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癌症】
剛剛看到主演《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印度男星伊凡卡漢(Irrfan Khan)病逝的消息,得知他是在2018年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後來在英國接受抗癌治療,最近因為結腸感染離世。另一位大家熟悉的名人是賈伯斯,他得到的是胰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這個癌症不容易察覺,又可能很凶險,願他們能安息~
說到神經內分泌瘤的特徵, 如氣喘、反覆腹瀉、反覆性胃潰瘍等,這些症狀大家並不陌生,但是這個疾病就可能就沒聽過。
最近我有診斷一位神經內分泌瘤的案例,他是67歲的男性病患,因為發燒和上腹痛來急診就醫,檢查起來有急性膽管炎及大腸桿菌敗血症,在抗生素治療後,症狀很快就緩解了,一般來說,急性膽管炎通常是因為膽結石引起,這位病患沒有膽結石十分不尋常,於是我進一步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果真在十二指腸壺腹處,看到一個1.5公分息肉樣的突起物,應該就是這個病灶堵住了膽汁的流出,造成膽管發炎,結果切片出乎意料發現這並不是單純的息肉,竟是神經內分泌瘤!回顧他大約在半年多前開始出現食慾不振的現象、吃東西常常食之無味,吃下去又想吐出來,體重減輕了2-3公斤(這些症狀並非神經內分泌瘤的典型表現)。後來這位病患接受內視鏡手術切除,現在恢復的很好。不幸中的大幸是腫瘤長在十二指腸壺腹這個位置,造成這次的症狀,因而被診斷出來,要是長在別的地方可就沒有那麼容易早期發現了。
神經內分泌腫瘤會發生在許多器官,其中百分之八十發生在胰臟及胃腸道器官,它與神經細胞有相當程度的相似性,又具有分泌荷爾蒙的特性,會導致病人產生神經內分泌相關的症狀,例如盜汗、熱潮紅、嚴重饑餓感等,早期症狀不明顯不易發現,此時醫師多做症狀處理,不過之後症狀可能會反覆出現,但是若沒有想到這個疾病,去做相關的影像檢查或是內視鏡檢查,的確很難診斷出神經內分泌腫瘤,通常就被當成一般的『腸躁症』或『自律神經失調』治療,所以會有病患花5-7年才能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而確診時約有50% 已發生轉移😱。
以慢性腹瀉來說,腸躁症的患者一天的排泄物很少超過500克,但是有神經內分泌瘤的患者排泄物可能高達1000-3000克,所以嚴重腹瀉者要特別小心這個疾病,話說『沒有警覺就無法察覺』,多認識這十大警訊(如附圖),說不定哪天可以幫助你的親友喔!
詳盡的說明請參考 《癌症希望基金會》網站👇
http://www.net.org.tw/CustomPage/HtmlEditorPage.aspx?MId=29&ML=2
自律神經失調 沒 食慾 在 洪櫻娟醫師。身心紓壓聊天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慢性情緒壓力導致壓力肥
#對症治療讓你放鬆又減重
睡不好,壓力大,總是靠吃療癒自己嗎?
越忙越胖,即使少吃體重還是不動如山?
■小心「壓力肥」纏身🐷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長期生活在高壓下,尤其有些人性子急又“搞操煩”,天生就是焦慮特質較強,身體長期在慢性壓力影響下,常見除了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出現身體不適情緒煩躁睡不好等身心不適的症狀,身體在壓力反應下也會產生壓力荷爾蒙影響內分泌,造成「壓力性肥胖」。
當大腦一直在壓力狀態,就會號令全身器官系統都要備戰,此時就要囤積能量,因此食慾大增甚至嗜吃高熱量的垃圾食物,成為壓力性暴食常見的情況。
■門診這位72歲的阿姨,個性求好心切,是個好太太好媽媽,現在當了阿嬤也是大小瑣事都要做到好才放心,長期以來一直有睡不好的問題。
原本她來到身心科是為了治療失眠焦慮的問題,治療後心情放鬆睡眠也改善,接著又詢問洪醫師想要減重。經過兩週的治療調整後,體重減了2.2 kg,而且減的全部是脂肪,肌肉量都沒變,體脂從42.6%下降到40.6%,並且心情輕鬆,睡得更好精神更好。
今天阿姨回診時開心的說,以前自己努力節食運動但減肥總是效果不佳,沒想到這次可以這麼有效又輕鬆,覺得洪醫師實在很厲害。
其實洪醫師覺得以阿姨72歲的年紀,還能有這麼好的領悟力和治療配合度,瘦身效果這麼快才是真厲害啊!👍👍👍
讓我們繼續期待阿姨的華麗變身吧!😍
#紓壓減重讓你瘦得毫無壓力
自律神經失調 沒 食慾 在 Lia 莉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自律神經失調其實真的很痛苦,食慾不振,頭暈手抖發麻和低血壓,有時也會心悸,
再伴隨著憂鬱症⋯有時真的不知道經歷這麼多的事,我是怎麼熬過來的⋯
兩個月瘦了8公斤,完全沒了小腹,腿也被朋友說過細了,我也沒辦法出門,ㄧ出門我頭就會暈,晚上ㄧ定要靠藥物控制自己,生理和心理⋯如果我不堅強,誰能替我堅強,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