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測試FSA新款功率計所延伸的期待】
FSA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品牌,很多產品都用了十年還是一樣好用,今年三月初試用了他們自主研發的一款功率計FSA PowerBox SC,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測試。原本擔心這種萬元以下的功率計會不穩定,但測了好幾次,品質出乎意料的好。雖然還是有些小問題,但在這個價格下面,已經可以造福許多功率訓練的入門車友和鐵人三項愛好者了……下面分享幾次測試的紀錄、心得、建議與對功率計的期待。優缺點都有整理出來,疫情過後有興趣入手功率計的人可以參考看看。下面是幾次測試的過程和數據:
[測試課表一] 漸速騎50公里丘陵地,兩圈鯉魚山(一圈22.3公里),第一圈輕鬆騎不管強度,第二圈加快一點點,最後5公里再放鬆騎。
◎測試目的與過程:想知道穩定踩踏時功率計的穩定性,以及兩圈鯉魚山的時間跟NP與平均功率之間的關係。
→第一圈盡量放鬆騎,不管轉速,也不看功率,以最輕鬆的方式騎完,時間是48分22秒,NP是165瓦。
→第二圈略微加快,但以氣不喘腿不酸為原則騎完,最後快了三分鐘左右,騎45分06秒,NP是191瓦。
(因為下坡有停踩,又有被紅綠燈影響,所以這邊只看NP)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22.3公里
→單圈爬升:37公尺
→平均溫度:29度
→第一圈:NP 165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546w
→第二圈:NP 191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647w
◎測試結果:功率的即時顯示與最終呈現的數據都很穩定,也符合實際的表現。但在5秒平均最大功率上有誤差,出現在下坡路段,已反饋給廠商。
--
[測試課表二] 爬坡間歇✕3,一趟比一趟快 (第一趟最慢,第三趟最快)
Ⓞ測試目的與過程:因坡度的風阻影響最少,想在同樣騎姿下看「速度vs功率」是否成正比。一開始熱身騎三公里後,開始在熟悉的鯉魚山後山進行測試。為了使三趟的技術影響最小,所以皆沒有抽車,都是採坐姿爬坡。
→第一趟盡量放輕鬆騎,雖然腿還是會酸,但還算輕輕鬆,平均功率是269瓦;
→第二趟想騎得快一點就好,但沒控制好,快太多了,比第一趟快了近12秒,平均功率316瓦;
→第三趟超過九成力,雖還不到全力,但感覺上有比第二趟更用力,平均功率也達339瓦,的確是最高的一趟。
◎測試數據:
→單趟距離:430公尺
→單趟爬升:37公尺
→坡度:8.6%
→平均溫度:30度
→第一趟:平均功率 269w
→第一趟:平均功率316w
→第一趟:平均功率339w
◎測試結果分析與提問:
→平均功率跟費力程度的感覺一致,也跟實際的速度一致:同樣的坡度、在無風的狀況下,騎得愈快,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確愈高。
→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都是一趟比一趟高,跟實際騎乘感受和表現出來的速度很一致。想確認的問題是:「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是Garmin錶頭計算的?還是Garmin Connect計算的?」回覆:「都是錶頭做計算的,功率計只負責丟出數據讓Garmin接收端做處理。」
→從前一個問題所衍生的下個問題是:「Power Box SC 目前是多久傳輸一次數據給車錶的錶頭或鐵人錶?1秒傳一次數據?或2秒傳一次?……」回覆:「3秒傳一次」
—
[測試課表三] 強度3區40分鐘(穩定騎乘,想像自己在半超鐵的自行車賽段上)
◎測試目的與過程:功率計的穩定性。先花三十分鐘做一些技術和三趟短程高強度爬坡間歇當作熱身後,騎往東華大學外環道,開始今天的測試。全程都以盡量穩定的轉速與功率進行騎乘,每圈按一次錶(紀錄分配平均數據)。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三十分鐘熱身):32分鐘
◎測試結果分析:從NP和平均功率來看,這四圈的功率都很穩定。但最大功率(尤其是第二圈)忽然飆高到411瓦,這個數據應是誤差,過程中沒有抽車,也沒忽然重踩。從幾次測試發現,「最大功率」這個數據有時比實際來得高。
—
[測試課表四] 強度4區20分鐘(用接近FTP的強度騎東華大學外環道兩圈)
◎測試目的:功率計的穩定性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前兩圈熱身)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二十分鐘熱身):43分鐘
→第一圈:NP 122
→第二圈:NP 159
→第三圈:NP 236
→第四圈:NP 239
◎測試過程與結果:
→前兩圈熱身,主要是在第三與第四圈進行測試,結果很ok,第四圈有試著在同轉速與最小限度下再多輸出一些,功率計有反應出來。
→此次最大功率飆高的情況沒有發生。
→經過這兩次測試,在強度3區與4區穩定騎乘時,實際成績與功率計的輸出關係是十分相符的,good!
