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必勝開場白 三步降服包拗頸聽眾
=====
做presentation(簡報)是每一位小薯的必經階段,也是個人表演的最佳機會。一個成功的presentation可以幫你在上司心目中贏取美好的印象,更為將來的升職加薪鋪路。
很多時候,presentation的技巧比內容更加重要。一個成功的presentation最重要的是聽眾支持,要是有些「包拗頸」的聽眾偏要問一些刁難的問題,或者就一些細節「打爛沙盤問到篤」,那麼無論演講者怎樣準備充足,也難免會換來尷尬的下場。
今天半宅職薯便介紹三段能夠成功贏取聽眾支持的開場白,避免發生避聽眾刁難的場面,助你的presentation有一個成功的開始。
第一步:認同聽眾的參與
Presentations時所有聽眾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聽你的簡報。所以我們可以先把觀眾的背景美化(例如是身負重任的大忙人),認同出席這行為。在聽眾感到獲得支持後,再假設聽眾的正面目的,製造投入感,順帶提醒聽眾一些簡單的規矩。
這看來很複雜,但實際上簡單的一小段說話便能達到目的:
「多謝大家喺百忙之中抽空嚟到呢個講座/簡報會,大家咁忙之下都嚟,相信一定對呢個題目好有興趣㗎喇。而我亦都知道聽慣講座嘅大家會將你嘅手機調校到静音模式嘅。」
第二步:認同聽眾身份
你buy別人,別人才會buy你。認同聽眾身份,等於先buy聽眾,讓他之後buy你的presentation。
如果聽眾是老闆/主管級的話,你可以說:
「雖然我未做過老闆/主管,但我知道老闆/主管嘅宏觀思維一定係好犀利,能夠考慮全盤嘅局勢。」
如果聽眾是街外人,為希望知多一點而出席的話,你可以說:
「我好欣賞有動力不斷求知嘅人,喺日積月累之下,不斷求知嘅人知識水平一定會比普通人高。」
如果聽眾是年青人的話,你可以說:
「出嚟做嘢最緊要有魄力,講到魄力,年輕人真係冇得輸。」
如果聽眾是年紀比較成熟的話,你可以說:
「老前輩教落,出嚟做嘢最緊要有經驗,所以我今日都係抱學嘢嘅心態嚟俾呢個presentation。」
第三步:認同聽眾能力
認同聽眾的專門能力,等於暗讚聽眾,表面上不是擦鞋說話,但在聽眾耳中卻聽得十分滿意。
如果聽眾是教師的話,你可以說:
「我覺得教師其實係人類文明嘅工程師。」
(半宅職薯曾經在中學演講比賽時說出這句說話,當時評判全都是教師,最後贏得冠軍。)
如果聽眾是會計師的話,你可以說:
「我覺得識得會計就好似能夠睇穿一間公司嘅真實運作咁樣。」
如果聽眾是律師的話,你可以說:
「我好欣賞做律師嘅人思想咁精密,可以考慮每一個細節,寫出一大篇滴水不漏嘅文字。」
如果聽眾是從事服務性行業的話,你可以說:
「我好欣賞從事服務性行業嘅人,因為佢哋都有超高嘅EQ,可以對住唔同嘅客人都面不改容。」
結語
大家可以反思一點,如果presentation真的那麼著重內容的話,那麼為何不乾脆把內容寫成paper,再派給聽眾,讓他們可以有時間逐字細看呢?
Presentation某程度上其實是一項表演,是讓觀眾看你如何演繹你要表達的東西。而很多時presentation成功與否和presentation的內容關係未必很大,最影響觀眾觀感的,是presentation時的氣氛與互動。說到底,presentation是一種贏取信任的方式,是一個說服的過程,也是一個讓聽眾見微知著的機會,讓聽眾評估你在背後所做的一大堆東西是否真的值得信任。所以只要能夠贏取聽眾的支持,已經是成功的一大步。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三級警戒以來,台灣企業面臨了極大的衝擊,許多企業一夕之間訂單消失,業績狂掉9成,面臨無法預測的發展,許多企業第一時間啟動分流、居家辦公,對企業高階主管來說,如何見微知著的為未來營運做好風險控管,十分重要,在眾多措施中,又以打造未來辦公最為關鍵。 開會用#Teams團隊協作及討論,應變且處變不驚。 ...
