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麼來聊一下吧 系列
只要在臉書搜尋就可以找到~
這是關於光興街的story
也是聊一下EP1
#分享的話要注意內文一起分享因為單純分享出去只會有音樂連結
HI大家,偶爾會有聽歌的人們問我關於我某些歌曲的故事,於是我想了想,覺得可以不定時出來跟大家講一些創作故事,這主題就叫做【娜麼來聊一下吧】。
嗯,娜直接進入主題吧。
▦ 今天想來介紹《 #光興街58巷六號七樓》
這首歌曲是在我某期租屋處寫的歌,當時住在台大附近的頂樓加蓋,綠色地板磁磚牆壁那種,房間很像浴室;順帶一提,來台北將近三年的我搬了五次住處,現在住在不大不小室友很體貼的地方。
我習慣在深夜創作,因為深夜有種魔力,像世界全部靜音了,只有你心裡的聲音會跑出來吵醒你,是種關不掉的雜訊。深夜創作的缺點是偶爾會吵到室友,當時那地方是輕隔間,什麼風吹草動都聽得到,我窗戶打開就是一個被鐵欄拴住的頂樓景觀,看的到天空,只是房間特別小,來台北後幾乎都是住在這種規模的小盒子裡。
『我想寫一首曲風類似OO的歌。』心裡的聲音告訴我,於是好似與住處有連結的想到了某地址,第一個住處的地址,也是在高雄,我第一個有印象的住宅,跟爸爸媽媽妹妹一起,還有一隻可愛的狗狗。這住處是買來的,阿嬤買股票買給我們家的,但最後只能賣掉,改成租屋,於是往後日子房子是越住越差。當時就開始下筆,其實創作好比抽絲剝繭妳自己的生命,創作有很多種方式,我選擇了最危險但最真實的那種,危險的是它是你的故事、是妳的經歷,所以我只能在正式演出時演唱,因為每一次都是消耗,也是一種磨損。
下筆的瞬間我腦袋都是當時住家的模樣,還是小孩的自己在與身高親近的白牆上塗鴉,小時候最有印象的一句話就是:「想像力是妳的超能力。」來自某文具廣告,於是我在牆上盡可能地發揮我的超能力,然後我想到一些不好的記憶,但為什麼幾乎都是不好的記憶呢?好的記憶去哪裡了?我僅能想到在沙發吹冷氣看電視,夢想成為校園嬌娃的自己,還順便夢到自己飛簷走壁,咳,偏題了。
這些不好的記憶成為我的養分,於是我開始寫第二段:「遷徙幾波,始終無法抹去的開頭」。小時總是不成熟,但每一個畫面卻如此深刻,到長大後妳還會記得發生在某刻的清晰畫面,甚至是母胎記憶(我有過,以後別篇再說)。過程中想起當時家裡出現了些變故,我想大人也是小孩的一種吧,於是發現原來我不是所謂的幸福家庭產物,但社會上這樣的家庭比比皆是,我其實沒有特別去埋怨,可能曾經很恨,但現在已雲淡風輕,只是把它當作一種遺憾,面對這些過去,好幾次都有不好的念頭,甚至想去刺青刺一個「苟活」,不過也就這樣過了活到如今。
『那時候的我們,什麼都不怕。』這是我們最真實無懼的曾經,不怕講錯什麼話被放大,不怕頂撞,就是個孩子。
「對面的男孩,跟我變成朋友。」那男孩是住在我對面的鄰居,某一天有一個我第一次碰到的家庭狀況,我看見電視劇的劇情居然真的發生在我家,於是我跟那男孩求助,其實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但女孩有什麼辦法呢?她只有他能傾訴,女孩不懂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
「他聽我說過,來自對面的醜陋」是的,來自女孩家中的醜陋,後來,男孩只是給女孩一些打氣的話語,女孩也看見了家裡人另一模樣,那個在家中她一直比較依賴的人。
女孩認知到,原來自己一直是無能為力的小孩,什麼事都不能改變,原來現實這麼糟,原來大家不能住在一起了,原來大人生小孩都不用負責任,原來這就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當他們的無力大過責任時,就成了不可抗拒的有力理由。
再拉回到頂樓加蓋的自己,於是我不想要寫整首黑色的歌曲,會發現我幾乎都會在一首有點黑色或咖啡色的詞最後寫些轉為白色或亮光的畫面,因為我不希望聽歌的人對世界喪志,就如我聽到對我有影響的歌曲一般,這是我寫歌的意義之一,我想對這個世界說話,我想跟那些曾跟我一樣經歷某些時刻的人說說話,用歌曲陪伴他們。
「不能承受的過去 是否應該丟棄?
