,對「說真話」(Parrhesia)的分析已經提出了幾個深具意涵的問題,特別是在論民主體制之時也將是關鍵的:「說真話」與「語藝」(rhetoric)的區辨,以及「說真話」與逢迎者(flatterer)「說好聽話」之間的敵對。
.
簡言之,「說真話」牽涉了我們對自身的主權(egkrateia),也因為作用於他人,而更是一種言說的倫理。但「說真話」必須審慎於情境時機(kairos),需要選擇與決斷可與之言的對象。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掌握說服技藝的人能夠藉著話語而支配他人,「說得好聽」可能成為「講真話」的可怕敵人。另一方面,單是真理本身又未必足以說服人,仍然需要表達的藝術,才能發揮說服力,「令人相信」。(朱元鴻,2016)
.
不過,Foucault認為,「說真話」對真理的擔保,不在於理論與技巧,而是必須對照於說者實際生命格調的態度與行止。相對比,說服群眾的雄辯,不在於訴諸邏輯與真理的判斷,而在於召喚出聽眾的強烈情緒,就如同劇場裡的戲劇成分。以說服為目的,「說得好聽」的逢迎諂媚,看似跟從聽眾的討好姿態,其實在召喚聽眾的跟從。而「說真話」,不僅表現說者對自身的主權,也在鼓勵、支持聽者自主與獨立的判斷,助益而不操控,是一種對他人的慷慨。因此「語藝」說服裡說得好聽的逢迎諂媚,和「說真話」是絕不能相容的敵對者。(朱元鴻,2016)
.
Foucault在1982年3月3日講課結尾時用了很模稜的表述:「說真話」是一種特別的,「非語藝的語藝」(nonrhe- nonrhe torical rhetoric);既是一種技藝,也是一種倫理,既是一種判讀情境對象之藝,也是一種道德態度。
.
▓ #說真話與民主
.
後來,Foucault在「自我與他者的治理」講座課上,提了兩個概念「平等的自由言說」(lsegoria)與「說真話」(parrhesia)之間曖昧的關係。在專裁體制下,我們看見「說真話」的陰影:謊言、遮蔽、言不由衷、集體錯覺,所有人民注定要被擺佈。Foucault說,民主的基本特徵是「說真話」。但,奇怪的是,民主與「說真話」之間的惡質關係也可能毀壞民主,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發表,尤其當多數聲音代表主要意見,甚至我們去討好多數意見,產生民粹,卻也消滅了「說真話」與其主要的區辯能力。
.
我先回到另一個與「說真話」相關的概念:真相。一口氣可以拿出三個層次關於「真」的討論,即事實(fact)、真相(truth)、真實(reality):
.
(一) 事實,就是指實際發生和實際存在的事物狀態或狀況,某個程度上無法解釋,也比較難理解,無論是哪一種制度都無法完全承擔起呈現事實的重量,事實是自己存在在那。
.
(二) 真相,其相對於假象,是現象之下的二級概念,真相是指真實地表現了一定對象的實際情況或本質的現象,因此,真相和本質是一致的;假相則是指沒有真實地表現一定對象的實際情況或本質的現象,相反,假相是那種遮蔽了、掩蓋了一定對象實際情況的現象,因此,假相是和本質不一致的。具有交互主觀性,真相是透過觀察、理解、判斷等詮釋過程所得來的,是在(醫療、媒體等)論述下生產與再生產出來的「事情的面貌」,其包含了假象與真相,而呈現真相、符合事實是這些論述的終極目標。
.
(三) 真實,真實是個認識論概念,是指認識結果與認識對象間的一種關係。如果作為結果的認識與認識的對象符合,就說認識是真實的,如果不符合,就說認識是不真實的。也就是說,當呈現的真相與事實符合時,我們可以說我們創造了一個可以認識到的真實。
.
所以,我們能夠動用的是「真相」層次,主要的著力點也就是呈現真相或是排除假象。但是,真相不是自為的,而是人為的。麻煩的地方就在這裡。我們究竟要的是甚麼真相?如果真相如此多元。
.
所有這裡有一種「真相困境」。所有參與到疫情關係中的我們,都會從不同的角度訴說真相,形成一個程度式的真相,既然真相是一個光譜,那我們老百姓們所期望的是真相嗎?還是,我們要的是希望他們「說真話」?
.
▓ #做一個無畏的直言者
.
