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與犬(下)
上集:https://bit.ly/3cbtRi1
黑白狗一啲都唔怕生,好開心咁行埋嚟:「你哋係嚟同我玩㗎?我好悶啊。我係哈士奇,你哋係咩狗?」
大舊下意識答:「肉狗。」
「肉狗?我未聽過,係咪好鍾意食肉嘅狗?」
哈士奇側一側頭:「我都好鍾意食肉,點解我唔叫肉狗?我要問吓主人先。」
佢咁講,似乎佢嘅主人從來唔食狗肉,我哋嘅求助又多一分希望。
我繼續試探:「你同主人關係好好?」
「主人係世界上最好嘅人,佢會餵我食肉,帶我出街,陪我玩……」哈士奇一路講一路搖尾。
飛毛忍唔住問:「咁你呢?你要為主人做乜嘢?」
我哋自細受到嘅教育,就係有收獲,必然要付出,人類餵養我哋,所以我哋要成為人類嘅食物。
「我都識好多嘢,我會叼拖鞋,仲會執波。」哈士奇叼起一隻拖鞋,示範畀我哋睇。
飛毛難以置信:「仲有呢?主人對你冇其他要求?」
哈士奇諗一諗:「主人話我係全世界最好嘅狗,至於要求……好似有,佢最近要求我唔好咬沙發。」
我哋一齊望向被咬得破破爛爛嘅沙發,哈士奇有啲尷尬:「哎呀,咁沙發真係好好咬。」
我仔細觀察間屋,到處都係玩具,牆上仲掛滿咗哈士奇嘅相,主人攬住哈士奇,笑得好開心。
哈士奇咁受寵愛,我諗,佢可能可以幫到我哋。
我斟酌住開口:「其實我哋係有樣嘢搵你幫……」
大舊突然打斷我嘅說話,惡狠狠咁問哈士奇:「點解?」
「點解乜嘢?」哈士奇呆一呆。
大舊大喝一聲:「點解你咩都唔識,點解你傻更更,人類都對你咁好,我哋就要俾人食?我哋拚盡全力,都只係想生存咋!」
哈士奇呆若木雞。
飛毛撲向嗰隻拖鞋,用迅雷不及掩耳嘅姿態叼番嚟:「我叼拖鞋比你更快。」
大舊咬起個波,擲上天空,飛毛穩穩地接住:「我執波比你更勁。」
「而且我哋絕對唔會咬沙發,主人話咩,我哋就做咩。」大舊加多句。
哈士奇手足無措,只可以講:「我……我唔明,我有嘢食可以分畀你哋,冷靜啲。」
「我唔要你嘅拖捨!」大舊撲埋去,一口咬斷咗哈士奇嘅喉嚨,鮮血噴射而出。
我完全想像唔到佢會咁做,連阻止都嚟唔切。
飛毛踢一踢哈士奇嘅屍體:「大家都係狗,佢憑咩過咁好嘅生活?」
我尖叫:「你哋搞乜鬼啊?」
「我哋做到晒主人嘅要求,就應該由我哋做呢間屋嘅狗,我哋一定會做得比佢好。」大舊沾沾自喜。
我頭都痛埋:「計劃唔係咁,我哋係要搵哈士奇幫手,通知佢主人,舉報養殖場,救我哋嘅親人出嚟。」
飛毛答:「放心啦,我會成為主人最愛嘅狗,主人肯定會幫我搞掂養殖場嘅事。」
「我覺得主人會愛我多啲囉。」大舊反駁。
我望住血淋淋嘅大舊,覺得件事愈嚟愈荒謬。
無論我點樣勸,佢哋都覺得自己會成為新寵,步上狗生巔峰。
呢個時候,鎖匙聲響起,我只好從狗洞鑽出去。
我喺屋外偷望,見到主人行入嚟,飛毛迅速叼起拖鞋,大舊就叼住個波,係咁搖尾。
主人望住哈士奇嘅屍體,一臉難以置信。
然後,主人又出咗門口。
大舊問飛毛:「佢去邊?」
「可能要養多隻狗,要買多啲玩具掛。」飛毛答。
冇幾耐,一班拎住狗籠嘅人衝入嚟,迅速將飛毛同大舊捉入狗籠。
主人大叫:「係佢哋啦,呢兩隻野狗咬死咗我隻狗,係咪會人道毀滅㗎?」
籠中嘅飛毛哀嚎:「主人,我哋叻過隻哈士奇㗎,你聽我講……」
可惜,人類只係聽到「汪汪汪」,毫不留情咁捉走佢哋兩個。
我知道,等待佢哋嘅一定唔會係好運,為免俾人類發現,我唯有逃離呢個地方。
我要活下去,我仲要舉報養殖場,救出親人。
只不過,做呢個任務嘅,剩低我一個。
事後我經常諗,點解飛毛同大舊會搞成咁呢?