還是讓它們都 成為自己?
不能承受的過去 是否應該忘記?
還是讓它們都 結束自己
不能承受的過去 是否可以回去?
還是 讓它們都 隱藏自己
不能承受的過去 是否可以清醒?
還是 讓它們都 留在原地」
誠如歌詞所說,我希望可以這麼做,幾個問句反問自身,就是一種放下。
遺憾嗎?那我們可以選擇不要拾起遺憾,這些東西太重了,放在那一年就好了。
這就是《光興街58巷六號七樓》的由來,沒有人做過這種事,把這麼詳細的地址寫成一首歌,聽完的人都會去Google Map查,喜歡的話,我們再聽一次吧。
▦ 街聲:https://streetvoice.com/nanakao0619/songs/563009/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4wiiMgFTo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萬的網紅老王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尚總能反應一個時代的品味,至少是審美的品味。如果你想知道一個品位的真正由來,可能要去了解更多關於藝術的諸多思潮的見解。名模恰恰是各種審美博弈之後的集中體現,她們所代表的不僅是流行趨勢,還有可能藏在文化深處的怦然心動。模特之所以能走紅,也許是因為“一張正確的臉出現在正確的時代”,不過,大眾眼中的帥哥...
胎記由來 在 Naa高娜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HI大家,偶爾會有聽歌的人們問我關於我某些歌曲的故事,於是我想了想,覺得可以不定時出來跟大家講一些創作故事,這主題就叫做【娜麼來聊一下吧】。
嗯,娜直接進入主題吧。
▦ 今天想來介紹《 #光興街58巷六號七樓》
這首歌曲是在我某期租屋處寫的歌,當時住在台大附近的頂樓加蓋,綠色地板磁磚牆壁那種,房間很像浴室;順帶一提,來台北將近三年的我搬了五次住處,現在住在不大不小室友很體貼的地方。
我習慣在深夜創作,因為深夜有種魔力,像世界全部靜音了,只有你心裡的聲音會跑出來吵醒你,是種關不掉的雜訊。深夜創作的缺點是偶爾會吵到室友,當時那地方是輕隔間,什麼風吹草動都聽得到,我窗戶打開就是一個被鐵欄拴住的頂樓景觀,看的到天空,只是房間特別小,來台北後幾乎都是住在這種規模的小盒子裡。
『我想寫一首曲風類似OO的歌。』心裡的聲音告訴我,於是好似與住處有連結的想到了某地址,第一個住處的地址,也是在高雄,我第一個有印象的住宅,跟爸爸媽媽妹妹一起,還有一隻可愛的狗狗。這住處是買來的,阿嬤買股票買給我們家的,但最後只能賣掉,改成租屋,於是往後日子房子是越住越差。當時就開始下筆,其實創作好比抽絲剝繭妳自己的生命,創作有很多種方式,我選擇了最危險但最真實的那種,危險的是它是你的故事、是妳的經歷,所以我只能在正式演出時演唱,因為每一次都是消耗,也是一種磨損。
下筆的瞬間我腦袋都是當時住家的模樣,還是小孩的自己在與身高親近的白牆上塗鴉,小時候最有印象的一句話就是:「想像力是妳的超能力。」來自某文具廣告,於是我在牆上盡可能地發揮我的超能力,然後我想到一些不好的記憶,但為什麼幾乎都是不好的記憶呢?好的記憶去哪裡了?我僅能想到在沙發吹冷氣看電視,夢想成為校園嬌娃的自己,還順便夢到自己飛簷走壁,咳,偏題了。
這些不好的記憶成為我的養分,於是我開始寫第二段:「遷徙幾波,始終無法抹去的開頭」。小時總是不成熟,但每一個畫面卻如此深刻,到長大後妳還會記得發生在某刻的清晰畫面,甚至是母胎記憶(我有過,以後別篇再說)。過程中想起當時家裡出現了些變故,我想大人也是小孩的一種吧,於是發現原來我不是所謂的幸福家庭產物,但社會上這樣的家庭比比皆是,我其實沒有特別去埋怨,可能曾經很恨,但現在已雲淡風輕,只是把它當作一種遺憾,面對這些過去,好幾次都有不好的念頭,甚至想去刺青刺一個「苟活」,不過也就這樣過了活到如今。
『那時候的我們,什麼都不怕。』這是我們最真實無懼的曾經,不怕講錯什麼話被放大,不怕頂撞,就是個孩子。
「對面的男孩,跟我變成朋友。」那男孩是住在我對面的鄰居,某一天有一個我第一次碰到的家庭狀況,我看見電視劇的劇情居然真的發生在我家,於是我跟那男孩求助,其實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但女孩有什麼辦法呢?她只有他能傾訴,女孩不懂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
「他聽我說過,來自對面的醜陋」是的,來自女孩家中的醜陋,後來,男孩只是給女孩一些打氣的話語,女孩也看見了家裡人另一模樣,那個在家中她一直比較依賴的人。
女孩認知到,原來自己一直是無能為力的小孩,什麼事都不能改變,原來現實這麼糟,原來大家不能住在一起了,原來大人生小孩都不用負責任,原來這就是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輕,當他們的無力大過責任時,就成了不可抗拒的有力理由。
再拉回到頂樓加蓋的自己,於是我不想要寫整首黑色的歌曲,會發現我幾乎都會在一首有點黑色或咖啡色的詞最後寫些轉為白色或亮光的畫面,因為我不希望聽歌的人對世界喪志,就如我聽到對我有影響的歌曲一般,這是我寫歌的意義之一,我想對這個世界說話,我想跟那些曾跟我一樣經歷某些時刻的人說說話,用歌曲陪伴他們。
「不能承受的過去 是否應該丟棄?