所以,問題的癥結點不在於真相如何,因為真相終究是論述的。問題的癥結在於我們是否展現了「說真話」的民主特徵。民粹主義這字眼在當代的語境中有點負面,就像我們表示每個人都有對公共事務發言的權利,可以「平等的自由言說」(lsegoria),不管其知識、美德之類的條件如何,這樣一來,無法區辯是否為真話,無法保證是否為真相論述,淪為民粹盲流。
.
Foucault認為,要確認是否為真話的條件有二,其一是要接受學習與教育(從詮釋學的角度來看,是教養的意涵),其二是要「重返自己」,不僅是有勇氣對他人說真話,還要有勇氣揭露關於自己的真相。
.
我想阿中部長的政策溝通技術,以及前幾波疫情全民的安穩處理,除了語藝的可信度訴求(ethos)、感性訴求(pathos)、理性訴求(logos)外,做為一個「無畏的直言者」,有足夠的「學習」與「重返自己」是非常關鍵的成功因素。疾病議題關乎生死,與「自己」密切相關,而密集的「健康傳播」也讓大家都擁有審時判斷的能力。而部長的「說真話」,不只是一種技巧,更直接地反映了風險時代道德主體的倫理態度。這一切才能運作的如此美好順暢,我相信之後也會是這樣。
.
▓ #後真相與說真話
.
這兩天的疫情升高,比定會相伴隨各種「假訊息」,這些訊息不一定是刻意造假,而是一種「平等的自由言說」下而形成的「後真相」。「後真相」(post-truth)一詞作為前年的代表詞彙,也與風險社會的局勢變化相關。所謂「後真相」指的是「訴諸情感與個人信仰,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影響民意的種種情況」。換句話說,隨意散播驚悚的言論,比起事實真相更為重要。
.
另方面隨著民粹主義的興起,愈來愈多政治人物以此方式對待人民。對政治人物而言,奉行的是「有用者為真!」(what works is true!)(就像語藝學般),對「我的政治利益」有用的就是真理真相,沒有什麼永恆的價值與意義存在。如此的心態,加上大眾傳播媒體也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而推波助瀾,刻意扭曲的造謠、橫空出世捏造及帶風向的假新聞與假資訊等,搖身一變被包裝成為「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而獲得了合理性與合法性的地位。(楊州松,2020)
.
雖說這些「另類事實」經不起時間與查證的考驗,但在資訊氾濫至內爆的網路時代中,根本沒時間去考驗,因為更多、更新的另類事實持續不斷地湧現,覆蓋著前面的另類事實而不斷將其壓縮;且在速率的催趕下,公民及閱聽大眾無力、無心也無時去逐一檢視另類事實是否為事實。但是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所有的資料與資訊都應該完全公開、透明與真確,並能不經加工製造的真實傳播出去,以讓人民知曉真相,據以自主判斷。在這個「瘟疫蔓延+後真相」的時代中,「說真話」(fearless speech)更顯其價值與重要性,我們必須明白「無懼地說出真話」的真諦。(楊州松,2020)
.
回想一下,阿中部長早在2月13日的記者會上,說過「唯有選擇說真話,防疫工作才有可能成功」。分享給大家,也請大家銘記在心。
|
#參考文獻
.
1. 朱元鴻. (2016). 說真話與民主, 傅柯的最後一課. 思與言: 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54(2), 57-91.
2. UT, I. C. K. Truth-Telling in the Era of Post-Truth: Two Cases of Parrhesia for Democracy.
3. 楊洲松. (2020). 學在瘟疫蔓延時: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的教育思考.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5(1), 1-14.
4. Foucault, M., & 鄭義愷. (2005). 傅柯說真話. Fearless Speech.
|
#一起加油
#很好睡的一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張立昂 Marcus 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愛情不再左右為難 想愛就使出全力爭取! 2019 #感應張立昂 音樂會➔ https://gorgeousettm.kktix.cc/events/marcuschangconcert ♬ 創作收聽 ➔ https://MarcusC.lnk.to/Zero ♬ 頻道訂閱 ➔ http://bit...