見微知著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生話題舊作選
畢加索和安裝工的故事
(本文刊載於新出的《見微知著》一書。寫於多年前的一個故事,在出版《見微知著》之前,又看到了有新發展。事情如羅生門,難知真相。故事前半篇的人性美好,到後續發展,卻發現在爭財爭權爭情慾的人類社會,美好人性似難有容身之地。)
讀到一段畢加索的晚年軼事,讓我感慨不已,也似乎從這故事才看懂了畢加索的畫。
畢加索說過:「我的每一幅畫,都裝有我的血,這就是我畫的含義。」
畢加索在世時,他的畫就賣得很貴。他身邊總有許多人渴望從他那裏得到一兩張畫,那怕是他隨手塗鴉,也夠自己一輩子吃喝不愁了。
晚年的畢加索非常孤獨,儘管他身邊不乏親戚朋友,但他很清楚,那些人都是衝着他的畫來的。為了那些畫,親人們爭吵不斷,甚至大打出手。畢加索很苦惱,他身邊一個能說說話聊聊天的人也沒有。儘管他很有錢,但是買不到親情和友情。即使是愛護他和欣賞他的畫的人,他也無法分辨是真正愛他還是愛他的畫價。
為保護畫作,年逾九十的畢加索請來一個安裝工,給自己門窗安裝防盜網。就這樣,安裝工蓋內克(Pierre Le Guennec)出現在畢加索的生活中。蓋內克憨厚,坦率,沒有文化,看不懂畢加索的畫,在他眼裏那些畫一文不值。畢加索常常將眼瞪得大大看蓋內克,蓋內克給了他豁然開朗的美好。蓋內克雖不懂畫,但他喜歡跟畢加索聊天,覺得老人很慈祥,就像自己的祖父。
陽光從窗外照進來,畢加索看着眼前的蓋內克,就像一尊雕塑,有一種令他暈眩的美。他情不自禁拿起畫筆,給蓋內克畫了一幅肖像。他把畫遞給蓋內克說:朋友,把它收藏好,或許將來你會用得着。蓋內克接過畫,沒看懂,他說:這畫我不想要,要不,你把廚房那把大扳手(港稱士巴拿,spanner)給我吧,我覺得那扳手對我更有用。畢加索不可思議地對他說:「朋友,這幅畫不知能換回多少你要的扳手。」蓋內克將信將疑地收起畫,可心裏還想着那扳手。
蓋內克的到來,一掃畢加索淤積心中的苦悶,他找到傾訴對象。在蓋內克面前,他丟掉了自己的面紗,像孩子一樣跟蓋內克天南地北地交談,高興時還手舞足蹈。
為了跟蓋內克聊天,畢加索一再將工期推遲。與蓋內克說說笑笑是他最大快樂。其間,畢加索又送了許多畫給蓋內克,包括他自己珍愛的作品。他說:「雖然你不懂畫,但你是我真正的朋友,是最應該得到這些畫的人,拿去吧,希望有一天它們能改變你的生活。」
防盜網工程蓋內克竟幹了近兩年。和蓋內克一起,畢加索變得精神奕奕。他又創作出許多作品,是創作的另一高峰期。
工程終於完了,蓋內克告別畢加索又到處打工去了。
一九七三年四月八日,九十三歲的畢加索逝世。他的畫價創出天價。
蓋內克日子過得艱難,他得知畢加索去世,非常悲痛。他回家翻出舊皮箱,把畢加索那些畫拿出來清點,發現共有二百七十一張。蓋內克驚呆了,他知道只要拿出任何一張畫,就可以徹底改變他的生活。看着這些畫,畢加索的音容笑貌浮現,「你才是我真正的朋友!」這句話一遍遍響起。他的眼睛濕潤了。他將畫又仔細地放回皮箱。他沒有對任何人說起這些畫,包括自己家人,他像往常一樣外出幹活。
二○一○年十二月,一個石破天驚的新聞:年逾古稀的安裝工蓋內克將畢加索贈送給他的二百七十一幅畫。全部捐給法國文物部門,價值一億多歐元。有人感到困惑不解,老人擁有這麼多畢加索的畫,為甚麼自己不改善一下生活,要全部捐出來?