還是讓它們都 成為自己?
不能承受的過去 是否應該忘記?
還是讓它們都 結束自己
不能承受的過去 是否可以回去?
還是 讓它們都 隱藏自己
不能承受的過去 是否可以清醒?
還是 讓它們都 留在原地」
誠如歌詞所說,我希望可以這麼做,幾個問句反問自身,就是一種放下。
遺憾嗎?那我們可以選擇不要拾起遺憾,這些東西太重了,放在那一年就好了。
這就是《光興街58巷六號七樓》的由來,沒有人做過這種事,把這麼詳細的地址寫成一首歌,聽完的人都會去Google Map查,喜歡的話,我們再聽一次吧。
▦ 街聲:https://streetvoice.com/nanakao0619/songs/563009/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4wiiMgFTos
胎記由來 在 世界,進行中 The Ongoing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尼泊爾‧Kathmandu‧他們說,她是活女神]
位於印度與中國間的尼泊爾,是印度教與佛教的過度。街頭大小廟宇林立,宗教是人們的生活骨幹,其中一項從王室到民間都虔敬無比的信仰,是活女神庫瑪麗(Kumari)。
符合庫瑪麗遴選資格的女童介於3至7歲,從被選為女神那天起,她們離開家人,住進寺院,任期間雙腳不能落地,唯有在特殊慶典才能坐在神轎上外出巡城。若不慎受傷出血,或青春期初潮來臨,她們便須退位,回到世俗凡間。
又或許,在理解神的意義前,她已成為神。
庫瑪麗不只一人,地位最高的皇家庫瑪麗住在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旁的庫瑪麗寺院(Kumari Bahal)。那是棟三層紅磚建築,內有三層庭院,佈滿細緻繁複的木雕,每天下午4點,庫瑪麗會從三樓窗口出現,聆聽信眾祈願。
我到達寺院時,庭院裡擠著3、4個旅行團,中央一株紅花開得正艷,幾十人圍在院子引頸望著小小的窗口,嘰嘰喳喳討論不停。被觀看,也是庫瑪麗的工作之一。
導遊在旁講解,庫瑪麗是尼泊爾王室保護神塔蕾珠女神的化身,由來傳說有多種版本,其中最廣為流傳的,是一位尼泊爾國王常與塔蕾珠女神擲骰子玩樂,女神告誡絕不能讓其他凡人看到自己身影,王后聽見宮室傳出國王與女性交談聲,某日好奇隨國王走入,看見女神面容。女神大怒而去,降諭不再現身保護國王和國家。經國王苦苦哀求,女神才允諾附身到尼瓦爾人釋迦族女孩身上,繼續庇佑國家。
就此,皇家祭司對釋迦族女童舉辦嚴格遴選,找出隱身其中的活女神。候選女童的體態須符合32種特徵,她們的頸項如海螺殼光滑,睫毛如母牛濃密,腿如小鹿健美,前胸如獅子,身形如榕樹挺拔;她們出生時的星象吉祥,身上沒有斑點胎記,牙齒整齊無缺,未曾流血,未曾生病。維基百科的註解中提到,在尼泊爾語中,庫瑪麗的意思是「處女」。
通過初選的女孩會被關入密閉房間中,地板中央置放水牛頭、撒上牛血,象徵被女神殺死的妖魔。整夜,戴著猙獰面具的人圍著女童跳舞,表現最鎮定的女童,即為庫瑪麗化身。
人群一陣騷動,一位穿著大紅外衣、配戴精緻首飾的女孩從窗口探出頭。庫瑪麗現身時是不能拍照的,大家睜大眼睛望著窗口,原本的嘈雜轉為細碎的低語聲,導遊們嘶聲提醒,活女神出現了,快許下你們的心願呦。
成熟裝扮與往鬢角延伸的深濃眼線掩蓋不了活女神的稚氣臉龐,但她沒有表情。庫瑪麗突然大哭或大笑,預示信徒將重病甚至死亡;抽泣或揉眼睛,信徒將生重病;發抖,信徒恐面臨牢獄之災;拍手,國王會發生不測;抓食供品或禮物,信徒會破財。同齡孩子再平常不過的舉動,在她身上意味災厄。
庫瑪麗如雕像般的臉龐靜靜望著底下人群,唯一流露情緒的,是她搭在窗台上的手。那雙手好小,沒有任何飾物,手指輕輕點著窗台,像是計數著時間。一會,那身大紅禮服退入陰影裡,接著雙手從窗沿抽回,人群發出一聲低低的、心滿意足的嘆息聲,緩緩往門口移動。