言不由衷 法 蘭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88年史提夫汪達台北演唱會】#你也曾在其中嗎 #史提夫汪達
沒有花俏的舞蹈,也沒有炫麗的燈光,
33年前流行音樂巨星史提夫汪達
在台北中華體育館的演唱會,
卻以撼人心弦的準確專業音樂,帶動現場氣氛,
使全場一萬兩千名爆滿的觀眾,
享受了精彩豐富的音樂盛宴。
他的歌聲撫慰了你我的青春,
一起來回憶那些年的經典歌曲。
日期:1988-05-02
來源:聯合報
圖說:流行音樂巨星史提夫汪達在台北市中華體育館舉行的演唱會
攝影:陳炳坤
#報時光UDNtime #目盲心明多知音
#熱門金曲
歷史新聞
【1988-05-04/民生報/11版/影劇新聞】
氣氛感人 緊扣歌迷心弦
史提夫魁力的確不凡
眼盲心不盲 「人文情懷」尤為可貴
【記者王祖壽】史提夫汪達在台北的兩場演唱會昨晚結束了,但是餘音卻圍繞在歌迷心頭。從流行音樂的角度看,國內歌迷經歷了一次罕見的現場演出魅力;從體驗人生的角度看,史提夫汪達不僅對盲人,甚至對地主國人都深具啟示作用。
前晚,史提夫汪達首度亮相,觀眾依據以往的經驗,無法預期能感受到什麼。看慣最大宗現場演出型式餐廳秀的觀眾來說,可能勾勒的畫面是,五彩繽紛的燈光、花稍肉感的伴舞、歌星頻頻進出換裝,以及吃豆腐言不由衷的訪問。對於看過以往外國歌星演唱會的觀眾來說,想像中可能預見的畫面是,簡陋的舞台、無法完善的音響、歌星高高在上,台下即使捧場者眾,但你唱你的,我看我的。
史提夫汪達的演出令台北觀眾進入一次全新的經驗。沒有華麗的燈光,但設計與歌曲嚴密合縫,能輔助現場氣氛,堪稱流行音樂演唱會所僅見。史提夫汪達全力經營他的音樂,專業程度令觀眾一步步進入他的世界之中。
史提夫汪達個人沒有辦法做大幅度動作,但演唱會並不枯燥。減少到最低限度的舞蹈,適時出現,善盡綠葉之職。觀眾到演唱會的後半段,逐漸被史提夫汪達的專業演出感動了,尤其是最後當他唱出招牌曲「電話訴衷情」及「臨時戀人」,全場進入瘋狂狀態,觀眾都站在座位上,不忍離去。
史提夫汪達也被觀眾感動了。當他演出結束,由工作人員攙扶步下台去,全場掌聲歷久不絕,頻呼安可。觀眾可能不知道,史提夫汪達一向不唱安可曲,前一次破例是多年前在紐西蘭,全場觀眾鼓掌達十分鐘之久,史提夫已在後台洗臉卸妝,才決定再出場。
前晚,這位巨星雖然看不見,卻感染了國內觀眾熱情的一面,台上台下心靈契合,史提夫汪達退場三分鐘即再現舞台,唱出繼紐西蘭之後的第二次安可曲,掀起觀眾瘋狂熱烈的回應,全場情緒激盪不已。
這趟遠東地區巡迴演唱,在台北之前史提夫在日本已表演十三場,他照「慣例」都沒有唱安可曲,卻為台北歌迷破例。這種感覺不同於香港演唱會唱安可曲已成節目進行的一部份,得來更添「人文情懷」值得回味。
史提夫汪達再出場之後,他要求觀眾一起倒數計時,台北觀眾為適合佳賓習慣,全場齊聲高喊:「Ten、Nine、Eight、Seven:……」,史提夫此時連稱:「No、No」,他說請用你們自己的語言,於是全場用國語再喊:「十、九、八、七、六、五……」,雖是小節,但史提夫汪達尊重地主國,與他每首歌唱完必用國語說「謝謝」一樣,令人感動。這在以往外國歌星之中,是前所未見的。
史提夫汪達雖是盲人,但他的表現卻對盲人深具啟示作用,昨天他捐款給台北啟明學校,並決定前往訪問,該校校長葉正孝說:「史提夫汪達是盲胞奮鬥的標竿。」他是盲人,愛心隨處可見,在演唱會上尊重本國觀眾,演唱會外關切僅有數日之緣的「外國」盲人,巨星風範令人難忘。
言不由衷 法 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張理謙的這段表演好你噢!」
「簡直就像是本人會說的話!」
-
有趣的是,給與評論的網友們,多半並沒有見過我本人,我指的是,沒有面對攝影鏡頭的我。於是我本能反應的有了一個念頭:「那不是我,私底下我不會這樣。」
-
那麼私底下,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像張理謙一樣,隨時隨地可以有貫口一般連珠砲的喜劇段子嗎?不可能,那必須經過反覆的琢磨與排練才行。像社群網站上這樣,喜愛談論人性且願意反覆辯證的人嗎?也不太可能,畢竟那是相當緩慢且耗費氣力的過程。
-
而且我認為,真理與友誼時常相違背,所以與朋友相處時,我多半選擇談些平庸的日常,它們是一些抱怨、八卦、食物、愛情、性,以及無傷大雅的玩笑話。
-
這裡又出現了一個分野,什麼才是「私底下」?
