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似乎就是新冠疫情這7個月來,我一直說、一直說、一直說的,目前終於有人有此論述了:
【Yahoo論壇/陳述恩】你知道蔡蘇政府正在用三倍券侵犯你的人權嗎?
標題不是危言聳聽,是現在正在進行式。而且侵害的範圍與規模正隨著國人到處預購、領取三倍券,而持續擴大。
......《全民健康保險法》中授權政府製發的全民健康保險憑證(即健保卡),是用來作為參加全民健康保險的憑證,並憑此證獲得各種醫療服務以及紀錄使用的證明文件。雖然新式的晶片卡都有儲存資料的功能,才有衍伸出「不得存放非供醫療使用目的及與保險對象接受本保險醫療服務無關之內容」(《全民健康保險保險憑證製發及存取資料管理辦法》第2條)的問題,但其實資料放哪裡不是問題主軸。最大的問題是,有國民身分、居留身分就有健保納保資格,才能領取健保卡,但不能因此就推導出健保卡可以拿來作為與醫療無關的用途。
說白了,經濟部主導的振興經濟三倍券到底和健保醫療有什麼關係?
把帶有數位晶片的健保卡提升到甚至取代身分證的地位,這根本已經遠遠「跳脫」健保卡原有的法律地位。不只是違規,更是直接違法。
政府未經人民同意即大規模蒐集國人居住遷徙、消費模式大數據,更恐怖的還在後頭。
照道理來說,三倍券的領取資格連結在國民資格(身分證)及外國人居留資格(居留證)。換言之, 2009年馬政府消費券用類似返鄉投票的方式,從戶籍地(區公所)領取票券或領取通知即解決所有的發放程序。但缺點是,因為馬英九的消費券除了有使用期限外,票券等同現金,使用毫無限制,夜市攤販拿到消費券也可以拿回去付自己家的買菜錢,也就是說,政府無法追蹤每一筆消費券所連結的消費人口、消費地點、消費模式。
反之,但由蘇貞昌院長和唐鳳政委主導的三倍券,之所以要捨簡從繁,先用疫情期間口罩實名制的玩法,要人們先拿健保卡去各大超商預訂後,再去正面、負面表列使用限制,以及拚命加碼綁定數位支付的「甜頭」,這中間整合、蒐集國人居住、遷徙、消費行為等「大數據」的企圖,根本是司馬昭之心。
因為三倍券被設計成要先「預購」才能再去「領取」的兩階段措施,而且領取地點不是各地區公所,而是在全國各地四大超商及郵局,絕大部分的人們就只會選在離自己生活最便捷的超商或郵局領取這個政府發的「小確幸」。只要三倍券發放系統背後有防止重複領取的勾稽機制(在A超商領取後就不能在B超商領取),政府就能透過這人領取三倍券的店家,去統計出過去一直無法精準統計的「全國人口國內移動」(戶籍與實際居住地差異)大數據。
也就是說過去無法精算的各種北漂、南漂、東漂、西漂的人數,將隨著這次三倍券的發放而精準地浮出檯面。比如說,一個戶籍設在屏東恆春的年輕人,到臺北市信義區工作,在旁邊的新北市的中和區景X里租屋,除非租屋的租金有列入報稅,否則政府過去只能從報稅紀錄中得知這人戶籍在恆春、工作(給薪)單位在臺北市。但只要這個恆春人在中和景X里的某7-11統一超商領取了三倍券,政府後台的查核系統就能勾稽出生活實際居住地與戶籍地相異的人口總數、年齡、性別分佈等等各種人口統計資訊,而且將會精準統計到不同的街區或鄰里。
更有甚者,因為三倍券只能領一次,政府將透過計算不同超商或郵局領券的人數,統計出各地實際居住的人群特徵(數量、年齡、性別、已婚、未婚、設籍本市或戶籍在外地),甚至可以藉由四大超商的統計,估算出四大超商的人流市佔比率,還可以交叉比對出什麼特徵的人群(年齡、性別)偏好去小七、全家等等大數據資訊。
更不要說,平常連法院都不能隨隨便便調取到人們一般的信用卡消費紀錄,這次那些綁定數位支付、信用卡支付的人,政府可以為了查核你本月有無合格消費滿三千的名義,直接把眼睛伸進你當月的消費帳單細目中,儘管這可能不是那人一個月的全部消費紀錄,但對消費行為、對象、時機等數據的「追蹤效果」絕對比紙本三倍券還強。
不只是最蠢政策,而且是最不善良的政策
