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興趣是什麼?
讓你產生熱情,百做都不厭倦的事是什麼?
很遺憾,到目前為止
我都還沒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歡或想要做的事
老公很癡迷滑雪,再辛苦再累都想去滑一下
我在樂樂身上,也看到這團熱情之火
這是在保育園或者療育園都沒看過的
上星期六樂樂上了第一堂音樂課
抵達後也是迫不及待的想坐在椅子上彈
回家後一樣亢奮無比
上回那支影片,我會好好保存起來
等她長大後告訴她,她當時是多麼愛彈鋼琴
畫面中的她是多麼陶醉在其中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經驗
數學不好,去補習,英文不好,去補習
明明那些課目你最討厭和痛苦的事
再怎麼努力,總是提不起勁和興趣去學習
為何不換個想法,專注在自己的強項
不斷的專研和下工夫,讓它更精湛呢
同樣的道理,自閉兒不等於笨,更不等於天才
只是腦部某個地方缺損,沒辦法和常人一樣
我覺得不要專注在孩子的弱點
一直逼迫做不擅長和討厭的事
無論是自閉兒或者是正常的孩子都一樣
我聽說一種教育理念,自然學習教育
譬如孩子喜歡種菜,他會去學習怎麼把菜種好
種好一株菜,需要很多條件性
從這當中他會自己去尋找資料,不斷專研、不斷延伸
無形中他除了學會種菜,也了解土壤自然環境等問題
或許會引發孩子另外一項興趣或技能
他收集資料需要語言,就會引發他去學習英文的動機
他需要去計算,無形中數學也學起來了
這教育理論是讓孩子從興趣中自然發展
而不是填鴨式,強迫孩子去學去背誦
學了也不知道要幹嘛,不知道要怎麼運用的事
療育課新來的小帥,他會背誦1-10英文數字
更會倒背如流,從10-1,也會很多英文單字
他媽媽在他身上用了不少心力
但他只是會一直背誦,不停的背誦
到底他知道這些數字的用途是什麼嗎?
孩子的父母都是日本人,並不是國際婚姻
日常生活用不到英文單字
不像我有時候會和樂樂說「街街」廣東話
沒刻意教,只是我小時候也是說「街街」就是出門去玩
所以小帥的英文,是強硬教那孩子
看年齡應該比樂樂小,應該兩歲左右吧
我常在想,為何不先把母語練好呢?
難道真的那麼害怕輸在起跑點嗎?
這幾天都在思考未來應該從那裡著手教育樂樂
應該給她什麼樣的教育
我覺得品行、態度方面不容忽視
也不應該她的病症就放鬆教育任由她
只要態度正確,引發她自主學習的動力
其他的就看她自己的發展
品德、禮儀、正向思考、做人基本的態度
這才應該被注重,從小培養起
地基打好,樓房在慢慢蓋,不急不迫
只要肯做肯學,都會達到目標地
#音樂老師說她上課很認真給她三張貼紙鼓勵
#記錄用
#2Y6M
#91cm
#13k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坊間流傳,聽古典音樂可以提高小朋友的智商;懷孕時期聽莫札特作品作為胎教,甚至可以培育出天才BB,所以連港產動畫片《麥兜響噹噹》中的麥太,也要大住個肚跑去參加「莫札特效應學習班」。 雖然胎兒有聽覺和記憶力是事實,但所謂「莫札特效應」,到底有多真? 要拆解這謎團,便要從歷史講起。 在1991年,法...
自 閉 症 音樂 天才 在 蔡傑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親愛的妻子:
還記得那天接到母親電話,
說妳「快生了」!
二話不說,我立刻請假。
.
開上快速道路,
時速飆到120 km ,
心急如焚的心情還記憶猶新,
.
看著妳痛苦的表情,
感到心疼,
卻只能在病床前為妳擦汗,
處理一些瑣碎的小事,
沒辦法分擔妳生孩子的痛苦。
.
當時我告訴妳:
「妳放心,
我會是全世界最棒的父親,
.
孩子的名子,
我已經想好了,就叫傑...」
.
這一慕的景象,
似乎好像昨天才發生的事情,
轉眼間,孩子滿6歲了,
日子過得真快。
.
回想過去,我滿心期待,
每天紀錄孩子的點點滴滴,
把【蔡傑的零歲教育】視為寶典。
.
我曾經跟妳說過:
「要好好栽培我們的孩子,
孩子未來或許是音樂家、
科學家、政治家、
教育家、企業大老闆......
.
搞不好以後當上大官後,
我們就會住進官邸,
所以日常生活中,
行為舉止要端莊一點,
也要開始學習接待外賓,
.
免得以後我們搬進官邸,
去拖累到自己的孩子....
.
還有...到時候,
要去買幾件像樣的衣服……
.
唉~
不需要了~
ㄧ切都不需要了....
.
現在,
我只希望看見孩子快樂,
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就好了~
.
【只要可以一起玩】,
什 麼 我 都 不 要 了 。
.