-
是獨自一人的時候是私底下?還是與好朋友相處的時候才是私底下?而獨自一人的時候又分「獨自一人什麼事情都不做的時候」和「獨自一人以寫作梳理心緒的時候」。
-
與好朋友相處的時候也分「與親密友人單獨相處的時候」和「與好朋友們共同相處的時候」。甚至與家人、情人、寵物、信仰的神祇分別共處一室時,又都是完全不同的「私底下」。
-
為了與「表面上」有所區分,於是我們發明了「私底下」這個概念。但是如果我們將「私底下」一刀一刀細細的分割下去,就會發現它並不是一大塊相同且始終一貫的東西。甚至連所謂「表面上」也有非常多樣化的差別。
-
我想到米蘭昆德拉在《不朽》中的提問:在攝影機的時代,不朽的特質是否有所改變?
-
昆德拉所談論的不朽,與靈魂不朽的信仰無關,是另一種不朽,一種世俗的不朽,每個人都可以達成的不朽。他指的是人們死後留在後人記憶中的那種不朽。我認為,也像是「他人即是地獄」的那種不朽。
-
對此,他的答案是:不變。因為鏡頭本身的無形本質早在鏡頭發明之前就存在了。雖然在過去的時代沒有攝影機、手機,沒有所謂螢幕形象、社群網站形象這些所謂「表面上的」、「非私底下的」區分,但是人們的行為舉止卻早已像是有攝影機在拍攝了。
-
人只要在社群中,身旁隨時隨地都會有攝影師的影子,它不只來自於他人的目光,更多時候是來自於遙遠深邃的未來,它是由自己分離出去,以第三人稱的視角觀看自己的目光。
-
於是我歸結出了一個想法:
所有人,無時無刻都正在將自己的所作所為,凝結在他人的記憶中,達成不朽。所有人,也正因為意識到這種無可避免的不朽而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戒慎恐懼或是乾脆否認它,發明了一道護城河,「私底下」。
-
人一旦憂慮自己的外顯特質被他人低估或是過譽,就會升起一道「私底下」。「其實私底下我並沒有辦法做到那樣,那只是為了工作」、「私底下我脾氣其實很差、沒自信,不是你看到的那樣。」
-
但是,這條私底下與檯面上的界線,本質上也屬於想像的產物,它除了能否認他人的目光、保護自己脆弱的心靈,同時也帶來了對他人的誤解,我們把他人分成了「私底下的他」與「表面上的他」。
-
我認為如果不用私底下與表面上去區分一個人,就不會對他人有錯誤的期待。再一次引述沙特的經典:一個人就等於他的所做所為,再也沒有其他可以討論的了。
-
「他就是一位在你面前無法坦誠自己缺失的人,但對他的神祇可以,沒有私底下。」
「你就是只願意和大眾媒體分享自己的性取向與偏好,但是面對自己的親密關係卻相當疏離的人,沒有私底下。」
「他就是一位對劇組都很好,但是對自己的家人很冷漠的導演,沒有私底下。」
-
「邱昊奇就是在社群媒體上相對直率、冷峻、陰鬱,在工作場合時常按奈著脾氣、客套又容易為了賺錢而妥協、擅長說些言不由衷的恭維話,在朋友面前隨和無趣、總是無精打采的模樣,在家人面前任性又缺乏耐心的人,沒有私底下。」
言不由衷 法 蘭 在 張立昂 Marcus 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愛情不再左右為難 想愛就使出全力爭取!