三倍券正要上路,到底能拯救多少經濟、幫助多少國內GDP,大家都還在吵。
筆者非經濟專長,只知道人們的各種隱私資訊正隨著人們自發、主動地到處預訂、購買三倍券而如水銀瀉地般,大量湧入政府的口袋。
總之,靠著「誘使」人們透過健保卡到超商郵局領取三倍券之名,政府為自己創造了一次蒐集全國人民人口遷徙、消費行為調查之實,連立場絕對不是「藍色的」台灣人權促進會,也於5月發出聲明稿,指摘拿健保卡在超商領振興券是政府違法並出賣人民個資。
三倍券到底還沒救到經濟,先花12億大錢印三倍券,只能說這是「最蠢政策」。而擺在眼前這個大規模「情蒐」自己百姓的政府,我們實在很難說這是個善良的政策。
https://tw.news.yahoo.com/-yahoo%E8%AB%96%E5%A3%87%E9%99%B3%E8%BF%B0%E6%81%A9%E4%BD%A0%E7%9F%A5%E9%81%93%E8%94%A1%E8%98%87%E6%94%BF%E5%BA%9C%E6%AD%A3%E5%9C%A8%E7%94%A8%E4%B8%89%E5%80%8D%E5%88%B8%E4%BE%B5%E7%8A%AF%E4%BD%A0%E7%9A%84%E4%BA%BA%E6%AC%8A%E5%97%8E-230016692.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0dy5uZXdzLnlhaG9v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LQg0IekmuTKbU5hdtgF0BRrkTPjhnniusNz1xXsU07lly66q1AtqoX8z-__FmfoxGxMsBP-Sz0Skcy156-vxx8tJckSWM53Ysfzc16agomMi9b5Y8MDlJQ5yFleo7mDPRfoAbFapoaHkrts6l5SPHyhpfsSibyplKwFgROB-SZW
1:18:00斗內乾爹鰻魚問:大師會領新型三倍卷嗎?看到很多朋友要去領了,但很怕有資安疑慮,您看法如何?
1:22:00 嚇死人的健保卡貓膩!你的器官還是你的嗎?
https://youtu.be/MqtQXdAucnY
34:40 為何三倍券那麼複雜,就是要推(數位版)
41:00 所以到底是「有疫情後」才讓「AI變革加速」;還是剛好相反?Who knows?
https://youtu.be/-X82ClK1nYs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藍 魚 晶片 缺點 在 財經主播/主持人 朱楚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跟大家聊到 #安謀與華為停止合作,對於華為是一場致命打擊,今天跟大家分享多年前專訪安謀執行長席格斯後寫的文章。
如果你不認識安謀,一定要來看一下。
---
【安謀執行長席格斯:另類思考,一手爛牌也能以小搏大】
#安謀專訪
#Part1
如果有一天資源稀少、掂掂手牌都是爛牌時,該怎麼辦?
安謀執行長讓我學會,與其唉聲嘆氣、痛苦彆扭地改變自己,何不放過自己,為缺點或錯誤找到新的價值和意義,說不定缺點能成為個人特色,甚至幸運之神一眷顧就變成獨特優點。
席格斯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工程師出身的背景讓他的眼神多了一股數學分析的理性犀利,而他所掌舵的公司就曾經是市場認為的爛牌。
這間在劍橋的IP設計小公司名叫「安謀」,創立初期才十名員工,出道時撰寫的晶片架構效能和英特爾天差地遠,
在當時筆電和桌機紛紛颳起「IntelCore」藍色小貼紙旋風,安謀顯得落寞又弱不禁風。
甚至市場掀起質疑聲浪,批評他寫不出厲害的高效能晶片還能競爭嗎?