—
[優點]
● 價格親民,目前查到的網路售價是9000元。
● NP與平均功率都很穩定,就算是小幅改變輸出也能測量出來,多次測試都跟實際表現相符。
● 安裝與配對車錶與手錶的過程簡潔/方便,而且直接有轉數和功率,不用再另外黏貼磁鐵。
●「齒比」和「曲柄長」還有九種選擇,這點在許多同是大盤和屈柄功率計的產品上來看就個性化很多了,其他品牌比較少有這麼多元的選擇。
[缺點]
●雖有模擬的兩腿平衡數據,但沒有實際的功率數據。
●瞬時最大功率的數據有時會有誤差(有時正常),已回饋,這應該可以透過韌體調整。
[建議]
下面是個人提供給廠商的建議:
●可以了解為了推廣,所以9000元只有單腿數據,雖然有模擬的平衡數據,但還是期望將來有另一版本是有雙腿的「實際數據」,會比較滿足一些進階的需求。尤其是若將來可以實際分別測出兩腳在不同位置所用的「力量」與「方向」,將能幫助運動員量化踩踏效率。
●因為FSA現在有自己的APP,食望之後FSA的APP能寫好方便給其他APP串接的「API」接口(使用者同意後可以把自己數據自動導出到使用者習慣使用的APP或網站),有助於使用者把功率數據匯整到自己慣用的平台上,但希望開放「API」後能讓更多平台授權取得使用者的原始數據,做更細緻且個人化的分析。
●期待將來可以跟「電子變速」的數據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分析/交叉比對」在不同齒比與阻力、轉數的對應關係。可以了解選手在「不同阻力」下所偏好的齒比與轉數;或是反過來,在不同齒比下,偏好處理何種大小的阻力。然而,從功率和轉速只能換算出「總踩踏阻力」,要實際知道車手「每一圈踩踏所面對的實際阻力」,則需要有「踩踏力量向量化」技術的功率計才行。我也知道這個技術門檻很高,不容易做得出來。
●如果是自主研發,我更期待的是能把踩踏的「效率」在不同轉換階段計算出來。多數騎乘在加速時直覺會想著「更用力踩踏」的方式是「肌肉更用力」,但只想著肌肉用力反而會喪失效率,但其實「肌肉用力(Effort)」跟「運動表現(Performance)」之間還有很多環節會損失功率。
Effort → Force → Torque → Power → Gross Power Released, GPR → Form and Wind Resistance → Performance
每一個箭頭處所耗損的能量愈少,代表效率愈高。肌肉用力的程度(Effort)並不等於施加在踏板上的力(Force),例如在下坡時高轉速的踏板一直踩空,肌肉感到很緊張,或是肌肉不自覺繃緊、抽車的力道過猛使全身肌肉緊繃……等,只是空緊張,皆無助於踏板上施加更多的力。此外,對踏板所施加的力量不等於力矩;功率計上的總功率也不等於GPR,這裡是未來的功率計可以多加著墨的地方,若能把箭頭「Force(→)Toruqe」 以及「Power (→) GPR」中的兩個箭頭的「效率」計算出來,更有助於自行車訓練愛好者進行更精確的科學化訓練。
同時也有6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バイク動画 MotoBasic - バイクのレビュー・インプレ・ニュースな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2021年に新型となったNMAX(125)に試乗したのでそのレビューをお送りします。エンジンはもちろん、メインフレーム、前後サスペンション、ホイールなど、変更されていない部分を探す方が難しいほどあらゆる部分が新設計となったNMAX。私が乗って感じたことは、スポーティなキャラクターはそのままに、...