2019 #感應張立昂 音樂會➔ https://gorgeousettm.kktix.cc/events/marcuschangconcert
♬ 創作收聽 ➔ https://MarcusC.lnk.to/Zero
♬ 頻道訂閱 ➔ http://bit.ly/marcuscyoutube
-
2019 #感應張立昂 音樂會
▪開演時間|2019/03/09(六) 18:00
▪演出地點|台北Legacy
https://gorgeousettm.kktix.cc/events/marcuschangconcert
雙帥競爭白熱化
出動硬派美式肌肉跑車 37度高溫中賽車比腕力
現實生活中示愛只靠「一片真心」
三立/台視收視冠軍偶像劇《三明治女孩的逆襲》高潮迭起,在劇中執行長駱承凱與暖男攝影師瞿子峻兩人各自使出絕招求愛爭取女主角蘇筱青的芳心是劇迷們的重要看點之一,每當兩人彼此衝突時就會出現的配樂也被寫成插曲「我們之間」,由張立昂與子閎合唱,將戲中的君子之爭延伸到戲外!這首歌也是華語歌壇久違的男男合唱曲,特別的是過去的兩男合唱都是比較明確的對唱,這首歌兩人卻是一體的,像是兩人亦敵亦友,站在同個角度一起唱給女主角聽。
「我們之間」將劇中張立昂與子閎角色的競爭關係寫進歌裡,兩人都使出全力表現自己的優點,對女主角使出溫暖貼心的撩妹絕招,彼此之間則是互相diss,互嗆沒有在客氣的!創作詞曲的張立昂說:「這首歌是在表達兩個男生在內心對於感情當中最溫柔的一塊,可以說是2018年版的左右為難,只是態度是不再相讓,而是彼此都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盡力爭取女生的芳心,尊重女生的決定。」
在歌曲當中有一段Rap,是張立昂特別寫給子閎發揮他的長處。過去在團體中擔任Rap的子閎唱這段中英文各半難度頗高的Rap駕輕就熟,很快就抓到重點順利錄完,反而是演唱旋律的部分讓他覺得比較棘手,子閎說:「我覺得這首歌對我來說是比較不擅長的領域,我自己唱起來滿心驚膽顫,很怕唱不好拖累這首作品。」而張立昂自己則是覺得主歌部分情緒比較難掌握,錄音時他唱了10次10種不同的情緒,慢慢琢磨出對愛又期待又有所顧慮的歌聲表現。
「我們之間」MV請到曾拍攝張惠妹「傲嬌」、A-Lin feat. J.Sheon「你點的歌救了我」MV的導演Ares Wu打造美式視覺風格,導演找到一個有飛機殘骸極具工業風的拍攝場地,讓兩人在粗曠的場景中比腕力、比換輪胎速度,還找來兩台硬派的美式肌肉跑車讓雙帥飆車!MV拍攝當天正值夏天最熱的時候,張立昂與子閎頂著37度的高溫在空曠的外景場地耍帥,每拍一段就得躲到陰涼處喝水降溫以免中暑,但兩人都非常敬業,堅持再熱都要把最帥的一面拿出來!
熱愛玩車的張立昂在紐西蘭唸書時就曾經去打工學習修車,再加上自己摸索,換輪胎的動作一看就知道是專業的,講起跑車來更是頭頭是道。導演特地借了一條封閉馬路,讓張立昂跟子閎拍攝賽車畫面,雖然因為遵守道路速限不能真的以超高速飆車,但是跑車雄渾的引擎聲與操控樂趣還是讓雙帥覺得非常過癮!
在拍攝【三明治女孩的逆襲】過程當中拍出好交情的兩人其實私底下個性都很溫和,子閎說他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跟別人比過腕力,MV拍攝這麼認真的比還是第一次。而當問到現實生活中都是怎麼向心儀的女生告白,張立昂說:「我都是靠一片真心!遇到真的喜歡的女生的時候我都會很害羞!」子閎笑說:「我跟你一樣,你把我的話講走了!」張立昂說他不太會用說的,比較是採取行動表示,例如彈吉他、寫情書等;子閎則說會直接告白,不管對方是否回應,他就是要讓對方知道「我喜歡你」。雙帥在「我們之間」MV中各種放電耍帥比拚,就是要讓粉絲們兩個都愛,難以選擇!
