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頭開了一家普通的咖啡店 —— 啊大家怎麼忽然都往這跑?
⠀
⠀
退休的、現役的漁夫們在這裡閒聊往事和最新情報,球季到了,大家從家裡跑出來要一起看球賽,咖啡店不定期舉辦演唱和音樂會,不同世代的鎮民一同消磨時間,生活突然變得有趣。「碼頭咖啡」的出現只是偶然,老闆說起這一段故事時淡然又理所當然 —— 只是剛好可以開這樣一家店,就開了,沒想到改變了小鎮的氣氛和休閒生態,但好像也不意外。
⠀
⠀
以冰島為背景和場景的電影,總像特權加分題:絕美的大自然、霜雪無涯的震懾、獨立疏離的文明(「沒有一個冰島男人曾為國家拿槍上過戰場」)、當然還以及貫穿全片的指標性北歐美學⋯⋯,但《暖心龍蝦湯》最迷人也難以釋懷的在於那裡頭我們都懂得的某種情境。
⠀
⠀
閱讀全文 ▹▹ https://bit.ly/3tOzDjh
⠀
⠀
經過了前陣子的《醉好的時光》,我們知道人生有多麼無聊、多麼難熬,而小鎮上若有一家「碼頭咖啡」,每天都可以前去報到,一同喝著熱湯、言不及義,日復運轉的小漁港裡人們的生活,似乎就多了個彼此才知道的祕密,便也是彼此都認可的支持。紀錄片裡沒給那碗招牌龍蝦湯任何特寫,人們畢竟並非為了湯而留連、而天天到訪,而是因為咖啡店裡的人,因為參與地擁有這個地盤。他們來這裡,為了遇到人、被遇到,為了看到人,也被看到。
⠀
⠀
看《暖心龍蝦湯》我還想起法提阿金(Fatih Akin)的《靈魂餐廳》,後者或許較強調承載藝術家與邊緣人的靈魂,但兩者同樣都在面無表情的日常裡,硬是旋開了一處異質所在,人們得以褪下現實中的各個角色,自在拾回某個「屬於自己的自己」。
⠀
⠀
紀錄片且有更大的野心,身兼製片與拍攝的兩位西班牙導演佩佩安德魯與拉法埃莫雷斯所捕捉的小店裡一張疊過一張的場景,透露了冰島這十幾年來面臨的改變。格林達維克並非地處偏僻,它和首都雷克雅維克只有三十分鐘車程,它正是由此見證也經歷了冰島驟然觀光化的衝擊。
⠀
⠀
⠀
▍面無表情的日常裡,需要一碗熱湯——《暖心龍蝦湯》 ▹▹ https://bit.ly/3tOzDjh
莫雷拉退休 在 環球膠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怕傷心勿看!!!!!!!!
【三年前今日】過程重溫, 睇住菲律賓愚蠢警察救人, 就會明白必須還死難者家屬公道
康泰旅行團於菲律賓馬尼拉, 香港團友人質被脅持事件
馬尼拉人質事件,菲律賓政府稱為黎剎公園人質事件(英語:Rizal Park Hostage-taking Incident)[3],香港政府稱為馬尼拉人質事件(英語:Manilla Hostage Crisis)[4]或菲律賓人質事件[5],中國政府稱為8‧23香港人質事件[6]。
事件發生於2010年8月23日,菲律賓馬尼拉時間上午約9時半,被革除的菲律賓國家警察前高級督察羅蘭多·門多薩強行登上一輛屬於香港康泰旅行社旅行團的旅遊巴士,挾持車上包括遊客、司機、導遊、領隊和攝影師,共23名人質,要求菲律賓政府恢復他的職務。綁匪先後釋放了9名人質,另外1名菲律賓裔司機人質成功逃脫。事件持續近10小時後,匪徒與特種武器和戰術部隊爆發槍戰,救援行動多次暫停,後者進攻逾1小時後,最終由狙擊手擊斃綁匪。事件持續12小時後,以15名人質中,7名受傷、8名死亡,及匪徒死亡告終[7][8]。
事件造成菲律賓共和國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緊張。香港保安局向菲律賓發出黑色外遊警示至今。
匪徒[編輯]
主條目:羅蘭多·門多薩
羅蘭多·門多薩畢業於菲律賓大學犯罪學學士學位;於1981年加入菲律賓警察部隊分部(馬尼拉警察分局);於1991年加入於同年成立的菲律賓國家警察,並且獲得3級高等警官職銜,後來升任高級督察,於1986年被國際青年商會選為菲律賓十大傑出警察[9],先後獲得「國家警察局效率獎」、「國家警察局功勛獎章」及「國家警察局服務獎章」等共17項榮譽[10]。
1990年代,他涉嫌持槍搶劫及強姦而被起訴,但是由於受害人無現身指證,案件最後不了了之[11]。2008年,他涉嫌勒索而被停止職務,次年被菲律賓國家警察革職,同時被剝奪了原來於2011年1月獲得的一切退休福利,亦不再具有擔任任何公職資格[10]。門多薩堅信自己最終會被復職,事發前兩年菲律賓國家警察3次去信要求他歸還M16自動步槍不果。而門多薩涉案的另外一支點45口徑曲尺手槍則被證實為失槍[11]。