蓋內克在回答記者時說:畢加索對我說,你才是我真正的朋友。是朋友我就不能佔有,只能保管。捐出來就是為了讓它們得到更好的保管。
在天堂的畢加索一定為他能有這樣的朋友感到無比驕傲。
自以為懂得畢加索的畫的許多人,其實只是懂得畢加索的畫價。說自己不懂的蓋內克,其實最懂得那些如畢加索所說「都裝有我的血」的畫。
物質的價值,比不上一句「你才是我真正的朋友」。
想不到畢加索和安裝工的故事還有後續發展,而且結局不那麼美妙。
二○一○年蓋內克看到報導說,畢加索死後由於沒有留下遺囑,遺產數目驚人且繼承人關係複雜,掀起的財產爭奪戰空前混亂和慘烈,律師、估價人和公證人幾乎組成了一支軍隊。大家耗時八年,才達成一致。而所有親戚朋友關係都毀了。畢加索的後人爭奪遺產官司提醒了老年蓋內克,他不想兩個孩子將來為這筆財產反目,所以他八月寫信給畢加索兒子克勞德.畢加索(Claude Picasso),說自己手上有大批畢加索作品,想請克勞德鑑定是真跡。
克勞德認定這些畫是真的。但他對蓋內克的解釋起疑:父親把每幅作品看成生命的一部分,不可能送出這麼多。他把蓋內克告上法庭,說他擁有的二百七十一幅畫是偷來的。
為證明蓋內克所言不實,他找了已逝哥哥保羅的子女瑪琳娜和貝爾納,他們自爭產官司後就翻臉不來往三十多年,現在面對巨大財富,幾個人又重新走到了一起。他們絞盡腦汁回憶一九七○年至一九七三年的事情,但沒有獲得一丁點線索。隨後貝爾納找到當時和蓋內克一起參加安裝設備的一個叫洛瑞的工人。洛瑞說:「那段時間,我們非常意外,雖然畢加索有妻子和情人,還有多個孩子,可真正願意和他相處的卻沒有,他看起來是那麼的孤獨,或許我們讓畢加索稀釋了鬱悶,他拿出一兩幅畫給蓋內克作回報,也是有可能的。」
但蓋內克獲贈的是二百七十一幅。他解釋說,畢加索開始時送他一兩幅。有一次,兩人談到了一個檀木箱子,畢加索看到蓋內克喜歡就贈送給了他,回家後,蓋內克發現裏面有大量的畫作,他提出歸還這些作品,畢加索說,既然送出去就不應該收回。
官司纏訟了許多年,初審判決蓋內克罪成,上訴脫罪,2019年終審罪成,維持原判。判罪成的原因,是蓋內克在法庭多次改口供,而且他說他知道自己罹患癌症後,想把這批畫作留給兩個孩子。
故事的結局,對畢加索與蓋內克的友情與人性美好的故事,無疑澆一盆冷水。審判的結果,使人對蓋內克的善良打上問號。看來,在爭財爭權爭情慾的人類社會,美好人性似難有容身之地。但審判結果是否就真的公平?我們是否還應該相信人性中有美好一面?