我們之間
演唱:張立昂&子閎
作詞:張立昂、黃仲麟 Rap詞:張立昂
作曲:張立昂
想念 曾盼望長大的苦澀
因為 急著與誰分享快樂
單純 是瞳孔閃耀的反射
害怕 我懂 曾痛的深刻
回憶 不一定美 現在 才是一切
捕捉 你的畫面 只想再多看你一眼
我們 就從現在開始 創造新的故事
而你說我們是朋友 為什麼言不由衷
閃避的眼睛 已洩密
曖昧動作勝過千言萬語
我們都一樣 對愛 絕不退讓
怎麼取捨
Between us 愛我或愛他
Between us 懂你的掙扎
你心裡的天平 還在搖擺不定
我 準備好接住你
In between this love oh
你我他這三角習題
不允許缺席 結局未完待續
管你是超人或 廢宅 愛情不管後到先來別以為大聲就震懾人的 腦袋裡要有皺褶I know I'm so sweet oh probably the sweetest guyOh don't you worry my revenge It comes with a booklet guide
你說我們是朋友 為什麼言不由衷
閃避的眼睛 已洩密 曖昧動作勝過千言萬語
對愛的決心 絕不會輸給你 oh
怎麼取捨
Between us 愛我或愛他
Between us 猜你的想法
你心裡的天平 別再搖擺不定
我 準備好接住你
In between this love oh
你我他這三角習題
不允許缺席 結局未完待續
別猶豫 (Make up your mind)
縮短和幸福的距離
請靠近我懷裡
And it’s in between this love oh
你我他這三角習題 不允許缺席
結局 等你延續
製作人:張簡君偉
編曲:Oliver
吉他: Taewook Lee
和聲編寫/和聲:洪俊揚
錄音工程師:柯嘉森/葉育軒
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陳文駿
混音錄音室:強力錄音室
★★★★★★★★★★★★★★★
從演員 到 創作歌手
在追尋夢想的路上 回歸初衷的起點
實現最初對音樂的熱情
張立昂 首張個人創作EP 《±1》
【預購限定版】
加贈 36頁紐約寫真手札 紐約初登陸 寫真紀實
博客來 https://goo.gl/679zp7
五大網路 https://goo.gl/9D3H34
佳佳網路 https://goo.gl/kQGUqm
PChome https://goo.gl/uRKhkJ
★★★★★★★★★★★★★★★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
∥Sony Music Taiwan CPOP-華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Sony Music 官方網站∥
http://www.sonymusic.com.tw/
∥Sony Music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music_taiwan/
張立昂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arcusC.Fanpage/
張立昂 微博
https://q9t8d.app.goo.gl/wyTK
張立昂 IG
https://www.instagram.com/marcourageous/

言不由衷 法 蘭 在 木昜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Click For More Info↓
THIS YOUTUBE VIDEO ABOUT "七月最愛"
(問問題之前,先打開看看有沒有答案吧!)
-
今天要跟你們分享的是我的七月最愛
今日有點不一樣~手繪了字幕的~一小部分XDD
希望大家喜歡這個影片
p.s.影片有英文用法錯誤請見諒
and
如果覺得影片不錯也請幫我按個喜歡
有任何問題或想知道的 都很歡迎在下面留言給我唷!
INSTAGRAM/SPOTIFY
Instagram|@am_____ber
SPOTIFY |AMBERS MUSIC TIME https://goo.gl/Pz2Ix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月最愛||
蔻羅蘭 控油蓬鬆乾洗髮 8月上市 (藥妝店都會賣唷!大家可以去看看)
伊莉莎白雅頓 綠茶柚子香水 (在機場買的百貨也有唷)
THE FACE SHOP RD01 (西門町專櫃購入)
MISSHA 義想曲緞光編織 打亮 TOUCH OF LIGHT (屈臣氏購入)
NEWHATTAN 漁夫帽
LEE帆布包 https://shopee.tw/product/73166089/1250766328/
CHICACA 畫展~7/30↓
初訪 True from
10554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58巷5號
真皮皮鞋 板橋大遠百4樓購入,現在五折不買可惜RRRRR~~~
徐佳瑩 - 言不由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jAqe9QZ7I
R3HAB x Conor Maynard - Hold On Tigh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BE6hOkOyrE
?MUSIC?
徐佳瑩 - 言不由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jAqe9QZ7I
?常問問題?
1.剪接編輯軟體:Adobe Premiere CS5/CS6
2.照片編輯軟體:Adobe Photoshop CS5/CS6
3.影片開頭結尾等圖片都在哪裡找:Pinterest、tumblr、google (png檔)
4.Instagram影片怎麼下載的:
↓教學在此↓
https://goo.gl/k3P2n8 (Andiord)
https://goo.gl/YpgQSf (IOS)
5.相機使用哪一台:CANON G7X
6.光療指甲哪裡做:
美甲師:Polly LINE:yanping0628
e mail : [email protected]
Age:22
FTC: This video is NOT sponsor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