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搞笑的人
美國國安顧問蘇利文說
美國對台承諾是神聖且堅實
這句話如果由別人來說
可能還有一點點可信度
蘇利文說句話
那實在是超搞笑的神聖承諾
蘇利文以前曾任
歐巴馬時代國務卿希拉蕊的手下
就在那個時候蘇利文
曾建議希拉蕊「棄台」
幾年前提倡「棄台」
現在突然講「保台」
實在太搞笑了
其實馬英九和綠營
也不必講什麼
台灣和阿富汗不同之類的廢話
兩者卻都有一個共同點
沒有美軍支撐都會出大問題
問題是
美軍在阿富汗撐了20年
死了2千多美軍就受不了
美軍如果要打一個星期的台海戰爭
至少要死2萬人以上
美國人撐得住才怪
美國那些講大話的國會議員
素質比台灣的立委沒好到那裡去
講講大話可以
但都是ㄧ些看到美軍死個2千人
就會改口落跑的無三小路用的爛咖
什麼叫美國的神聖承諾?
對中國繼續制裁嗎?
對台灣繼續賣萊豬嗎?
還是繼續賣庫存的過期武器?
美軍如果不準備在台海戰爭
陣亡個2萬人甚或20萬人
什麼神聖堅實的承諾都是假的
中國大陸明顯的逐步提高
對台獨的軍事鬥爭
看起來解放軍的盤算
不是能不能快速擊敗台軍
而是如何區隔台獨與非台獨
還有盲點
必須更加精準
所以需要不斷擴大演習
這個狀況
美軍和台軍的高層都看得出來
大勢底定只剩時機和代價
這一點就很像阿富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
蘇 利文 希拉 蕊 台灣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美國建國以來9成以上的貨幣發行量是在最近二十年產生的,如此挑戰經濟學貨幣理論的舉措,必然最後導致通膨率預期上升與美國政府債務危機。
是的,最近十年我們看到美國國債總額大升但因為成功壓低利率(對他國壓榨美元稅)下每年總利息支出並無明顯相應提高。但此絕非可預期之常態。
因此拿台灣換中國財政支持,的確會是美國政府的口袋解決方案之一。
另一方面,美國知名軍事智庫RAND公司近日發表的報告其實也只是揭露一個難看的事實 -- 美國國力衰退且因Covid-19被世界多國看破手腳與裸泳本質下,從Trump到Biden其實都無可避免採取名為擴張實質退縮的國際戰略。這是成本效益的天然約束,絕非幾個政客異想天開可以逆勢操作。值得玩味的是,若真有美國政客欲逆勢操作,反倒只會讓前述國力衰退之現實侷限條件更快更直接地浮上台面。
摘要:
"在這個成立於1948年,以研究美國重大軍事戰略著稱於世的蘭德公司眼裡,台灣之於美國似乎無關緊要。無獨有偶,近10年裡一再提出降低對台灣的承諾,減少對台軍售的史文,亦主持撰寫了昆西研究所的最新報告,主題是《改善美中危機管控,緩和台海緊張局勢》,主張美國必須不模糊地重申一個中國政策,尋求減少台灣海峽的軍事化。
川普國安顧問波頓在他《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書中亦揭露,川普考慮「賣台」,但後來衡量「拿台灣換北韓」不是一個好買賣而作罷,其實就連拜登新科國安顧問蘇利文也曾有過「棄台」的念頭,2011年他作為時任國務卿希拉蕊辦公室主任,一封「拯救我們的經濟,拋棄台灣吧」為題的電子郵件2017年被維基解密公佈,文中建議歐巴馬政府放手讓中國併吞台灣,藉此換取中國政府註銷對美國的1.14兆美元債權,讓美國政府在不增稅的情況下減緩可能到來的國債危機。尤其希拉蕊回覆「我看到了這篇文章,我覺得這想法很聰明,讓我們來討論吧」,台灣民眾餘悸猶存。
"
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0205005729-262114
蘇 利文 希拉 蕊 台灣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拜登就任 台亮紅燈?
王靖華/公退(屏縣內埔)(圖:路透)
拜登宣誓就任美國總統,但過程中川普的動作高潮迭起,令人驚嘆;美國民主與人權的真實面,顯然並不美!對政客一面倒親美,更是警訊。
拜登接手的美國,是個疫情擴散、社會撕裂、互信崩解、債台高築的「大國」。國際上,在川普「美國優先」口號下,造成盟友紛紛離去,歐盟不再唯美是瞻,是最好的證明。
拜登上台施政主軸:「團結」,我不清楚他如何使美國再「團結」?新冠病毒因川普不作為,致美國疫情如野火燎原,美國是疫情最嚴重國家,川普臨去秋波不談疫情嚴重,還自誇疫苗快速研發是自己政績!再者,白人種族主義者,經川普民粹擾動,很難善了,拜登就職時華府國會大廈警戒森嚴,很難讓人想像老牌民主國家有如第三世界光景?
在國際關係上,川普一切美國優先,看不順眼的就退出,令盟友對美國信心全失!拜登就任首日忙不迭簽署行政命令撥亂返治,但川普四年對美國內部的撕裂,已難在短期內癒合;對外關係更是積重難返。
在台灣,要警惕的是,候任國安顧問蘇利文在希拉蕊柯林頓任國務卿時,曾主張「將台灣賣掉」來抵銷美國欠中國的國債。外交是「沒有永恆的盟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國家利益」,台灣為了巴結川普一面倒大購軍火、開放「萊豬」進口,到頭來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蘇 利文 希拉 蕊 台灣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美國總統川普在確診 COVID-19 肺炎之後,民主黨的候選人拜登雖然馬上就撤下了針對川普的負面廣告,但還是不小心透露出一點幸災樂禍的心情,說再過一個月,自己妻子的頭銜就可以改叫第一夫人了。如果真的最後是拜登當選,到底美國的對中政策會有怎麼樣的改變呢?