或者係因為,舉報養殖場、同養殖場嘅人作對,呢條路實在太艱難。
打倒大魔頭遙遙無期,我哋會攰,會嫉妒付出更少,但過得更好嘅同類。
打倒同類,點都比打倒大魔頭容易。
結果,我哋嘅敵人由大魔頭變成同類。
-完-
將專頁設定為「搶先看」/ "See first",最新故仔馬上睇!
我老公養咗條蛇:https://goo.gl/ZroifF
我係外星公主:http://bit.do/eUwgU
#短故 #短篇 #小說 #陳美濤 #廣東話 #粵語 #tomatochan #犬與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漁民一般都是居無定所,以海為家。荃灣一帶的漁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未填海發展前,都驟居於今天近仁濟醫院,即昔日關門口村對出河邊及葵涌。另外亦有漁船集中於青衣門仔塘,即牙鷹洲與青衣東北的小港灣及今天青衣城的位置。這裡多是廢船,殘破不堪,白天如同廢墟,晚上漆黑一片。由於水淺,佈滿船民所丟垃圾及附近的工廠船塢...
肉狗 養殖 場 在 陳美濤 Tomat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犬與犬(上)
細個嗰陣,有冇人問過你,大個想做咩?
你有冇試過,對未來好迷茫,唔知自己會有咩結局?
我從來都冇迷茫過,我由出世開始,就好清楚自己嘅未來。
我會成為,一碟食物。
我曾經問過阿媽,點解我哋要俾人類食?
「人類養我哋,就係為咗食啊,唔係邊有人餐餐餵我哋?」
阿媽一路食肉,一路嘆氣:「我哋食肉,亦都被食,好公平。」
養殖場裡面,有一部大電視。
電視來來去去都係播嗰幾條片,一隻牛喺草原上食草,然後佢變成牛排;
一隻羊快樂地奔跑,然後佢變成羊肉鍋;一隻豬呼呼大睡,然後變成肥膩嘅豬肉……
我估,呢部電視喺養殖場嘅主人,專門擺喺度教育我哋,可以稱為「教育電視」。
目的係話畀我哋聽,所有動物都會被食,無論食草定食肉,無論努力定懶散,都逃唔過盤中餐嘅命運。
我亦問過阿媽,我叫咩名。
阿媽答:「肉狗。」
「咁你叫咩名?」我又問。
阿媽都係答:「肉狗。」
我好不滿:「咁呢個根本唔係名,呢個只係我哋嘅……種族總稱。」
「咁你想叫咩名?」阿媽反問:「你覺得,人類用筷子夾起我哋嘅肉嗰陣,會有興趣知道,呢隻狗叫咩名?」
我曾經問過:「點解我哋唔逃跑?」
「人人都食狗肉,即使逃跑成功,咪又係俾其他人食,仲要白白捱苦。」阿媽答。
我無言以對。
所有狗都無言以對,成個養殖場彌漫住一種氣氛:認命。
直到有一日,我會稱之為「命運逆轉日」。
嗰日,我攤喺地下,百無聊賴,照常望住重覆又重覆嘅教育電視。
突然間,電視嘅畫面一黑,可能係接收器出咗問題。
畫面變成一個女人,好嚴肅咁講緊嘢:「歡迎收睇今日新聞報導……」
「係人啊,人類啊!」好多狗被吸引住,議論紛紛:「點解突然有人類睇?」「佢係咪會變成人肉叉燒包?」
女人講咗一大堆我哋唔明嘅嘢,然後佢講:「昨日,一個非法狗隻養殖場被查封。據講,裡面嘅狗隻係養嚟食用嘅。
再次提醒大家,食用狗隻係違法嘅,如果大家遇到類似嘅情況,請從速報案。」