自動 向量化 在 元大期貨招財鈴-方昭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間序列與量化交易研討會】
🏆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朝向量化交易(程式交易)的方式進行投資操作,尤其以期貨將近24小時的交易市場及全球性商品選擇更是合適。
🏅元大智能網:
元大期貨提供元大MultiCharts將開發者的投資想法轉換成自動化策略,並利用歷史資料回溯及最佳化功能進行策略驗證,找出最適合您的交易策略,此外元大智能網提供超過三十支智能策略,讓不會寫程式的投資人也能輕鬆運用。
http://bit.ly/2FTuHTv
🏅元大Smart Api:
透過R語言及或是Python撰寫,讓投資人輕鬆串接行情報價及交易指令,
http://bit.ly/2G65AwT
🏅台股牛熊權:
小資投資新選擇,千元參與大盤漲跌,並且透過50倍的槓桿、當沖、雙向交易等等特色,帶給投資人更多元的交易選擇。
https://www.yuantafutures.com.tw/elo
自動 向量化 在 Dr Wh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值得支持
自從傳真社公佈財困狀況,支持傳真社的朋友在facebook及昨晚的直播都提出了不少關注,我們整理答問如下:
1. 問:沒有商業模式,傳真社如何營運下去?
答:自從我們知道收取傳媒訂閱費用的困難後,已積極思考開源節流的模式,包括在今年8月精簡架構,由10名記者減至8名記者節省開支。我們同時推出公眾訂閱計劃,凡付費訂閱傳真社的公眾訂戶會優先收到傳真社發佈的詳盡調查報道。
公眾訂閱也是其中一種可行的運作模式,只要有1500名市民願意每年付$2,555元(即每日7元),已足夠應付傳真社一年的營運開支。由8月開始,有139名公眾付費訂閱了傳真社,我們亦參考公眾意見推出月捐200元的訂閱計劃、自由訂價捐款計劃,捐款人會成為傳真社的公眾訂戶,進一步擴大支持傳真社的力量。
今次眾籌能為傳真社爭取多一年時間,過去21個月我們成功建立了公信力、商譽和品牌,未來一年我們會認真開拓其他可行商業模式,包括考慮以傳真社品牌建立收費的新聞產品或平台,以支援傳真社的運作。
2. 問:為何不能向使用傳真社調查報道的傳媒機構收費?
答:傳真社至今在操作上是成功的,雖然成立僅21個月,但我們的新聞訂戶共覆蓋了近九成本港媒體,不少報道內容都成為報章的頭條報道,公眾都能在主流媒體上看到我們發佈的報道。
然而,當傳真社今年3月開始與部分媒體高層討論收費安排,例如每年10萬或20萬訂閱費用時,傳媒高層傾向量化思考,例如他們付10萬或20萬一年,究竟機構一天可以收到多少篇報道,而非著重內容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事實上,有傳媒機構表示每月僅願意以每月$5,000港元訂閱傳真社報道,與我們目標訂價相距甚遠。
傳真社成立的初衷是進行深入調查報道,揭露不為人知的真相,而非即時新聞。以我們有限人手及每篇調查報道需時進行,要做到每天發10篇8篇的稿件,以應付傳媒機構的要求及收費訂閱費用,暫時並不可行。
3. 問:按每篇報道向傳媒機構收費是否可行?能否只把報道售予願意付費的機構?
答:傳真社現時覆蓋了本地九成及部分海外權威新聞媒體,這是非常難得的。在香港現時這樣的氣氛下,媒體不分政治立場或編採方針,都願意採用傳真社的調查報道,讓不同的讀者群可以看到的報道內容,其實這也是傳真社的資產。我們在今年3月開始與媒體機構討論收款時雖然遇到挫折,但基於我們的初衷是讓大部分市民可以知悉傳真社的調查報道和內容,我們決定延長媒體免費訂閱,同時亦維持傳真社報道的覆蓋率和影響力。
4. 問:你們當初眾籌成功僱用記者時,提出過實習記者月薪1.8萬元、高級記者月薪4.5萬元、調查主任月薪6萬元,記者月薪是否過高?