見微知著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生話題舊作選
中秋節快樂
今天,許多親友見面或短訊都說一句「中秋節快樂」。但什麼是快樂呢?我從年輕時就不斷想這個問題。在新出的書《見微知著》中,有一章「尋找快樂」,收有幾篇談「快樂」的文章。這裡轉錄其中幾篇。
快樂不是擁有多而是計較少
台灣一位在二十四小時便利店工作的僱員,在網上留下這個小故事。
有一對小姐妹每天放學後,一定會一起到便利店光顧。姐姐外表文靜,但脾氣火爆,每次到店裏來,總會看見她對妹妹進行「機會教育」,最常聽見的有:「你是笨蛋嗎?這個快要到期了,還拿?」「你是白癡呀!明明寫買一送一,你還只拿一個。」等等。挨罵的妹妹,居然一聲不響,依然氣定神閒的挑選她想要的東西。
某天只有妹妹一個人來,我見那個潑辣的姐姐不在,便和她聊起天來。「妹妹,今天怎麼只有你一個人?」我問。「姐姐感冒了。」妹妹朝我一笑,樣子相當可愛。「我覺得你姐姐好兇喔!」我說。「還好啦!不要理她就好了。」妹妹在賣場逛,神情相當愉快。「她每天那樣罵你,你不生氣嗎?」我問。「愛生氣的人是她又不是我,而且被罵一下又不會痛。」妺妹嘟嘟嘴道。
小小年紀居然可以這麼豁達,真是不可思議。反觀自己,吃了點虧就非得要據理力爭不可,在精神層面她真是比我強太多了。
「阿姨,我要買這個。」妹妹拿一支冰棒(雪條)到櫃檯來結帳。我一看正好是促銷品,就對她說:「妹妹,這個現在買一送一喔!你可以再去拿一支。」我以為她的反應一定和其他小朋友一樣滿心歡喜,不料她卻對我說:「可是我現在只想吃一支就好,另外一支就送給別人好了。」說完對我揮揮手便走了。
妹妹一蹦一跳的離去,我有很深的感觸:這個小女孩太特別了,挨罵,她可以不在意;多的,她也不貪心。如果人人都能以這麼簡單、純真的心來面對這世界,我想紛爭與悲劇都不會發生了吧!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快樂不是單純的高興
馬修.李卡德(Matthieu Ricard)是生物學家,科學的訓練對他從事心靈研究有一定影響。他在印度達蘭沙拉,與達賴喇嘛及發現EQ即情緒商數的作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一起對話,他用最新的科學方法,記錄腦波,研究襌定,發現正面的情緒,真的會對腦部的發展有影響,發現快樂真的可以學習。
他說快樂不是單純的高興。當然,這不是說我們要捨棄高興,而是說不應該期待高興就會帶來快樂,因為高興與快樂沒有直接關係。
如果我們因為渴望高興而讓我們扭曲了事實,比如建築在謊言上的高興,那麼這種對高興的追求反而是追求快樂的障礙,它可能會帶來挫折與痛苦。如果我們認為外在的條件可以帶來快樂,於是花絕大部分時間去努力改善外在條件,但是,我們對世界的控制是有限與暫時的,甚至是不真實的。
所以最重要的,還是我們的心。是心決定把外在環境詮釋為快樂還是痛苦。即使我們甚麼都有,還是可能極度不快樂;相反地,我們即使面對磨難,還是可以維持堅強與寧靜。用我們的心,來駕馭環境,是李卡德「快樂學」的要點。
李卡德說了一個故事:某個下午,他坐在尼泊爾寺廟的樓梯上,雨季把整個寺廟廣場弄得泥濘不堪,他們在地上鋪一些磚塊,作為步行的道路。一個朋友踏着磚塊走來,邊抱怨說:「真噁心,如果我掉到泥濘中去怎麼辦?這個國家甚麼都髒。」接着,另一個朋友走過來,她在磚塊上一邊跳一邊說:「跳!跳!跳!」最後到了乾地上,她大呼:「真好玩!」接着說:「雨季裏最好就是無灰塵。」
兩個人,兩種不同的看世界方法。人類有六十億,因此有六十億個世界。
快樂不能從外在追求得到
李卡德引用一位哲學家的話:「如果你把尋求真實快樂及成就感的籌碼押在求得完美配偶、得到一部名車、擁有豪宅、有最好的保險、好名聲和頂尖的工作上,那麼你最好祈求能買中人生的大彩票。」
追求種種外在的、能令你享受的成果,是永無止境的。這種追求,與達成之間,總有很大的差距。這是人類的悲劇。人類害怕悲慘,卻奔向悲慘;人類想要快樂,卻遠離快樂。我們聽過許多次,也有無數事例,說明錢買不到快樂,權力帶來腐化,名聲摧毀私生活。外在的追求得不到快樂。快樂來自你的心境。
李卡德認為快樂是一種能力,是一種生活方式。但它不是一種天生的能力,而是必須學習才會有的能力。他說,快樂是詮釋外在世界的方式。要改變世界,可能很難,但我們永遠可以改變我們看世界的方式。
他還提出了學習快樂的具體方法,其中一個是「檢驗快樂的原因」,包括:
•找一個獨處的時刻去嘗試發現能讓自己真正快樂的原因。問自己:你快樂的原因是來自外在的環境嗎?是愛情、家庭、健康、財富等等嗎?