所有狗都呆咗,群情憤慨:「違法,違法係咩意思?唔係所有人都食狗肉?」
「應該話,大部份人都唔食狗肉,我哋唔應該被食!」
「咁我哋應該做咩?」
「唔好諗咩『狗生目標』住,出咗去先講。」
「係喎,人類好似話,只要大家知道呢件事,呢度會被查封,我哋會被救出去。」
點樣先可以話畀人類知?首先就要逃出呢度。
但呢度圍牆好高,加上如果唔見咗好多隻狗,養殖場嘅人好快會發現,將我哋捉番嚟。
經過商議後,我哋決定派出三隻狗,先用疊羅漢嘅方式送出去,諗辦法向人類求救,救埋剩低嘅親人。
嗰三隻狗就係最聰明嘅我,跑得最快嘅飛毛,同最強壯嘅大舊。
名都係啱啱改嘅,畢竟我哋唔再係食物,應該有個名。
我哋跑啊跑,直到離荒僻嘅養殖場好遠,開始見到人煙,我哋先鬆一口氣。
城市裡面嘅人都好友善,仲有人畀剩飯剩菜我哋食。
但我哋點樣話畀人類聽,遠處有一個非法養殖場?
試過有好心人餵我哋,我哋就咬住佢嘅褲腳,想帶佢去養殖場,但佢跟我哋行咗幾步,就掉轉頭走咗。
迷茫之際,我哋見到一隻狗,一隻俾人類用繩牽住嘅黑白狗。
我靈機一觸,雖然我哋唔識講人話,但呢隻狗明顯同人類關係密切,可唔可以請佢幫幫手呢?
飛毛身手靈敏,輕易地跟蹤到黑白狗嘅地址,並搵到一個狗洞鑽入去。
趁佢主人出咗門,我哋就入去搵黑白狗。
下集:https://bit.ly/3cfkCgE
將專頁設定為「搶先看」/ "See first",最新故仔馬上睇!
拯救咗地球,之後呢?:https://goo.gl/EVhESA
宿世蚊緣:http://bit.do/eSbbZ
#短故 #短篇 #小說 #陳美濤 #廣東話 #粵語 #tomatochan #犬與犬
肉狗 養殖 場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漁民一般都是居無定所,以海為家。荃灣一帶的漁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未填海發展前,都驟居於今天近仁濟醫院,即昔日關門口村對出河邊及葵涌。另外亦有漁船集中於青衣門仔塘,即牙鷹洲與青衣東北的小港灣及今天青衣城的位置。這裡多是廢船,殘破不堪,白天如同廢墟,晚上漆黑一片。由於水淺,佈滿船民所丟垃圾及附近的工廠船塢廢水。青衣另一個艇戶聚居地方是青衣灣避風塘,即今天的青怡花園位置,在1958年動工,1961年落成,收容大量本來停泊在荃灣漁船。青衣塘大約有500-600間木屋,居民約有2500人,他們的房舍全部建在岸邊,用一些殘舊的木條支撐著。因為沒有清潔服務,居民都將垃圾倒在屋腳下,臭氣沖天。全區只有三條街喉。政府為了改善環境及方便居民,在區內設立臨時廁所,又在青衣塘設供水管道。政府又透過消防局訓練青年居民成立志願消防員。理民府曾協助青衣塘居民成立居民互助會。七十年代在附近設立新消防局。上世紀六十年代,青衣的漁民漸改在青衣大街對出的海灣設置魚排,養殖海魚。由於當時漁農處只批准漁民在「合適地方」註冊養魚,青衣並未列入合適地方,所以法例上屬於「無證養魚」。1980年由於政府利用魚排位罝作航道讓駁船運從青衣運載填海物料到荃灣,而且青衣亦填海在即,故當局決定清拆青衣灣魚排,漁民需將魚排搬往其他合法養漁區。