不過,這間劍橋小公司最可貴的就是「字典裡沒有放棄」。
即便規模只有對手的千分之一,也寫不出高效能晶片架構。但他們發現,既然低效能是無法抹滅的缺點,那能不能乾脆將錯就錯、發展「低功耗」呢?
這一轉念讓他們突然脫胎換骨,工程師們傾全力埋頭進行節能研究,
恰逢市場風向轉變,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接連問世,主打隨時隨地都能娛樂,不求像筆電和桌機需要高效能運算,只求不要用到一半就沒電而掃興。
安謀的低功耗節能晶片架構歪打正著,短時間席捲全球,以小蝦米之姿打敗英特爾這條大鯨魚,成為科技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超級新星!
「我認為物聯網將帶來大變革、創造很多機會,很多廠商會從中受惠。
我身為執行長的最大挑戰是,如何確實把握手上抓到的機會,以及確保我們有做好長期計畫。」席格斯一雙銳利的大眼散發強烈企圖心,
他在節目中跟我描繪著物聯網時代,不只是智慧手機和平板,包括智慧手表、手環、戒指的任何小東西,都需要不耗電的晶片架構,而這些通通都是安謀的機會。
「安謀是間很成功的公司,但當你成功時,就很容易因安於現狀,疏於做長期計畫,所以我花最多時間在平衡短期急迫和長期重要的事情,而這也是執行長最重要的挑戰。」
席格斯笑著跟我說,他像是一口氣拋接十顆球,最大的挑戰就是盯緊那些球不要落地,得隨時抓穩。
而安謀確實抓得很穩,自從找到自身缺點(低效能的反面價值)後,他緊抓住Android 和iPhone 兩大陣營一路攜手往前衝,最後在行動裝置市場稱霸全球,讓缺點變成市場上唯一僅有的獨特優點。
如今,更被日本軟銀以高於市價四三%的天價買去,朝AI人工智慧邁進。
這是我第三次訪問安謀執行長席格斯,一路上看著他坐上執行長位置,安謀也從小新星變成科技巨擘,
我突然領悟到,如果有件事情真的不是自己天生擅長,甚至被外界視為缺點,其實似乎也不用太在意。
因為怎麼知道時代不會突然轉向? 市場風向不會突然吹向你那一邊?
如果當初安謀為缺點懊惱,力拚像英特爾一樣,終究也只能當老二,甚至為著越來越殺紅眼的價格而唉聲嘆氣。但他接受自己,盡可能找出自身缺點的價值,尋找能夠應用的方向。
如今缺點變成優點,躋身另一個領域當老大。
就像另一間公司3M,曾經陰錯陽差設計了不黏的膠,原本被視為是致命錯誤,卻意外開啟風靡全世界的便利貼商機,成為品牌的另一個鮮明特色。
訪問完,我突然感到心情輕鬆,因為我學會一件事:如果真的犯錯了,也不要把錯誤看得太重,放寬心,為錯誤和缺點想一個更好的出路,說不定在腦力激盪下,缺點能開啟新機會,創造令人意外的驚喜。
#本文由天下雜誌刊載
#放寬心缺點也變成優點
---
🎧楚文的廣播節目|#創意領航家 收聽連結:
▶️ https://www.ic975.com/program/創意領航家/
📚楚文新書|#全球頂尖領袖親授的17堂課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4762
藍 魚 晶片 缺點 在 財經主播/主持人 朱楚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跟大家聊到 #安謀與華為停止合作,對於華為是一場致命打擊,今天跟大家分享多年前專訪安謀執行長席格斯後寫的文章。
如果你不認識安謀,一定要來看一下。
-\-\-
【安謀執行長席格斯:另類思考,一手爛牌也能以小搏大】
#安謀專訪
#Part1
如果有一天資源稀少、掂掂手牌都是爛牌時,該怎麼辦?