•問自己:有多少快樂是來自你的心境,以及你經驗世界的方法?倘若快樂是來自外在的情境,檢驗一下它們的穩定性或脆弱性。(比如股票升跌影響財富的穩定,人生無常也會使家庭、健康變得脆弱……)
•倘若快樂是來自內在心境,想一想你可以如何再進一步培養它。
這種練習可以使思緒安靜。世上已越來越多人從事冥想,越來越多人了解,必須靜思才能駕馭、轉變心靈,朝向滿足與慈悲的生活。
快樂可由自己作主
遇到不快樂的事,怎麼會快樂?許多人認為快樂是受自己所遭遇的外在事態決定的,不過讀到一篇報導,幾位心理學家在世界各地抽樣調查,得出的結論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快樂是可以由自己作主的。他們總結出十項「快樂法則」,其實跟我們一些傳統觀念和佛家倫理也相近。
第一,珍惜平常人生,珍惜每一刻。這就是常說的「活在當下」。
第二,不要跟別人比。「人比人,氣死人」,把所有人當競爭對手是跟自己過不去。「知足」才有快樂。
第三,越是把金錢位置放得高的人越難快樂。已經有一輩子花不完的錢,還貪婪地想取得更多,永不饜足是一個可憐的靈魂。莊子說:「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物質欲望可以大到無限,但一個人真能享受的也不過是一枝一飲。
第四,有既定人生目標的人比沒有目標的人快樂。
第五,專注在工作中的人最快樂,隨之而來的成就感也能帶來快樂。
第六,良好的人際關係,包括與夫妻、子女、家人的關係,有親密的朋友,這樣的人會快樂。
第七,面前的半杯水,悲觀說它半空,樂觀說它半滿。看到半滿的人會快樂。
第八,常懷感恩之心。常說「謝謝」,而且由衷地說。調查發現常寫感謝信的人較不易陷入抑鬱。
第九,多多運動。運動會讓人體分泌令人愉快的endorphins,跟用藥物治療抑鬱症一樣有效。
第十,「捨」。要能捨,願捨,喜捨。「為善最樂」。生活中的「捨」還包括原諒、寬恕、放下。
擁有了你所想要的,是成功;滿足於你所擁有的,是快樂。有了還會想再有,就不會快樂;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就能自得其樂,即使在別人眼中無足輕重。
見微知著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自三級警戒以來,台灣企業面臨了極大的衝擊,許多企業一夕之間訂單消失,業績狂掉9成,面臨無法預測的發展,許多企業第一時間啟動分流、居家辦公,對企業高階主管來說,如何見微知著的為未來營運做好風險控管,十分重要,在眾多措施中,又以打造未來辦公最為關鍵。
開會用#Teams團隊協作及討論,應變且處變不驚。
筆電選#Surface商務版系列提供強大效能、高續航力、適合不同辦公情境需求的功能資雲端上#OneDrive 個人雲端儲存空間,隨時隨地從任何裝置存取
資安挑Surface 商務版具備從晶片到雲端的資安防護,維護營運與生產力的安全
微軟的產品多元且能夠互相連結,可以幫助企業在平時就做好萬全的準備!