紀錄於 ............ 2009 . 7 . 2
.
~~~~~~~~~~~~~~~~~~~
.
以前我總是擔心....
重度自閉症小時候沒有好好教,
以後長到18歲,
沒有學校可以讀了,
.
除了進....療養院,
父母就是要養一輩子了,
.
然後,
我們的願望只能是....
【我要比孩子多活一秒鐘】。
.
這樣的宿命,
是否有一天也會輪到我身上?
.
為了孩子,
我用男性最該打拼事業的年紀,
不去賺錢,
變成只能...吃軟飯,
.
長期忍受不被理解的眼光,
去訓練一個看不見未來的孩子,
就是為了要打破...弱勢的輪迴!
.
12年之後,
蔡傑18歲,
該來的,終究會來....
.
「我要讓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正確理解自閉症」,
傑爸努力了十幾年,
有所進展,但,還是...不夠,
.
如今蔡傑羽翼漸豐,
我也不再是一個人孤軍奮鬥了。
.
「【我們】要讓全世界每一個人都正確理解自閉症」
這個夢,
正等待著我們父子一起去實現.....
.
特別感謝過去指導蔡傑的老師們,
早療機構、醫院、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
有您們的付出,
蔡傑今日才有資格可以站在台上。
自 閉 症 音樂 天才 在 張嫚芯 Chang Man-Sh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喂~想邀請你看一部紀錄片的試映。叫做《地球迷航》。」
好久不見的聲音喚起了一些長年被埋在心裡的故事與感動。
起初聽到片名,還以為是什麼科幻動畫? 而我完全錯怪他了。
這部正片為紀錄片的《地球迷航》比科幻電影或動畫更動人的多了,林正盛導演和韓淑華老師長年耕耘多元的藝術治療,陪伴星兒能透過繪畫、音樂揮灑他們在地球上發生的點滴,很喜歡以主角們的插畫為基底做成的動畫配上溫暖的音樂,看邊跌入星兒的異想世界
「每一個星兒背後,都有一個辛苦的家庭」
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看完電影,除了佩服製作團隊辛苦的跟拍,更佩服星兒的家庭支撐著他們的心智與耐心。
我想起小時候的英文班同學T,他是當時補習班的跳級生,低年級活潑愛表達的他,跟我們一群覺得自己很酷的高年級一起上課,不害羞的與外師流利對答,心底除了小小的羨慕,但也因此以為,是不是所有自閉症的星兒都是高功能自閉症(HFA)的天才呢?想起小時候也常常很沒禮貌的會誤會不善於表達的同儕是自閉症,很多因為標籤其實都是因為不夠瞭解。
很棒的是,這部片發起了自閉症公益計畫,希望透過群眾集資募集紀錄片的上映經費,並推動「校園公播帶母校認養計畫」,民眾贊助後可將《地球迷航》公播版 DVD 送到指定或其他偏鄉國小,透過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讓善意發芽,和孩子一起擁抱多元的生命姿態、共創友善的未來社會。集資計畫 20 % 的收入也將捐助多寶藝術學堂,長期穩定幫助星兒。
說到這裡點開了網頁,看到募資平台上樹緯畫的傘,簡直為之一亮,太漂亮了!是我的本命傘吧?(欠買)既時尚又能做公益,更能支持好電影?不一起響應嗎?
#推薦大家一起響應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唯有理解才能帶來善意與改變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https://www.amongus2021.com/
「地球迷航」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2021AmongUs?locale=tw_TW
自 閉 症 音樂 天才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坊間流傳,聽古典音樂可以提高小朋友的智商;懷孕時期聽莫札特作品作為胎教,甚至可以培育出天才BB,所以連港產動畫片《麥兜響噹噹》中的麥太,也要大住個肚跑去參加「莫札特效應學習班」。
雖然胎兒有聽覺和記憶力是事實,但所謂「莫札特效應」,到底有多真?
要拆解這謎團,便要從歷史講起。
在1991年,法國醫生Dr. Alfred Tomatis提倡運用莫札特音樂去治療自閉症和其他學習障礙問題時所創造,但真正令這概念發揚光大的,卻是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家Dr. Frances Rauscher……
參考資料
Lise Eliot, What’s going on in there: How the brain and mind develop in the first five years of life. Bantam (1999), p. 449-451.
F. H. Rauscher et al., “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 Nature(1993), p.611; “Listening to Mozart enhances spatial-temporal reasoning: Towards a neurophysiological basis”, Neuroscience Letters(1995), p.44-47; “Music training causes long-term enhance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s spatial-temporal reasoning”, Neurological Research(1997), p.2-8.
Abbott, Alison. "Mozart doesn't make you clever". Nature. com. Retrieved 2009-05-22.
John Medina, Brain rules: How to raise a smart and happy child from zero to five. Pear Press(2010), p.22-53.
Steele K.M. et al., “Prelude or requiem for the 'Mozart effect'?”, Nature (1999), p.827-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