「她幾歲呀?」有人問。「8歲,她今年8歲。」
庫瑪麗身上那件大紅禮服、一枚金幣與每月6000到7500盧比退休金(約台幣2200元),是她們退休後能保留的財產。因長期足不沾地,退休庫瑪麗的第一項功課,是重新練習靠自己走出戶外。任期間只能與家人與指定玩伴接觸,也讓她們得重新融入正常的人際關係。同齡孩子對前任活女神的敬怕甚至排擠,讓她們歷經一段漫長的,從女神墮回凡間的艱辛歷程。她們連婚姻都遭逢阻礙,因傳說與庫瑪麗結婚會遭遇不幸。
近年,庫瑪麗的教育權數度被提出討論。1991年退位的庫瑪麗Rashmila Shakya在18歲考上大學,成為第一位拿到大學學位的活女神。她在電腦軟體公司找到工作,並與作家合作寫下個人傳記《From Goddess to Mortal (從女神到凡人)》。帕坦地區前任庫瑪麗Samita Bajracharya任內透過家庭教師繼續學業,她去年退位後回到學校,經過一個月的調適期,慢慢回到一般13歲女孩的生活。縱使重新適應社會的歷程不易,多數接受媒體訪問的庫瑪麗仍認為女神生活是一輩子難忘的經歷。畢竟那種世界因妳而轉的感覺,無論神與人都難以抵擋。
半小時內,又有兩批旅行團湧入寺院中,庫瑪麗也再度現身兩次。離開時,在寺院門口排排坐的婦人以滿手明信片擋住我的去路,「50盧比一張!」明信片上印著的歷任庫瑪麗臉孔在我面前晃動,「30盧比吧,20盧比?」我搖搖頭,快步離開。
時隔兩個月回過頭寫文章,我怎麼也想不起庫瑪麗的臉孔,卻記得那雙輕輕點著窗台的手。那一刻,那是她身上最不女神的部分,一雙屬於一個凡人女孩的,好小好小的手。
References:
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Kumari_%28children%29…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22551.htm
BBC News Magazine
http://www.bbc.com/news/magazine-27885141
Reuters
http://www.reuters.com/…/us-nepal-goddess-pay-idUSTRE6601PE…
Mashable Australia
http://mashable.com/2014/10/23/nepal-kumari/
胎記由來 在 老王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時尚總能反應一個時代的品味,至少是審美的品味。如果你想知道一個品位的真正由來,可能要去了解更多關於藝術的諸多思潮的見解。名模恰恰是各種審美博弈之後的集中體現,她們所代表的不僅是流行趨勢,還有可能藏在文化深處的怦然心動。模特之所以能走紅,也許是因為“一張正確的臉出現在正確的時代”,不過,大眾眼中的帥哥美女在時尚圈能夠站穩腳,卻不能保證長紅,所謂個性是王道,擁有離奇長相,驚詫面容,或是與常人大相徑庭身材的負極之美才是常勝將軍。現在的模特圈,被人記住也許並不容易,美麗也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比起外貌,他們更重視的是討論度,即使是正評或負評,只要你有討論價值,便可在這行業立足。這次老王介紹的「怪誕」模特兒,當一出道時便成功引起「熱烈關注」
1:10 精靈模特兒
3:08 阿凡達模特兒
3:58 一場大病後的美麗意外
5:00 白化模特
6:05 胎記美女
8:03 全球最神秘的肚臍
8:28 滿臉鬍鬚多毛的女模特兒
9:35 一字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