節目主持:Christina賢齡
富邦金控品牌管理暨公關處副總經理 林茂生(Cindy)
台灣微軟人資長 王有蘋(Linda)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見微知著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全台水情吃緊,回收再利用的再生水成為熱門焦點。而日前完成再生水交換的台積電與奇美更是全台首例,備受關注。
據了解,台積電將仁德再生水廠1萬噸的額度,轉讓於奇美,而奇美也將自己1萬噸的自來水額度轉讓給台積電,並由台積電補足較高的再生水費差額。交易後,由於奇美距離仁德再生水廠較近,就不用大費周章拉管線到較遠的台積電,奇美就近使用再生水,而台積電使用奇美原本的自來水額度,市府因此次交換而省下18億的管線費用,成為佳話。
但由於是全台首例,目前沒有太多案例可以參照,在制度與法規上還未完善。市議員旺詮在質詢中提出,未來臺南再生水工程完工後,每日可提供6.3萬噸的再生水,可見再生水產量也越來越多,使用者也會增加。如何完美複製台積電與奇美的交換經驗,使更多業者交換成功,將是市府努力的目標。蔡旺詮指出,這次交換是市府在長年協商下促成的,也肯定市府的用心與努力。然而再生水的交換不能只靠協商,政策上的輔導也很重要。他表示因為奇美與台積電都是大廠,承受能力高,所以最終答應交換,但未來可能出現小廠與小廠交換的案例,該如何吸引業者,必須有相應的配套措施。
旺詮分析,再生水雖與自來水品質相當,但還是略差,尤其是某些製程嚴格的產業,要設計什麼誘因使廠商願意使用再生水,這是必須考慮的。其次,本來就願意使用再生水的廠商,為何要特意去交換成自來水,他們與市府簽約使用再生水,只要坐等市府將管線拉好即可使用,似乎沒有理由替市府省下管線費用,而多此一舉刻意交換。想使用再生水的業者距離遠,不想使用的業者距離近,導致拉管線的經費負擔加大,所以交換勢在必行,如何分配協調減少費用,並配對業者研議換水,政策上的補助與優惠設計,將是未來的關鍵。
同時旺詮也關心近來載水車頻繁使用的問題,上週新市區的產業道路因載水車頻繁路過,導致路面塌陷龜裂,他指出水利局與工務局必須見微知著,去了解是否有其他載水車行駛的路線也有路況問題,他提到現在水資源緊缺,如果這些路段因路況問題引發載水車車禍,那將是巨大的損失,甚至現在連火警救災用水也使用載水車運送再生水,如果因為車禍耽誤救災,豈非罔顧人命。水利局長韓榮華表示,將與工務局、經發局加強合作,對運水路線做詳細檢查。
呼籲加強跨局處合作,請水利局與經發局將公務及民間載水車常使用的路線地圖,彙整後轉發給工務局,由工務局進行路況的檢查。以維護水資源與市民安全。
見微知著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工務局)
隨著都市進步,各種管道線路的更新維護在所難免,然而時常封路施工,引發改道或塞車等問題也時有所聞,民眾常常被耽誤行程,導致許多投訴。為因應此等狀況,臺南市工務局推出便民APP「臺南市道路挖掘行動查報系統」,供市民查詢施工路段,以及舉報違法施工。但經過旺詮實測,發現APP問題很多,效果根本不如預期。
我在質詢中指出,首先,APP首頁的公告與活動,不斷顯示讀取,沒有載入任何資訊,一片空白(見圖1)。而其中案件查詢的功能也一片空白(見圖2)。最麻煩的是,重要的通報功能操作非常繁瑣,若民眾點擊「現地通報」會發現,首先必須選取你要通報的管線聯絡人,選擇公司或單位後,出現的是一大串工程師、副總、管理員的名字(見圖三),民眾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誰,如何通報。況且有些工程在標示上不清楚,甚至貪圖方便沒有告示牌,民眾通報也只是想擁有安全方便的用路環境,還要花那麼大的功夫了解這是誰的管線? 誰的工程? 該聯絡誰? 如此麻煩還會有人想通報嗎? 不如一通電話打到工務局投訴,那麼這個APP到底有什麼功用? 除了功能上的問題,APP的讀取時間也相當長,需要20秒,有時候使用還會閃退,相當不方便。工務局在工作報告中宣稱,目前也有540萬人次使用這個APP,但看看網路評價Google Play的評價分數為2.8分,APP Store的評價分數為2.7分,所有評論幾乎都是抱怨畫面空白與閃退等問題,顯示該款APP確實需要改進。