答:我們現時的記者全部是透過公開招聘聘用的,在當時300多個求職者當中,我們篩選了90多人進行面試,由於大家都對工作充滿熱情,我們最後僱用了10名記者。由於僱用人數比最初建議為多、薪金也略作了調整。
事實上,我們現在薪金最低的記者月薪只有15,000元,薪金最高的記者也不到40,000元。傳真社從來是應使則使,現時每月25萬元營運開支已包括8名記者薪金、辦公室租金及基本開支。另外要再次重申,發起人吳曉東並非傳真社編採部成員,亦沒有支取薪酬。
5. 會否考慮透過廣告、page view 賺錢或申請基金?
答:編採自主及獨立運作是傳真社建立公信力的基石,只有不接受廣告商、投資者的資金,才能維護這個價值,確保編採不受左右。
不過,我們會積極考慮符合原則的商業模式,例如近日我們有參與facebook一個簡介會,其中一種廣告分成模式是社交媒體會自動在專頁根據點擊率派廣告,而傳真社不會知悉是甚麼廣告商、也不會與廣告商直接接觸,這種模式相對比較可行,其他不同的營運模式我們會進一步探討。
6. 關於林子健的報道對你們很大影響,有甚麼反思?
答:傳真社在調查林子健指稱被擄走一事上,記者是第一時間到事發現場進行調查及搜集閉路電視片段,也用盡所有方法核實閉路電視內容是真實無偽的,整個調查完全是獨立進行。
但我們在標題及用字表達上不夠審慎,引來爭議,事後我們也作出了更正,這也證明傳真社沒有忘記成立初衷,誠實面對工作,有錯必認有錯必改。我們在這件事上汲取了教訓和寶貴的經驗,也承諾日後會以更謹慎的態度處理每宗調查報道。
7. 若今次眾籌不足380萬元,你們會如何處理捐款?
答:我們今次的目標是在1月31日前籌到380萬元,若最後僅能籌到部分資金,傳真社的記者仍承諾會工作到最後一刻。舉例說,若在1月31日前,我們最終只能籌到100萬元,足夠四個月的營運開支,傳真社便會運作至2018年4月30日結束。傳真社全體記者承諾會工作至最後一分鐘。
8. 現在有甚麼方法捐款,哪一個方法可以較少手續費,令你們得到最多的捐款?
答:傳真社的捐款可以登入網 https://www.factwire.org/backus
方法包括:
PayPal - 每年定額捐款$2,555/每月定額捐款$200/自由捐款
支票 - 支票抬頭 “FactWire Limited” 寄往香港九龍觀塘興業街4號10樓(註明交 “FactWire Limited”) /電子支票請電郵至support@factwire.org
現金轉帳 - 上海商業銀行(戶口名稱: FactWire Limited,戶口號碼: 328-24-28806-6)
歡迎大家用支票及電子支票捐款,若有上海商業銀行戶口可直接透過網絡或櫃員機轉帳。最快捷方便的方法是paypal捐款,但部分款項會被扣除用作手續費。
自動 向量化 在 バイク動画 MotoBasic - バイクのレビュー・インプレ・ニュースなど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年、2021年に新型となったNMAX(125)に試乗したのでそのレビューをお送りします。エンジンはもちろん、メインフレーム、前後サスペンション、ホイールなど、変更されていない部分を探す方が難しいほどあらゆる部分が新設計となったNMAX。私が乗って感じたことは、スポーティなキャラクターはそのままに、高級感が上乗せされたということです。また、現代的なモデルらしくスマホとの連携が可能となり、専用のアプリケーション「Y-Connect」には楽しい機能が盛りだくさん。今後の125スクーターのベンチマークとなりうる存在だと感じました。
~以下、ヤマハ発動機のウェブサイトより抜粋~
【精悍でありながら、深みを見せるフロントマスクと2眼6灯LEDヘッドランプ】
生命感と躍動感がみなぎるフロントマスクは、NMAX に気品をもたらします。2眼6灯LEDヘッドランプは、ゴージャスさとスポーティさを表現。精悍でありながら深みのある表情をたたえます。MAX シリーズであることを強調しながらも、独自 のスタイリッシュさで個性をアピール。シンプルかつ華やかなイメージを演出しています。
【前後独立のABSを備えた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と新デザインの軽量アルミホイール】
前後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にはφ230mm の大径ディスクを採用し、制動力とコントロール性を高い次元で両立。さらに、前後独立の ABS※も備えています。また、新デザインを採用し従来モデルより軽量化を図った前後アルミホイールは、足元をスマートに引き締め、軽快なハンドリングをもたらします。