旅行團[編輯]
涉事旅行團為香港康泰旅行社在馬尼拉的一組4日3晚旅行團,編號為PMK04-100820-PRO,於2010年8月20日出發,事發當日(當日亦是陰曆七月十四處暑和盂蘭節)為該旅行團的最後一日行程,原訂當晚返回香港[12]。他們所乘坐的車牌TUU-799旅遊巴士共載有23人,包括20名團友、1名香港領隊、1名本地導遊和本地司機,團員年齡介乎4歲至72歲,包括17名成人和3名小童,分別為12女、8男。
治安[編輯]
旅遊業是菲律賓的重要產業之一,惟治安長年欠佳,而且政府貪污腐敗,槍械管制寬鬆,加上失業和貧窮等社會問題嚴重,針對外國遊客及華人的搶劫及綁架罪案無日無之。由於富人集中於馬尼拉大都會居住,因此該處綁架案件幾乎日日發生,被稱為「綁架之都」[13][14]。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6%AC%E5%B0%BC%E6%8B%89%E4%BA%BA%E8%B3%AA%E4%BA%8B%E4%BB%B6
官方回應[編輯]
香港特別行政區[編輯]
香港政府在2010年9月20日透過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收到首份報告,當晚發表聲明,重申事件是「令人感到非常難過的悲劇」,並且完全可以避免,期望菲律賓當局對失職官員嚴正追究責任,竭力完成餘下的調查工作,對事件有公正處理,並且對死傷者作出公道的交代。聲明指,香港政府肯定調查委員會的首份報告對關鍵問題沒有迴避;認為在緊迫時間和有客觀條件局限下完成首份報告,顯示出努力和誠意;報告仔細地交代了事件經過,並且對主要官員提出嚴厲批評和斥責,亦建議了作出處分和追究責任,認同調查委員會處理認真。至於報告對於8名死者的死因,以至7名傷者致傷的原因,香港政府表示仍然需要跟進調查,兩地政府將會就雙方進一步調查、鑑證及彈道測試等後續工作作出跟進及溝通。香港政府亦表明菲律賓當局的首份報告將會與香港警務處的獨立調查報告,一併提交至香港死因裁判官考慮[86]。
2010年10月12日,香港政府就菲律賓政府發表覆檢報告,緩減了調查委員會首份報告就多名涉事官員所建議的處分發表聲明,指有關決定「令港人,特別是受害者及家屬,感到難以接受」,香港政府對此表示失望,要求菲律賓當局嚴正跟進追究和處分行動,強調「必須兌現其向公眾問責的承諾」是對死傷者最重要的交代,香港政府會經過適當渠道向菲律賓當局表達香港人的看法[87]。
菲律賓[編輯]
馬尼拉市長林雯洛在覆檢報告的處分,較調查委員會首份報告所建議大為減輕
當日分別身兼危機處理委員會主席及副主席林雯洛及莫雷諾,在首份報告公布後翌日(2010年9月21日)召開記者會,林雯洛承認處理失當,但質疑報告失實及欠缺根據,辯稱在關鍵時刻往酒樓吃飯,距現場僅500米,反指前馬尼拉警察總長馬格蒂貝失職,更一度含淚拍枱說:「警察將他們(人質)置於危險邊緣,但我們承受著。」副市長莫雷諾亦指自己做足本分,對被列建議起訴名單感驚訝,又認為當日自己將申訴專員信件送往槍手門多薩,是救了九條人命,沒理由要受處分[88]。菲律賓總統艾奎諾三世亦表明,對於調查委員會的首份報告結論及建議,未能令讓他百分百信服,認為需要再跟政府進行詳細討論,以免對12名報告建議處分人士進行不必要的控告[89]。
艾奎諾三世在10月12日公布覆檢報告後,擔任調查委員會主席的司法部長德利馬,曾向傳媒透露有意辭職,但其後改稱身為內閣成員,不會因與總統意見分歧而辭職,並會支持政府。馬尼拉市長林雯洛則表示,任何情況都不影響他做市長,會一直做到任期結束為止[90]。
菲律賓總統府發言人在10月13日呼籲港人不要輕視總統府的調查報告,強調報告經過律師討論和研究,又表示理解死者家屬的失望,但指出委員會的調查純屬建議,總統最終不按委員會建議刑事起訴個別人士,是根據事實的決定,因為官員不涉及刑事疏忽,提出起訴亦不會成功,「最重要的事實,是警方錯在行政疏忽,沒有按程序做事,但他們的錯並沒有造成死亡,這是門多薩的責任」[91]。總統艾奎諾三世在10月14日召開記者會,強調最後決定不刑事起訴部分官員,是法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果,亦以菲律賓人民的利益為首要,不會因為香港政府不滿意而作出修訂[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