安謀執行長讓我學會,與其唉聲嘆氣、痛苦彆扭地改變自己,何不放過自己,為缺點或錯誤找到新的價值和意義,說不定缺點能成為個人特色,甚至幸運之神一眷顧就變成獨特優點。
席格斯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工程師出身的背景讓他的眼神多了一股數學分析的理性犀利,而他所掌舵的公司就曾經是市場認為的爛牌。
這間在劍橋的IP設計小公司名叫「安謀」,創立初期才十名員工,出道時撰寫的晶片架構效能和英特爾天差地遠,
在當時筆電和桌機紛紛颳起「IntelCore」藍色小貼紙旋風,安謀顯得落寞又弱不禁風。
甚至市場掀起質疑聲浪,批評他寫不出厲害的高效能晶片還能競爭嗎?
不過,這間劍橋小公司最可貴的就是「字典裡沒有放棄」。
即便規模只有對手的千分之一,也寫不出高效能晶片架構。但他們發現,既然低效能是無法抹滅的缺點,那能不能乾脆將錯就錯、發展「低功耗」呢?
這一轉念讓他們突然脫胎換骨,工程師們傾全力埋頭進行節能研究,
恰逢市場風向轉變,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接連問世,主打隨時隨地都能娛樂,不求像筆電和桌機需要高效能運算,只求不要用到一半就沒電而掃興。
安謀的低功耗節能晶片架構歪打正著,短時間席捲全球,以小蝦米之姿打敗英特爾這條大鯨魚,成為科技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超級新星!
「我認為物聯網將帶來大變革、創造很多機會,很多廠商會從中受惠。
我身為執行長的最大挑戰是,如何確實把握手上抓到的機會,以及確保我們有做好長期計畫。」席格斯一雙銳利的大眼散發強烈企圖心,
他在節目中跟我描繪著物聯網時代,不只是智慧手機和平板,包括智慧手表、手環、戒指的任何小東西,都需要不耗電的晶片架構,而這些通通都是安謀的機會。
「安謀是間很成功的公司,但當你成功時,就很容易因安於現狀,疏於做長期計畫,所以我花最多時間在平衡短期急迫和長期重要的事情,而這也是執行長最重要的挑戰。」
席格斯笑著跟我說,他像是一口氣拋接十顆球,最大的挑戰就是盯緊那些球不要落地,得隨時抓穩。
而安謀確實抓得很穩,自從找到自身缺點(低效能的反面價值)後,他緊抓住Android 和iPhone 兩大陣營一路攜手往前衝,最後在行動裝置市場稱霸全球,讓缺點變成市場上唯一僅有的獨特優點。
如今,更被日本軟銀以高於市價四三%的天價買去,朝AI人工智慧邁進。
這是我第三次訪問安謀執行長席格斯,一路上看著他坐上執行長位置,安謀也從小新星變成科技巨擘,
我突然領悟到,如果有件事情真的不是自己天生擅長,甚至被外界視為缺點,其實似乎也不用太在意。
因為怎麼知道時代不會突然轉向? 市場風向不會突然吹向你那一邊?
如果當初安謀為缺點懊惱,力拚像英特爾一樣,終究也只能當老二,甚至為著越來越殺紅眼的價格而唉聲嘆氣。但他接受自己,盡可能找出自身缺點的價值,尋找能夠應用的方向。
如今缺點變成優點,躋身另一個領域當老大。
就像另一間公司3M,曾經陰錯陽差設計了不黏的膠,原本被視為是致命錯誤,卻意外開啟風靡全世界的便利貼商機,成為品牌的另一個鮮明特色。
訪問完,我突然感到心情輕鬆,因為我學會一件事:如果真的犯錯了,也不要把錯誤看得太重,放寬心,為錯誤和缺點想一個更好的出路,說不定在腦力激盪下,缺點能開啟新機會,創造令人意外的驚喜。
#本文由天下雜誌刊載
#放寬心缺點也變成優點
-\-\-
🎧楚文的廣播節目|#創意領航家 收聽連結:
▶️ https://www.ic975.com/program/創意領航家/
📚楚文新書|#全球頂尖領袖親授的17堂課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8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