【快適な乗り心地と自然なハンドリングの前後サスペンション】
前後サスペンションには、新エンジン、新フレームとのバランスを考慮した最適セッティングを施し、快適な乗り心地と自然なハンドリングを実現。リアサスペンションは従来モデルからバネレートを変更し、2段階のイニシャル調整機能を新たに追加。安定した減衰力と優れたクッション性を両立しました。
【燃料消費を効率化するアイドリングストップシステム】
信号待ちなどで停車すると、自動でアイドリングを停止。燃料消費を効率化するアイドリングストップシステムを搭載。スロットルグリップを回せば瞬時にエンジンが再始動し、滑らかな発進が可能です。
【トラクション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
さまざまな路面状況で滑らかな発進性、走行性を支えるトラクション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を採用。滑りやすい路面で も後輪のスリップの傾向を抑止し、安定した走りを実現しています。
【剛性を最適化し、軽快で扱いやすいハンドリングをもたらす新設計フレーム】
美しいフォルムを支えながら、走行性能と実用性の高さをもたらす新設計フレームを採用しました。φ60.5mmのメインパイプにφ45mmのダウンチューブ、さらには最適な補強材を加えることで、高い剛性を実現。スポーティな軽快さと扱いやすさを両立したハンドリングに寄与しています。
【胸のすく加速フィーリングと環境性能を両立した新設計“BLUE CORE”エンジン】
優れた出力特性とトルク特性により、パワフルさと扱いやすさを備えた新設計“BLUE CORE” 水冷・4ストローク・SOHC・124cm³・4 バルブ・FI エンジンを採用。電気系を統括制御する「Starter Generator Control Unit」を搭載し、始動時の静粛性と効率的な燃料消費を実現しています。また、エンジン回転数 に応じてローカム、ハイカムが切り替わる VVA(可変バルブ)により、意のままになる加速特性と胸のすく加速フィーリングを両立しました。
【スマートフォンで車両状況の詳細を確認可能】
NMAXにはCCU(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を搭載。専用アプリ「 Yamaha Motorcycle Connect(Y-Connect)」をインストールしたスマートフォンと連携することで、さまざまな車両情報を提供。メーター表示機能の拡張や、メンテナンスタイミングのレコメンド機能などを付与することで、NMAXとのスクーターライフをより快適にします。
【関連ページ】
https://www.yamaha-motor.co.jp/mc/lineup/nmax/
自動 向量化 在 buycartv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年東京車展首度發表的高性能車款Toyota GR Yaris,以現行 Toyota Yaris 車系為基礎開發,由Toyota GAZOO Racing多年在WRC與WEC賽事上累積的技術及經驗所研發的一款全新車種。Toyota GAZOO Racing更請來了前拉力賽車冠軍 --- Tommi Makinen 擔任豐田賽車部門的顧問,大量的參與了GR Yaris的測試與開發,由GR所打造專屬駕馭樂趣、極致操控,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
Toyota GR Yaris 其引擎搭載的是1.6升直列三汽缸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261匹,最大扭力則為36.7公斤米,變速箱為6速iMT手排變速箱,驅動方式為四輪驅動,懸吊系統為前麥花臣後獨立雙A臂均附防傾桿。透過馬力調校與最佳化進排氣設計,搭配僅1,300公斤的車重,打造優異的馬力重量比,提供輕量化以及高效率的動力輸出表現。
安全配備上,除了六具氣囊之外,Toyota GR Yaris也同樣搭載了TOYOTA SAFETY SENSE,包含了ACC主動式車距巡航系統、LTA 車道偏離警示系統、PCS 預警式防護系統、AHB 智慧型遠光燈自動切換系統、EBS 緊急煞車警示系統、TPMS 胎壓偵測警示系統、S-VSC 轉向輔助車輛穩定控制系統、TRC 循跡防滑控制系統、HAC 上坡起步輔助系統等。
更多影片皆在Go車誌官網:https://www.buycartv.com/
---------------------------------
音樂來源:
LBLVNC & Godmode - Power !