由於青衣魚排屬無證養魚,政府不打算發放遷徙補貼,漁民則拒絕退讓。最後荃灣理民官許舒作中間人,一方面請求輔政司署向漁民發放補貼,另一方面遊說漁民接受補償安排,最後達成協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有不少漁民由內地來港。教會為了幫助窮人,向漁民派發麵粉和米糧。在1960年代,天主教的「美國經援協會」體恤青衣漁民困境,斥資26萬多元,取得青衣塘未端的官地(即青衣公園的小山上),為漁民建屋,約400平方呎,稱為漁民村,今天名為青衣漁民新村 (Tsing Yi Fishermen’s New Village)。後來美國經援協會撤出香港,改由漁農處轄下的魚類統營處管理,以短期租約方式給予合作社使用。1966年政府設立魚類統營處青衣小學,為漁民及艇戶子女提供教育。但隨著青衣塘清拆,這所學校亦被淘汰。美國經援協會撤出香港後由天主教香港明愛跟進青衣艇戶的徒遷問題,1973年在漁民村旁興建聖保祿村,約300平方呎,容納27戶水上人居住,村內曾有4家士多店舖。初由明愛管理,後來亦由漁農處轄下的魚類統營處管理,讓村民自行組成合作社管理,以政府土地牌照方式給予合作社使用,改名為青衣聖保祿村改善生活有限責任合作社(The Tsing Yi St. Paul Village Better Living Co-operative Society, Limited)。青衣大街是八十年代前青衣舊墟的主要商業街,居民衣食住行所需品都是主要在這裡所得。青衣公小原校也是在青衣大街中的一段。照地理位置,青衣大街應該是位於現時青衣邨與偉景花園的一段位置。踏入七十年代末期,青衣島已進入全面發展,龐大的開山闢地放渠工程趕緊展開,島上的上下涌美村、大王下村、老屋、鹽田角、藍田、新屋村落原有舊村落,經已夷為平地,面目全非。舊墟一向是青衣島居民最重要的集散墟,其後更成為居民的購物中心。設有多種不同行業的商店,如電器、酒家、什貨店、餅家、冰室、藥房等。一九八六年,政府進行搬村收地計劃,將商戶及居民遷移,位置為現時青衣診所與青衣邨宜偉樓之間。原址90年代初興建青衣公園足球場及網球場。大街清拆後鄰近新建屋邨命名為「青衣邨」,以紀念昔日青衣大街及市集,而市中心路牌至今也是指向青衣邨及青怡花園一帶。當年在第一段棚屋的馬路對面,是一個果樹園,地方不算很大,園內主要是石榴樹。果園隔鄰是牛皮廠,每天,一塊塊染成藍色的牛皮掛在對開空地上,地下滿是細碎的「廢料」,廠內可見巨大的木輪在轉動,發出「隆隆」的聲響,也發出陣陣的惡臭。再隔鄰是一間灰窰廠,每天都冒出濃濃的白煙,沒有風的日子,這一帶都給濃「霧」瀰漫著,夾雜著濃濃的氣味。「黑橋」是當時的地標,也是在未興建馬路前,是當時南北的主要通道。每當颱風過後,潮退的時候,海水由港灣流出大海,橋底的水流很急,細心觀看,原來海面有很多細小的蟹隨水流飄出大海,「黑橋」上便站滿棚屋的居民,利用長長的抄網捕捉水面的小蟹,熱鬧非常。
(註:幾十年前青衣天后誕時是可以找到狗肉吃的,亦有賭檔,最刺激當然各堂口搶花炮,過程激烈,常起爭執。)