在質詢現場,蔡旺詮也請工程企劃科科長林科良當場試用APP,發現問題確有其事,旺詮也統計工務局是否有在關心使用自家開發的APP,結果偌大局處19位官員,居然只有5位同仁有下載使用經驗,令人質疑,自家人都不使用,怎麼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工務局長蘇金安表示,APP已經使用多年,會立即檢討改進。工程企劃科科長林科良也回應,會主動上網了解APP的負評部分,並請專人回復,吸收民眾的意見再作改進。
蔡旺詮強調工務局設計查詢APP的立意良好,但必須考慮到APP的實用性,與實際操作的層面。網路是現代人民與市府溝通的橋樑,千萬不要敷衍了事,忽視小地方,民怨就是一點一滴累積出來的。也呼籲若工務局有技術問題,應盡速與APP設計者探討,不要失了E化的美意。
(水利局)
全台水情吃緊,回收再利用的再生水成為熱門焦點。而日前完成再生水交換的台積電與奇美更是全台首例,備受關注。
據了解,台積電將仁德再生水廠1萬噸的額度,轉讓於奇美,而奇美也將自己1萬噸的自來水額度轉讓給台積電,並由台積電補足較高的再生水費差額。交易後,由於奇美距離仁德再生水廠較近,就不用大費周章拉管線到較遠的台積電,奇美就近使用再生水,而台積電使用奇美原本的自來水額度,市府因此次交換而省下18億的管線費用,成為佳話。
但由於是全台首例,目前沒有太多案例可以參照,在制度與法規上還未完善。市議員旺詮在質詢中提出,未來臺南再生水工程完工後,每日可提供6.3萬噸的再生水,可見再生水產量也越來越多,使用者也會增加。如何完美複製台積電與奇美的交換經驗,使更多業者交換成功,將是市府努力的目標。蔡旺詮指出,這次交換是市府在長年協商下促成的,也肯定市府的用心與努力。然而再生水的交換不能只靠協商,政策上的輔導也很重要。他表示因為奇美與台積電都是大廠,承受能力高,所以最終答應交換,但未來可能出現小廠與小廠交換的案例,該如何吸引業者,必須有相應的配套措施。
旺詮分析,再生水雖與自來水品質相當,但還是略差,尤其是某些製程嚴格的產業,要設計什麼誘因使廠商願意使用再生水,這是必須考慮的。其次,本來就願意使用再生水的廠商,為何要特意去交換成自來水,他們與市府簽約使用再生水,只要坐等市府將管線拉好即可使用,似乎沒有理由替市府省下管線費用,而多此一舉刻意交換。想使用再生水的業者距離遠,不想使用的業者距離近,導致拉管線的經費負擔加大,所以交換勢在必行,如何分配協調減少費用,並配對業者研議換水,政策上的補助與優惠設計,將是未來的關鍵。
同時旺詮也關心近來載水車頻繁使用的問題,上週新市區的產業道路因載水車頻繁路過,導致路面塌陷龜裂,他指出水利局與工務局必須見微知著,去了解是否有其他載水車行駛的路線也有路況問題,他提到現在水資源緊缺,如果這些路段因路況問題引發載水車車禍,那將是巨大的損失,甚至現在連火警救災用水也使用載水車運送再生水,如果因為車禍耽誤救災,豈非罔顧人命。水利局長韓榮華表示,將與工務局、經發局加強合作,對運水路線做詳細檢查。
呼籲加強跨局處合作,請水利局與經發局將公務及民間載水車常使用的路線地圖,彙整後轉發給工務局,由工務局進行路況的檢查。以維護水資源與市民安全。
見微知著 在 見微知著-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見微知著 ! 有沒有把心放在選手身上,#有圖有真相 ~. 蔡英文執政後不只改善國訓中心的居住環境~. 大家如果有印象,國軍住宿環境也明顯改善~… See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