DayFox - Always You
DayFox - Secret Places
Hotham - Distant
LiQWYD - Coral
DayFox - Jungle
自動 向量化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4:22 因拍攝時程關係,表格內185萬為預售價,正式售價於 8/3 公佈,為新台幣179萬元。
新在哪裡?
●專為 WRC 賽事而開發的道路用車,不同於標準版 Yaris
●Toyota 首款導入碳纖維車頂車型
●車身外鈑件:鋁合金材質 (10%)、輕量化鋼材 (66%)
●平整化底盤(引擎下護板、底盤平整化護板、四輪輪弧定風翼)
●專屬開發 G16E-GTS 1.6 升直列 3 缸渦輪引擎,針對進排氣最適化、燃燒效率提昇 (D-4ST雙噴射系統、進氣道角度加大)、輕量化設計 (汽缸本體、曲軸、水套)、冷卻效率提昇 (大型引擎水泵、鋁合金機油冷卻器)
●iMT6 速手排變速箱,可自動偵測換檔、轉速訊號並自行於升、降檔補油,即使不跟趾也能避免頓挫。
●TAC (Travel Adjusted Clutch) 行程自動調整離合器,避免離合器片磨損導致踏行程變化, 維持一致操控感受。
●油門踏板加寬 5mm、煞車踏板增加邊框、離合器踏板圓弧度增加
●排檔桿長度縮短 20mm、排檔座高度提昇 75mm、倒車檔加入拉環
●GR-FOUR 四輪傳動,具備電子控制多片式離合器 (前後分配)及 Torsen® LSD 前後軸限滑差速器 (左右分配),支援 4 種模式,Normal 一般 (前 60 後 40)、Sport 運動 (前 30 後 70)、Track 賽道 (前 50 後 50) 及 Expert 專家 (關 VSC+Track 模式)
●專屬前麥花臣後雙 A 臂懸吊,增加前後外傾角
●煞車採用前-對向 4 活塞卡鉗 356mm 雙片式劃線通風碟盤 搭配 後-對向 2 活塞卡鉗 297mm 劃線通風碟盤
#Toyota
#GRYaris
#暴力鴨
說起 Toyota 近年來的競技歷史,可追溯到 2007 年時首度以 TEAM GAZOO 之名參加德國紐柏林賽道 24 小時耐久賽,開啟 Gazoo 參與賽事的篇章,2015 年旗下所有賽車業務納入 TOYOTA GAZOO Racing (TGR) 統籌,2017 年 GR 品牌正式誕生,同年 Yaris GRMN 正式登場。2018 年獲得 WRC 及 WEC 冠軍,在賽道創下佳績後,於 2019 年推出與 BMW 合作開發的 GR Supra,並在去年 (2020) 推出源於 WRC 賽事的本文主角 Yaris,今年則推出 GR 86 小跑車,使 GR 名號更為響亮。
國內市場方面,總代理和泰汽車也自 2019 年引進 GR Supra 以來持續推展 GR 品牌,2020 年推出國產的 Corolla Altis GR Sport 房車,今年則在 4/8 展開 GR Yaris 的預售作業,引進單一編成,預售價新台幣 185 萬元起,30 輛的配額迅速訂購一空,魅力可見一斑。經過近 4 個月預售期間,和泰汽車選在 8/3 正式發表,建議售價為新台幣 179 萬元起,配額也提高至 80 輛。
圖文報導:https://www.7car.tw/articles/read/75838
更多車訊都在【小七車觀點】:https://www.7car.tw/
【七哥試駕都在這邊】:https://reurl.cc/O1xnWr
--------------------------------------
「小七哥」親自實測嚴選的商品都在【七車坊】
https://shop.7car.tw/
台灣商用車專屬網站【商車王】
https://www.truck.tw/
記得訂閱追蹤YouTube唷 》》》
7Car →https://reurl.cc/pdQL7d
7Car新聞頻道 →https://reurl.cc/MvnRrm
台灣車文庫 →https://reurl.cc/ar61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