印太戰略最早是2007年印度提出,後來日本也跟進提出類似概念。那川普政府為了跟之前的歐巴馬政府做出區隔,也在2017年時正式推出一個新的對亞洲政策。歐巴馬時期是叫做亞太戰略,簡單來說就是太平洋週邊的國家,大家一起來當好朋友賺錢的戰略。
而印太戰略除了字不一樣以外,整個方向也跟亞太戰略差很多,印太戰略的重點就是一定有印度,跟亞太強調太平洋地區不同。大概就是說,我們太平洋週邊國家,跟印度洋週邊國家,一起當好朋友來排擠中國。
至於為什麼是印度?印度有什麼厲害的,厲害到直接拿出來當成名字講?這就有很多理由,一個當然是距離。除了國境直接接在一起之外,還跟中國最近一直在蠢蠢欲動的南海也很近,可以最直接的牽制中國。另外就是人口啊,印度現在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耶,盟友當然先從理念差不多的找起。現在整個世界局勢就是,印度會在抗中這件事上,有很關鍵的地位。
美國也不是最近才開始爭取印度的支持,以前也是有交流,但關係實在不算緊密,因為印度有個傳統就是都不選邊站。當初在美蘇冷戰的時期,就是跟兩邊都有來往,中立不偏袒。是一直到最近印度跟中國的邊境衝突越來越激烈,莫迪才開始向美國靠攏的,所以講「印太戰略」,就是說印度是美國最新一個在爭取的盟友啊。
去年9月莫迪訪問美國的時候,川普還跟他手牽手去參加一個特地幫莫迪舉辦的造勢活動,現場有五萬多人參加之類的,一堆印度後裔也來現場為他歡呼。莫迪那張臉看起來可是非常開心。而10月的時候換習近平去訪問印度,看起來也是兩邊感情很好。但中國跟印度的邊境衝突一直沒有解決啊,弄到今年6月的時候,莫迪直接把他官方的微博貼文都刪光光。什麼跟習近平的合照,也通通都不見了。
雖然說我就是不喜歡川普啦,但是他在抗中這件事情上,的確是有做出成果。除了之前常常討論到的貿易啦、晶片禁令啦,這個印太戰略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之前還有一個聯合美國、澳洲、印度、日本的「四方同盟」嘛。本來這東西就是說,這四個國家要聯合起來,一起抗衡中國。
最早是2007年由日本提出來的,結果因為中國反應很大所以後來就變成一個有名無實,大家講好玩的東西。然後這個四方同盟在美國的印太戰略裡算是個滿重要的一部分,就在去年整個參與會議的人員層級一下子拉到超級高,是外交部長、國防部長會來參與的等級。之前不是說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要訪問亞洲嗎,然後大家在討論要不要順便經過一下台灣。他就是要去日本參加這個「四方安全對話」。反正就是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現在看起來有點搞頭,但如果是拜登當選,這個戰略會怎麼樣?
拜登最主要的問題是,沒有把他的對中政策講得很清楚,大家就只好拚命去翻他舔中的舊帳。所以我覺得要討論拜登的對中政策,看他幕僚的立場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判斷方向。大家推測,最有可能擔任拜登亞洲策略幕僚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之前歐巴馬的副國務卿,專門處理亞洲事務的 康貝爾(Kurt Campbell) ,另一位是拜登當副總統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也是之前希拉蕊競選幕僚的蘇利文 (Jake Sullivan) 。
不過康貝爾有說過,他覺得民主黨內部其實也是覺得,川普說中國很壞也是沒有講錯。然後蘇利文就是直接建議美軍應該增加在南海巡航的次數,也建議南海的週邊國家也一起來巡航,一起對中國施壓。雖然這兩個人也是覺得要對抗中國,但是他們兩個人都是歐巴馬的幕僚啊。不是就說歐巴馬對中國很軟了嗎?這會不會比較讓人不放心?
其實大家都對歐巴馬太苛責了啦。大家想想看,當初歐巴法選上的時是金融海嘯才剛過耶,別的事情先不管先振興經濟很合理吧?而且大家都忘了,那時候中國的總書記還不是習近平耶,歐巴馬任期的一開始還是胡錦濤,而且習近平把任期改成無限期也是歐巴馬卸任之後的事情,中國最機車的時候歐巴馬完全沒遇到耶。
有一位澳洲專門研究印太區域情勢的學者 John Lee 有說啦,他覺得拜登上台之後,牽制中國的路線不會改變,只是在政治上會用比較柔性的方法處理。簡單的說就是會比較圓滑啦。剛剛說的蘇利文其實也有提到,如果是拜登的話,應該會讓美國不要那麼強調"利己主義",重新和盟友交流。
所以現在有些人的見解是,就算拜登上任了,美國的對中策略也不會有太大改變。就只是講話比較溫柔一點而已,做的事情還是一樣。不過假設拜登勝選了,我想還是要看他上台後的實際作為,才能算數。川普四年前在競選的時候,雖然常常罵中國,但也很少人預料到,他對中國會做到這麼硬。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